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
今年29歲,即將邁入30,在兩週前,我辭去了我人生中的第二份軟體工程師工作。
雖然這間公司的薪水足以應付我的日常開支及個人的理財規劃,然而,長時間的工作壓力和頻繁加班,也讓本來對熱衷軟體開發還有些熱忱的我,逐漸喪失熱情,也讓我對於未來的工作是否還要待在軟體業有些猶豫。
每次為了工作而犧牲健康和生活品質時,我內心深處就會浮現出一個問題:「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
一個結束加班後的深夜,拖著疲憊身軀,雙眼無神地依偎在床上,就在那個瞬間我萌生了離職的念頭,彷彿是一道意識的閃電,短暫照亮了內心的黑暗。或許這就是我對生活現況感到困惑的原因吧。
「與自己對話,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既然有困惑,我們就應該像查找軟體中的錯誤(Bug)一樣,逐步釐清、排除,探索我們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然後制訂執行計劃。
首先我們得列出目前我們問題的有哪些 ?
Question 1 :
未來的工作是否還要待在軟體業 ? (以前的想法是肯定的但是現在不確定了)
Answer:
我大學念就讀資工系畢業,研究所修讀的是創業相關的管理學程,每次面試的時候幾乎都會被問到這一段經歷,這部分之後有興趣會再另外寫一篇文章XD。總之,我覺得自己跟王牌大律師裡面的服部大叔這個角色有點像
Question 2 :
為什麼現在的生活不是我要的生活 ?
Answer:
我就列了上述這兩個大問題,跟可能的原因之後,就跟公司請了假,到咖啡廳坐上一天,跟自己把這些問題都商議清楚,最後我就決定離職了。
從思考離職到完成離職,整個過程大約歷時3個月,而我也剛好利用這段時間來規劃離職後的財務規劃和平常寫在手札的人生清單(寫作剛好就是其中一項)。雖然離職的想法是感性開頭,但卻是理性執行,再加上我是裸辭,所以更要謹慎規劃離職後的開銷、規劃、還有來自外在價值觀落差造成的壓力,像是我們家是比較傳統家庭,當我要跟父母溝通的時候,我要先把「裸辭探索自己」這短短幾個字翻譯成台語,其實我就卡關了,我自己也還在努力讓他們了解探索自己對於人生有什麼幫助。
「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 這句話常常在我們面對不盡如人意的生活處境時,不由自主地湧上心頭,倘若現在的情況並非我追求的生活,那麼我理想中的生活應該是怎麼樣的呢?而為了實現這樣的生活,我又應該採取怎樣的行動?
「我以為我對軟體開發很有熱情,原來是我誤會自己了嗎 ? 」
我反思這個問題時,我不禁想起高職時一位老師告訴過我們的一番話:「許多原本充滿熱情的事物,最終可能會受到現實的磨礪,而逐漸失去當初的熱忱。」
也許是因為工作環境的因素,我曾對軟體開發產生了些許厭惡感。不過後來,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的熱情可能只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而誤判了對於一件事情的真實情感。
工程師的好習慣,就是仔細梳理之後,找到合適的方法解決
為了更客觀地評估我對於一件事情是否真正具有熱情,我歸納出以下幾點判斷標準:
以下是我針對軟體開發熱情程度自我衡量的結果,建議大家找出一個或是數個實際案例來佐證,案例越多就代表對這件事情熱情程度越高。
根據分析的結果,我對於還是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軟體開發熱情,可能是最後一份工作造成了我對於軟體開發暫時的倦怠感,所以如果還是找了軟體相關職位的話,那麼我就可以知道我對於軟體開發這個職位的要求是什麼,要怎麼找到自己合適的公司了。
很好,我們現在確認了第一件有熱情的事情,對於軟體開發我是有熱情的,而且是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穩妥工作。
在探索心中理想生活的過程中,我認為最大的挑戰在於金錢。我相信大部分人和我一樣,並非富二代。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出,只有在滿足基本生理需求後,我們才能追求自我實現。因此,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是每個人都需要好好練習的課題。
面對現實的壓力,我們常常被迫選擇在金錢和興趣之間做出取捨。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被迫接受一份工作,雖然它可能不是我們想要的,但卻礙於生計而無奈選擇,這樣的選擇往往使我們感到內心的掙扎和矛盾。如果能夠將興趣轉化為收入,那麼我們就能夠解決上述所提到的問題。
我將我個人感興趣的領域列出(每個人可能會有很多有興趣的事情,但熱情程度不一),並對這些領域的專業程度、熱情程度以及變現機會進行自我評估,每項標準皆使用5分。
專業程度評分標準:
1分:完全沒有相關知識、技能或經驗,對該領域一無所知。
2分:非常有限的知識或技能,基本上是初學者的水平,無法有效地應對該領域的挑戰。
3分:有一些基本知識和技能,但尚未達到中等水平,可能能夠應付一些簡單的任務。
4分:具備中等水平的知識和技能,能夠應對一些中等難度的挑戰,但仍有進步的空間。
5分:具有相對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可以處理大部分的挑戰,但仍然有一些高難度任務需要更多的努力。
熱情程度評分標準:
用以下的標準,每一個標準能夠找出一個實際案例,就可以得到一分,依此類推,如果五個標準都能找出自己的五個案例,就給五分
變現能力評分標準:
1分:幾乎沒有能力將這個領域轉化為收入,缺乏相關的技能或知識,無法有效地創造價值。
2分:能力非常有限,可能只能偶爾從這個領域中獲得一些少量的收入,但無法持續或穩定地創造價值。
3分:具有一些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這個領域轉化為收入,但還需進一步的提升和精進。
4分:具有相對良好的能力,能夠有效地將這個領域轉化為收入,並為他人創造價值。
5分:具有非常高的能力,能夠將這個領域充分轉化為穩定且豐富的收入來源,並在該領域中具有專業影響力。
如果有兩項得分超過4分,代表可能是很有機會可以繼續發展成未來主要收入來源,以上就是我自己的衡量標準。
我先列出上述的四點。有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還不清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什麼。我建議大家可以多多嘗試去做想做的事情,有時候你會發現原本以為自己會喜歡的事情,做了一次之後卻覺得不太感興趣;同樣地,有時候會發現原本對某事不太感興趣,但做了之後卻越做越有心得。
都說30歲是人生中相當重要的一個轉捩點,在29歲的時候我很慶幸自己嘗試要去探索自己,人生隨著時間的推移前進,我們常因生活的種種繁瑣而感到疲累,希望我們永遠都能保持對自己的那份坦誠和較真,當生命走到盡頭時,能夠心滿意足,平靜地向這世界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