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

2023/08/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面對美中貿易戰彷彿新的冷戰開打,新的戰線似乎延伸到資訊傳播。前些日子去參加資訊戰的講座,川普跟希拉蕊競選期間,幾個神扯的新聞說希拉蕊其實已經死亡,並以複製人的方式繼續參選,甚至認為希拉蕊已經被外星人入侵這類型看就覺得誇張的訊息,居然在推特上轉發了數百萬次。再加上前陣子的新聞,臉書最大的廣告買家竟然是不翻牆根本無法連結的中國,這些荒謬的劇本不斷的在近來的社會中發生,新聞和訊息真假難辨,也就促使我花了時間開始這一系列的閱讀。

這本書如果看完後記會發現,從完稿到出版延遲了一段時間,主要原因是作者曾接受補助,但出錢的單位希望這份成果不要太早公諸於世。作者在出版前針對近來美中關係的發展,也增補了一些內容,強化說明中國在這一系列的國際關係互動中,所進行的各項統戰工作。作為曾經應該很熟悉兩岸關係與相關政策、研究的公務員,考上高考之前花了很多時間鑽研這些問題,考上之後也希望自己不要成為自己老是愛批評的考上就不讀書的狀態,於是多多少少還是有認真的追這些話題,看相關的研究、書籍。

中國自從加入WTO之後,確實有一波極為驚人的經濟成長。勞動條件上的剝削推升了整體的經濟,然而這有些虛胖的體質,也讓一部份的中國領導人希望可以擠身世界強國之林,與美國相抗衡,甚至取而代之。然而中國的國際形象之差,從六四以降並沒有太多的好轉,於是中國政府便走上了毛澤東老早指出的明路,開始控制對外形象,並投入大量資源來扭轉這個形勢。首先,談到國外媒體的部分,透過高於市場行情的薪資待遇,拉攏了一群西方的記者拋棄新聞求真及報導是實的信條,步入中國規制的媒體環境。實施的手段包含主動邀請國外媒體到特定地點進行專題採訪報導,期間包含各樣招待,以求在後續呈現上,扭轉向來外媒的負面報導。另外也透過轉投資的方式,將國營行庫的資本轉投資到中國政商關係良好的私人企業,再轉手投資收購國外媒體。

被拉攏的外媒除了具有一定程度的報導能力之外,還需要對中國態度友好、願意依照中國希望的方式進行報導的條件。這些外媒從業人員自己也清楚,他們的勞動條件和環境儘管在待遇上高於市場行情,但實際從業內容卻是經常違反原有新聞報導信條的。另外,也透過廣告投放的方式,掐住各國原有媒體的經濟命脈,迫使各項報導轉向或禁聲。然而出版和接受訊息究竟不是直接相關。也許轉換了出版品的風格、報導的主題甚至交好相關重要政界人士等,都能提升影響力,甚至偷渡部分的意識形態,以達到原先投入大量資源改善國際形象的目的,但各國卻也在這個擦脂抹粉的過程中,逐漸因為媒體自我審查過度,甚至讓一般民眾普遍感受到媒體的偏頗導致影響整體銷量及閱讀率。

而臺灣過去媒體的收購、轉投資的現象,也受中國影響甚深。有線電視中嘉的併購、TVBS台的轉投資、旺中集團的收購、東森購物集團中資轉控股等,都影響了目前臺灣媒體的生態,儘管部分學者提出嚴正警告,主管機關在核發相關證照時附帶了條件,也很難影響現有商業媒體的生態。當廣告投放和相關新聞報導掛勾時,不免影響到一般大眾的閱聽權,而這些非自由的影響,確實將蠶食我們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

美國近來開始檢討對中國的政策,甚至承認多年來希望透過溫和引導的方式希望中國整個政治情勢轉向是嚴重誤判,在在顯示中國投入大量資源所做的擦脂抹粉並不完全成功,智庫和相關機構雖然明確的遭受影響,相關的諜報系統雖然也有被滲透,但顯然美國已經注意到這些改變,並且採取強硬的措施開始面對這些衝擊,避免中國坐大之後,影響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以及美國的商業利益與國家發展。最明顯的就是孔子學院和各該新聞媒體的投資案,已然成為美國第一波剷除的對象,而這樣的對抗目前也仍舊持續當中。

書中另一個有趣的說法,是選邊之外還靠岸。所謂的選邊,是指在藍綠之間選邊的偏頗,而靠岸,則是指在兩岸關係議題上,向中國靠攏的偏頗。大抵而言,國際形象的營造和維繫,還是看整體內政所展現出來的樣貌。即便做在多差異化報導,阻止媒體自行採訪,甚至系統性的發散出各樣不同於主流國際媒體的訊息企圖影響國際輿論及對中國的看法。這些做法就是中國的統戰,統一戰線並不針對臺灣,也針對著國際情勢,拉攏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做法,是向來政策的指導方針,而這些緊鑼密鼓的改變,就在商業自由和普世價值之間,逼著各國做出抉擇和推出相應的政策,以作為因應。

推薦給每一個去年選舉後不知為何同溫層如此薄的朋友,跟我一起了解中國對世界以及臺灣的影響。也推薦給親中的朋友,一同了解這個國家為何不見容於世界,以及他用了什麼樣的手段以及滿滿的惡意對待全世界的每一個人。

86會員
448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