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和相之間的距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當我們想達成或是想要做到些什麼

我稱之為願 而世界當下的狀態 我稱之為相

而願與相之間的距離或是說障礙 我稱之為限制性信念

恐懼 缺乏信心 看到阻礙 不管怎麼去說 是同一個東西

人與人的差距並不如看到的這麼大

事實上 大多數人類 皆為無所不能

只是想不想要 看看馬斯克 看看賈伯斯

我實在不認為他們在本質的能力上與我與大家有多大的差別

最根本的差別在於 他們打一開始 有了一個理想 有了一個願

而他們沒有太多的限制性信念 沒有太多的恐懼阻止他們實現

而我們則有太多的限制性信念阻止我們顯化 或是行動

在願浮出時 自己就先阻止自己去實現 才是大多數人真正的狀態

小孩想幹嘛 就幹嘛 只有很少的限制性信念

即使有 也是我們灌輸給他們的

實際上 我們什麼都有可能辦到 只要你足夠相信 就一定辦得到

這聽起來很像成功學 但這是事實

我們辯證一下

首先 假設我們認為自己辦不到 那可以確定的是 一定辦不到

舉個例子 我認為 我不可能成為NBA球星 (當然我也沒有想要成為

可以確定的是 我就是不可能 因為我首先認為自己辦不到 我就不可能去嘗試練習 努力 嘗試達到

我們可以確定當我們相信時 至少會是可能辦得到

而因為我們的限制性信念 將它變成了 不可能辦得到

而這些限制性信念合理嗎? 其實仔細想想就會知道 大多數並不合理

也許會有難度 但完全不是不可能

我們可以得出 最至少 我們要相信 才會有所行動思考 才能把事情從不可能 變為可能

OK 至少我們現在從不相信 走到了 也許 應該 或許 做得到

是否實現 從不可能 變成了 可能

從可能 走到實現 則是需要信心 持續

其實持續是廢話 因為你有足夠的信心 只要你還想要 就不會停止

信心意昧著 你真心相信一定可以達成 既然相信一定可以達成 你就沒理由停下

但當我們的信心不是這麼堅定的時候 我們則容易轉變為懷疑

不可能 確信 是光譜的兩端 而在中間的 則是懷疑

懷疑的程度越大 實現機率則越低 這點是肯定的

從收入這點來看 為何說環境 或是自己的收入會是身邊朋友的平均

你想想 當身邊朋友都認為自己辦不到時 你很難可以認為自己是辦得到的

如果你和他們不一樣 你們早晚會漸行漸遠

而至少高收入的人 會讓你看到希望 會觸動你的淺意識讓你明白

其實沒有這麼難 其實這件事是辦得到的 他可以 那我應該也行

這就是社交環境造成的影響

所以 思路應該是這樣子的 首先 我們得先有一個願

願之所以是願 是因為他與當下不同

而我們要改變當下 其實應該是馬上可以辦到 猶如在夢中

念即顯 只是限制性的信念阻擋了我們的顯化

avatar-img
2會員
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每個人都應該有理想,甚至可以有一些幻想,這是推動我們前進的動力源泉。但我們不能脫離現實,盲目追求那些目前還無法實現的目標。 理想和幻想能激發我們的創造力和熱情,但也要腳踏實地,考慮自身的能力和現有條件。比如說,我們可以設定一些短期目標,一步步靠近自己的理想,而不是一下子想要實現所有夢想。
許多事情都是這樣,心裡總是想著很美好,但是欠缺看見事實的勇氣,所以一旦看見事實一點也不美好的時候,所有的幻想都會被打破。其實自己原本想要的和覺得這個是自己想要的是完全不一樣。這樣的經歷並不罕見,許多人在追求夢想和目標的過程中,都會面臨這樣的困境。 幻想與現實的差距 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目標和夢想
Thumbnail
   心想事成的出發點,是相信有一個更高層次的存在,這個存在可以稱之為宇宙或存有或全我,以及其他自身信服的任何名稱。因為有著這個存在的無窮力量,所以任何事情都會達成的。正因為知道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才會想要更近一步的自我修煉,以期能發揮更多力量幫助他人。而且,知道越感到匱乏的話,就會進一步加深那
「認出限制你的信念系統 信念有如看待生命的濾鏡,只能看見我們信以為真的外在事物。 …… 重點是,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的信念,你必須反駁原本的信念,接著找出足夠的證據來支持你的理論,也就是你所想要的信念。絕對有許多成功的故事來支持你轉化的過程。」 《沒有好條件,也能夢想成真》 前些天才和朋
Thumbnail
每人都懷抱理想和目標 生命中,每個人心中都懷抱著一個理想和目標,無論是自我實現的夢想,或是對社會貢獻的嚮往,這些理想和追求,都是人生最大的原動力。然而,追尋夢想的道路往往荊棘滿布。來自各方的質疑和反對無所不在,有時甚至會動搖我們對理想的信心。但是,只有勇敢地面對挑戰,堅定不移地追求理想,才能最終實
Thumbnail
雖然我不知道積極地實現目標 最終目標能否實現 但是我非常確信,消極地實現目標 或者嘗試了幾次就原地放棄 是100%不可能實現目標 這就像是在嚴峻的比賽中 有的選手因為看不到希望於是開始放棄 而有的選手雖然看不到希望可是繼續嘗試 而比賽的勝利者只會出現在後者力 所以當我們面對著難題、困境時 我們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Thumbnail
每個人都應該有理想,甚至可以有一些幻想,這是推動我們前進的動力源泉。但我們不能脫離現實,盲目追求那些目前還無法實現的目標。 理想和幻想能激發我們的創造力和熱情,但也要腳踏實地,考慮自身的能力和現有條件。比如說,我們可以設定一些短期目標,一步步靠近自己的理想,而不是一下子想要實現所有夢想。
許多事情都是這樣,心裡總是想著很美好,但是欠缺看見事實的勇氣,所以一旦看見事實一點也不美好的時候,所有的幻想都會被打破。其實自己原本想要的和覺得這個是自己想要的是完全不一樣。這樣的經歷並不罕見,許多人在追求夢想和目標的過程中,都會面臨這樣的困境。 幻想與現實的差距 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目標和夢想
Thumbnail
   心想事成的出發點,是相信有一個更高層次的存在,這個存在可以稱之為宇宙或存有或全我,以及其他自身信服的任何名稱。因為有著這個存在的無窮力量,所以任何事情都會達成的。正因為知道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才會想要更近一步的自我修煉,以期能發揮更多力量幫助他人。而且,知道越感到匱乏的話,就會進一步加深那
「認出限制你的信念系統 信念有如看待生命的濾鏡,只能看見我們信以為真的外在事物。 …… 重點是,如果你想要改變自己的信念,你必須反駁原本的信念,接著找出足夠的證據來支持你的理論,也就是你所想要的信念。絕對有許多成功的故事來支持你轉化的過程。」 《沒有好條件,也能夢想成真》 前些天才和朋
Thumbnail
每人都懷抱理想和目標 生命中,每個人心中都懷抱著一個理想和目標,無論是自我實現的夢想,或是對社會貢獻的嚮往,這些理想和追求,都是人生最大的原動力。然而,追尋夢想的道路往往荊棘滿布。來自各方的質疑和反對無所不在,有時甚至會動搖我們對理想的信心。但是,只有勇敢地面對挑戰,堅定不移地追求理想,才能最終實
Thumbnail
雖然我不知道積極地實現目標 最終目標能否實現 但是我非常確信,消極地實現目標 或者嘗試了幾次就原地放棄 是100%不可能實現目標 這就像是在嚴峻的比賽中 有的選手因為看不到希望於是開始放棄 而有的選手雖然看不到希望可是繼續嘗試 而比賽的勝利者只會出現在後者力 所以當我們面對著難題、困境時 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