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部電影由兩度入圍奧斯卡的黑人導演艾娃.杜韋奈(Ava DuVernay)執導,改編自1989年紐約的真實事件「中央公園五人案」。故事聚焦於當時社會中的種族歧視和白人至上的氛圍,導致整個事件的發生。劇中亦呈現一廣為人知的面孔,當時的紐約房地產商川普。他曾花巨資買下四大報紙的頭條,支持警察並倡導恢復死刑,透過資源和影響力施壓,對弱勢社群形成壓力。紀錄片於2012年首映,隨後在2016年和2019年探訪川普,但他始終堅守立場,顯示出不願意承認錯誤、自視甚高的性格特質。


隨後進入法庭審訊,檢方完全無法提供任何科學證據證明這五人有罪。然而,在虛假的自白、被害者的無記憶、不符的DNA和時間點等情況下,他們竟被判定有罪。最年輕的柯瑞因年齡成年,被送進重刑監獄,而非少年觀護所。
經歷了6至14年的刑期後,故事轉向了出獄後的生活。小雷蒙在父親的幫助下假釋出獄,卻面臨著完全不同的家庭環境。他必須面對無法接受他的繼母和陌生的兄妹:安卓則要照顧年邁且生病的父親,生活相當困難。因為曾被判重刑,他們無法從事需要證照的工作,生活處境艱難,只能被迫從事低階行業,甚至是販賣非法藥物。

其中,第四集聚焦於最”雖”的柯瑞。進入重刑監獄後,遭受圍毆成了家常便飯(因為性侵和兒童色情在監獄內最被看不起)。柯瑞從獄警那裡學到的第一課是不要前往醫療室,因為那是告密者去的地方,他這種身份的人應該待在獨立牢房以確保安全。為了不讓母親擔心,柯瑞不願透露他在監獄中受到的折磨,因此申請轉監。第一次轉監時,他遇到了對他友善的獄警,讓他能夠在獨立牢房中閱讀廣告、雜誌,並擔任清潔工作。後來,他想更接近母親的所在地,再次申請轉監,但反而使他與母親更為遙遠。在監獄中,柯瑞回憶起他和女友在KFC吃炸雞的情景。若當時的他拒絕了朋友,他的人生境遇會完完全全截然不同。此外,柯瑞得知「姐姐」去世的消息後,想起她因為性別認同和社會氛圍不合而受到母親的憎惡和驅逐,對於無法與她道別的遺憾感到難過。

最終,真正的兇手自首,他是一名連續犯罪的罪犯,剛好是在監獄中與柯瑞發生衝突的人。他坦承自己的罪行,並通過DNA證據證明了自己的犯罪行為。因此,「中央公園五人組」最終被洗清罪名,然而,當時的檢察官和警察卻仍然拒絕承認自己的過錯。

個人感受
這部電影極具沉重感,涵蓋了種族歧視、司法腐敗、暴力加害和輿論對社會的影響等議題。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法庭竟能輕易地判定有罪,讓幾個年輕的生命不得不在監獄中度過。這種不公平無法以金錢來彌補。從警察局的壓力、檢方的欺騙,到川普的媒體影響,當時的社會充斥著白人至上和對黑人的偏見。即使在現今社會,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這種不公平是多麼令人不安。
儘管現代社會取得了進步,但這些問題仍然存在。司法不公、政治考量、個人利益和輿論壓力,都可能影響判決。媒體的影響、炒作和輿論,仍在塑造人們的思想。我們需要學會分辨是非,保持自己的原則,培養對媒體的批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