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系列文共有上、中、下三篇,將簡介一些可能造成「漂綠」的情形,以及背後的成因和應對措施。「漂綠」在這裡指讓永續資訊接收者的理解與實際情況產生差異,而再來要提到的這 10 件事,雖然均為導致理解跟實際情況不同的情形,但這些情形的發生本身沒有對錯,端看這些情形的成因跟動機為何。
舉例來說,如果是間良心企業,看了這 10 件事後,可以知道如何避免引起資訊接受者的誤會,相反地,有心人士可以運用這些情形欺騙他人。身為資訊接收者的一般民眾,了解這 10 件事後也能見招拆招,從小細節發現這些情形的存在,進而意識到實際情況可能和理解不同。
根據個體 / 事業群 / 地區細分整個企業,再從中挑選最容易做永續的部分,把那個部分弄的綠綠的放在報告書上即可。
由於家大業大,一間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通常會擁有很多子公司,每個子公司可能會負責不同的業務,像是A子公司負責研發自家產品、B子公司負責接其他企業的代工等等。同時,企業很有可能也會跨出國內,在越南、中國、墨西哥等地設立工廠,或是在北美、歐洲各國設立經銷據點。
如此一來,假設今天突然要統計整間企業的用電量、取水量,這將會是個浩大的工程,需要從頭開始建立一套資訊收集機制,而且範圍可能會涵蓋許多不同國家的據點,所以抱持著先求有再求好的概念,通常企業不會剛開始就統計底下所有子公司、所有業務的永續相關資訊。從永續報告書的「關於本報告書」章節,可以看到報告書裡面資訊統計的範圍,最常見的就是:「臺灣地區」、「營運總部」、「母公司」。
然而不同於永續資訊(能源使用量、取水量、職災發生率等),財務資訊(營收、每股盈餘、權益報酬率等),他的統計包含所有重要子公司跟全球的營運據點,問題來了,一般人在看企業的永續報告書的時候,往往會先入為主認為:「這就是XX企業的永續績效」,但是大多時候,報告書上面的永續績效其實只佔XX企業的一部份。所以如果看到一間企業的營收大幅成長,但碳排下降不少,有可能這間企業的確是減碳模範生,又或者是因為營運總部裝了太陽能板,同時遠在海外的工廠瘋狂擴產然後排了一堆碳,但報告書的揭露範圍僅限臺灣營運總部,所以這些排碳量你在報告書上都看不到。
由於永續資訊的蒐集才剛起步沒多久,所以現階段我認為企業有資訊就不錯了,至於揭露範圍的差異就只能再慢慢補齊。但身為資訊接收者的我們,就必須要有一個認知:這些資訊可能只代表整個企業的一小部份,不能用這些資訊以偏概全,否則很容易讓資訊接收者的理解和事實產生差異,也就是本文定義的「漂綠」。
反過來說,有心的企業也能運用這個現況:首先將永續報告書的揭露範圍侷限於一小部分(例如:營運總部、臺灣地區),針對這一小部分優化製程、買綠電、裝設太陽能板,如此一來,永續報告書上就有不錯的永續績效,再來對外宣傳某某企業是永續績優生並附上數字佐證,外界看到新聞就會將企業聯想到永續了。至於那些海外工廠或據點先放著不動,畢竟海外資訊蒐集不易也是事實,所以也不能說每間只統計臺灣地區的企業都是抱持這個心態。
參考國內外資訊,訂出完整的一套內部規範,公開於官網,最後鎖進櫃子。
企業在永續報告書的個資保護、職業安全、產品安全等章節中,經常會描述他們已經有訂定某某制度,接著描述這個制度的內容,最後附上這個制度內文的公開連結。一般民眾看到這些內容,很容易就覺得這家企業有一套完善的制度,所以表示他們發生像是個資外洩、產品召回事件的風險較低。實際上制度有分成「設計」跟「實行」,而上述舉例的這段文字,並沒有任何跟制度實行有關的描述。
制度的「設計」就像是訂一套白紙黑字的規則,「實行」則是在日常營運中使用這些規則。設計好一套制度頂多意味著企業認知到一項議題或風險,但因應程度的高低還是得看企業是否實行制度。即使制度實行有時候還是無法避免負面事件的發生,但至少表示這家企業是言行合一的,意味著當民眾在永續報告書上看到各種制度時,可以理解為企業設有這項制度而且有實行,而不是民眾誤以為有實行但實際上沒有。
不幸的是,通常制度實行與否只有企業內部人士才會知道,民眾等外部人士只能間接推敲這間企業的真實情形:例如可以查看公開的各項規章制度,看它的規定是否夠「具體」,「具體」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像是「回報總管理處」就比「回報適當權責單位」更加具體,「每季檢核」就比「定期檢核」更加具體。或者可以換個角度切入,如果我是制定政策的主管,我要怎麼確認下屬有沒有實行政策?通常會有像是每年向董事長匯報執行進度、由內稽抽查相關文件、制定執行率並每年更新等監督機制。所以可以在永續報告書中查找是否有監督機制,我認為這可以推論一個制度是否被有效實行。
另一方面,有心的企業可以只專注在制度的設計面,在設計時引用許多外部機構、文件、報告等,如此一來在報告書中,只要列示針對各項風險所制定的政策,以及敘述這些政策訂定背後參考的國際方法學或報告,整體內容就會足夠充分了,民眾普遍也會認為這間企業是有妥善因應各項永續議題的,至於實際上是否有實行,有的話是錦上添花,沒有的話直接輕描淡寫也不影響內容豐富度。
準則問A企業揭露B,或是盡量使用「相關」、「不定期」、「鼓勵」等沒有約束力的字詞。
這件事的類別之一是答非所問,其原因可能是因為,不熟悉永續準則當中的一些專有名詞,所以企業在提供資訊的時候,誤解了準則的意思,最後民眾在看的時候就會認為企業在答非所問,例如有些企業填答上市上櫃公司氣候相關資訊時,可能直接貼了一個「參考第幾章」,實際看了那一章會發現,內容雖然跟氣候有關,但其實沒有提供它要求的資訊。又或者是企業可能壓根沒有想花時間在這上面,看到了關鍵字直接貼一堆相關的資訊,但這些資訊並不是準則要求的。
這件事的另一個類別是含糊不清,就好比第 5 件事後半段舉的例子:「回報相關權責單位」、「定期檢核」這類用詞雖然能夠因時制宜,但也意味著有許多的模糊地帶,容易讓民眾產生誤解。另外有些含糊不清的由來是資訊過於簡化,像是很多企業會說他們「設立的淨零目標,已經由第三方機構查證通過」。實際上這些目標可能在升溫情境、目標年等有很大的差異,有的目標可能是基於 1.5 度 C,有的目標是基於低於 2 度 C 情境,有的企業只是期中目標查證通過,有的企業是 2050 年目標也查證通過。一般民眾如果不清楚這些眉角,很容易會覺得有設立淨零目標且均經查證的兩間企業的表現一樣好,事實上也許差異很多。又或是企業說它「鼓勵」員工節約能源、「支持」人權宣言,但沒有說企業實際上做了什麼,來呼應它說的這些鼓勵跟支持。
有心的企業可以善用這項資訊不對稱的優勢,讓民眾有不當的誤解,反正一般民眾對於這些專業知識,也不會有查證的動機跟能力。或者是可以盡量使用「參考第幾章」這類的文字,反正民眾一般來說也不會用心到跑去那個段落,一一檢視企業有沒有回答到每個要求,而是會設想說:企業有回應這點了,還有相關的揭露,很棒。
不過無心的企業也有可能不小心踩雷,因為文字敘述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換句話說不同的人看了相同文字敘述,可能有不同的理解,這時如果他看了原始資料,發現跟他起初的理解不同,很容易斷定這間企業蓄意欺騙,但企業並沒有這個意思。只能說要完全不「漂綠」,很難。
其他可以注意的事情可參考:閱讀 ESG 永續報告書時可以注意的 10 件事(上)、閱讀 ESG 永續報告書時可以注意的 10 件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