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聖作品跟台灣的歷史關係
★2008《海角七號》上映。馬英九當選台灣總統
★2011《賽德克·巴萊上/下》上映。馬英九跟中國簽署ECFA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雞排英雄》《翻滾吧!阿信》
2012《陣頭》
2013《大尾鱸鰻》《總舖師》《看見台灣》
★2014 《KANO》上映。馬英九跟中國簽署服貿,立法院3分鐘過關,太陽花運動發起,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
《大稻埕》
2015《我的少女時代》
如果忘記海角7號、賽德克巴萊、KANO時的台灣背景,忘記台灣當時的演藝圈全面靠中的狀況,就會以為那些年就跟這幾年拍斯卡羅、茶金、人選之人差不多,有啥好奇怪的!
PS:中影
2005年黨政軍退出媒體政策,中國國民黨持有中影股份移轉由榮麗投資公司(中國時報集團的控股公司)。
2006年,蔡正元繼任中影董事長,陷入股東經營權爭議。
2007年,郭台強稱取得42%中影股權,應支付16億給中投,但至2007年10月2日只支付2億,因此將價值14億中影股票質押給中投,中投宣稱於2007年6月收到郭台強19億並非事實。
2009年,郭台強繼任中影董事長,改名「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和靖天傳播合作在中華電信MOD成立「中影電影台」,專播中影電影頻道,2013年7月轉型「靖天映畫」。2010年中影重新出發,計畫修復六部經典電影,《戀戀風塵》、《恐怖份子》、《愛情萬歲》、《飲食男女》、《徵婚啟事》、《熱帶魚》,開拍陳大璞的《皮克青春》與林育賢的《翻滾吧!阿信》,宣佈投資魏德聖的《賽德克·巴萊》。
●●●●●●●●●
海角七號以前,沒人相信台灣電影還能賺大錢
賽德克巴萊以前,沒人相信台灣電影還能拍歷史劇
KANO以前,沒人相信台灣電影拍歷史還能獲得好口碑
如果不是瘋子跟傻子,誰會相信台灣電影還能拍下去?
用贊助的觀念拍電影其實是不健康的,表示拍了這部就沒有下一部。而投資的觀念是,我拍這一部是要為下一部奠基,不管賺或賠,我都希望有下一部電影可以繼續拍下去。
魏德聖自己的作品就算賠再多,但是為台灣影劇圈的人才帶起一波又一波的機會,各種類型的題材都可以用投資的觀念去拍,好像真的有機會可以賺到,並且繼續拍下一部。斯卡羅、茶金、人選之人等片都是如此,不是走九把刀或賀歲片、紀錄片風格而已。
●●●●●●●●●
齊柏林不是電影人,他是飛行人,拍電影只是為了記錄飛行,有沒有下一部不重要。
魏德聖是電影人,拍電影是他想做的事,所以要如何讓電影能繼續拍下去,是他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