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在地藝術節「菜市場藝術節」即將在10/28(六)、10/29 (日)於第四市場登場,距離開演還有兩個月,努力排練外,當然是用力推票讓大家認識在地故事,今天團長庭溦與藝術大使來到新民街市場一帶,走訪演出場域,感受菜市場的人潮、聲響、氣息,認識日治時期鐵道脈絡。
時代在轉變,消費變得更方便,不用出門就可以買到東西,但,同時失去了什麼?這次將分享新民街市場現況與市場教我的事。
2023年7月25日新民街倉庫群點交給市府,封起鐵皮,市場就此少了一面風景,庭溦說這是在藝術節製作期沒預料的事情,3月田調時還進入倉庫裡,在前陣子就收到攤商訊息告知7月點交的事情,沒想到藝術節成為陪伴市場最後時光的一支作品。
我們家平常都會來這裡採購,這裡水果總類多,很便宜,經常是滿滿的環保袋載回家,尤其在中午接近收攤時老闆都會降價俗俗賣,之後市場不在了,攤商會去哪?我們也少一個採購的地方,線上購物、全聯、外送平台在便利,都無法取代實際市場採購的在地生活感。
2016年10月中舊建國市場拆除,是都市規劃下被犧牲的對象之一,如今換來台中轉運站、新交通動線、停車場,後段的新民街市場明年也將有新政策,有不安、有期待,現代化生活與文化保存該如何取得平衡。
延伸閱讀|舊建國市場拆除三周年回顧:市場之死亡1
認識一個地區最快速的方式就是逛菜市場,菜市場集結了特有物產、當代流行、飲食習慣、生活模式、語言,菜市場如同社會小學,是我每移居一個城市必訪所在。
說到菜市場會想到5個具有地方特色的現象:
1.行動菜車
偏僻或交通不便捷的地區,他們買菜不是靠市場,是靠行動菜車,在馬祖北竿較熱鬧的塘岐,下午會有定點的菜車停在中山路上,販售著蔬果、肉類,提供民眾就近買菜的服務。
延伸閱讀|【#馬祖不一樣】北竿行動菜車
2.裸賣
在金門攤位販售方式與台中不同,台中常見一把把綁好的青菜,一把20元,三把50元販售,菇類、蒜頭、菜豆,一包包秤好重量販售,金門東門菜市場以裸賣為主,民眾可自備袋子購買,自由決定選購數量,不受包裝限制,在有限時間食用完畢,更加環保。
3.移民史
基隆為什麼常見福州魚丸、豆干包、吉古拉、鼎邊趖、燒邁、紅糟料理、乾麵?基隆許多料理其實來自廣東福建、日本,這要回朔到清代至國民政府時期的移民,帶來原鄉的閩菜、魚漿料理、麵食文化,跟著落地生根,堆疊出基隆獨有的層次與流變。
延伸閱讀|【基隆吃起來】一口吃進 百年移民美食
4.流行的尖端
高雄因為港口發展,有大量進出港口的船員、碼頭工人、美軍等,成為主要消費的人口,當時鹽埕地區可說是「國際通」,有了專賣舶來品的「堀江商場」(現在還能看見進口食材百貨行、茶行、西服、品牌服飾、理髮廳),及鹽埕的第一個商場「銀座商場」、河流上加蓋的「大溝頂商場」。
延伸閱讀|高雄鹽埕水上人家–大溝頂(上)
5.活化改造
這次唯劇場演出的空間「第四市場」,前身為傳統市場,後來經過沒落、保存搶救、翻修、空間活化,建築保留了日治時期的屋頂、屋架、太子樓、磁磚檯面等,現階段為策展、物產展售、咖啡輕食的多元空間,從銷售蔬果轉型推廣文化價值,我很好奇在地人、長輩怎麼看待此空間,覺得既熟悉又陌生?現在模樣已經不是市場?我們當時的生活有什麼保存價值?
延伸閱讀|台中「第四市場」活化新生!日治時期老建築變身,集結展覽、插畫與咖啡輕食的藝文場域
延伸閱讀|高雄傳統市場變美了!鹽埕第一公有市場活化改造:從燈光、環境到識別指標設計 3 大亮點
1.技藝交流
全聯冷藏櫃或商品包裝偶爾會附上料理方式或QRcode掃描取得資訊,在市場店家會親自介紹食材,分享料理經驗、個人食譜,把他覺得最美味的手法分享給你,這種人情的對話是超市無法取代的。
2.商品獨有性
超市為了統一管理、行銷,每間分店商品、價格皆相同,而市場可以展現當地特色,想吃吉古拉、蛋腸、豆干包、滷味沾丸進辣椒醬,就必須走一趟基隆,若在外地品嘗也不一定到味。
3.即興背景音樂
「菜頭、菜頭、菜頭一條10元」,「香蕉啊」,「3尾一百」,「龍眼、龍眼、龍眼好吃啊」,「老闆娘來看喔」,「今天想什麼」,此起彼落的叫賣聲,能觀察到現在菜價多少,當季盛產水果,有人口頭叫賣,有人播放錄音檔無限循環,有些老闆音調特別吸引人,人聲伴隨摩托車引擎聲、走路聲、小孩哭鬧聲,市場如同交響樂團,爆發力十足、音調有高有低,過程中處處是驚喜。
早鳥開賣中,轉身轉生/菜市場藝術節
➲ 早市•場
➲ 午市•場
特別感謝:唯劇場藝術大使實習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