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通道「突變/創新」:停不下來的改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學習人類圖之後,最重要的體悟是「覺察」。除了覺察自己原有的人類圖設計,更可以進一步地覺察他人、環境以及流日所帶來的變化。

最近,3-60這條通道常常打開,這是一條薦骨通根部中心的通道,傳統人類圖稱為「突變」,量子人類圖則稱為「創新」。

我過去對於3-60其實不太有感,尤其是傳統人類圖所說「突變」讓我覺得滿莫名其妙的。

這週卻有了另一個感覺,就是:很快的、會殺得措手不及的、一下就塵埃落定的、「突」如其來的「變」化。

我覺得自己在這次的3-60也學到很多,伴隨著我的育嬰留停這件事情。

3月回歸職場後,老公便在家照顧雙胞胎。半年過去,我有感覺到他其實有一點到了極限。尤其是在6月初時,公托沒有抽到的時候,幾乎可以肯定的是,他已經不想再花一年在家裡帶小孩。

然而,要我請育嬰留停這件事一直像是一個「可能」,因為我老公也從未把話說明白,表達他真的需要休息。所以我對公司以及同事的說法,也一直處在一種「打預防針」的狀態:我可能會請假喔。

7月後,突然這件事情好像就變得很確定了。我老公終於明確表達意願,他想出去工作轉換心情。剛好我部門同事職離,重新應徵的同時,我也和主管說:就一起看看是否有適合我的職務的職代。

時間就這樣又過去了一個月,8月的第一週其實還在混亂和壓力中:找不到職代、我自己也會擔心全職育兒的狀態(一直以來我都很難放下工作)。

中間一度亂流出現:私托打電話來通知我雙胞胎排到了,又讓我有好像可以繼續工作的感覺。很快地預約參觀,我主管也頗開心不用同時來兩名新人。

但突然的颱風假,讓所有事情都強制停止:我們沒有如期參觀,而原本意向不明的新人也確定要來擔任職代。

短短的一天,將過去2個月的困境與模糊一掃而去。現在又是凡事確定下來了,好像之前的問題其實都不是問題,時機到了都會自然解決。

對於根空的我而言,這是一個很奇妙的經驗。如何把注意力正確地在「適當的時候」放在適當的地方,一直是一個考驗。我還走在覺察與實驗的路上。

你對量子人類圖有興趣嗎?你想瞭解自己的設計嗎?
我可以提供量子人類圖一階認證的讀圖服務,若你有興趣,歡迎填寫表單預約。https://forms.fillout.com/t/3hFL2pGheQu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lee的沙龍
78會員
134內容數
對我而言,閱讀是一種休息時間。讓我們一起在忙碌生活中徜游書海,用閱讀豐富人生。
All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01
七月的關鍵字是在月初就決定了:「網站」。 先上網站:http://readingmint.com 月初時在帶路姬粉專上看到 A2 Hosting 特價的消息,決定真正投入資源做自己的部落格。 然後跟著帶路姬的教學一步一步走(當然顯生還是有跳步驟再回頭的啦),摸索著蓋出了一個自己文章的「家」。
2024/08/01
七月的關鍵字是在月初就決定了:「網站」。 先上網站:http://readingmint.com 月初時在帶路姬粉專上看到 A2 Hosting 特價的消息,決定真正投入資源做自己的部落格。 然後跟著帶路姬的教學一步一步走(當然顯生還是有跳步驟再回頭的啦),摸索著蓋出了一個自己文章的「家」。
2024/07/03
作為一名顯示生產者,比起拖延,我更常發生的是先衝出去,又殺回來。 然而,確實有些時候,腦袋裡會有一個「啊…再等等吧!」的聲音,尤其是一些明明知道有好處、但就是不想做的事情。 像是運動,或是自己煮飯。 雖然我的「小惡魔」不是在大事上扯住我,但在這些生活小事上,我很明確地感受到是有一些阻力存在的。
Thumbnail
2024/07/03
作為一名顯示生產者,比起拖延,我更常發生的是先衝出去,又殺回來。 然而,確實有些時候,腦袋裡會有一個「啊…再等等吧!」的聲音,尤其是一些明明知道有好處、但就是不想做的事情。 像是運動,或是自己煮飯。 雖然我的「小惡魔」不是在大事上扯住我,但在這些生活小事上,我很明確地感受到是有一些阻力存在的。
Thumbnail
2024/05/30
​​艾德勒 Mortimer J. Adler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所謂的讀書家是指主要從印刷字獲得資訊和知識的人。」 如果依據這個定義,我應該也是一位讀書家。​​ 讀書家會有什麼特質呢?我想第一個應該是要喜歡閱讀吧。再來,因為閱讀會積累了很多想法,有時候又會由一個想法跳躍去另一個想
Thumbnail
2024/05/30
​​艾德勒 Mortimer J. Adler 《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提到:「所謂的讀書家是指主要從印刷字獲得資訊和知識的人。」 如果依據這個定義,我應該也是一位讀書家。​​ 讀書家會有什麼特質呢?我想第一個應該是要喜歡閱讀吧。再來,因為閱讀會積累了很多想法,有時候又會由一個想法跳躍去另一個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開啟全職育嬰一個星期了,內心稍微有不害怕一點,但還是有很多對於未知的擔心。 我是因為育兒才開啟了人類圖的認識,因為對我而言,孩子在滿 2 歲後展露的個性讓我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怎麼和他相處及溝通,也對於他小小腦袋所具備的理解感到好奇。 但是,即使如此,我和大兒子並非全然不同:我們都有薦骨的回應
Thumbnail
開啟全職育嬰一個星期了,內心稍微有不害怕一點,但還是有很多對於未知的擔心。 我是因為育兒才開啟了人類圖的認識,因為對我而言,孩子在滿 2 歲後展露的個性讓我不知所措。我不知道怎麼和他相處及溝通,也對於他小小腦袋所具備的理解感到好奇。 但是,即使如此,我和大兒子並非全然不同:我們都有薦骨的回應
Thumbnail
學習人類圖之後,最重要的體悟是「覺察」。除了覺察自己原有的人類圖設計,更可以進一步地覺察他人、環境以及流日所帶來的變化。 最近,3-60這條通道常常打開,這是一條薦骨通根部中心的通道,傳統人類圖稱為「突變」,量子人類圖則稱為「創新」。 我過去對於3-60其實不太有感,尤其是傳統人類圖所說「突變」
Thumbnail
學習人類圖之後,最重要的體悟是「覺察」。除了覺察自己原有的人類圖設計,更可以進一步地覺察他人、環境以及流日所帶來的變化。 最近,3-60這條通道常常打開,這是一條薦骨通根部中心的通道,傳統人類圖稱為「突變」,量子人類圖則稱為「創新」。 我過去對於3-60其實不太有感,尤其是傳統人類圖所說「突變」
Thumbnail
不知不覺,開始新工作已經滿2個月,消失在方格子也滿了1個月,其實我幾乎每天都會上線看看老朋友們的文章,但是心中靜悄悄,感覺自己某個程度上,關起了向外看的心門,轉而專注在自己身上-體驗「歸零」。 工作心態上,回到了熟悉的部門作業,卻同時是全新的人事物組合,責任與壓力重新開始計算,沒有人期待我現在有什
Thumbnail
不知不覺,開始新工作已經滿2個月,消失在方格子也滿了1個月,其實我幾乎每天都會上線看看老朋友們的文章,但是心中靜悄悄,感覺自己某個程度上,關起了向外看的心門,轉而專注在自己身上-體驗「歸零」。 工作心態上,回到了熟悉的部門作業,卻同時是全新的人事物組合,責任與壓力重新開始計算,沒有人期待我現在有什
Thumbnail
去年底開始到現在,工作隱約有一股不穩定的感覺,這種感受在四月達到高峰,我心想,不能繼續這樣下去,再這樣下去,我會變得更憂鬱...
Thumbnail
去年底開始到現在,工作隱約有一股不穩定的感覺,這種感受在四月達到高峰,我心想,不能繼續這樣下去,再這樣下去,我會變得更憂鬱...
Thumbnail
我只是想搞清楚自己的人生,我想讓我的小孩幸福,支持他活出自己的樣子。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張人類圖的時候,我只是很想知道「人生使命」是什麼,但坊間的資料真的太少,人類圖還沒到完全普及,我心想如果我去上第一階課程,搞不好就可以知道「輪迴交叉」是什麼,我就可以擺脫G中心空白的痛。我看著$13500,心想萬一沒
Thumbnail
我只是想搞清楚自己的人生,我想讓我的小孩幸福,支持他活出自己的樣子。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張人類圖的時候,我只是很想知道「人生使命」是什麼,但坊間的資料真的太少,人類圖還沒到完全普及,我心想如果我去上第一階課程,搞不好就可以知道「輪迴交叉」是什麼,我就可以擺脫G中心空白的痛。我看著$13500,心想萬一沒
Thumbnail
親愛的新進同事求好心切,兩週前已經預告了自己的生日,看得出來,她思索了幾日,決定放棄了休假,並且好幾次都在我們面前說服了自己這是最好的選擇,生日當天早晨,出門前無預警的狂拉肚子,讓她對自己的身體投降。
Thumbnail
親愛的新進同事求好心切,兩週前已經預告了自己的生日,看得出來,她思索了幾日,決定放棄了休假,並且好幾次都在我們面前說服了自己這是最好的選擇,生日當天早晨,出門前無預警的狂拉肚子,讓她對自己的身體投降。
Thumbnail
我從5月11日開始上人類圖心理學,到現在已經快要一個月了,之前只是把對自己的觀察記在心裡,但怕會忘記,想盡可能用文章記錄下來自己在上課這段時間的觀察。
Thumbnail
我從5月11日開始上人類圖心理學,到現在已經快要一個月了,之前只是把對自己的觀察記在心裡,但怕會忘記,想盡可能用文章記錄下來自己在上課這段時間的觀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