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事檢驗師國考準備方法與心得

2023/09/1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前言

當初在準備國家考試參考了很多人在網路上的分享,這次終於輪到我寫備考心得了,希望對正在準備國考的各位有幫助。

作息

認真開始複習還有搭配學校的課程大概是從3月開始,每天早上8點學校上課或是到圖書館,固定的吃午餐的時間,在學校待到5點回家吃完飯再回圖書館到8點閉館,或是從一早到圖書館就到晚上閉館,晚上12~1點就寢,從圖書館離開之後的回家時間到睡覺前還是會看一些書,比如背科或是比較輕鬆的科目,稍微掃一下,不會超過2個小時。每天一定要放鬆,我都還是會追劇看小說,不然感覺不完整,這樣白天才不會想滑手機,會干擾讀書的APP要刪掉,比如Instagram、Dcard等等。

我假日的運動是跑步,固定的時間還有固定操場10圈,或幾公里。看個人,主要是我喜歡運動,這樣可以放鬆跟釋放壓力,每天久坐需要適當的活動。

補習

我沒有補習,我覺得(我們)學校給的內容或資料很足夠,需要的是我們自己讀熟,把該背得背起來,用自己可以理解的方式、邏輯去弄懂這六大考科的內容,還有一點是我比較習慣自己讀書,所以瞭解自身的讀書習慣或狀態才能選適合自己的方式,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覺得好的模式也不一樣,找到適合你自己、可以讓自己足夠專心的方式。

六大科

(一)臨床生理學與病理學

病理:主要何敏夫課本,主要有心電圖、肺功能、腦波、超音波,課本裡的表格/圖表就是考試重點,心電圖先看國考題考過的題目,有時候在Instagram可以看到國外的教學帳號或是醫生分享的教學文,比較常出現的心臟疾病名詞不會很多,也不會很偏門,也可以自己整理表格,什麼疾病對應什麼圖形,這樣可以一目了然;搞懂茵托芬氏三角圖加六軸圖的意義對應在心電圖的肢導胸導上,基本上用推的就可以解決了。另外這幾年比較喜歡考肌電圖、睡眠相關的考題,可以跟有補習班的同學借講義來看,我沒有多花心思在這幾題只有讀考過的題目。

病理:可以依照細胞病變、遺傳病、心臟血管、呼吸道、腹部器官+消化道、泌尿系統、生殖系統來分類,常考的是最惡性、小孩/大人最常見,或是特殊病理變化;或是某一個部位會有哪一些常見疾病;另外疾病的名字有時候很像,一定要搞清楚定義跟差異;有一些題目會跟其他科目重疊到,基因會跟醫分、基礎免疫、生化的內分泌 都有關聯性,這些可以一起複習。

(二)臨床血液學與血庫學

血液:essential 課本讀熟,三遍不夠就四遍五遍,課本裡面的圖、表格每一張都要讀懂,還有每個疾病的藥物;主要分成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我有買別人整理好的筆記一起讀,紅血球就是什麼原因造成什麼疾病出現什麼特徵的異常血球,MCV、MCH的判讀;白血球就是AML、ALL、CML、CLL分類與每個疾病對應有哪些基因,預後好與不好的是哪些基因,還有藥物的作用機轉;最後是白血球,每一種都有各自的功能,黏附功能,或是凝血因子的缺乏,功能或構造異常導致什麼疾病,影響到APTT、PT、TT延長是哪些,可以整理表格方便記憶。

血庫:ABO、IgG、IgM冷型溫型抗體、血品成分、保存、輸血適應症,這些可以背起來的就不要放棄。

(三)醫學分子檢驗學與臨床臨床鏡檢學

醫分:課本是讀國考參考書吳俊忠那本,主要分為:分子診斷技術、細菌真菌分子診斷、病毒分子鑑定、癌症/腫瘤標記、血液疾病、癌症標靶藥物療效評估,第一章很多技術,用流程圖去瞭解原理跟差異比較容易,不清楚的地方翻看課本的文字解釋,如果課本的圖不容易理解,更好的辦法是在YouTube看相關主題的影片;後面其他單元的鑑定技術大多是延伸應用,需要花力氣在第一章讀熟、讀通,如果覺得有難度,可以以檢驗方法的原理再做分類,很重要的是搞清楚之間的差異與比較;關於藥物的部分,藥物的種類、作用機轉、基因、人群;另外次世代、生物資訊、品管以及LDT法規,有看過就會有印象。

鏡檢:尿液、糞便、痰液、CSF、體液、關節液、精液、懷孕,是比較容易拿到分數的科目,標準值之外還有尿液糞便檢驗原理、試劑,體液中胸膜液腹膜液的比較,或是葡萄糖、蛋白質在不同檢體的比較。我有買補習班出的講義(紫色)個人覺得夠用;最後是寄生蟲,可以放在蟲卵比較,檢驗方法、特異性的疾病。

(四):微生物與臨床微生物

微生物就是背,我沒有很早開始背因為會忘,早點開始背會背得比較完整,比較可以變成長期記憶,然後寫考古題檢討重複這樣,我是寫5年,也有人寫10年,在考前最後一個月沒有更多的時間刷到10年的話,建議盡量至少5年。死背是背數字、特性或結果,但記法可以用自己邏輯所理解的思路背。

主要分類就是GPC、GNC、GPB、GNB、TB、黴菌、挑剔菌、厭氧菌、抗生素,另外黴漿菌披衣菌立克次體,常考與疾病的關聯。實習過會比較有印象的:檢體的接種、培養基的成分、抗生素、酸鹼指示劑、培養氣體的組成,常見常用的不要錯;腸內菌的生化八管與菌和菌之間的比較。考古題很少見的菌就跳過,藥物的話除了很愛考的一大類抗生素以及抗黴菌藥物與TB治療和藥敏。

(五):生物化學與臨床生化學

基礎生化我沒有另外花時間讀,只有看臨床生化的部分,包含了胺基酸、脂質、酵素、醣類、電解質、激素、品管。物質的轉換與機轉,然後有些很常考的化學式一定要背,檢測方法的試劑或是質譜儀或離子電極,必背的參考值,尤其是糖尿病的前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的定義。

如果有買阿摩,可以參考詳解中整理好的表格,常考的數值跟比較,我覺得蠻好用的。

(六):臨床血清免疫學與臨床病毒學

免疫:先天免疫與後天免疫的體液性免疫+細胞性免疫、血清的技術,細菌/病毒感染的診斷,我那時候是借同學的補習班的講義來看,看不懂就再看一遍,看到稍微懂了就寫題目,再補充常考的表格,血免技術大部分都是背的,多看就可以背起來,一對一的比較容易。

病毒:分類DNA、RNA再分類正股負股,單股雙股、有無套模、形狀,可以自己畫分支圖就會很好背,然後再依照相同的分類去分別背:成員、疾病、傳播方式、疫苗、藥物、診斷、培養;然後再去寫題目,因為自己整理多少都會有沒注意到的細節,寫題目把細節補起來。一開始會花力氣在大架構的分類,把個別的成員背到滾瓜爛熟之後,就把特殊的培養基、容易錯的傳播方式背好,最後是藥物HBV、HCV、HIV的作用機轉、位置,還有疫苗的死毒活毒、次單位;Prions著重在特性比較、疾病的關聯。

大致就是這些,希望各位不要放棄任何一科,即使基礎的時候沒學好,盡量把基本分拿到,沒學好也許換一個方式讀或自己靜下來再重新看過一遍全部的資料,說不定你就會有一些眉目了,備考期雖然說專心讀書以外就是吃飯睡覺外加運動,但一定要記得放鬆或休息,一開始進入備考狀態的調整會需要一些力氣,但你的身體會慢慢適應,之後就會習慣,最後就是要相信自己,沒有什麼比這件事更重要了,一開始心裡就要相信這件事,才可以再後面一路堅持下來並且到最後一刻。預祝各位。

如果我有想到我沒有寫到的部分,我會回來補充~


  • 如果你喜歡我的創作,請幫我按愛心、追蹤+訂閱。
  • 歡迎按以下連結贊助抖內我,給予我更多創作動力:贊助連結
作為體驗大學生活的人,一直嘗試新事物保持規劃與自主學習,方法與故事集散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