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勇敢面對自己:重新思考生活、工作和熱情的挑戰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一、「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

「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

今年29歲,即將邁入30,在兩週前,我辭去了我人生中的第二份軟體工程師工作。

雖然這間公司的薪水足以應付我的日常開支及個人的理財規劃,然而,長時間的工作壓力和頻繁加班,也讓本來對熱衷軟體開發還有些熱忱的我,逐漸喪失熱情,也讓我對於未來的工作是否還要待在軟體業有些猶豫

每次為了工作而犧牲健康和生活品質時,我內心深處就會浮現出一個問題:「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

一個結束加班後的深夜,拖著疲憊身軀,雙眼無神地依偎在床上,就在那個瞬間我萌生了離職的念頭,彷彿是一道意識的閃電,短暫照亮了內心的黑暗。或許這就是我對生活現況感到困惑的原因吧。

二、「與自己對話,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與自己對話,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既然有困惑,我們就應該像查找軟體中的錯誤(Bug)一樣,逐步釐清、排除,探索我們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然後制訂執行計劃。

首先我們得列出目前我們問題的有哪些 ?

Question 1 :

未來的工作是否還要待在軟體業 ? (以前的想法是肯定的但是現在不確定了)

Answer:

  • 可能是最後一份公司環境的影響,造成了職業倦怠
  • 覺得自己也不是那麼喜歡寫程式
  • 覺得自己在其他領域也能夠把事情做好,而且自己也不排斥完全陌生的領域
我大學念就讀資工系畢業,研究所修讀的是創業相關的管理學程,每次面試的時候幾乎都會被問到這一段經歷,這部分之後有興趣會再另外寫一篇文章XD。總之,我覺得自己跟王牌大律師裡面的服部大叔這個角色有點像

Question 2 :

為什麼現在的生活不是我要的生活 ?

Answer:

  • 工作的加班及壓力,對我的個人生活安排規劃造成了影響
  • 對於軟體開發的熱情,不像之前的第一份工作那麼有熱情
  • 或許自己可以靠其它有熱情的事情來養活自己



我就列了上述這兩個大問題,跟可能的原因之後,就跟公司請了假,到咖啡廳坐上一天,跟自己把這些問題都商議清楚,最後我就決定離職了。

從思考離職到完成離職,整個過程大約歷時3個月,而我也剛好利用這段時間來規劃離職後的財務規劃和平常寫在手札的人生清單(寫作剛好就是其中一項)。雖然離職的想法是感性開頭,但卻是理性執行,再加上我是裸辭,所以更要謹慎規劃離職後的開銷、規劃、還有來自外在價值觀落差造成的壓力,像是我們家是比較傳統家庭,當我要跟父母溝通的時候,我要先把「裸辭探索自己」這短短幾個字翻譯成台語,其實我就卡關了,我自己也還在努力讓他們了解探索自己對於人生有什麼幫助。

「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 這句話常常在我們面對不盡如人意的生活處境時,不由自主地湧上心頭,倘若現在的情況並非我追求的生活,那麼我理想中的生活應該是怎麼樣的呢?而為了實現這樣的生活,我又應該採取怎樣的行動?

三、「是熱情消逝,還是職業倦怠 ?」

「我以為我對軟體開發很有熱情,原來是我誤會自己了嗎 ? 」

我反思這個問題時,我不禁想起高職時一位老師告訴過我們的一番話:「許多原本充滿熱情的事物,最終可能會受到現實的磨礪,而逐漸失去當初的熱忱。」

也許是因為工作環境的因素,我曾對軟體開發產生了些許厭惡感。不過後來,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的熱情可能只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而誤判了對於一件事情的真實情感。

工程師的好習慣,就是仔細梳理之後,找到合適的方法解決

為了更客觀地評估我對於一件事情是否真正具有熱情,我歸納出以下幾點判斷標準:

  1. 持續性興趣: 觀察自己對這個活動的興趣是否持續穩定。如果在長時間內保持對這個活動的熱情和興趣,表示自己對該活動具有熱情。
  2. 主動性: 考慮自己是否願意主動地投入時間和努力進行這個活動,而不需要外界的強迫或監督。
  3. 成就感: 檢視自己在進行這個活動時獲得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熱情往往能夠帶來更深層次的內心滿足。
  4. 學習與成長: 檢視自己在進行這個活動時是否有持續地學習和成長,以及是否願意克服困難和挑戰。
  5. 創造力與創新: 觀察自己在進行這個活動時是否能夠表現出創造性和創新性,以及是否能夠帶來新的想法和方法。

以下是我針對軟體開發熱情程度自我衡量的結果,建議大家找出一個或是數個實際案例來佐證,案例越多就代表對這件事情熱情程度越高。

  1. 持續性興趣:
  • 從大學到現在,看到有趣的專案、新技術,會自己Clone下來研究、或動手實作。
  1. 主動性:
  • 同上 (1),是用自己的個人休閒時間,自發性地去研究
  1. 成就感:
  • 完成一個功能或是解決一個難題時,會很有成就感,而且會給帶來成長的喜悅
  1. 學習與成長:
  • 我最近在研究AI繪圖的專案,自己實際將 Stable Diffusion AI 繪圖專案 及 Kohya's GUI (Lora) 訓練模型專案 ,clone 到本地端上執行並測試功能。
  1. 創造力與創新:
  • 同上 (4),我把AI繪圖軟體成功在本地端執行後,我自己撰寫了一個圖片爬蟲程式,到遊戲的論壇將圖片爬取下來當成是繪圖模型進行Lora模型的訓練,並透過Stable Diffusion web UI 產生該遊戲相關風格的圖片。

根據分析的結果,我對於還是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軟體開發熱情,可能是最後一份工作造成了我對於軟體開發暫時的倦怠感,所以如果還是找了軟體相關職位的話,那麼我就可以知道我對於軟體開發這個職位的要求是什麼,要怎麼找到自己合適的公司了。

很好,我們現在確認了第一件有熱情的事情,對於軟體開發我是有熱情的,而且是一份可以養活自己的穩妥工作。

四、「如何探索自己想要的生活 ?」

在探索心中理想生活的過程中,我認為最大的挑戰在於金錢。我相信大部分人和我一樣,並非富二代。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指出,只有在滿足基本生理需求後,我們才能追求自我實現。因此,如何平衡生活和工作,是每個人都需要好好練習的課題。

面對現實的壓力,我們常常被迫選擇在金錢和興趣之間做出取捨。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被迫接受一份工作,雖然它可能不是我們想要的,但卻礙於生計而無奈選擇,這樣的選擇往往使我們感到內心的掙扎和矛盾。如果能夠將興趣轉化為收入,那麼我們就能夠解決上述所提到的問題。

我將我個人感興趣的領域列出(每個人可能會有很多有興趣的事情,但熱情程度不一),並對這些領域的專業程度、熱情程度以及變現機會進行自我評估,每項標準皆使用5分。

專業程度評分標準:

1分:完全沒有相關知識、技能或經驗,對該領域一無所知。

2分:非常有限的知識或技能,基本上是初學者的水平,無法有效地應對該領域的挑戰。

3分:有一些基本知識和技能,但尚未達到中等水平,可能能夠應付一些簡單的任務。

4分:具備中等水平的知識和技能,能夠應對一些中等難度的挑戰,但仍有進步的空間。

5分:具有相對高水平的知識和技能,可以處理大部分的挑戰,但仍然有一些高難度任務需要更多的努力。

熱情程度評分標準:

用以下的標準,每一個標準能夠找出一個實際案例,就可以得到一分,依此類推,如果五個標準都能找出自己的五個案例,就給五分

  1. 持續性興趣: 觀察自己對這個活動的興趣是否持續穩定。如果在長時間內保持對這個活動的熱情和興趣,表示自己對該活動具有熱情。
  2. 主動性: 考慮自己是否願意主動地投入時間和努力進行這個活動,而不需要外界的強迫或監督。
  3. 成就感: 檢視自己在進行這個活動時獲得的成就感和滿足感。熱情往往能夠帶來更深層次的內心滿足。
  4. 學習與成長: 檢視自己在進行這個活動時是否有持續地學習和成長,以及是否願意克服困難和挑戰。
  5. 創造力與創新: 觀察自己在進行這個活動時是否能夠表現出創造性和創新性,以及是否能夠帶來新的想法和方法。

變現能力評分標準​:

1分:幾乎沒有能力將這個領域轉化為收入,缺乏相關的技能或知識,無法有效地創造價值。

2分:能力非常有限,可能只能偶爾從這個領域中獲得一些少量的收入,但無法持續或穩定地創造價值。

3分:具有一些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將這個領域轉化為收入,但還需進一步的提升和精進。

4分:具有相對良好的能力,能夠有效地將這個領域轉化為收入,並為他人創造價值。

5分:具有非常高的能力,能夠將這個領域充分轉化為穩定且豐富的收入來源,並在該領域中具有專業影響力。

  1. 軟體開發 :
  • 專業程度: 4分
  • 熱情程度: 5分
  • 變現能力: 5分 (我的本職工作)
  1. 文章寫作
  • 專業程度: 2分 (嘗試階段,不是本科,喜歡看書,也想自己寫寫看)
  • 熱情程度: 3分
  • 變現能力: 1分 (嘗試階段,不確定我寫的東西有沒有人要看 )
  1. 打遊戲
  • 專業程度: 2分 (消磨時間跟朋友聚會聊天的平台,不是很專業)
  • 熱情程度: 2分 (平常消磨時間用)
  • 變現能力: 2分 (只有賣過虛擬寶物,沒有成為遊戲實況主的想法)
  1. 電繪
  • 專業程度: 1分 (嘗試階段,繪畫新手,最近剛學習素描)
  • 熱情程度: 3分 (目前平均每個禮拜會有5~6小時的繪畫時間)
  • 變現能力: 1分 (單純興趣,目前還沒有想過這部分,但就目前能力畫出來的圖,變成收入的機會比較少)

如果有兩項得分超過4分,代表可能是很有機會可以繼續發展成未來主要收入來源,以上就是我自己的衡量標準。

我先列出上述的四點。有很多時候,我們可能還不清楚自己喜歡的事情是什麼。我建議大家可以多多嘗試去做想做的事情,有時候你會發現原本以為自己會喜歡的事情,做了一次之後卻覺得不太感興趣;同樣地,有時候會發現原本對某事不太感興趣,但做了之後卻越做越有心得。

結語

都說30歲是人生中相當重要的一個轉捩點,在29歲的時候我很慶幸自己嘗試要去探索自己,人生隨著時間的推移前進,我們常因生活的種種繁瑣而感到疲累,希望我們永遠都能保持對自己的那份坦誠和較真,當生命走到盡頭時,能夠心滿意足,平靜地向這世界道別。

2會員
7內容數
"TypeScript LeetCode" 以 TypeScript 為工具,深入解析 LeetCode 上的算法和資料結構問題,提供清晰解釋和程式碼示範,幫助您精進 TypeScript 技能,解決挑戰性問題,無論您的程式開發水平如何。讓我們一同鑽研、提升,迎接算法挑戰,成長技術專長!,快速提高您的技能水平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30歲來到了荷蘭工作假期30歲是人生的另一個新開始!年齡只是一個數字,不要為數字而困住自己的靈魂。
avatar
Jayde
2023-06-21
【個人觀點】30歲男子的生活雜感最新一集的《奔三野郎》中,分享了古令的一些30多歲的生活感想。 總共七點,講完後收到了很多聽眾的「人際關係那段非常有感」「這集真的很有感覺」等非常正面的共鳴和回應,因此想轉化成文字記錄下來。 《奔三後的一些雜感》 / 一、買了一堆以前買不起的器材,卻沒有時間好好活用 遊戲家用主機、遊戲軟體、攝影器材
Thumbnail
avatar
奔三野郎 Arasayarou
2023-02-03
30歲的文組生,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彩人生首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居住新北市的男子,剛過而立之年一陣子,事業心極度淡泊,是2022年俗稱的躺平族。 取這個暱稱是因為現在不論世界各國,在就業市場上幾乎都以理工人才為主流,薪資普遍也遠高於文組出身的人才。這當中固然有許多原因造成這樣子的現象,但以結果論而言,目前文組在台灣除非高階人才,或者是有特殊
Thumbnail
avatar
文組生
2022-10-16
影評|《如果30歲還是處男》電影版:勇敢追愛,不用讀心也能互通的心意!愛,不只是逞強自己和一昧的迎合對方,最重要的還是坦誠的溝通,所幸這些想法最後也有好好地傳達給彼此。因為對彼此共識都想走的長遠,所以更想小心翼翼守護這段感情,這樣真誠又溫暖的感受在電影中時常能感受到,也真心希望他們能夠像童話故事一樣擁有美好的結局,因為這樣的愛情十分的純粹動人啊!
Thumbnail
avatar
桑的記事本
2022-04-10
30歲的她面試總沒有下文,只因從沒有「帶過人」—當到了某個年紀,一定要有管理經驗嗎?是不是到了某個年紀,一定要有管理經驗才能持續維持職場競爭力?面試官問有沒有「管理」、「帶領」人的經驗,到底是想要問什麼呢?
Thumbnail
avatar
公關人生相談室
2020-03-17
30歲之後的人生【當象徵勇敢的藍沙石遇上增強自信的黑髮晶】活在當下29歲轉職,30歲成功轉換人生方向, 用一個大堅持來成就一個小目標。 經過一年的12小時馬拉松工作, 在這種逼死自己的高張環境下, 我決定給自己一個暫停鍵 — 我需要找回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
Thumbnail
avatar
凱莉粟說說
2020-01-31
30歲後為何更難談戀愛?偶爾在聊天時會聽到朋友說三十歲過後談戀愛變成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尤其是女性朋友特別有這樣的感慨。他們未必是找不到對象或是沒人追求,不是眼光高,也不是不想要,即使他們可以享受單身的生活,而是更明白自己想要的生活與關係。
Thumbnail
avatar
阿飛
2019-11-12
30歲是新的20歲|是拿著一手好牌的年紀啊!不曉得讀者是否也有想過年齡對自己有沒有特殊意義。 隨著年紀增長,漸漸比較不在意年紀數字上所代表的意義,不管過去的統計數字為何,年紀無所謂外顯的標籤,這世代已經沒有幾歲應該做什麼的世俗約束。 但過去甚至現在,大部分的人還是會覺得歲數代表
Thumbnail
avatar
我是凱莉
2019-11-11
30歲的我,終於懂得為自己綻放與盛開這樣的由粉至黃是那樣的含苞而綻放,就像女孩子,從二十初頭到近三十,從懵懵懂懂的尋求認可到後來漸漸可以確立屬於自已的價值而能描繪自已的樣子。 三十幾的女子,雖似不若二十初頭的女子那般有著不染而讓人有欲親近惜花之感,卻多了一份確確實實的力量以及安然自樂的自我欣賞。當一個女子開始能自足並自賞,那是很美的
Thumbnail
avatar
角落星
2019-05-09
30歲並不是完結,而只是開始<p>曾經我們是社會上最年輕的一群,所以不知天高地厚,只帶著理想行事;轉眼我們都28、9了,不再能恃著還年輕什麼都不管,至少得對自己、對身邊的人負責。</p>
Thumbnail
avatar
莎莉
2018-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