醫療裡的人性陷阱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這句耳熟能詳的NOKIA廣告詞,給消費者一個概念:"我們手機的設計是為了服務人(消費者)存在"。簡而言之,NOKIA希望打造更貼近消費者需要的功能和使用習慣的手機。不過很可惜,在智慧型手機興起後,NOKIA轉型太慢,忽視了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於是逐漸沒落。

符合人性的設計比較受歡迎,因為讓人們感到便利。當你拿著智慧型手機可以拍照打卡加FB評論時,誰還想拿著3310(NOKIA經典款)呢?

當然有少數人需求迴異,他們希望生活少一些科技感。John's phone會是很另類的選擇。只有撥號鍵盤和顯示號碼的螢幕,連電話簿都是黏在手機背後的紙本!設計者還怕手機主人有時需要打發時間,於是貼心的附上紙本的OX遊戲.....。這款荷蘭公司推出的手機現在幾乎沒人拿,應該也沒在生產了(笑)。


如果用看商品的概念來看台灣的健保又如何呢?

Numbeo每半年發布全球醫療照護指數,根據使用者調查滿意程度,並依據過去3年資料對世界各國的醫療做排名,並依據「醫療人員的技術與能力」、「完成檢查與報告的速度」、「醫療設備軟硬體的優劣」、「報告的準確性與完整度」、「工作人員友善禮貌的程度」、「排隊與等待的時間」、「醫療所在地點的易達程度」等7項指標,進行評比,調查人數達4萬3700人。

台灣從2018年開始,已連續五年蟬連世界第一。從評分的項目不難看出,台灣最大的優勢就是方便和快速。

老實說,對消費者(台灣國民)而言,這商品(健保)簡直就是不敗夢幻經典款。


但現實真是如此嗎?  這麼好的商品(制度)為何沒推廣到全世界?

台灣的健保基本上算是社會保險制度和社會福利制度的綜合體。人民在享受健保這個商品之餘,同時也擔負了一部份生產者的角色。人民交保費給政府這個第三方,而後醫療機構跟政府這個第三方申請金錢,這是社會保險的概念。而健保依據人民收入的高低來制定保費的多少,這是社會福利的概念。兩個制度分別看沒毛病,但混在一起做,問題可不小。

保險的精神是保障越多風險越高,需要付出的費用就越多。福利的精神是集眾人之力照顧相對弱勢的族群,能力越強責任越大,付出的越多。

說到這裡,聰明如你應該發現哪裡不對勁了。如從保險的角度看,我花了更多的錢,卻只買到一樣的保障,顯然哪裡怪怪的? 如從福利的角度看,台灣花在醫療上的GDP僅6.1%(如下圖所示),台灣人只用了幾千塊就擊敗世界列強,醫療水準還有過之而無不及。但事實上我們繳的保費入不敷出,長久看來根本無以為繼。

以小博大 台灣之光?

以小博大 台灣之光?

台灣醫療成本轉嫁的對象,美其名是政府,實際上卻是全體國民。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分錢一分貨。這本來很合理的事,到了台灣就變了樣。


筆者相信健保的設計者初心是出自美意,想照顧所有原本看不起病的國民。事實證明,這三十年來的確有許多病人,因為健保給付讓生命能夠延續。

但無論多好的政策,只要沒有把人性考慮進來,終究會失敗,無法長久。

舉例來說,健保每年浪費的藥物數量龐大。2019年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及藥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調查,國人每年丟棄的藥物約有193公噸、近5億顆。藥局回收民眾棄置的藥品中,以慢性病用藥居多,不乏一些高貴的標靶藥品。

標靶藥物超貴的,肺癌藥物泰格莎( Tagrisso)目前健保有條件給付,一顆5649元,比金子還貴。拿藥的人難道不知道藥物的價格嗎?

美國有個婦人發現鄰居家失火了,連忙跑過去救火。恰巧將鄰居的小女兒救出濃煙密布的廚房。婦人本來跟鄰居沒太多往來。但從這件事之後,她就對鄰居的小女兒特別關照,常常做點心給孩子吃。

人性就是如此。越得來不易的,才越會珍惜。

付出的越少,越感覺不到恩典的重量。


人還有個壞毛病,就是貪。

每年有很多人重複就醫,小病沒病也去看醫生。醫生耐心解釋後沒開藥,還怪醫生沒醫德。健保局對付這些人的方式,也是另類奇葩。當病人一年就醫次數超過30次,系統會跳出暖心的小視窗,提醒醫生要去關切此人為何頻繁就醫。

"保費都繳了,不拿白不拿。"病人如是說。

健保並未限制人民就醫次數,無法可罰之下當然卯起來拿。

當對面的病人是塑膠? 今天他能厚著臉皮走進來,關切他是有屁用?

只能說腦子是個好東西,長官值得擁有一個。

只有此時,我才重新懷念資本主義的美好。


回到現實面,對於這些亂象我們能做什麼?

筆者建議要引入處罰制度。要在有法源依據的狀況下,充分的授予醫生拒絕開藥的權力。病人如果情緒勒索醫生,威脅敗壞醫生名譽,以刑法論。對於浪費藥物者,一旦抓到,按比例回推放大請病人自費。把用在醫師病例審查的那一套,用在這類病人身上,應該也不錯。

最重要的是要落實罰則,不然沒有人會遵守。你說是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未知生 焉知死也? 醫療發達的現代 如何死跟活著 一樣重要 你想好怎麼死了嗎?
    當然還是有滿腔熱忱的醫師,自願在偏鄉付出青春年華,日復一日的為地方上的鄉親服務。每年的醫療奉獻獎名單一出,不乏這類好心腸的醫師。但是在台下的我,卻希望自己永遠不要因為付出三十年的光陰而獲獎。 在偏鄉醫療中,不需要英雄。 真正需要的是能一直走下去的制度和環境。
    醫療是種剛性需求 醫療需求難以取代,市場價值超乎想像。 出生到死亡。完全沒看過醫生的人鳳毛麟角。這表示醫生幾乎一定會賺到你的錢。不論是診所看一次的掛號費150元,或是到打一劑幾萬塊錢的生物製劑,醫療市場大小通吃,而且賺得非常心安理得。
    一開始充滿熱情,但最後認清了現實 醫學院畢業時院長會帶學生進行授袍儀式,我們一起宣讀醫師誓詞,院長親手為學生穿上一件白袍,勉勵學生要成為一個視病猶親,認真負責的好醫師。還記得當初眼淚在眼眶裡拚命打轉,心裡暗自發誓以後一定要救死扶傷,當個跟黑傑克一樣強大的醫師......。
    未知生 焉知死也? 醫療發達的現代 如何死跟活著 一樣重要 你想好怎麼死了嗎?
    當然還是有滿腔熱忱的醫師,自願在偏鄉付出青春年華,日復一日的為地方上的鄉親服務。每年的醫療奉獻獎名單一出,不乏這類好心腸的醫師。但是在台下的我,卻希望自己永遠不要因為付出三十年的光陰而獲獎。 在偏鄉醫療中,不需要英雄。 真正需要的是能一直走下去的制度和環境。
    醫療是種剛性需求 醫療需求難以取代,市場價值超乎想像。 出生到死亡。完全沒看過醫生的人鳳毛麟角。這表示醫生幾乎一定會賺到你的錢。不論是診所看一次的掛號費150元,或是到打一劑幾萬塊錢的生物製劑,醫療市場大小通吃,而且賺得非常心安理得。
    一開始充滿熱情,但最後認清了現實 醫學院畢業時院長會帶學生進行授袍儀式,我們一起宣讀醫師誓詞,院長親手為學生穿上一件白袍,勉勵學生要成為一個視病猶親,認真負責的好醫師。還記得當初眼淚在眼眶裡拚命打轉,心裡暗自發誓以後一定要救死扶傷,當個跟黑傑克一樣強大的醫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來自義大利的呼救 2020年的三月初,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全球急速延燒,義大利北部倫巴底醫院傳來震驚國際的消息:醫師因病床和呼吸器不足,不得不面臨在病患中取捨的艱難處境,是否應該把呼吸器優先讓給生存機率較高,且具有生產力的年輕人?如此的窘境使得第一線醫療工作人員面臨煎熬的道德難題。時值AI人工智慧急速發
    Thumbnail
    本系列是由醫界的高額贊助者所支持,其催生本系列的原因之一是學院裡頭的醫療倫理教育似嫌不足。 雖然多數人並不清楚,但台灣已有一批專業的醫療倫理學研究者,他們受過哲學(倫理學)訓練,其研究成果也有相當的水準,由這些學界先進在大學中講授相關課程,或針對醫療從業人員來進行在職訓練,我認為是沒啥問題的。
    Thumbnail
    最近有個新聞,或許也不算是新聞:有醫護舉報,某陸配讓中國親友使用自己的健保卡。這種把健保卡當會員卡、福利卡的現象絕非個案,也不是只有陸配會這樣用,台灣人也會出借自己的健保卡給不特定人來使用,或是以卡領藥來「利益眾生」。
    Thumbnail
    某個藝術家出車禍,在醫生搶救之下勉強撿回一條命,但全身癱瘓,無法從事其原本的創作工作,也難以繼續原本的休閒嗜好和性生活。他的家人和醫生都認為應該先努力活下來,之後再慢慢復建,但他因為生命了無樂趣,打算中止必要的維生療程,因此向法院提告,要求院方停止對他進行治療。
    Thumbnail
    許多醫療糾紛頗類似「消費爭議」,像這樣的例子:老王帶發燒的小孫子去大醫院掛號候診,一等就等了兩個小時,老王大怒想破門,而和醫院保全及醫護發生拉扯,爭執之間痛罵醫生沒有醫德,不肯先幫病情嚴重的孫子看一下。
    Thumbnail
    A懷孕了,可是她身患重病,可能在生產過程中死亡。孤苦一人的A仍決定把小孩生下來,但負責的B醫生認為風險太高,而且A並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因為除了痼疾之外,A也是個智能障礙者,就算產後母子均安,後續的生活照顧也可能成為新的社會問題。那B醫生該怎麼做?能怎麼做?
    Thumbnail
    自殺的人,在道德上到底該不該救?他理性自律的決定如果是死亡,但因為其他因素在自殺的過程中被發現並送醫,那醫護人員是否應該尊重當事人的求死意志?或是尊重大社會「幫當事人求生」的集體意志?
    Thumbnail
    有位因精神疾病住院十餘年的病患,突然發燒被送到急診。被叫來會診的A醫師建議要積極找原因並治療,但負責的醫療團隊對治療和檢查都非常消極。而在多年不見的病患家屬傳真放棄急救同意書後,負責的醫療團隊也就直接放棄病患,病患隨即死於敗血性休克。A醫師非常憤怒,但面對白色巨塔,他能做些什麼?
    Thumbnail
    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利用破壞目標基因的技術,「成功」(該團隊宣稱成功)的讓實驗胚胎受孕且順利出生,也就是製造出「基因編輯人」,引發廣泛的關注與批判。許多報導也已經提過醫療倫理學界的簡要看法,因此我認為不如先跳出個案,來談談醫療倫理學界對此的堅持及其理由。
    Thumbnail
    這是渣誌的全新系列,是由來自醫界的高額訂戶贊助推出。在本系列中,我將跳脫傳統醫療倫理的架構安排,探討激進議題或新聞事件中的醫療倫理概念與原則:醫學可能有標準答案,但倫理學沒有,只有到目前為止看來最佳的解決方案或判斷標準。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Thumbnail
    來自義大利的呼救 2020年的三月初,新冠肺炎的疫情在全球急速延燒,義大利北部倫巴底醫院傳來震驚國際的消息:醫師因病床和呼吸器不足,不得不面臨在病患中取捨的艱難處境,是否應該把呼吸器優先讓給生存機率較高,且具有生產力的年輕人?如此的窘境使得第一線醫療工作人員面臨煎熬的道德難題。時值AI人工智慧急速發
    Thumbnail
    本系列是由醫界的高額贊助者所支持,其催生本系列的原因之一是學院裡頭的醫療倫理教育似嫌不足。 雖然多數人並不清楚,但台灣已有一批專業的醫療倫理學研究者,他們受過哲學(倫理學)訓練,其研究成果也有相當的水準,由這些學界先進在大學中講授相關課程,或針對醫療從業人員來進行在職訓練,我認為是沒啥問題的。
    Thumbnail
    最近有個新聞,或許也不算是新聞:有醫護舉報,某陸配讓中國親友使用自己的健保卡。這種把健保卡當會員卡、福利卡的現象絕非個案,也不是只有陸配會這樣用,台灣人也會出借自己的健保卡給不特定人來使用,或是以卡領藥來「利益眾生」。
    Thumbnail
    某個藝術家出車禍,在醫生搶救之下勉強撿回一條命,但全身癱瘓,無法從事其原本的創作工作,也難以繼續原本的休閒嗜好和性生活。他的家人和醫生都認為應該先努力活下來,之後再慢慢復建,但他因為生命了無樂趣,打算中止必要的維生療程,因此向法院提告,要求院方停止對他進行治療。
    Thumbnail
    許多醫療糾紛頗類似「消費爭議」,像這樣的例子:老王帶發燒的小孫子去大醫院掛號候診,一等就等了兩個小時,老王大怒想破門,而和醫院保全及醫護發生拉扯,爭執之間痛罵醫生沒有醫德,不肯先幫病情嚴重的孫子看一下。
    Thumbnail
    A懷孕了,可是她身患重病,可能在生產過程中死亡。孤苦一人的A仍決定把小孩生下來,但負責的B醫生認為風險太高,而且A並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因為除了痼疾之外,A也是個智能障礙者,就算產後母子均安,後續的生活照顧也可能成為新的社會問題。那B醫生該怎麼做?能怎麼做?
    Thumbnail
    自殺的人,在道德上到底該不該救?他理性自律的決定如果是死亡,但因為其他因素在自殺的過程中被發現並送醫,那醫護人員是否應該尊重當事人的求死意志?或是尊重大社會「幫當事人求生」的集體意志?
    Thumbnail
    有位因精神疾病住院十餘年的病患,突然發燒被送到急診。被叫來會診的A醫師建議要積極找原因並治療,但負責的醫療團隊對治療和檢查都非常消極。而在多年不見的病患家屬傳真放棄急救同意書後,負責的醫療團隊也就直接放棄病患,病患隨即死於敗血性休克。A醫師非常憤怒,但面對白色巨塔,他能做些什麼?
    Thumbnail
    中國科學家賀建奎利用破壞目標基因的技術,「成功」(該團隊宣稱成功)的讓實驗胚胎受孕且順利出生,也就是製造出「基因編輯人」,引發廣泛的關注與批判。許多報導也已經提過醫療倫理學界的簡要看法,因此我認為不如先跳出個案,來談談醫療倫理學界對此的堅持及其理由。
    Thumbnail
    這是渣誌的全新系列,是由來自醫界的高額訂戶贊助推出。在本系列中,我將跳脫傳統醫療倫理的架構安排,探討激進議題或新聞事件中的醫療倫理概念與原則:醫學可能有標準答案,但倫理學沒有,只有到目前為止看來最佳的解決方案或判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