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m Bad Smells: Estimated performance

2023/07/2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來源:www.freepik.com

圖片來源:www.freepik.com

症狀 (Symptom)

管理階層用團隊估算的數字進行績效的考核。

討論 (Discussion)

一般來說,會斤斤計較估算的數字,一個可能的潛在原因是來自管理層,忘記從哪看來的一句話:總是會得到想要的 KPI,意思是當制定一個指標,總是能得到期望的數字卻不一定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過去團隊拆成兩個 scrum teams,管理層想用完成的 story points (由團隊評估) 或是 value points (由 PO 決定) 幫兩邊打考核,看哪一個 scrum team 表現比較好,我當時建議是都不要,最後,管理層決定不當作考核的指標,但仍在辦公室某個牆面列出兩個 scrum teams 每個 sprint 完成的 value points 和 story points,想激勵團隊選擇高價值的 stories。

雖然管理層曾對著團隊成員說這不會作為考核的指標,但團隊成員內心裡似乎就有這個擔心,於是估算時斤斤計較的情況就越來越明顯,此時,Scrum Master 有需要對團隊成員更多的引導,讓成員能更專注在釐清需求上。管理層越是重視估算,團隊成員潛意識會給出悲觀的估算,避免在 sprint 結束時無法完成承諾的 story 數量。

同時,我也注意到 story points 和時數都有明顯貶值,帳面上一個 sprint 完成的 story points 及時數變多了,但實際完成的 story 數量及內容其實差不多,讓我覺得是貶值還有個觀察指標是,兩周的 sprint,點數較多的團隊還常常在第二周開始第一或第二天就消化完 story 了,若只出現一次或兩次,也許問題不大,但頻率蠻高的情況下,就有點需要多加觀察跟瞭解狀況了。

大概從 2011 開始,Scrum guide 漸漸以 forecast 取代 commit,最主要的原因是 commitment 這個詞太常被誤用:以前是 PM 估時間,所以總是被抱怨亂估一通,現在是團隊自己估,總沒話說了吧!說出的話就一定得吞下去。確實,若團隊亂估,總是無法達成 sprint goal,那不管是管理層或是 PO 都無法信任團隊,但這並不是把估算當成考核指標的一個好理由,因為,如果績效考核和預估綁在一起,那得到的考核成績就跟團隊預估的一樣!


回到目錄:Scrum Bad Smells

51會員
100內容數
這是從 Medium 開始的一個專題,主要是想用輕鬆閒談的方式,分享這幾年軟體開發的心得,原本比較侷限於軟體架構,但這幾年的文章不僅限於架構,也聊不少流程相關的心得,所以趁換平台,順勢換成閒談軟體設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