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不簽?簽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簽?不簽?簽爆!

  首先要感謝matters的馬思高大大辦徵文活動,讓我有機會寫出這段過往小故事。

  當年我二十四歲時,那是個沒有可惡疫情的年代,我買東西還常常被叫作同學的年輕時期,我有幸首次以作家的身份在百貨公司裡的金石堂辦了一場講座暨簽書會。

  這次活動目的除了是增加作家線下實際接觸讀者的行銷曝光,更重要的是之後能成為線上網路行銷增加聲量的重要素材,當年業界已開始重視網路這一塊,所以座位規劃並不多屬小型講座,加上金石堂位在百貨公司裡面,假日的百貨公司民眾很多,座位要坐滿並不難,難的是,講座開始前的我超級無敵緊張的!

  我會緊張,是因為我很怕說錯話或講得太差,但是,隨著主持人的介紹,講座的開始,眼睛漸漸地可以看見各個前來參與之民眾的臉孔、主持人鼓勵的笑容,以及認真拍照記錄的工作人員,是的,我的緊張已緩和了下來,我想,這都要感謝我大學時代有機會常常上臺報告磨練,以及兼職部落客常要與不同領域的人交流有關,果然,人生通常沒有白費功夫的努力,只是你不知道你未來什麼時候會用到努力的成果。一開始我先講跟書有關的講座主題,接著讓現場民眾提問,之後講座便順利結束,緊接著就要簽書,畢竟當年假日的金石堂演講空間的檔期可是很搶手的,流程可是要一個接一個地不能停下腳步。

  簽書會時間,來找我簽書的民眾,當然有由我的親朋好友所組成的親友團、有從未矇面的部落格網友認親團、有默默支持我成為我力量的重要讀者們,以及當天在金石堂聽完講座後現場買書的新讀者,不管是要簽名加畫圖、要把版面簽好簽滿、要加上寫給誰誰誰的話,或者是要簽名加合照,都簽!都做!因為,能被大家現場支持的我,實在是太幸運且幸福了!太感謝了!我小小的簽名跟大家的行動支持比起來根本一點都不算什麼!要簽什麼樣的簽名,只要大家想得出來,都簽!簽爆!

---


raw-image


我是念廣,我的新書《人類村子的小鬼怪葉羅》(繪本)近日出版了,歡迎參考看看:

博客來:https://reurl.cc/VEvkgy
誠品書店:https://reurl.cc/gWjKoX
金石堂:https://reurl.cc/pgjOR8
讀冊生活:https://reurl.cc/Nrdlb6
紀伊國屋:https://reurl.cc/MA564X
國家書店:https://reurl.cc/zejxk6
秀威書店:https://reurl.cc/DgQGpR

avatar-img
15會員
52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今天舉行「澳門電子書閱讀交流區」第一次聚會,感覺比預期更美好。 先感謝May借出場地,甚至為大家提供茶水。如果不是這個場地,大家可能無法討論得這樣盡情,也無法用投影設備向大家進行介紹。 我一直是一個內向的人,所以家人對我會做聚會搞手感到莫名其妙,其實連我自己也有點莫名其妙,事前有一點點擔心場面會
Thumbnail
參加了一場很棒的讀書會 這次分享的書是「親密恐懼」,說書人是個活潑的姐姐,帶領大家討論得很熱烈,除了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外,也是一個改變自己的契機,在這場讀書會當中我決定開始感恩我的日常生活,也是感恩週記這個系列的由來。 被讀書會的夥伴誇獎英文字很漂亮 從大學開始因為有許多筆記需要速記,所以漸漸開
Thumbnail
困難代表了你和對方的落差 在2022年,我加入了孫治華老師的《陪伴式講師訓》,並認識了書店老闆。從參加他組織的第一屆讀書會到第二屆讀書會,以及兩次的群山講座與病態性人格講座,這些課程中的作業並不容易,但我一步一步完成了作業。記得當時在2022年舉辦的《走讀創生讀書會》有六場,由於碰巧遇上台灣疫
Thumbnail
這是一場收費的《沒有門檻的幸福》見面會,第二次聽作者-楊士毅說故事,第一次是《種子和風》的新書會,為啥我會去這個見面會呢?書寫得太感動了,我想聽聽作者親自說故事。 楊士毅說自己的故事只是引導讀者/聽眾回頭思考自己,心中放多少人,故事就越豐富,我是一位聽話的讀者,跟著他的脈絡又再一次的思考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的人生追求都不太一樣,對我來說,作品有人購買、有人閱讀、有人喜歡、有人推薦,這樣就很好了。 因為我覺得「修煉」最終是影響自身心靈、精神、意志層面的事情,是「求道」的過程。 同樣的,寫作時的整理與反思,是作者在尋找某種答案的必經之路,是作者的一段修煉、求道之旅。
二月某日傍晚,台灣禁書研究者廖為民來電話,他下午一場演講已然結束,剛好順路過來與我茶敘,他要談談即將出版新書的考量。對於這種有意義的聚會,我通常都熱情接待的,只是,這次因時間的因素,我們並未如以往共進簡餐,到附近喝杯咖啡重振精神。晚間時分,他提著兩大袋沉甸甸的書籍走進店裡,一落座就說這是他剛從公館的
作者分享自己的書,剛好而已,但如果是要分享其他作者的書,那會激盪出什麼樣令人驚豔的火花呢? 在設計海報時看到這段文案,心裡滿是期待這場講座,五位暢銷作家會怎麼分享其他作者的作品呢?這個問題在我心中產生了激動又好奇的情緒。我想,他們會像我一樣緊張又期待吧。​
Thumbnail
疫情解封後的台北國際書展,星光熠熠✨論壇上親耳聽大師談自己、談創作,獲得滿滿創作能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跑去世貿一館當遊客寫小說的紫色竹子。   今天是我首度去逛台北國際書展,最驚喜的一件事,是我坐在書展某個角落的地板上埋頭碼字時,有兩個女生來找我領照片跟簽名。(身為還要製造十一萬字的作者,人在外面依然不忘寫稿,很正常吧?)   本來印這些不打算要簽名。不過,她們是根據我後來發到
一整天在書展忙進忙出,不是買書的讀者多到應付不來,而是許多朋友趁機見面,你來我往串門子,好不熱鬧。 昨天在沙龍講座上見到幾位許久不見的朋友,有同學,有前同事,還有曾合作過卻從未見面的出版友人,備感溫暖。 而在展位上,也有很多同業好友來探班,感嘆出版艱難之餘,也必定買幾本書帶走。 有朋友來買書,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今天舉行「澳門電子書閱讀交流區」第一次聚會,感覺比預期更美好。 先感謝May借出場地,甚至為大家提供茶水。如果不是這個場地,大家可能無法討論得這樣盡情,也無法用投影設備向大家進行介紹。 我一直是一個內向的人,所以家人對我會做聚會搞手感到莫名其妙,其實連我自己也有點莫名其妙,事前有一點點擔心場面會
Thumbnail
參加了一場很棒的讀書會 這次分享的書是「親密恐懼」,說書人是個活潑的姐姐,帶領大家討論得很熱烈,除了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外,也是一個改變自己的契機,在這場讀書會當中我決定開始感恩我的日常生活,也是感恩週記這個系列的由來。 被讀書會的夥伴誇獎英文字很漂亮 從大學開始因為有許多筆記需要速記,所以漸漸開
Thumbnail
困難代表了你和對方的落差 在2022年,我加入了孫治華老師的《陪伴式講師訓》,並認識了書店老闆。從參加他組織的第一屆讀書會到第二屆讀書會,以及兩次的群山講座與病態性人格講座,這些課程中的作業並不容易,但我一步一步完成了作業。記得當時在2022年舉辦的《走讀創生讀書會》有六場,由於碰巧遇上台灣疫
Thumbnail
這是一場收費的《沒有門檻的幸福》見面會,第二次聽作者-楊士毅說故事,第一次是《種子和風》的新書會,為啥我會去這個見面會呢?書寫得太感動了,我想聽聽作者親自說故事。 楊士毅說自己的故事只是引導讀者/聽眾回頭思考自己,心中放多少人,故事就越豐富,我是一位聽話的讀者,跟著他的脈絡又再一次的思考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的人生追求都不太一樣,對我來說,作品有人購買、有人閱讀、有人喜歡、有人推薦,這樣就很好了。 因為我覺得「修煉」最終是影響自身心靈、精神、意志層面的事情,是「求道」的過程。 同樣的,寫作時的整理與反思,是作者在尋找某種答案的必經之路,是作者的一段修煉、求道之旅。
二月某日傍晚,台灣禁書研究者廖為民來電話,他下午一場演講已然結束,剛好順路過來與我茶敘,他要談談即將出版新書的考量。對於這種有意義的聚會,我通常都熱情接待的,只是,這次因時間的因素,我們並未如以往共進簡餐,到附近喝杯咖啡重振精神。晚間時分,他提著兩大袋沉甸甸的書籍走進店裡,一落座就說這是他剛從公館的
作者分享自己的書,剛好而已,但如果是要分享其他作者的書,那會激盪出什麼樣令人驚豔的火花呢? 在設計海報時看到這段文案,心裡滿是期待這場講座,五位暢銷作家會怎麼分享其他作者的作品呢?這個問題在我心中產生了激動又好奇的情緒。我想,他們會像我一樣緊張又期待吧。​
Thumbnail
疫情解封後的台北國際書展,星光熠熠✨論壇上親耳聽大師談自己、談創作,獲得滿滿創作能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跑去世貿一館當遊客寫小說的紫色竹子。   今天是我首度去逛台北國際書展,最驚喜的一件事,是我坐在書展某個角落的地板上埋頭碼字時,有兩個女生來找我領照片跟簽名。(身為還要製造十一萬字的作者,人在外面依然不忘寫稿,很正常吧?)   本來印這些不打算要簽名。不過,她們是根據我後來發到
一整天在書展忙進忙出,不是買書的讀者多到應付不來,而是許多朋友趁機見面,你來我往串門子,好不熱鬧。 昨天在沙龍講座上見到幾位許久不見的朋友,有同學,有前同事,還有曾合作過卻從未見面的出版友人,備感溫暖。 而在展位上,也有很多同業好友來探班,感嘆出版艱難之餘,也必定買幾本書帶走。 有朋友來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