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緝?要懸賞還是緝捕?一看到「懸緝」這兩個字,總會有很多的疑問,因為懸表示「懸而未決」,而「緝」代表著抓。
而當這兩個字成為一個人的筆名時,更是有讓人無法測度的感受。
沒錯,這是網路創作者「懸緝」給自己取的筆名,背後的意義對懸緝來說,就是懸賞一個讓生活變得更好的機會,而這個座右銘,也成為懸緝在自媒體經營的核心價值。
┄┄◍◌◍◌◍◌┄┄
懸緝是一位廣告製片,參與了許多厲害的廣告製作。包含2023年的subaru汽車廣告,以及2016年長澤雅美台灣觀光代言影片都是他的作品。對於一般人來說,廣告製片的工作離我們很遙遠,但其實我們所看到的電視廣告,正是懸緝的工作。
懸緝說,廣告製片就像一顆小太陽,由這顆太陽統整周邊的小行星,小行星涵括的層面會接觸到的產業很多,每一個看到的畫面背後都會是一個產業鏈,透過統整,表面呈現的就是我們看到的廣告。
而廣告製片的工作,最主要就是「溝通」。
這些溝通包含前端(客戶與代理商溝通) 的腳本產出、中端(製作公司執行專案)裡參與腳本溝通、預算控管、人員配搭(設計、梳畫、燈光、服裝、攝影)、場景設定等參考資料進行彙整、確認後開始執行以及後端(拍片後製、配音、調光)的工作層面。
廣告製片這個角色在整個過程裡就是一個實踐者,如何把溝通的這一切整合並且完成,就是廣告製片的工作。
懸緝說的雲淡風輕,但是事實上每一個環節都是溝通的重點,畢竟這些內容一環扣一環,一旦一個地方沒有表達清楚,後面連帶影響的就會是拍攝的延遲。
從訪談的過程,會發現懸緝要溝通的人實在太多了,包含導演、業主、演員、燈光、設計、服裝...等等角色,而這些人的作業方式、思考邏輯、再加上每個人有自己的思維模式,都會讓一個廣告的專案難度加倍。
這樣的工作型態促使懸緝在「on」檔的時候,隨時處在解決問題的狀態,也讓自己在擁有一套專屬的工作模式,在拍攝的過程中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創作出符合預算,又能達到業主目標的廣告片。
聽著懸緝說著那些印象深刻的拍片故事,我好奇的問著他,即然這是一個這麼有挑戰性,而且可以認識很多人的工作,為什麼會想要影像轉為文字進行個人創作?
懸緝很真實的提到,廣告製片確實讓自己的視野變廣,接觸到各樣不同的層面,經歷各種行業,都讓他的人生開了大外掛,每一次的拍攝都讓他快速累積生命的廣度與深度。
然而,這也是一個非常需要體力與精力的產業,經歷沒日沒夜與高壓的操練,進入中年的他確實感受到體力上的落差。
同時也因為網路的高度發展與疫情的緣故,他開始思考自己在工作上的熱情與能量,除了拍片,還有什麼層面是他可以影響其他人的生命?
網路發展讓拍片的門檻降低許多,而疫情的升溫更讓許多與人接觸的工作受到阻礙,在這些外界的挑戰,對於廣告產業的影響大幅增加。
種種狀況,讓懸緝轉而思考「自媒體經營」的必要性。如果趨勢這樣轉變,那自己還可以做些什麼?
嘗試用「文字」、「圖像」把自己的經驗跟身邊的人分享,或許是一個很好的開頭,透過自己喜歡的事情開始,也能降低陌生的摩擦力。於是,懸緝的文字創作,就這樣開始了。
懸緝開始運用自己會的「圖像」、「文字」進行自媒體的創作,在進行不同媒材創作時同步學習思考的邏輯、換位思考,更因為網友的發問為他帶來更多交流與全面思維。
創作對他而言,除了自媒體理念的實踐之外,還有更多層面是「利他」,藉由「利他」帶來更多正向循環。
這些收穫讓懸緝在輸入與輸出的過程感受成長,文章也獲得了許多媒體的轉載,如果沒有當初的「跨步」,他不會發現這些自我探索的寶藏。
┄┄◍◌◍◌◍◌┄┄
對懸緝來說,創作這件事產生的變化絕不僅此於自己,還包含在生活、家庭、工作之間的累積與感受,如果當初影像是開啟懸緝對於世界理解的大門,那文字肯定是他探索世界的工具,用這份工具了解未知的領域,不只更全面,也更完善。
用你的感官感受懸緝的創作力,開啟你對世界的探索吧!當你探索未知的世界時,世界的某一個角落,也正在遠方為你喝彩!
#2023日更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