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自律神經失調原因 需要做什麼檢查嗎?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自律神經失調是現代的文明病,症狀從頭暈、心悸、胸悶、頻尿、腹脹等都有可能是其中的表現。這些症狀加總起來常會讓我們無法輕鬆過生活,想要找出究竟原因為何?

許多有這些多種症狀的人一開始會在醫院奔波往返檢查,然而回診聽報告結果往往得到醫師的回覆是沒有給個切確的異常。而這種充滿不確定性的結果會讓人更焦慮,擔心身體是不是有哪裡沒有檢查出來,因此又開始打聽各個有名的醫師。

直到最後可能有位醫師才會回覆說,這種狀況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吧!

聽到「自律神經失調」的病名,不免安心下來,至少好像找出原因了。但是到底要去看哪一科可以檢查出我的自律神經失調了呢?真的有儀器可以檢查這個東西嗎?不看醫生會好嗎?

這篇文章會帶你去介紹最常見的自律神經失調檢查-心率變異分析檢查。目前心率變異HRV屬於自費項目,真的有必要花這筆錢嗎?文章最後我會告訴你我的看法。

下面這部影片是我看過介紹心律變異檢查最詳細的影片,然而影片長度長達1小時。若沒有時間的話,也可以看我下面的文章。

raw-image

自律神經就像是電頻冷氣,因應環境隨時調控

變頻冷氣會隨著室內溫度的改變,做適當的機器運轉,讓室內溫度調控到預設溫度。

我們的自律神經也像是電頻冷氣一樣,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交互調節。[進階閱讀:還在煩惱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想自救改善看這篇,你該知道的5個觀念]

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就像是跳Tango探戈一樣,兩者一前一後分別對身體機能做出調控來應變外在環境。

舉例來說:當我們看完電影,從暗的環境離開時,會有短暫時間可能無法適應外頭的光線,直到自律神經調整讓我們的瞳孔縮小後,才會讓一切景象又變得如此清晰。

自律神經的檢查,就像是中醫陰陽的概念。去檢查究竟是「陽盛陰衰」、「陰盛陽衰」還是「陰陽俱衰」。

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才能做到檢查?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個充滿爭議性的用詞,在西醫體系中並無此名稱。因此常常造成醫病溝通上的誤會。

醫師普遍認為自律神經失調是個現象,並非疾病,所以不用過多的檢查。然而患者的家屬或是工作上的同事可能認為既然這不是疾病,代表沒有症狀很嚴重。甚至會懷疑這些不舒服是不是裝出來的。

儘管不知道這個用語從何而來,已不可考。為了與民眾溝通方便,近年來我也妥協跟求診民眾使用此類用語。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涵蓋到心臟科(心悸胸悶)、腸胃科(胃脹痛)、神經科(頭痛頭暈)、新陳代謝科(懷疑自己荷爾蒙失調)、身心科(失眠、憂鬱)。

對於大多數自述自律神經失調的民眾,大多屬於心理性自律神經失調。

註記:生理性、心理性自律神經失調。此分類方法並不是普遍通用於各個醫師,但為了方便說明而發明的。

容易遇到一個情形:沒有一科可以統整所有自律神經失調問題

看心臟科、腸胃科醫師:無法解決背後身心壓力的問題

看身心科:身心科醫師不一定有把握能開藥緩解症狀(心悸胸悶、腹痛、頭暈、頭痛、冒冷汗),會擔心是否民眾真的有生理性的疾病(心臟病、中風 )

看神經科:算是介於內科和身心科之間的橋樑,可以同時處理表面的症狀,也能稍微安撫病人的焦慮(當然沒有身心科醫師、心理諮商師專業),對於身心科的用藥也算熟西。自律神經失調的檢查也算是神經內科的範疇(儘管這些檢查室用來評估生理性的自律神經失調)。

然而,大多數神經科醫師還是會把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歸類於身心科的病人,將病人轉介至身心科。可能的原因在於神經科醫師還需要花費心力照顧中風、多發性硬化症、重症肌無力等等不好處理的病人,可能無暇處理自律神經失調民眾。

儘管如此,依我之見心理性自律神經失調病人,可以先同時看神經科跟身心科。若是穩定後可在身心科或是神經科擇一追蹤。

從心率變異分析HRV去判斷自律神經失調,這檢查準嗎?

在坊間,其實已經盛行已久出現號稱可以測量有無自律神經失調的儀器,大多數為心率變異分析(HRV, heart rate variability)儀器。然而,真的有這麼神嗎?可以參考天下雜誌這篇文章

有些人把它過度延伸,弄得太神奇了。
HRV就是測量交感、副交感神經而已,不能測量人格、情緒

郭博昭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教授

自律神經小小實驗,從中感受到自律神經的奧妙吧

在講這篇HRV之前,可以自己做個小實驗。

把手輕輕放在脖子上的頸動脈,先去感受脈搏的跳動。

此時先慢慢吸氣,感受一下脈搏的跳動是變快還是變慢。

接下來在慢慢吐氣,再感受一下脈搏的跳動此時變的如何?

做完這個小實驗後,可以了解到呼吸之間即會造成心跳快慢的變動。

大致上來說,可以發現當吸氣的時候,心跳會變快。吐氣的時候,心跳會變慢。

這個就是自律神經調控心跳的表現,也唯有藉由呼吸能調控自律神經。

raw-image

吸氣時 > 交感神經興奮 > 心跳變快 > 前後心跳之間 間隔變短

吐氣時>副交感神經興奮>心跳變慢 前後心跳之間 間隔變長

心率變異分析(HRV)介紹

心率變異分析主要就是測量前後心跳之間的間隔差異(如下圖的RR間隔),本身會隨著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而產生變化。HRV差異性越大,代表自律神經功能良好。

就像中醫的陰陽一樣,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隨著呼吸調控著心跳的快慢。

raw-image

透過這樣HRV的測量,可以去了解自律神經在面對每一天時的調控,是否能為身體機能做適度、適時的調控。

一天之中,我們會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影響我們。

起床趕去上班、運動比賽輸贏、發燒、家人生病、小孩成績不好 > 交感神經主導

晚上睡覺、聽個柔美的音樂、泡個熱水澡 > 副交感神經主導

若是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能像跳Tango探戈一樣,一前一後,配合得很好。那麼代表此人對環境適應充滿著彈性,屬於健康的體質。

自費去做HRV檢驗,倒不如把錢省下來買這個酷東西

  • 單一次檢驗結果不代表什麼

心率變異分析(HRV)可以去評估自律神經的功能。但單一測量時的結果並沒有代表性,就如同量一次發現血壓高就診斷有高血壓、一次血糖高就是糖尿病一樣。

  • 心跳、血糖、血壓都與自律神經相關,其動態會像股票漲跌一樣起起伏伏

由於自律神經是24小時、不打烊的在運作,因此觀察長時間的HRV變化會比較有參考性。然而我們若是去自費約1000塊去檢查HRV,檢查自律神經的時間有多久呢?

答案:5-10分鐘上下

  • 坊間自律神經診所的HRV檢查-CP值低

一分鐘大約就要100-200塊的檢查,只能檢查5分鐘的自律神經的功能我覺得超貴啊!

若5分鐘檢查結果正常,我們就說檢查沒問題。那5分鐘檢查異常,真的有宣判有病?

這個問題就留給大家去思考一下。

假設每個月回自律神經診所追蹤HRV數值,去看治療效果。追蹤兩年下來這檢查的花費大約是24000。這價錢已經可以去買apple watch。

若是經濟情況允許,倒不如早買早享受買apple watch。可以24小時監測你的HRV ,去評估你的自律神經的狀態。長期的追蹤才是王道啊!

Apple watch的健康監測-心率監測功能,準確嗎?

這個問題目前也是許多研究所好奇的議題。儘管目前這問題還在統計研究,但就目前的2022年一篇統合分析的結果可以看得出來apple watch的心律監測是準確的。

在一篇早期的研究也發現apple watch的心率準確度高,然而在活動強度越強的運動其偵測心律的誤差會越大。

針對這兩點,我認為apple watch的心率偵測目前對於一般人來說已經足夠。

如果看到這樣子的敘述已經被我燒到的話XD,歡迎點擊連結逛逛

原文發表於 NEURODRLEE 官網 [找自律神經失調原因需要做什麼檢查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腦神君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腦神君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09
說到肉毒桿菌,最為人所知的還是應用在醫學美容上,短暫忍耐針尖的痛可以換來除皺的效果。 許多的醫療進展都仰賴對周遭人事物的觀察,肉毒桿菌的應用也意外地來自愛美人士的回饋。 在早期整型風氣盛行的加州比佛利山莊裡,整形外科醫師Dr. William Binder 在用肉毒桿菌為許多的政商名流、好萊塢影
Thumbnail
2023/09/09
說到肉毒桿菌,最為人所知的還是應用在醫學美容上,短暫忍耐針尖的痛可以換來除皺的效果。 許多的醫療進展都仰賴對周遭人事物的觀察,肉毒桿菌的應用也意外地來自愛美人士的回饋。 在早期整型風氣盛行的加州比佛利山莊裡,整形外科醫師Dr. William Binder 在用肉毒桿菌為許多的政商名流、好萊塢影
Thumbnail
2023/07/31
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 如何自律神經失調自救?先搞懂什麼是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不是讓你生活變得很自律,晚上不會想吃宵夜、會早睡早起的神經(無誤)。 相對於可以控制骨骼肌活動的體神經 (somatic nerve)讓我們可以靈活的活動四肢、臉部、軀幹。 自律神經(autonomic)主要掌管我們無法
Thumbnail
2023/07/31
自律神經失調看哪科? 如何自律神經失調自救?先搞懂什麼是自律神經 自律神經不是讓你生活變得很自律,晚上不會想吃宵夜、會早睡早起的神經(無誤)。 相對於可以控制骨骼肌活動的體神經 (somatic nerve)讓我們可以靈活的活動四肢、臉部、軀幹。 自律神經(autonomic)主要掌管我們無法
Thumbnail
2023/07/25
了解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有哪些之前,先明白自律神經失調的來源。
Thumbnail
2023/07/25
了解自律神經失調症狀有哪些之前,先明白自律神經失調的來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是否突然感到心跳過快?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心悸喔!一般人不會感受到心臟跳動,若突然感覺心臟撲通撲通跳,比如變快、變強或不規律,就是心悸的表現。心悸可能是心律不整等疾病的徵兆,會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如果發現有心悸問題,一定要就醫並好好改善,降低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下療日子為大家衛教心悸原因,以及
Thumbnail
是否突然感到心跳過快?其實這就是所謂的心悸喔!一般人不會感受到心臟跳動,若突然感覺心臟撲通撲通跳,比如變快、變強或不規律,就是心悸的表現。心悸可能是心律不整等疾病的徵兆,會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的風險!如果發現有心悸問題,一定要就醫並好好改善,降低急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以下療日子為大家衛教心悸原因,以及
Thumbnail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66835(源自康健網站) 根據研究發現,身心疾病已經成為世界上的文明病,由於自己是其中的一個。自己發作時會沒胃口、想吐甚至是乾嘔,讓自己冷靜的方法: 1.求助家人&信任的友人 2.大口深呼吸(發作時呼吸會短淺)
Thumbnail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66835(源自康健網站) 根據研究發現,身心疾病已經成為世界上的文明病,由於自己是其中的一個。自己發作時會沒胃口、想吐甚至是乾嘔,讓自己冷靜的方法: 1.求助家人&信任的友人 2.大口深呼吸(發作時呼吸會短淺)
Thumbnail
「醫師,我的手錶有偵測到心房顫動耶!請問這是代表什麼意思呢?」王伯伯掏出手機打開心電圖紀錄。 「你有感到不舒服嗎?」醫師問。 「有時候會覺得心悸,有點頭暈。」王伯伯想了想,憂心地問,「聽說心房顫動會中風,接下來該怎麼辦?」
Thumbnail
「醫師,我的手錶有偵測到心房顫動耶!請問這是代表什麼意思呢?」王伯伯掏出手機打開心電圖紀錄。 「你有感到不舒服嗎?」醫師問。 「有時候會覺得心悸,有點頭暈。」王伯伯想了想,憂心地問,「聽說心房顫動會中風,接下來該怎麼辦?」
Thumbnail
★找不出病因的腸胃問題,失控的體重、難以平復的莫名焦慮、恐慌與憂鬱…注意!這些有可能都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
Thumbnail
★找不出病因的腸胃問題,失控的體重、難以平復的莫名焦慮、恐慌與憂鬱…注意!這些有可能都是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
Thumbnail
「醫師,有時候我會突然覺得心悸,頭昏眼花,整個人很虛弱。」老先生撫著胸口抱怨道。 聽到這樣的症狀,醫師一定會將「心房顫動」列入鑑別診斷,因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65歲以上,約4%的人有心房顫動;80歲以上,約10%的人有心房顫動。
Thumbnail
「醫師,有時候我會突然覺得心悸,頭昏眼花,整個人很虛弱。」老先生撫著胸口抱怨道。 聽到這樣的症狀,醫師一定會將「心房顫動」列入鑑別診斷,因為,心房顫動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65歲以上,約4%的人有心房顫動;80歲以上,約10%的人有心房顫動。
Thumbnail
現代人每個都是「壓力山大」, 學業、工作、人際⋯⋯ 甚至有個快樂的童年都顯得奢侈, 於是焦慮、憂鬱、躁鬱、頭痛、睡不著、心悸⋯⋯ 從原本的難以啟齒到習以為常的像感冒吃藥, 這些「自律神經失調」, 大部分都被歸咎於「心理」, 但其實有個原因也很容易引起這些症狀, 卻很少被提及, 以應付未知挑戰。
Thumbnail
現代人每個都是「壓力山大」, 學業、工作、人際⋯⋯ 甚至有個快樂的童年都顯得奢侈, 於是焦慮、憂鬱、躁鬱、頭痛、睡不著、心悸⋯⋯ 從原本的難以啟齒到習以為常的像感冒吃藥, 這些「自律神經失調」, 大部分都被歸咎於「心理」, 但其實有個原因也很容易引起這些症狀, 卻很少被提及, 以應付未知挑戰。
Thumbnail
BNT 疫苗近日於校園中廣泛施打,有少數學生打完後產生「胸悶」、「胸痛」等不舒服的狀況而來我的診間就診。由於電視新聞看得多了,大部分學生家長都害怕「心肌炎」這個可怕的疾病。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跟大眾剖析:造成患者胸悶、胸痛的常見原因為何,以及要用什麼方式來診斷「心肌炎」呢?
Thumbnail
BNT 疫苗近日於校園中廣泛施打,有少數學生打完後產生「胸悶」、「胸痛」等不舒服的狀況而來我的診間就診。由於電視新聞看得多了,大部分學生家長都害怕「心肌炎」這個可怕的疾病。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跟大眾剖析:造成患者胸悶、胸痛的常見原因為何,以及要用什麼方式來診斷「心肌炎」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