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薩泰爾停止發佈厭女、歧視女性的影片與言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薩泰爾的賀瓏,在幾天前發出一部short短片,裡面說,

「公豬怎麼叫?」

「齁齁齁」


「母豬怎麼叫?」

raw-image


「我不要走路」

raw-image


「幫我叫Uber」

raw-image


「我不要工作」

raw-image


「我討厭你媽」

raw-image



【厭女症狀】

這就是赤裸裸的歧視和厭女症狀啊,每次指責他們,他們的辯護之詞都是「這是現場即興的玩笑,進入那個場域的都知道要被冒犯,所以不會影響到其他人」,但你們的言論都只歧視女性,同時現在你們赤裸裸的把這種影片放YouTube,不是就在自打臉嗎? 同時也把2016年以來厭女的錯誤觀念再次拿出來當成開玩笑的主題,把傷害他人的言論,變成騙取點閱率最好的工具!


你以為加上18禁就代表免責嗎? NO!


你有在開頭寫未滿十八歲禁止觀看,但缺乏了我主動按下「我已滿十八歲」的這個機制,以及YouTube沒辦法設定為「敏感影片」,那你這些自以為是的未滿十八歲禁止觀看根本形同虛設。


這部影片的觀看數也達到了六萬,裡面的留言也一面倒的再說「按下倒讚的代表你是母豬」「生氣了代表你是母豬」等語,薩泰爾難道不用為了這樣厭女歧視女性的言論負責嗎?難道不用為了這樣的行為造成社會的撕裂而道歉嗎?



【母豬教的起源、特性與歷程】


【起源】

2016年ptt的母豬教,將女性與「母豬」一詞放在一起,並且透過貶低女性的方式鞏固自己父權主義下的男性特權,母豬教的兩大讖言是「母豬母豬夜裡哭哭」「幹0糧母豬滾喇幹」,女性的一切都被拿來當作品評的標準,「性別歧視是自滿的,厭女是焦慮的。性別歧視是書呆子氣的」,「厭女是好戰的」,對女性的性別歧視及厭女情結同步發酵,使得網路上「匿名」的教徒們,得以更加肆無忌憚的四處進攻,(當時的女孩版被發起過數次「聖戰」,因此改成唯讀模式),甚至若女性要為自己說話,都得要先聲明自己不是「母豬」,才得以和男性們對等溝通,若稍微踩到教徒的地雷,馬上就會被施以「羞辱懲罰」(shame punishment),甚至是「羞辱正義」(shame Justice),將不聽教徒話的女性排除。


母豬教的幾個特性:


一、網路匿名特性

當時的台北市議員苗博雅,曾經公開向母豬教代表人物BK下戰帖,邀請他走到現實和他進行辯論,可教徒們卻以「虛擬無涉現實」唯由,拒絕代表人物走出現實,以免破除了涂爾幹提出的集體亢奮(collective effervescence)狀態,讓他們在逐漸鬆動的父權社會中失去依靠。


二、針對女性的直接羞辱

(包含:母豬、幹、錢、公主、醜、破麻、機掰等等)


三、毫無邏輯的自我辯駁

例如:母豬教是仇母豬不是仇女性、網路上才仇女,現實生活不會等等


父權社會將社會的性別二元對立,只要不是男性就是女性,不存在多元的性別,這也使得只要不符合他們想像的人,全都落入了他們的攻擊範圍之中,包含:同性戀者、跨性別者等等


今年開始針對原住民、同性戀、女性的攻擊也逐漸尖銳且暴力,但令人感到更加恐懼的是,這些人不再躲起來了,他們用本人的名義在社會上大肆攻擊,並且意圖再次燃起父權者的激情,被出征後甚至不覺得自己有錯,甚至有直接攻擊在路上接吻男同志的事件,這些歧視與攻擊更加赤裸裸的發生在社會之中。


2016年的攻擊發生在網路上的悲劇,若發生在現實生活中,那將會是多大的悲劇?又將台灣社會撕裂成何等地步呢?別忘記母豬教帶給我們的教訓,同時也呼籲政府盡快修訂反歧視專法,別讓這把歧視的火不斷燒向台灣社會。


資料來源:

王曉丹、余貞誼,2019〈我說你是你就是—PTT「母豬教」中的厭女與性別挑釁〉。《這是愛女,也是厭女—如何看穿這世界拉攏與懲戒女人的兩手策略?》,頁p.30-55。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劉品佑的沙龍
7會員
11內容數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學生,比起無謂的謾罵,更喜歡透過社會學的觀點剖析,把事情「說清楚」
劉品佑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08
我在使用廁所時,聽到外面有一段對話 媽媽:「這是性別友善廁所,無論你是什麼性別都可以使用」 小男孩:「為什麼不是用男廁、女廁?」 媽媽:「因為性別是光譜,而不是你有🐔就一定是男生,那你覺得自己的性別是什麼?」 小男孩:「我是男生」 媽媽:「那如果要你到女廁尿尿你可以舒服的尿尿
Thumbnail
2023/08/08
我在使用廁所時,聽到外面有一段對話 媽媽:「這是性別友善廁所,無論你是什麼性別都可以使用」 小男孩:「為什麼不是用男廁、女廁?」 媽媽:「因為性別是光譜,而不是你有🐔就一定是男生,那你覺得自己的性別是什麼?」 小男孩:「我是男生」 媽媽:「那如果要你到女廁尿尿你可以舒服的尿尿
Thumbnail
2023/08/08
我看到很多人發現我把貼文設定為限友後,就到處留言關注我有沒有提告,別擔心我不是說說而已,我已經提告,而且絕對不止告五人。 📍一開始很多人對於我的文有很多的看法,我都有看到,也很開心可以看到那麼多不同的聲音,尤其是理性討論的聲音,也很謝謝有許多前輩、朋友們建議我可以透過刪除、封鎖一些人,來
Thumbnail
2023/08/08
我看到很多人發現我把貼文設定為限友後,就到處留言關注我有沒有提告,別擔心我不是說說而已,我已經提告,而且絕對不止告五人。 📍一開始很多人對於我的文有很多的看法,我都有看到,也很開心可以看到那麼多不同的聲音,尤其是理性討論的聲音,也很謝謝有許多前輩、朋友們建議我可以透過刪除、封鎖一些人,來
Thumbnail
2023/04/02
今日翁教授發了一篇文,名為《泛綠陣營小黨的擴張》,「泛綠」一詞在我的想像中,應為我們的大方向一致,可是我們仍然不屬於不同政黨,所以在政治的合作上,會經常合作,以追求我們「泛綠」陣營的最大勝利。 但台灣卻經常將泛綠一次解釋為「幫民進黨獲得最多席次」,而不是幫「泛綠陣營獲得最多席次」,我認為這是翁教授一
Thumbnail
2023/04/02
今日翁教授發了一篇文,名為《泛綠陣營小黨的擴張》,「泛綠」一詞在我的想像中,應為我們的大方向一致,可是我們仍然不屬於不同政黨,所以在政治的合作上,會經常合作,以追求我們「泛綠」陣營的最大勝利。 但台灣卻經常將泛綠一次解釋為「幫民進黨獲得最多席次」,而不是幫「泛綠陣營獲得最多席次」,我認為這是翁教授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言 小編最近看了Youtuber飽妮的影片〈安海瑟薇討人厭的真正原因。〉頗有感觸。本葉將根據該集影片討論作為延伸,有興趣歡迎自行服用。 先談重點,女性的情緒價值,是社會期待 目前大多數的社會,對男女的社會期待還是有那麼一點相似。年紀會變,環境會變,人會變。但社會要變,可能要好多世代。 不同
Thumbnail
前言 小編最近看了Youtuber飽妮的影片〈安海瑟薇討人厭的真正原因。〉頗有感觸。本葉將根據該集影片討論作為延伸,有興趣歡迎自行服用。 先談重點,女性的情緒價值,是社會期待 目前大多數的社會,對男女的社會期待還是有那麼一點相似。年紀會變,環境會變,人會變。但社會要變,可能要好多世代。 不同
Thumbnail
請點開此影片裡面有位我不知道她的名子我們俗稱她為智障 智障的人再說兒少性剝削,我們看動漫有欲望很正常啊,阿動漫哪裡兒少性剝削了,我真的不懂哪裡兒少性剝削請問這詞用在動漫角色妥當嗎
Thumbnail
請點開此影片裡面有位我不知道她的名子我們俗稱她為智障 智障的人再說兒少性剝削,我們看動漫有欲望很正常啊,阿動漫哪裡兒少性剝削了,我真的不懂哪裡兒少性剝削請問這詞用在動漫角色妥當嗎
Thumbnail
台女,您有一則語音留言……現在播放。 如果有人要殺你,你要殺了他還是自殺呢? 畢竟他們說,如果你並非死於天災,那你不是自殺就是他殺。 什麼?一切都是陰謀? 那你下次找個天災級的人物交往吧? 這樣你會死得很平凡。 我想,雖然你可能有點不自由,但不會死去。 請好好享受活著唯一有的樂趣,感受震顫。
Thumbnail
台女,您有一則語音留言……現在播放。 如果有人要殺你,你要殺了他還是自殺呢? 畢竟他們說,如果你並非死於天災,那你不是自殺就是他殺。 什麼?一切都是陰謀? 那你下次找個天災級的人物交往吧? 這樣你會死得很平凡。 我想,雖然你可能有點不自由,但不會死去。 請好好享受活著唯一有的樂趣,感受震顫。
Thumbnail
「厭女」指的不是討厭女性,而是在父權結構下把女人視為客體,區分成好女人與壞女人的手段,使客體能夠容易被收編規訓以及掌控。然而「厭男」指的也並非厭惡特定性別,而是其背後的權力結構。
Thumbnail
「厭女」指的不是討厭女性,而是在父權結構下把女人視為客體,區分成好女人與壞女人的手段,使客體能夠容易被收編規訓以及掌控。然而「厭男」指的也並非厭惡特定性別,而是其背後的權力結構。
Thumbnail
雖然在去年11月時期已有稍稍提及過該頻道,但由於今天追了瘋女人聊天室的podcast最新內容,突然得到了靈感,想說既然那麼喜歡他們,我乾脆來推薦一些“入坑的集數”。 每每看泰辣在進入“蕭查某模式”罵人,真的是頗療癒,無論是三觀不正的異性或同性戀,他都照罵不誤。 那種仗義直言有話直說的個性
Thumbnail
雖然在去年11月時期已有稍稍提及過該頻道,但由於今天追了瘋女人聊天室的podcast最新內容,突然得到了靈感,想說既然那麼喜歡他們,我乾脆來推薦一些“入坑的集數”。 每每看泰辣在進入“蕭查某模式”罵人,真的是頗療癒,無論是三觀不正的異性或同性戀,他都照罵不誤。 那種仗義直言有話直說的個性
Thumbnail
倘若提到「女性主義」四個字,大家會在腦海中浮現什麼印象與想法呢? 日本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上野千鶴子教授說許多人誤解女性主義者是「厭男」或「想變成男人的女人」,其實女性主義者並非想要成為強權者,只是單純想要追求並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卻很難被既得利益者的男性所理解,甚至認為女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而
Thumbnail
倘若提到「女性主義」四個字,大家會在腦海中浮現什麼印象與想法呢? 日本的女性主義代表人物上野千鶴子教授說許多人誤解女性主義者是「厭男」或「想變成男人的女人」,其實女性主義者並非想要成為強權者,只是單純想要追求並主張自己的權利,但卻很難被既得利益者的男性所理解,甚至認為女性威脅到他們的地位而
Thumbnail
薩泰爾的賀瓏,在幾天前發出一部short短片,裡面說, 「公豬怎麼叫?」 「齁齁齁」 「母豬怎麼叫?」 「我不要走路」 「幫我叫Uber」 「我不要工作」 「我討厭你媽」 【厭女症狀】 這就是赤裸裸的歧視和厭女症狀啊,每次指責他們,他們的辯護之詞都是「這
Thumbnail
薩泰爾的賀瓏,在幾天前發出一部short短片,裡面說, 「公豬怎麼叫?」 「齁齁齁」 「母豬怎麼叫?」 「我不要走路」 「幫我叫Uber」 「我不要工作」 「我討厭你媽」 【厭女症狀】 這就是赤裸裸的歧視和厭女症狀啊,每次指責他們,他們的辯護之詞都是「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