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小的手指在鏡子前頻頻拉著眼尾,水汪汪的大眼睛也跟著瞇了起來,小男孩東賢脫下了平時戴的眼鏡,凝視著鏡中自己的眼眸,或許正是這份與同儕間的不同,導致他被歧視與排擠,他因此對韓裔的身分和文化感到排拒甚至厭惡,才會將母親素英精心準備的「飯捲」倒入垃圾桶裡,作為懵懂年幼的他的一種反抗,反坑什麼?反坑被迫移民到加拿大無法決定自身的命運。事實上,觀賞《飯捲男孩乖乖睡》好似透過導演的靈魂之窗窺探他最私密的童年往事,澄澈的藍天與記憶美化的懷舊景色,富含靈性的對話與適時紓緩情緒的靜默並置,「眼睛」的意象就成了整部作品最重要的符碼。當青少年時期的東賢開始戴起「隱形眼鏡」,他以此方式消弭與朋友間的差異,套上一層保護色的濾鏡後也失去了個人的獨特性,直至他回到韓國在澡堂丟失了隱形眼鏡,他再度拾起無框眼鏡,以足夠成熟的眼光看待自己生命的源頭,視野中的色彩也跟著山頭上的陽光一同暖和起來。而觀眾所望見的視角,正是東賢過世父親的目光,照看孩子成長的一切,鏡頭才會如此溫柔又無比強大。
中學老師交付的課堂作業,要學生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建立起整個家的族譜,而《飯捲男孩乖乖睡》正是導演多年後交還給老師的高分傑作,透過膠卷底片拍攝的迷人家庭影像,回應了自我生命的疑惑,結尾的韓國尋根之旅更是點睛之筆。金黃色的稻浪代表著祖父一生耕耘的碩果,盛裝在碗中的米飯才會如此美味,正如母親為自己付出的一切,將愛全都密實地填入飯捲當中,入口的滋味必能永遠留在心中。慶幸著祖父與母親說開了父親當年自殺的傷痛,祖父也將父親的遺物交給自己,那件鑲有他名字的軍裝,東賢穿著父親的衣服像被灌注了滿滿的能量,足以背著無力向前的母親上山來到他的墳前,安靜地倒酒緬懷著父親,素英最後與東賢一同下了山,才真正打破了傳統「高麗葬」的神話悲劇。特別讚賞片中飾演母親的女演員崔乘允,雖為素人演員,卻散發出難能可貴的質樸光芒,自然卻不生澀的演出,展現母親不哭的意志,為孩子鋪設一條最美的松針小徑而後回家。面對醫生宣判胰腺癌末期的死刑,她仍堅持翻找字典查出正確的英文單字,那一幕實在讓我心碎;面對愛慕之人的同情憐憫,她很快地放下了傷感選擇與他共舞,這又是何等偉大的女性形象,不再只有金髮飄逸的女演員讓人嚮往,她撐起整個家的身軀已是所有女性(母親)的理想,在我心中引起了巨大的轟鳴,由大至小成為了真摯的道別,「要再回來歐!」幸福地在耳間迴盪,淚水也緩緩地從眼眶中留下。
🎶延伸聽歌:#來吧焙焙 《#豐盈與匱乏的孩子 》
💙感謝 #台北電影節 選映,感謝 #原創娛樂 引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