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許多財經YT頻道在談到高股息ETF時,都有許多假設。且循著這些假設,最後的結果要不是「以後不會配到10%的高殖利率」,不然就是「如果殖利率都固定,配的息未來會被通膨吃掉」。
白癡、好笑,又唬爛。不知道是在講三小,完全綜藝化了。
目前台股的配息殖利率,平均來講大概是2.9%沒錯。但,這是平均。像是台積電,它的配息殖利率大概就只有2-3%。可是,有些個股殖利率都在5%以上啊!如果該ETF標示的是高股息,那就不會選進台積電這類低殖利率的個股,而是殖利率5%以上的股票。
而且,買高股息的投資人,大部份都是抱著長期投資的決心來經營某檔個股或是ETF。所以,大家的認知就是5%-6%才是高股息的常態,10%只是這兩年因為資本利得的關係,進而出現的異狀。也就是說,真正長期持有高股息金融商品的投資者,對於高殖利率的認知,大多是5%-6%。所以在這前提下,不會出現因往後配息低於10%,就認定該金融商品是低殖利率的判斷。
最後,這些財經YT批評高股息商品的切入點都是「左手換右手」、「賺了股息陪了價差」。這些言論,在我看來還是那樣,就是拿著「價差邏輯」來看「存股族」。人家存股求的就是穩定配息,會賣出的契機也幾乎不是因為股價的關係,而是殖利率有無穩定。且,長期來看,在健全的自由民主國家裡,股價幾乎是穩步向上。如果除完息都能夠順利填息,那何來「左手換右手」 的窘境?
我並不會推薦買哪種類型的個股或是ETF,但我就是愛領息,每月只要看到有錢入帳就覺得舒爽。
所以,到底應該買何種金融商品或是ETF,我也沒有定論;但有一個前提,就是先知道自己的投資屬性到底是「積極冒險」還是「穩定增長」。如果覺得太麻煩,那就定期定額產業龍頭股或是千億規模的ETF,基本上就是立於不敗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