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比<電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沒錯,看完奧本海默的隔一天,我又跑去看了芭比,我想腳受傷後最瘋狂的事,就是連兩天跑去看電影(無奈笑),但很意外的是這是我男友主動找我去看的,他說 這電影應該會很ㄎㄧㄤ吧?!

這部電影看似是想要改變大眾對芭比物化女性的偏見,看完後我覺得是在爭取兩性平權,在芭比世界的肯尼們跟在現實世界的女性們,一直為了別人而活,忘記了怎麼愛自己…

不過…可能是我前一天看了奧本海默(好像不能拿來比較),覺得芭比沒有自己預期的好看,以劇情來說是闔家觀賞的電影,完全不用用腦的歡樂片,演員陣容也算夢幻?!

但票房也反映了芭比這個ip給大家的觀看慾望,以電影場景與角色設定來說,還是值得一看的電影,可以看到各個時期的芭比,電影的氛圍也蠻芭比的

總之超感謝芭比就還是那個芭比,我們童年回憶的那個樣子,沒有像小美人魚那麼崩壞,真的是謝天謝地啊

avatar-img
39會員
87內容數
我的日常,你的娛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Ha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失眠的起源... 為什麼失眠? 我的工作該怎麼說呢... 只有高職畢業的我算是社會底層吧? 然後一路走來沒什麼慾望很容易存錢 除了會投資股票讓自己每個月領領股息有點小確幸外 對工作就是有點職業倦怠就會離開 一陣子是服務業,一陣子又回到作業員 雖然我大概兩年就會換個職場 但我都沒有
觀影前我只知道這是推動研發出核武的核心人物 甚至內心覺得會想研究出這種毀滅性武器的人是個殺人狂吧 不過在看完之後,有點理解在那戰爭四起,甚至到了稀鬆平常的時代 在蘇聯放出研發原子彈消息後,備受威脅的美國 而奧本海默又是個猶太人,當時美國的反猶太潮流讓他的求學之路不是那麼順遂....
我失眠的起源... 為什麼失眠? 我的工作該怎麼說呢... 只有高職畢業的我算是社會底層吧? 然後一路走來沒什麼慾望很容易存錢 除了會投資股票讓自己每個月領領股息有點小確幸外 對工作就是有點職業倦怠就會離開 一陣子是服務業,一陣子又回到作業員 雖然我大概兩年就會換個職場 但我都沒有
觀影前我只知道這是推動研發出核武的核心人物 甚至內心覺得會想研究出這種毀滅性武器的人是個殺人狂吧 不過在看完之後,有點理解在那戰爭四起,甚至到了稀鬆平常的時代 在蘇聯放出研發原子彈消息後,備受威脅的美國 而奧本海默又是個猶太人,當時美國的反猶太潮流讓他的求學之路不是那麼順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原本以為是部超現實科幻片, 卻原來是部女性成長電影, 但整體風格仍舊大膽精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老實說《Babie》剛開始對我沒什麼吸引力,直到網路梗圖與《奧本海默》的結合,開始留意到Babie真人版電影的影響力(票房破10億的實際影響力~) 近日,工作上遇到一位英文嚇嚇叫(流利到讓我以為是ABC)的同事推薦,我終於明白這電影的價值在哪。 芭比,由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飾
Thumbnail
《芭比》將聚焦在兩性議題與自我定位之世代焦慮上,以粉色喜劇包裝諷刺意味十足的黑色幽默。電影中以實景打造的夢幻粉色芭比樂園以及其完美還原童年的細節設計令人津津樂道,不過故事敘事方式與點題方式卻較為淺薄,也些許淪為說教電影,難以使人產生共鳴。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暑假總是電影荒,當我第一次看到芭比的預告時,怎麼想得到我會進影院甚至二刷。想看芭比的原因除了好奇,關鍵還有Chacha推薦文的一句:「如果你是女性主義者,會愛爆這部電影。」 我的童年當然也少不了芭比,雖然我的印象只剩被我不肯拆封的肯尼(He just Ken),還有後期日本推出的莉卡公主。
Thumbnail
《芭比》和《可憐的世界》透過電影敘事,探討了性別觀念和男女角色在父權社會下的困境,以及女性主義對性別框架的質問和解構。 本文從電影中的角色與情節,揭露為什麼我們每個人都該成為女性主義者。
Thumbnail
原本以為是部超現實科幻片, 卻原來是部女性成長電影, 但整體風格仍舊大膽精彩。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老實說《Babie》剛開始對我沒什麼吸引力,直到網路梗圖與《奧本海默》的結合,開始留意到Babie真人版電影的影響力(票房破10億的實際影響力~) 近日,工作上遇到一位英文嚇嚇叫(流利到讓我以為是ABC)的同事推薦,我終於明白這電影的價值在哪。 芭比,由瑪格·羅比(Margot Robbie)飾
Thumbnail
《芭比》將聚焦在兩性議題與自我定位之世代焦慮上,以粉色喜劇包裝諷刺意味十足的黑色幽默。電影中以實景打造的夢幻粉色芭比樂園以及其完美還原童年的細節設計令人津津樂道,不過故事敘事方式與點題方式卻較為淺薄,也些許淪為說教電影,難以使人產生共鳴。
Thumbnail
這部片最隱微的一個焦慮:喜歡的玩具過時的哀傷。這個哀傷在整部片就分裂成為母女和解劇碼。正是把這種「過時」設計成是人格化的「世代差距」,而「世代和解」的成長課題,更延伸到芭比和創辦人之間近乎母女情懷的互動。《芭比》更可以說是一個拍給成人的卡通片:我們總是要不斷重新長大,不斷面對內心還未長大的部分。
Thumbnail
在《芭比》熱潮稍微退卻之際,這部電影仍值得深度探討。雖然外界對其女性主義的標籤可能使部分觀眾望而卻步,但其在性別議題上的深刻反思,使人們能共享共鳴。不僅強調女性的力量,還透過肯尼角色展現了男性在當代社會中的掙扎。電影最終以現實世界的回歸收束,真正反映出平權的複雜性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