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千利休、古田織部──小堀遠州的茶道:賦予茶湯文學性與國際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黑是沉穩之心,紅是煩雜之心」    
利休認為含括所有顏色,代表內省力的黑色是理想,所以喜歡使用黑色茶碗。

利休的黑、織部的綠、遠州的白

千利休、古田織部、小堀遠州,我試著以顏色比喻這三位的茶湯特色,那就是「利休的黑、織部的綠、遠州的白」。

利休的黑,大家應該不難想像才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例就是黑樂茶碗。樂燒也有紅色,但據說利休偏愛黑色,就連用來盛裝抹茶的棗,也是偏愛漆黑的真塗。無論是利休打造的國寶級茶室,還是京都山崎的待庵,茶室的牆與昏暗程度都能聯想到黑色。

再來是織部的綠。這裡的綠,是指織部燒的總釉綠色,相當能表現織部的獨創藝術性。有則關於織部喜歡綠色的逸事,也和抹茶的顏色有關。某日,織部看到草餅的艾蒿綠色,心想「就是這顏色」,便思索著是否能讓抹茶的綠色更鮮豔些,接近草餅的綠色。於是他把茶葉稍微汆燙後,再用來製作抹茶,結果做出來的抹茶綠色更鮮豔,就這樣完成了織部喜愛的「青茶」(織部那時代,稱綠色為青色)。

青茶雖然較為賞心悅目,味道卻不如沒汆燙過的茶葉,這就和「遠州的白」有關。織部雖是遠州茶湯的師尊,但青茶實在令人無法百分之百推崇,於是製茶方法又回復以往沒有汆燙的流程。因為依往昔製法製作出來的茶比「青茶」白,所以稱為「白茶」。

因此,現在各茶園製造的抹茶都是白茶,像是「○○之白」、「○○乃昔」等,不少抹茶的銘都會出現「白」、「昔」之類的字眼。織部的青茶與遠州的白茶,這是一則感受得到兩者的茶湯觀截然不同的逸聞。

象徵洗鍊、明亮、高雅的遠州白,不只展現於抹茶。以茶碗來說,李朝時代在朝鮮製作的「堅手 十文字高台 茶碗」堪稱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沉穩的白釉基調搭配端正造型,充滿調和之美的茶碗。

利休的黑,織部的綠,遠州的白,要想感受三位茶人的不同特色,不妨先試著著眼於他們偏愛的顏色,由此開始探究吧。

raw-image

繼承利休、織部──小堀遠州的茶道

有別於利休、織部的時代,世間漸趨和平,人們祈願安定的同時,也開始關注文化方面,小堀遠州(一五七九~一六四七年)就是活躍於這時代的茶人,也是我繼承的遠州流始祖。

小堀遠州繪像 ©遠州流茶道

小堀遠州繪像 ©遠州流茶道

出身近江(現在的滋賀縣一帶)豪傑之家的遠州,十歲時因為打理豊臣秀吉的膳食一事而結識利休,十五歲那年跟隨大德寺一百十一世,春屋宗原禪師參禪,除了禪修之外,也積極學習和歌等文化方面的東西,還拜入古田織部的門下,開始學習茶湯。遠州十八歲時,因為發想到在排水不良的蹲踞下方擺個瓶子,當水滴滴落瓶子時,就會發出「啵」一聲的回音,這個稱為洞水門(現稱為水琴窟)的裝置讓織部十分驚艷,足見遠州很早就發揮他的天賦才華。

遠州二十歲時擔任近江奉行。秀吉歿後,遠州與父親一起跟隨德川家康。因為關原之戰立功,受封備中國(現在的岡山縣高梁市)的父親亡故後,遠州繼承領地。當時因為備中兵亂,城池幾成廢墟,遠州只好暫住賴久寺,並著手打造寺院腹地的庭園。在砂庭築起島嶼、修剪樹木,完美表現大海景象的蓬萊風格山水庭園,當時的模樣依然保存至今,著實是非常珍貴的文化資產。

賴久寺庭園 ©Okayama Prefectural Tourism

賴久寺庭園 ©Okayama Prefectural Tourism

遠州三十歲那年因為修繕駿府城有功,被家康受封為遠江守,因此有「遠州」之名。後來又被拔擢為伏見奉行,一邊完成重責大任,一邊著手修繕大阪城天守閣、仙洞御所、金地院的數寄屋以及庭園等工程,後來還指導德川三代將軍家光、隱居的的二代將軍秀忠修習茶道,十分活躍。一邊修繕書院與茶室,一邊汲取武家與公家文化的遠州,終於在寬永年間(一六二四~一六四四年),創造了最適合和平之世的茶湯。

利休與織部生於兵荒馬亂的時代,不知還能不能活到明天的武將們也會在茶室密商;但在和平之世,隨著將軍邀請大名、公家,舉辦茶會一事,隨行者與參與者增多,理解茶湯精神的人也就愈來愈多。

於是,遠州把茶室改造的比織部時代更寬敞,增加窗子,打造出一處明亮空間。在茶室享用完會席與濃茶之後,移步至鎖之間(用鎖鍊吊掛茶釜的房間),進行薄茶的點茶,享受另一種款待方式。茶室的壁龕掛著村田珠光、利休都很珍愛的墨跡,或是掛上武野紹鷗推崇的藤原定家的和歌;鎖之間與書院則是掛上一窺室町時代茶道草創時期的三幅一組的掛物等,除了向茶湯界的前賢們致敬之外,也打造出宛如一幅大繪卷般可以環視茶湯歷史的空間。

遠州身處的寬永時代有著謳歌和平的王朝文化,富有古典主義之美,也講求勻稱優美的裝飾性與纖細感,而象徵這般嶄新美學意識的詞彙就是「華麗」。除了承繼利休、織部的茶道精神,遠州用的是高雅的白茶碗,明亮又多采的陳設也反映了時代。因此之故,遠州的茶稱為「低調華麗」。

遠洲流茶道,將茶湯賦予「光澤」

遠州的低調華麗,可說是賦予削除無謂,打磨出幽閑、恬靜的茶湯一抹「光澤」。遠州在這抹「光澤」加入「文學性」與「國際性」。

先從文學性開始探究吧。遠州喜歡裝飾和歌的掛軸,而且和利休、織部一樣,最常掛的是中國高僧的墨跡;除此之外,掛的幾乎都是藤原定家書寫和歌的色紙。

遠州筆自詠 よしやただの道歌色紙

©遠州流茶道

遠州筆自詠 よしやただの道歌色紙 ©遠州流茶道

為何遠州偏愛裝飾和歌的掛物呢?我認為遠州是想藉由文學與季節感,讓茶湯世界變得更平易近人。當時不同於現在,很多人都會歌詠和歌,也理解和歌想要表達的意思;也就是說,這是文化人具備的常識。此外,就像和歌的勅撰集會分為春夏秋冬等篇章,和歌就是感受、表現、讚頌四季的變化更迭、大自然的恩惠。遠州藉由和歌這般共通語言,成功地在茶道加入文學性與季節感。事實上,直到遠州這麼做之前,沒有感受得到季節感的茶會。

遠州常在茶入和自製的茶杓上,刻上取材自和歌的歌銘。歌銘是亭主對於茶道具的心意,也是讓賓客理解亭主之所以在茶會上使用這件茶道具的心意。

譬如,茶入「飛鳥川」是遠州在茶會上最常使用的一件茶道具,歌銘就是取自和歌:「說是昨日,又至今日,歲月一如飛鳥川流逝」(春道列樹/作)。年輕時的遠州鑑賞這只茶入時,並沒有什麼深刻感觸;但二、三十年後再次使用這只茶入時,不但用得熟稔之外,也深感這只茶入的美妙。於是,遠州將這般心意寄託於湍流的飛鳥川,引用歌詠歲月如梭之嘆的和歌。

接著探討國際性吧。遠州擁有、使用的茶道具產地相當多樣化,以日本國內來說,以瀨戶內燒為首,高取、上野、薩摩、信樂、伊賀、丹波、膳所等,遠州指導日本各地的窯製作茶陶器。國外則有中國的景德鎮、朝鮮半島的釜山,以及稱為南蠻諸島的東南亞生產的茶道具、茶,甚至還訂購荷蘭的台夫特藍陶。

raw-image

茶道的草創時期,亦即室町時代初期,茶湯的茶道具都是選自中國唐朝的舶來品。遠州不只挑選,還親自設計,而且不只採買日本國內生產的陶器,也向國外訂購。這樣的遠州茶席也就顯得國際色彩豐富且多樣化。

比方說,他使用來自南蠻的水指,茶入則是自己訂製刻有歌銘的高取茶碗,並搭配朝鮮的高麗茶碗,像這樣完美的協調、融合就是遠州茶湯的特色。相較個人風格強烈的利休與織部,遠州的茶可說是「調和、融合、綜合」,別具均衡感,期望能讓賓客樂在其中。

富有國際性與多樣化,協調搭配各式各樣的茶道具,加入文學性與季節感,讓茶湯世界更為平易近人。由此可見,遠州的「低調華麗」十分洗鍊,講求賓客至上。


相關書籍

《茶湯的宇宙》

《茶湯的宇宙》

《茶湯的宇宙》
作者|小堀宗實;譯者|楊明綺;出版|典藏藝術家庭

茶湯,匯集了日本人美學意識的宇宙,也是內視自我與外觀自然的交融時刻。

典藏網路書店典藏蝦皮商城博客來誠品線上讀冊


典藏藝術出版藝文相關論叢,範疇涵蓋電影、建築、手作、哲學、策展、文創、法律、文學、書畫、藝術市場等,將藝術以任何形式分享給所有人。 本專題希望以藝術為媒介,帶領讀者回到生活中,尋找一些日常的美好,或是一些碎碎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最重要的三句招呼用語。品一服茶時,有三句招呼用語。「我先享用了」、「十分美味」以及「謝謝款待」。希望大家不僅在茶湯的世界,日常生活方面也能常說這三句。
在《生命縮圖:圖像小說中的人生百態》這本書裡,作者郭書瑄化身說書人,為台灣讀者介紹十本重量級的經典圖像小說。 圖像小說跨越藝術與文學兩種領域,是圖文並茂的真實演示,是圖繪與文字同臺匯演的雙重閱讀經驗。
京都人情本世故,氣韻生動講器物。工藝的妙技與生活的涵養正是我們現在應當迫切回溯與沉潛的精神!打開眼界、努力眼光、學會手藝、做好飲食、服務人群、隱逸人生!這正是京都人的精神奧義!
我的朋友之中,很多人喜歡董陽孜的字。他們買回去掛在牆上, 有人把它視為現代中國書法,有人把它視為抽象書,也有人把它視為悅目的裝飾。很少人認真地為它定位。董陽孜的做法究竟是字還是畫呢?這是一個頗為難解的問題。
當今世界各地重視「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之際,我們回顧從小生長的土地,各個地方的寺廟前廣場,原本就已經在保護、推廣和傳承我們珍貴的傳統藝術文化。在臺灣廟前文化實例中,我們試以土地公(福德祠)、關公廟、媽祖廟作為民俗文化的重點,至於城隍廟或佛道共濟的佛堂、道觀則更要另題討論。
博物館的財務問題確實使全世界各國政府感到頭痛。可是「文創」能否自根本上解決問題,與若干年前開始談到「行政法人」時面臨同樣的困惑。
最重要的三句招呼用語。品一服茶時,有三句招呼用語。「我先享用了」、「十分美味」以及「謝謝款待」。希望大家不僅在茶湯的世界,日常生活方面也能常說這三句。
在《生命縮圖:圖像小說中的人生百態》這本書裡,作者郭書瑄化身說書人,為台灣讀者介紹十本重量級的經典圖像小說。 圖像小說跨越藝術與文學兩種領域,是圖文並茂的真實演示,是圖繪與文字同臺匯演的雙重閱讀經驗。
京都人情本世故,氣韻生動講器物。工藝的妙技與生活的涵養正是我們現在應當迫切回溯與沉潛的精神!打開眼界、努力眼光、學會手藝、做好飲食、服務人群、隱逸人生!這正是京都人的精神奧義!
我的朋友之中,很多人喜歡董陽孜的字。他們買回去掛在牆上, 有人把它視為現代中國書法,有人把它視為抽象書,也有人把它視為悅目的裝飾。很少人認真地為它定位。董陽孜的做法究竟是字還是畫呢?這是一個頗為難解的問題。
當今世界各地重視「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之際,我們回顧從小生長的土地,各個地方的寺廟前廣場,原本就已經在保護、推廣和傳承我們珍貴的傳統藝術文化。在臺灣廟前文化實例中,我們試以土地公(福德祠)、關公廟、媽祖廟作為民俗文化的重點,至於城隍廟或佛道共濟的佛堂、道觀則更要另題討論。
博物館的財務問題確實使全世界各國政府感到頭痛。可是「文創」能否自根本上解決問題,與若干年前開始談到「行政法人」時面臨同樣的困惑。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早起,看到賢三傳來的訊息。他的咖啡廳是早上六點開到下午三點。他會在凌晨五點起床準備。每天起床,傳一段語音祝福給我,希望我今天順利開心。還有他很想念我。 我都是帶著一種被呵護的甜蜜感起床,和他在一起到現在,幸福感到不真實,甚至我很害怕這樣的幸福是虛假跟暫時的。不過今早我竟然冒出一個念頭:
出發吧!鎌倉!沒有手機的日本獨旅— 我在「海街」寫「日記 」! 時間回到2022年末,對於日本文化相當憧憬的我,總算有機會安排一趟屬於自己的獨旅,除了旅行外,更想給自己的25歲後留下點足跡,目的地理所當然就是日本,這也是人生首度踏上日本,回想正式愛上日本,是因為電影《海街日記》與日劇《喜劇開場》,
這趟從東京羽田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的日航JL37航班,感謝座艙長森重桑,山田桑與齋藤桑親切貼心又無微不至的服務,完美詮釋了日式おもてなし(omotenashi)的高雅精神,再加上米其林級別的餐飲。整趟飛行無論在細節處或是服務品質上都讓人印象深刻,感受到極致的舒適,讓這趟空中旅程宛如一場難忘的饗宴!
從賢三那裡得知,我有幾個「台灣人沒有,只有日本人有」的生活及飲食習慣。聽完覺得神奇,想跟訂閱制的大家分享,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是「日系體質」。 首先第一個,我從小到大都不喝水。 記得過去為督促自己,在 IG 發起我要天天喝水的事,但這個習慣沒有堅持一個月就打回原形。 我發現自己
今天值飛JL37航班的是2003年離廠的 B777-300ER,註冊編號為 JA732J,8個頭等艙,49個商務艙,40個豪華經濟艙,147個經濟艙,共244個座位。這架JA732J別看已經22歲,她可是波音777-300ER首架試飛機,對波音與最早決定引進777-300ER的日航來說都別具意義。
你知道嗎?光統計 2019~2025 年,日本郵局的年賀狀印刷數量就超過 500 萬張,可說是非常可觀!雖然近年來,年輕人大多透過手機貼圖、SNS 訊息傳達新年祝福,但對於公司行號、長輩或是喜歡手寫溫度的人來說,每年寄年賀狀給廠商客戶、朋友同事仍是非常重要的傳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茶,除了可以喝、可以看,還可以玩。以往喝茶時,最多就是沖、泡,然後再慢慢品茗。而在建甌的成龍茶葉,除了認識了北苑貢茶,還欣賞到茶藝。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頭有很多茶,而在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還有難得的母樹大紅袍的茶葉。
Thumbnail
茶葉採收下來,送到工廠,想要製作成茶葉,要經過一道道繁瑣的工序。雖然消費端喝的只是一口清茶,但說真的,要喝上這一口茶,得花上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那麼,茶葉的價值,就不是只是末端看到的。在正山堂,認識了以往不太熟悉的正山小種紅茶,一群人在八馬茶葉喝到傳說中的大紅袍武夷岩茶。
Thumbnail
煙雨朦朧間,枝芽顯青翠。 從青葉到入喉,是要經過繁複的工序,清香要在嘴裡舒展開,得先把所有的菁華濃縮。當真是歷經百轉回,只為一縷香。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今(3/28)日是「利休忌」。所謂的利休忌,就是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的忌日...
Thumbnail
點一柱鵝犁帳中香,使用玻璃蓋碗,泡上一款包裝寫著梨山茶的好茶,給自己一個靜心的儀式感。 傳統文化中,宋朝人就有所謂「閑情四事」:焚香、掛畫、插花、點茶。香與茶,都能讓人心情放鬆愉悅…
Thumbnail
唐朝詩人王維在《相思》一詩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後來不少人把紅豆拿來代表相思,以物抒情。而來到日本,許多甜點當中都加入紅豆,最中餅、大福、銅鑼燒、餡蜜以及數不清的和菓子,都能看到紅豆的身影。
Thumbnail
清代最重要的茶事,莫過於乾隆的三清茶。在每年春節期間,乾隆皇帝都會舉辦「三清茶宴」,邀集文臣學士一起品茗吟詩。「三清茶宴」據說起源於三清茶,在乾隆十一年秋巡五臺山回程時遇雪,一時興起將梅花、松子和佛手,用雪水沖泡所得的雅興。本文嘗試複刻這道清雅的茶湯,並將帶有苦味的佛手柑以佛手杯取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Thumbnail
茶,除了可以喝、可以看,還可以玩。以往喝茶時,最多就是沖、泡,然後再慢慢品茗。而在建甌的成龍茶葉,除了認識了北苑貢茶,還欣賞到茶藝。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頭有很多茶,而在溪谷留香茶書院裡,還有難得的母樹大紅袍的茶葉。
Thumbnail
茶葉採收下來,送到工廠,想要製作成茶葉,要經過一道道繁瑣的工序。雖然消費端喝的只是一口清茶,但說真的,要喝上這一口茶,得花上好長、好長的一段時間。那麼,茶葉的價值,就不是只是末端看到的。在正山堂,認識了以往不太熟悉的正山小種紅茶,一群人在八馬茶葉喝到傳說中的大紅袍武夷岩茶。
Thumbnail
煙雨朦朧間,枝芽顯青翠。 從青葉到入喉,是要經過繁複的工序,清香要在嘴裡舒展開,得先把所有的菁華濃縮。當真是歷經百轉回,只為一縷香。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中國茶具的歷史發展,從最早的泡茶方式到茶壺的進化,並著重介紹了一款具有歷史特色的茶壺,對於喜歡中國茶文化的人士來說,會是一份有趣且充滿知識的閱讀。
Thumbnail
今(3/28)日是「利休忌」。所謂的利休忌,就是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的忌日...
Thumbnail
點一柱鵝犁帳中香,使用玻璃蓋碗,泡上一款包裝寫著梨山茶的好茶,給自己一個靜心的儀式感。 傳統文化中,宋朝人就有所謂「閑情四事」:焚香、掛畫、插花、點茶。香與茶,都能讓人心情放鬆愉悅…
Thumbnail
唐朝詩人王維在《相思》一詩中寫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後來不少人把紅豆拿來代表相思,以物抒情。而來到日本,許多甜點當中都加入紅豆,最中餅、大福、銅鑼燒、餡蜜以及數不清的和菓子,都能看到紅豆的身影。
Thumbnail
清代最重要的茶事,莫過於乾隆的三清茶。在每年春節期間,乾隆皇帝都會舉辦「三清茶宴」,邀集文臣學士一起品茗吟詩。「三清茶宴」據說起源於三清茶,在乾隆十一年秋巡五臺山回程時遇雪,一時興起將梅花、松子和佛手,用雪水沖泡所得的雅興。本文嘗試複刻這道清雅的茶湯,並將帶有苦味的佛手柑以佛手杯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