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剝皮寮「適得其所」觀後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情感帶領我們投入關心,理性思辨為問題找出口,願生命皆能適得其所
「適得其所」展覽是由挺挺動物策展,在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的演藝廳展出至2023年8月27日

「適得其所」展覽是由挺挺動物策展,在台北剝皮寮歷史街區的演藝廳展出至2023年8月27日

記得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寫跟動物相關的文章了呢! 昨天在午後雷陣雨的天氣中,花了快1.5小時仔仔細細地看完這個展覽,突然有了一些動力,想要藉由觀後心得分享對現階段動保與野保衝突的觀察。文章的引言是展場的內容,也是我覺得這個展覽最好的註釋。

在展場最尾端放置的手拿板

在展場最尾端放置的手拿板

走進展場入口的引導語

走進展場入口的引導語

這是一個空間很舒適的展場,不論是在布置、展示牌順序的安排,還有由淺至深的文字展示內容,都可以看出策展單位的用心與巧思,我覺得這個展覽非常成功地,展示出主要關心與倡議的內容。

走進展場兩側設置了電視牆

走進展場兩側設置了電視牆

展覽先從大眾比較熟悉的流浪犬議題切入,再緩緩帶到這些犬隻的形成原因,以及許多專有名詞的定義,非常符合若要達到理性思辨或是與他者對話溝通,那麼大家所使用的語言就必須要有一致性,但展場對字詞的定義,則是為分類出不同狀態,以進行有效管理。

展場右側的展示

展場右側的展示

展場中間的展示

展場中間的展示

對於狀態的定義可連結到中間的展示內容,挺挺提出一些作法與緣由,我想應該可以對應到上述所提到的「有效管理」。展場左邊的展板,是這次展覽提供資料的單位所集合,有許多野生動物救援與被救援的因素分析,像是獸夾、毒殺、路殺、犬殺、貓殺,人為攻擊等因素,但多數呈現的是遊盪動物對野生動物造成威脅的數據。這部分因有許多醫療、救援、動物受傷的圖片,所以只放上展場左側一隅的照片。

展場左側的展示

展場左側的展示

看完整個展覽,我想對從未接觸過流浪(及遊蕩)動物與野生動物衝突的民眾來說,會非常的震撼,也會對初步關心動物議題的民眾,帶來不同層面的思考。由於展覽會有主要想要呈現的觀點,所以可以從此看到,展場透過各研究單位的資料,凸顯出現在野生動物在台灣所面臨的困境,並著重在外來入侵種(犬、貓)對原生種的威脅。在展場裡還有一個重要觀點是去除安樂死的汙名化,以及認養的重要性,這可以帶到台灣自2017年開始的零撲殺政策,以及現在流浪動物所面臨的困境,或許這也是為何會用【以動保挺野保】來作為展覽的slogan吧!

展場右側上方的內容

展場右側上方的內容

看完這個展覽,我想提出幾個觀點(小提醒)

  • 因為台灣的動物議題非常複雜,而這次的展覽空間有限,所以策展人通常會設定幾個主軸,傳遞立場與訴求,建議大家看完展覽之後,還可以多方查詢資料,幫助自己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議題的脈絡性。
  • 如果是學校老師或教育工作者,建議若要將展覽內容分享給學生時,需要考量到學生的年齡與先備知識,能以理性多元的角度切入,畢竟年紀小的學生,太容易陷入到善惡兩端的情緒,建議要多引導思考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身為學生可以做些什麼? 減少學生的無力感。
展場中間的展示

展場中間的展示

最後的部分,我想提及的是關於TNR及餵養的部分,因為台灣流浪動物存在已久,早期有許多人投入浪犬貓TNR或救援、送養的行動。這個部分又是一個超大的議題,有許多的細節與演變的歷史脈絡,我想需要大家更加深入的去回顧,去思考為什麼台灣會走到現在這個樣子,所以我會不希望社會氛圍演變成,只要談到TNR或餵養,就是萬惡不赦,而是去了解這個人為什麼要選擇這樣做?或許他只是不知道還有別種幫助動物的方法,那他還需要那些幫助呢?又或者他已經盡力去幫助動物了,他也需要被肯定與鼓勵。

民眾餵養動機又有哪些呢?或許餵養動物的人,從未接收過這些資訊,又或者是他是受人之託、這是一份兼職工作、他只是模仿其他人而已、突然的心血來潮...這需要社會科學的相關研究,才能針對不同類群的人,提供正確的資訊,並且從中了解要從哪開始做起。

在管理的層面,TNR又有哪些部分可以再更加精緻?如何讓TNR有效?國外跟國內的生態環境不同,所以可以如何改良方式?如何有更完善的配套?如何幫志工增能,推廣公民科學的調查方法?所以前幾年,我也提出了TNRMA的想法,加入管理層面,就包含科學紀錄與追蹤、醫療與安寧照護,最終收容讓浪犬貓全數不再流浪。

而對於網路上所形成動保、野保對立的氛圍,我看見台灣在情感教育上的不足,大家都是愛動物的人,都因為看見動物受苦而產生情緒,想要做出行動來改變動物的處境,但我們絕不是對立的,而是應該彼此交流,彌補在議題上所不知道的部分。由於每個人與動物的互動與生命經驗也不同,如果在沒有深入了解對方的動機或是嘗試溝通過,我們雙方對於彼此就僅僅只是陌生人而已,當然很容易產生誤解或是代溝,謾罵或冷嘲熱諷只是發洩情緒而已,彼此都停滯不前,所以去與願意溝通的人溝通,去和願意交流的人交流,往前邁進。

以南海の貓為例,如果沒有這些365天全年無休的貓志工來維護貓的健康,我們所做的TNR不會有讓貓口逐年下降的趨勢,但他們會科學調查嗎?不會。他們會引用文獻,寫文案說出自己的經驗嗎?也不會。所以我們一起合作,我做調查,他們抓紮貓;我寫文案,他們照護貓,經過將近十年,我們才順利讓植物園的貓,能在2018年全數清零,雖然那背後又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雙方彼此能夠合作,讓浪貓能夠減少不再受苦,我想這才是最重要的。

願支持動保或野保的朋友,都能開啟對話,攜手合作!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生活動議|生活裡的動物議題
10會員
19內容數
這個沙龍是筆者從都市生態紀錄者的視角,思考在生活裡的動物議題而來。有時會呈現在南海學園追貓十年的知、行、思;有時記錄自己實地踏查的動物議題心得;有時會紀錄自己的演講或教學省思。言而總之,這個沙龍嘗試透過文字,拉近讀者與動物間的距離。
2025/04/21
本文為 4/22 世界地球日特別書評,介紹繪本《安全通過》並探討其在兒童環境教育、公民參與和生態保育上的啟發。繪本作者細膩地透過圖像、敘事和角色設定,呈現兒童在公共議題中的主體性與行動力,啟發我反思臺灣現行教育體制,是否能提供孩子更多的參與空間。
Thumbnail
2025/04/21
本文為 4/22 世界地球日特別書評,介紹繪本《安全通過》並探討其在兒童環境教育、公民參與和生態保育上的啟發。繪本作者細膩地透過圖像、敘事和角色設定,呈現兒童在公共議題中的主體性與行動力,啟發我反思臺灣現行教育體制,是否能提供孩子更多的參與空間。
Thumbnail
2025/04/20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大安森林公園,帶領「鳩察隊」進行一場都市自然走讀的經驗,從感官覺察、鳥類觀察、生態環境學習到內在反思,內容豐富,兼具教育意義與個人成長的體悟。歡迎大家點閱這篇走入林蔭小路,一場與羽葉相繫的都市走讀紀錄。
Thumbnail
2025/04/20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在大安森林公園,帶領「鳩察隊」進行一場都市自然走讀的經驗,從感官覺察、鳥類觀察、生態環境學習到內在反思,內容豐富,兼具教育意義與個人成長的體悟。歡迎大家點閱這篇走入林蔭小路,一場與羽葉相繫的都市走讀紀錄。
Thumbnail
2025/04/01
這不是我第一次在都市中遇見需要幫助的動物,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從黃頭鷺、紅鳩到綠繡眼,牠們的出現總在提醒我:都市不只屬於人類,我們也需要學會成為牠們的好鄰居。這篇文章,是一場橫跨幾年的動物相遇筆記,也是我作為教育工作者,在面對生命的無常與無知時,一次次重新學習與實踐的過程。
Thumbnail
2025/04/01
這不是我第一次在都市中遇見需要幫助的動物,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從黃頭鷺、紅鳩到綠繡眼,牠們的出現總在提醒我:都市不只屬於人類,我們也需要學會成為牠們的好鄰居。這篇文章,是一場橫跨幾年的動物相遇筆記,也是我作為教育工作者,在面對生命的無常與無知時,一次次重新學習與實踐的過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大家!今年辦在南港展覽館的寵物展順利落幕了,有人也有參加嗎? 經過4天扎實的站兵訓練,全身筋骨痠痛花了幾天放空修復後,迫不急待想跟大家分享我的所見所聞。 除了本地廠商參展,還有來自韓國、泰國的牌子,寵物跟飼主感情間似家人的羈絆也是國際性的共同語言
Thumbnail
嗨,大家!今年辦在南港展覽館的寵物展順利落幕了,有人也有參加嗎? 經過4天扎實的站兵訓練,全身筋骨痠痛花了幾天放空修復後,迫不急待想跟大家分享我的所見所聞。 除了本地廠商參展,還有來自韓國、泰國的牌子,寵物跟飼主感情間似家人的羈絆也是國際性的共同語言
Thumbnail
近年來,動物權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對於動物的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也逐漸成為社會議論的焦點。本文透過一則動物園內的故事,以及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探討人類應如何幹預與尊重自然循環。另外,人類不必將所有生物的生死套上自身的濾鏡,同時強調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形成一種關係,應尊重並堅定自己的信念。
Thumbnail
近年來,動物權議題日益受到關注,對於動物的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也逐漸成為社會議論的焦點。本文透過一則動物園內的故事,以及救援與安樂死的抉擇,探討人類應如何幹預與尊重自然循環。另外,人類不必將所有生物的生死套上自身的濾鏡,同時強調人類和其他生物之間形成一種關係,應尊重並堅定自己的信念。
Thumbnail
動物保育、保護,如今已走入大眾的目光中,甚至成為主流社會所信奉、支持的重要價值之一;然而,在保育稀有動物、反對虐待動物的同時,將動物作為招攬客人的展演工具、以保育或教育之名對動物們行終身監禁等行為,卻諷刺地同樣被接受。究竟什麼是動物保育/保護?其真正的意義又該包含哪些價值觀?
Thumbnail
動物保育、保護,如今已走入大眾的目光中,甚至成為主流社會所信奉、支持的重要價值之一;然而,在保育稀有動物、反對虐待動物的同時,將動物作為招攬客人的展演工具、以保育或教育之名對動物們行終身監禁等行為,卻諷刺地同樣被接受。究竟什麼是動物保育/保護?其真正的意義又該包含哪些價值觀?
Thumbnail
由民間團體主辦的「我愛毛孩」公益嘉年華在大安森林公園盛大展開,引領眾多狗狗主人及愛狗人士一同參與。這場活動不僅介紹了導盲犬、檢疫犬和搜救犬等重要角色的狗夥伴,更推廣了寵物輸血和寵物健康用品等相關議題,現場溫馨感溢於言表。
Thumbnail
由民間團體主辦的「我愛毛孩」公益嘉年華在大安森林公園盛大展開,引領眾多狗狗主人及愛狗人士一同參與。這場活動不僅介紹了導盲犬、檢疫犬和搜救犬等重要角色的狗夥伴,更推廣了寵物輸血和寵物健康用品等相關議題,現場溫馨感溢於言表。
Thumbnail
台灣動物新聞網報導了帶寵物逛商場的一些規定和注意事項。對於想要在春節假期外出的寵物主人來說,了解商場的寵物政策非常重要。以下是商場分類以及寵物能否進入的詳細信息: 家居賣場 HOLA特力和樂:✓ 提供寵物專用推車。 特力屋:✓ 提供寵物專用推車。 宜得利:✓ 寵物需不落地。 IKEA
Thumbnail
台灣動物新聞網報導了帶寵物逛商場的一些規定和注意事項。對於想要在春節假期外出的寵物主人來說,了解商場的寵物政策非常重要。以下是商場分類以及寵物能否進入的詳細信息: 家居賣場 HOLA特力和樂:✓ 提供寵物專用推車。 特力屋:✓ 提供寵物專用推車。 宜得利:✓ 寵物需不落地。 IKEA
Thumbnail
這幾年由於流浪貓狗數量快速增加,於是政府推動了TNR(捕捉、結紮、回置)政策。不過,由於配套措施尚未健全完善之下,不但浪犬/浪貓並未減少,進而影響到其他野生物種的生存權。 動物保育團體挺挺動物特別在今年下半年展開【適得其所】以動保挺野保巡迴展,為的就是能讓大眾更加了解進行認養
Thumbnail
這幾年由於流浪貓狗數量快速增加,於是政府推動了TNR(捕捉、結紮、回置)政策。不過,由於配套措施尚未健全完善之下,不但浪犬/浪貓並未減少,進而影響到其他野生物種的生存權。 動物保育團體挺挺動物特別在今年下半年展開【適得其所】以動保挺野保巡迴展,為的就是能讓大眾更加了解進行認養
Thumbnail
情感帶領我們投入關心,理性思辨為問題找出口,願生命皆能適得其所,這段引言是展場的內容,也是我覺得這個展覽最好的註釋。
Thumbnail
情感帶領我們投入關心,理性思辨為問題找出口,願生命皆能適得其所,這段引言是展場的內容,也是我覺得這個展覽最好的註釋。
Thumbnail
2022年7月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上提案「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之連署,在9月2日達5000人附議達標。
Thumbnail
2022年7月在公共政策網路平台上提案「恢復流浪動物安樂死與規範餵養流浪貓犬」之連署,在9月2日達5000人附議達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