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4:30》(2005) Dir. 陳子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著大量長鏡頭拼貼而成的男孩日常,卻用以像是《重慶森林》那樣闖入他人生活的情節加以輔佐並襯托出對親情的疏遠,陳子謙導演的《4:30》用了極簡的室內空間和演員調度,刻劃出比起陳哲藝在多年後的《爸媽不在家》中更為迷茫叛逆的小孩形象,和韓國籍鄰居的言語隔閡、與家人的時間距離都一再加深這點。

「我沒有夢」一句話無疑也點出了這樣叛逆背後的茫然,對所謂歸宿都寄託在每天4:30闖入的韓國籍房客身上,影片越為日常,孤單的意味就更加濃厚,像是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當中將孤寂放在情慾之上,《4:30》切換成主角小武的兒童視角便只能用友誼加以代替,這樣無聲無息的生活切片在陳子謙的鏡頭底下早已說盡了孤單的千言萬語。

raw-image

而《4:30》的日常切片也漸漸隨著電影失序,小武從闖入大人世界搗亂的過去也無法復返;在那300字的文章中對於父親的理解也僅有二分之一,而那一幅被塗黑的「夢」最終也成了陽光透入的百葉窗上的黑色塗鴉,陳子謙處處用符號展現孤寂的具現化,這樣的符號在沉寂的表現形式當中的力道也便隨之增強。

「他在睡覺」、「他的眼淚」,小武記下了這些無關緊要的房客日常,但一切回歸到最初以孤單為主體的根本時,這樣的日常也使其更加珍貴。4:30這個不早也不晚的時間點,是小武跨出自我與世界有所聯繫的時機,當所謂寄託消失便將一切連結性隨之瓦解,陳子謙用了最冷血的方式製造出了剝奪感最為強烈的收束方式。

raw-image

而小武和韓國籍房客Jung的相處模式也在暗示了小武對成長的渴望,他穿起了Jung的四角褲、他對著浴缸小便,這些看似獵奇的舉動凸顯的並非是不成熟(甚至扭曲)的情愫展現,而是不甘於孤獨,欲擺脫束縛的表現。在看似有著不少蔡明亮的招牌長鏡頭和角色行為之下,陳子謙的《4:30》或許有著前人的影子,但在客觀且毫無批判性的鏡頭底下,他捕捉出的是一種新加坡少年的迷惘和焦慮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oward Wu/史塔克の電影小站的沙龍
37會員
53內容數
此專題收錄本在2021年的觀影和文字
2023/08/23
從觀眾認識宮崎駿這位導演以來,他便不斷展現了一直以來對於飛行與天空有著高度的執著:在《魔女宅急便》中,魔法和科技上的飛行成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對比、《天空之城》則是藉由飛行本身達成尋找虛幻烏托邦的目的;而在《紅豬》裡,更是對這個夢想本身注入了更為濃厚的熱忱。
Thumbnail
2023/08/23
從觀眾認識宮崎駿這位導演以來,他便不斷展現了一直以來對於飛行與天空有著高度的執著:在《魔女宅急便》中,魔法和科技上的飛行成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對比、《天空之城》則是藉由飛行本身達成尋找虛幻烏托邦的目的;而在《紅豬》裡,更是對這個夢想本身注入了更為濃厚的熱忱。
Thumbnail
2023/08/23
在一個字字句句說著「沒有人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影像世界裏頭,楊德昌之於電影本身的身份依然是個置身事外的旁觀者,《麻將》依然凸顯出了台北強烈的地域性、時代背景之下父權社會主宰的一切所散發出過於濃郁的有毒氣質。劇本上的刻意為之所帶出的批判意味都讓人難以討厭《麻將》中大量的雄性荷爾蒙。
Thumbnail
2023/08/23
在一個字字句句說著「沒有人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影像世界裏頭,楊德昌之於電影本身的身份依然是個置身事外的旁觀者,《麻將》依然凸顯出了台北強烈的地域性、時代背景之下父權社會主宰的一切所散發出過於濃郁的有毒氣質。劇本上的刻意為之所帶出的批判意味都讓人難以討厭《麻將》中大量的雄性荷爾蒙。
Thumbnail
2023/08/22
將前作與本作聯映觀看得到最大的結論並非讓前作增加對《穿越新宇宙》的連結性,而是凸顯《新宇宙》的視覺美學是如何拿捏的恰當,在叛逆的套路中看穿了蜘蛛人的英雄旅程,並有效的透過漫畫的翻閱感來達到2D和3D角色在銀幕上的平衡性。當同一群主創獲得了前作的成功後,更能看出續作是如何不知節制的視覺轟炸觀眾。
Thumbnail
2023/08/22
將前作與本作聯映觀看得到最大的結論並非讓前作增加對《穿越新宇宙》的連結性,而是凸顯《新宇宙》的視覺美學是如何拿捏的恰當,在叛逆的套路中看穿了蜘蛛人的英雄旅程,並有效的透過漫畫的翻閱感來達到2D和3D角色在銀幕上的平衡性。當同一群主創獲得了前作的成功後,更能看出續作是如何不知節制的視覺轟炸觀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人說《陽光普照》這部電影的調性與之前的不同,劇情變得陽光而正向、更加溫暖,鍾孟宏好像變了。如果仔細看過這部電影後,再加上先前的作品都有追到的話,其實你或許就不會這麼覺得了。鍾導的第五號甜蜜工作室作品《陽光普照》,可以說是前幾個片子的延伸,或是集大合的作品。
Thumbnail
有人說《陽光普照》這部電影的調性與之前的不同,劇情變得陽光而正向、更加溫暖,鍾孟宏好像變了。如果仔細看過這部電影後,再加上先前的作品都有追到的話,其實你或許就不會這麼覺得了。鍾導的第五號甜蜜工作室作品《陽光普照》,可以說是前幾個片子的延伸,或是集大合的作品。
Thumbnail
有著大量長鏡頭拼貼而成的男孩日常,卻用以像是《重慶森林》那樣闖入他人生活的情節加以輔佐並襯托出對親情的疏遠,陳子謙導演的《4:30》用了極簡的室內空間和演員調度,刻劃出比起陳哲藝在多年後的《爸媽不在家》中更為迷茫叛逆的小孩形象,和韓國籍鄰居的言語隔閡、與家人的時間距離都一再加深這點。
Thumbnail
有著大量長鏡頭拼貼而成的男孩日常,卻用以像是《重慶森林》那樣闖入他人生活的情節加以輔佐並襯托出對親情的疏遠,陳子謙導演的《4:30》用了極簡的室內空間和演員調度,刻劃出比起陳哲藝在多年後的《爸媽不在家》中更為迷茫叛逆的小孩形象,和韓國籍鄰居的言語隔閡、與家人的時間距離都一再加深這點。
Thumbnail
細小的手指在鏡子前頻頻拉著眼尾,水汪汪的大眼睛也跟著瞇了起來,小男孩東賢脫下了平時戴的眼鏡,凝視著鏡中自己的眼眸,或許正是這份與同儕間的不同,導致他被歧視與排擠,他因此對韓裔的身分和文化感到排拒甚至厭惡,才會將母親素英精心準備的「飯捲」倒入垃圾桶裡,作為懵懂年幼的他的一種反抗,反坑什麼?反坑被迫移民
Thumbnail
細小的手指在鏡子前頻頻拉著眼尾,水汪汪的大眼睛也跟著瞇了起來,小男孩東賢脫下了平時戴的眼鏡,凝視著鏡中自己的眼眸,或許正是這份與同儕間的不同,導致他被歧視與排擠,他因此對韓裔的身分和文化感到排拒甚至厭惡,才會將母親素英精心準備的「飯捲」倒入垃圾桶裡,作為懵懂年幼的他的一種反抗,反坑什麼?反坑被迫移民
Thumbnail
看蔡明亮的電影,攝影機幽暗佇立的凝視,人物無言的姿態和面孔,彷彿暗房內緩慢的顯影過程——一切昏昧未明之時,在心之腔室兀自浮現出粗礪的影像。
Thumbnail
看蔡明亮的電影,攝影機幽暗佇立的凝視,人物無言的姿態和面孔,彷彿暗房內緩慢的顯影過程——一切昏昧未明之時,在心之腔室兀自浮現出粗礪的影像。
Thumbnail
《記憶之夜》屬懸疑、推理類型,氣氛詭異,情節環環相扣,橋段反轉再反轉,驚悚度有如鬼片卻不是鬼片。導演不斷放出引子,故意帶錯方向,就是要觀眾猜不透,增加追看意欲。抱著看劇情片態度重看,欣賞導演的佈局手法與演員的演技,確實超班,值得一看再看。
Thumbnail
《記憶之夜》屬懸疑、推理類型,氣氛詭異,情節環環相扣,橋段反轉再反轉,驚悚度有如鬼片卻不是鬼片。導演不斷放出引子,故意帶錯方向,就是要觀眾猜不透,增加追看意欲。抱著看劇情片態度重看,欣賞導演的佈局手法與演員的演技,確實超班,值得一看再看。
Thumbnail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圖片取自網路 「我就不能過得開心一點嗎? 」媽媽問明。 故事開始在電車,明的腳邊,有個粉紅色的行李箱…… 這在開頭一不小心就會忽略的
Thumbnail
                                              《無人知曉的夏日清晨》                         #圖片取自網路 「我就不能過得開心一點嗎? 」媽媽問明。 故事開始在電車,明的腳邊,有個粉紅色的行李箱…… 這在開頭一不小心就會忽略的
Thumbnail
電影的開頭,蜿蜒的道路,慢慢映入眼簾,夾道歡迎著旅人,好似走入化外的秘境,廣闊的綠意,搖曳的倒影,都吹散了心頭的烏雲,讓人陶醉,也讓人駐足,細數散落的光影,還有駐守其中的夢景。至此,觀眾的情緒,自然地雀躍起來,自然地忘了,滋生希望的園地,需要雨水的灌溉,透亮的天空,更有熄燈的時刻。
Thumbnail
電影的開頭,蜿蜒的道路,慢慢映入眼簾,夾道歡迎著旅人,好似走入化外的秘境,廣闊的綠意,搖曳的倒影,都吹散了心頭的烏雲,讓人陶醉,也讓人駐足,細數散落的光影,還有駐守其中的夢景。至此,觀眾的情緒,自然地雀躍起來,自然地忘了,滋生希望的園地,需要雨水的灌溉,透亮的天空,更有熄燈的時刻。
Thumbnail
這個故事確實有一種更為懸疑的講法:幾個少男少女進入深山,結果只有女孩回來;不久,沙灘上挖出了一個男孩的屍體;接下來某天的淩晨,另一個男孩失蹤時穿的衣服被整齊疊好,放置在他家的門口;少女受到挾持,挾持者卻自稱是剩下的那個男孩。在發生過“城西小學生失蹤事件”的韓國,這樣一個影片的開頭的確令人浮想聯翩。
Thumbnail
這個故事確實有一種更為懸疑的講法:幾個少男少女進入深山,結果只有女孩回來;不久,沙灘上挖出了一個男孩的屍體;接下來某天的淩晨,另一個男孩失蹤時穿的衣服被整齊疊好,放置在他家的門口;少女受到挾持,挾持者卻自稱是剩下的那個男孩。在發生過“城西小學生失蹤事件”的韓國,這樣一個影片的開頭的確令人浮想聯翩。
Thumbnail
陽光普照裡的陳建豪是整部電影我投射感最深的角色。劇中有個司馬光打破水缸的故事。而這故事出自於袁哲生所寫的《寂寞的遊戲》而來。為了探究陳建豪的心理, 因此讀閱畢,查了一下袁哲生,冒了一身冷汗。因為太像了,建豪這個角色,跟真實的袁哲生部份像是重疊了。 本篇將節錄部分《寂寞的遊戲》的內容,並談談袁哲生。
Thumbnail
陽光普照裡的陳建豪是整部電影我投射感最深的角色。劇中有個司馬光打破水缸的故事。而這故事出自於袁哲生所寫的《寂寞的遊戲》而來。為了探究陳建豪的心理, 因此讀閱畢,查了一下袁哲生,冒了一身冷汗。因為太像了,建豪這個角色,跟真實的袁哲生部份像是重疊了。 本篇將節錄部分《寂寞的遊戲》的內容,並談談袁哲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