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被他人需要來滿足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很多時候,人透過被需要來肯定自己

這種狀態也常代表著自己沒有自信跟安全感

被需要的人會被賦予責任、肯定及包袱

當別人沒有對你提出幫忙訊號,好像自己在別人心中就不重要了。

因此常會把自己想的過度偉大、重要,好像對方沒有自己幫忙就沒辦法

這樣的人格容易把自己陷入困境中,或為了別人卻為難自己

最後也不知道是自己喜歡還是責任而繼續下去

舉個例子,當A朋友被B朋友嘲笑,心裡自動想要跳出來幫助對方

A朋友被自己當成弱者,但最後為了A朋友卻跟大家疏遠

A朋友似乎完全不在意,多年後才知道

一切是自己以為被他人需要了

成為他人浮木之前,先想想自己吧!

陷入無能為力困境中的人,難道你都需要陪伴嗎

當有人訴說著在情感中面對困難,或者需要你陪著他的時候

你不應該照單全收,也不應該把自己定位弱者救助會。

需要或者被需要?

因為『被需要感』而覺得自己有責任

事實卻是,被需要而覺得自己有重要性

你覺得應該成為拉他一把的人,他就比較好過

你覺得拒絕他,他可能會很難過。

先想想有沒有勉強自己

曾經友人約我外出,對方強硬的態度跟散發出渴求的訊號

的確讓我難以直接拒絕,讓自己陷入拒絕會傷害對方的想法

其實聚會事後,懊惱不已自己並沒有很想去

不想再讓自己陷入矛盾之中,明確拒絕參加

頓時覺得自己真的做對了,如釋重負的心情不會忘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歐特桑的沙龍
7會員
10內容數
小日子大啟發,讓自己走向更好的日子。單純個人主觀分享,用文字記錄當下心中的默語。
歐特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10
在溫哥華下課後最常做的活動就是一起去健行爬山 Google map上隨查一個地點就出發 他們公車路線真的很方便,雖然一個景點1-2時的車程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往往到了終點,都會覺得時間花得很值得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這個地方「Quarry Rock」距離溫哥華市區大概2小時的公車 就可以抵達一個
Thumbnail
2024/04/10
在溫哥華下課後最常做的活動就是一起去健行爬山 Google map上隨查一個地點就出發 他們公車路線真的很方便,雖然一個景點1-2時的車程是很正常的事情 但往往到了終點,都會覺得時間花得很值得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這個地方「Quarry Rock」距離溫哥華市區大概2小時的公車 就可以抵達一個
Thumbnail
2024/03/24
粉嫩的櫻花開花了,開啟春天的序幕 心情都粉嫩起來了,頭頂上不時還有櫻花雪 回到家拿了自拍棒,捕捉在家門外的櫻花美景 不用人擠人,也沒人在意你拍多久 出門就見到這樣的景色,真的很幸福 每天走路的時間都讓我更加喜歡了 也可以理解到為甚麼他們不用追櫻花
Thumbnail
2024/03/24
粉嫩的櫻花開花了,開啟春天的序幕 心情都粉嫩起來了,頭頂上不時還有櫻花雪 回到家拿了自拍棒,捕捉在家門外的櫻花美景 不用人擠人,也沒人在意你拍多久 出門就見到這樣的景色,真的很幸福 每天走路的時間都讓我更加喜歡了 也可以理解到為甚麼他們不用追櫻花
Thumbnail
2024/03/20
經過幾年的社會洗禮後,可以回到學校當學生真的是很開心 第一天帶著期待又興奮的心情去到學校, 整個心態想法都完全不一樣,畢竟是自己選擇要來到這裡 再次可以當學生的寶貴,也知道賺錢很辛苦() 一開始先去做分級測驗,之後就發課表自己去找教室上課 聽說讀寫的老師都不一樣,同學也不太一樣 所以
2024/03/20
經過幾年的社會洗禮後,可以回到學校當學生真的是很開心 第一天帶著期待又興奮的心情去到學校, 整個心態想法都完全不一樣,畢竟是自己選擇要來到這裡 再次可以當學生的寶貴,也知道賺錢很辛苦() 一開始先去做分級測驗,之後就發課表自己去找教室上課 聽說讀寫的老師都不一樣,同學也不太一樣 所以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因為自己的個性使然,踏入一個未知的環境時,總是容易想迎合他人,認為配合他人的話題接續,會讓自己顯得比較合群。 矛盾的是,自己也經常在當下感受到不舒服,這不舒服似乎是因為習慣配合,所以自然而然地被判定應該是一個甚麼都可以、都沒差的腳色,在此時,又為了表達自已的鮮明,卻也在這過程中失去自己...
Thumbnail
因為自己的個性使然,踏入一個未知的環境時,總是容易想迎合他人,認為配合他人的話題接續,會讓自己顯得比較合群。 矛盾的是,自己也經常在當下感受到不舒服,這不舒服似乎是因為習慣配合,所以自然而然地被判定應該是一個甚麼都可以、都沒差的腳色,在此時,又為了表達自已的鮮明,卻也在這過程中失去自己...
Thumbnail
在不同的關係中,看見不同的匱乏 在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時,往往會期待自己能成為對方生命中的一部分,並希望自己是有價值的存在。我們希望能為對方提供支持,滿足他們的需求。然而,當這份價值被定義為經濟上的支持時,若我們無法達到對方的期待,便容易產生挫敗感,甚至進一步開始自我批判。 我們常習慣以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在不同的關係中,看見不同的匱乏 在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時,往往會期待自己能成為對方生命中的一部分,並希望自己是有價值的存在。我們希望能為對方提供支持,滿足他們的需求。然而,當這份價值被定義為經濟上的支持時,若我們無法達到對方的期待,便容易產生挫敗感,甚至進一步開始自我批判。 我們常習慣以自己的觀點
Thumbnail
對他人經常抱有高度的期待,是源自於「依賴性」。 希望透過別人得到成長、收穫。 這種依賴不單指實質意義上的幫助。也可以是源自於內心的一種期望。 當別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時,隨之陷入一種自我否定的習慣性內粍。 是一種習性、潛意識裡的匱乏。 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夠給予幫助的人並不多。當身邊的人擁有的
Thumbnail
對他人經常抱有高度的期待,是源自於「依賴性」。 希望透過別人得到成長、收穫。 這種依賴不單指實質意義上的幫助。也可以是源自於內心的一種期望。 當別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時,隨之陷入一種自我否定的習慣性內粍。 是一種習性、潛意識裡的匱乏。 在成長的道路上,能夠給予幫助的人並不多。當身邊的人擁有的
Thumbnail
期待他人的付出與支持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常常不自覺地期待他人的付出與支持。無論是在家庭中、職場裡,甚至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或多或少會希望他人理解我們的需求,滿足我們的期望。然而,我們是否曾靜下心來思考過:自己能為別人做些什麼?這個觀點並不是要我們忽略自己的需求,而是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際互動中更有價值
Thumbnail
期待他人的付出與支持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常常不自覺地期待他人的付出與支持。無論是在家庭中、職場裡,甚至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或多或少會希望他人理解我們的需求,滿足我們的期望。然而,我們是否曾靜下心來思考過:自己能為別人做些什麼?這個觀點並不是要我們忽略自己的需求,而是讓我們重新審視人際互動中更有價值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因不願失望他人而過度迎合別人的期待,最終導致自己身心疲憊。這篇文章探討自我道德綁架的概念,並以Emily的故事為例,解釋過度照顧他人需求所帶來的情感耗竭。通過接納不完美、設立健康界限和重視內在需求,個人可以逐步擺脫這種束縛,重新獲得內心的自由與平衡。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常因不願失望他人而過度迎合別人的期待,最終導致自己身心疲憊。這篇文章探討自我道德綁架的概念,並以Emily的故事為例,解釋過度照顧他人需求所帶來的情感耗竭。通過接納不完美、設立健康界限和重視內在需求,個人可以逐步擺脫這種束縛,重新獲得內心的自由與平衡。
Thumbnail
在職場和人際關係中,我們常常因為過度關注他人的需求而感到壓力和疲憊。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認可和設立健康的邊界來提升內心的力量。我們學會善待自己,並在展現善意的同時保護自我,從而實現良好的平衡和職場尊重。
Thumbnail
在職場和人際關係中,我們常常因為過度關注他人的需求而感到壓力和疲憊。這篇文章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認可和設立健康的邊界來提升內心的力量。我們學會善待自己,並在展現善意的同時保護自我,從而實現良好的平衡和職場尊重。
Thumbnail
不論原因為何,「錯待」很多時候是比「霸凌」還嚴重的問題,因為霸凌比較容易看得出對錯,而「錯待」有時候會偽裝成關心、同情、保護、施捨、一切都是為你好......以至於讓被錯待的人以為自己的存在本來就該被這樣對待,更甚者,還會覺得只要承受住了,就可以消滅其他人的憤怒怨懟。
Thumbnail
不論原因為何,「錯待」很多時候是比「霸凌」還嚴重的問題,因為霸凌比較容易看得出對錯,而「錯待」有時候會偽裝成關心、同情、保護、施捨、一切都是為你好......以至於讓被錯待的人以為自己的存在本來就該被這樣對待,更甚者,還會覺得只要承受住了,就可以消滅其他人的憤怒怨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