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競賽計分的三種小變化

教學中競賽計分的三種小變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課程中加入競賽積分的機制,
是許多講師經常會運用的技巧,
增進學員在課程中的互動性與學習動機,

競賽加分可以讓學員有一種比賽的感覺,
營造一種較輕鬆愉悅的氛圍,
像是一場有趣的競賽遊戲,
只要 競賽規則、初期的得分、組員的交流 這些有設計好,
多數時候對於學員的學習與互動會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給分的方式除了常見的 有回答、有提問、有示範 就加分之外,
以下有三種簡單的小變化提供參考:​

1.隨機加權

2.指定行為加權

3.物品

當然,競賽加分需要注意的事項還有很多,
比如公平性、規則明確、不隨意改變標準...等,
確保競賽加分的效果,
不會因為主觀原因而影響比賽結果,
也避免造成學員反彈,
反而失去互動效果....

可至以下網址觀看完整內容
https://trainer-way.com/blog/change-scoring

avatar-img
陳韋安的沙龍
19會員
23內容數
提供講師與教育訓練領域的夥伴,關於教學與培訓的相關知識與觀點,包含教學設計、教學技巧、培訓規劃、培訓知識等內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陳韋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教學提問時,學員答錯或偏題, 從事前聚焦範圍的問題設計跟當下的應對回應 兩方面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給大家參考。
剛開始進行教學的講師在運用提問常見的2種誤區: 1.一開始就提出難以回答的開放式問題 2.幾乎只問建立認同的封閉式問題 建議先問可引導思考的封閉問句、再問可深入討論的開放式問句。
教學的成效可以簡單區分為四個層次, 知道→學到→做到→創造 ​ 分享的話就差不多是在「知道」, 最多有一部分「學到」的層次, ​ 但教學就至少應該要以學員能夠「學到」起跳, 依照實際的主題、可運用時間與教學設計, 可能會再達到「做到」或「創造」的層次, ​ 以下分別對這四個層次簡單說明
短時間教學,設計練習的四個訣竅: 1.最小產出成果 2.簡化流程步驟 3.提供素材或半成品 4.挑選錯誤並修正
預先模擬教學狀況, 需要考量 對象&人數、場地環境、時間 這三個關鍵資訊, 以及透過換位思考與視覺想像的兩種練習, 幫助教學設計更加符合對象與主題。
在前一篇我們提到了教學設計中化繁為簡的重要性與好處, 這篇文章與你進一步分享三個化繁為簡的實用小技巧: 1.比喻 2.分類整理 3.視覺化
教學提問時,學員答錯或偏題, 從事前聚焦範圍的問題設計跟當下的應對回應 兩方面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給大家參考。
剛開始進行教學的講師在運用提問常見的2種誤區: 1.一開始就提出難以回答的開放式問題 2.幾乎只問建立認同的封閉式問題 建議先問可引導思考的封閉問句、再問可深入討論的開放式問句。
教學的成效可以簡單區分為四個層次, 知道→學到→做到→創造 ​ 分享的話就差不多是在「知道」, 最多有一部分「學到」的層次, ​ 但教學就至少應該要以學員能夠「學到」起跳, 依照實際的主題、可運用時間與教學設計, 可能會再達到「做到」或「創造」的層次, ​ 以下分別對這四個層次簡單說明
短時間教學,設計練習的四個訣竅: 1.最小產出成果 2.簡化流程步驟 3.提供素材或半成品 4.挑選錯誤並修正
預先模擬教學狀況, 需要考量 對象&人數、場地環境、時間 這三個關鍵資訊, 以及透過換位思考與視覺想像的兩種練習, 幫助教學設計更加符合對象與主題。
在前一篇我們提到了教學設計中化繁為簡的重要性與好處, 這篇文章與你進一步分享三個化繁為簡的實用小技巧: 1.比喻 2.分類整理 3.視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