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參考挪用他人創作內容 小心被控抄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設計人、內容創作者最怕的大魔王,應該就是被他人抄襲,或自己被指控抄襲。但發想創作時,難免可能會瀏覽、參考到他人的作品,而怎樣的挪用沒問題,怎樣又算是「抄襲」呢?

今天這篇文章將帶你了解台灣著作權法實務對於抄襲的判斷方式,進而找到避開抄襲麻煩的解答。

我抄襲了嗎?

台灣著作權法實務判斷有沒有「抄襲」,就看兩件事:

  1. 雙方著作是不是「實質近似」;
  2. 雙方有沒有「接觸」。

而既然談到抄襲,一定是先判斷兩件作品是否雷同,認為雷同以後,再來檢視雙方是否曾經有過接觸關係。

實質近似

關於「實質相似」,包含「量」與「質」的相似。

法院見解認為,現在侵權態樣與技巧日益翻新,鮮少有全盤照抄的情況,有意抄襲者通常會加以變化,以降低或沖淡近似的程度,而讓近似的判斷更加困難。因此,判斷是否抄襲時還是要同時考慮相似的量與質

「量」的近似,是指抄襲部分所佔的比例;「質」的近似,則是指相近部分是否屬於被抄襲著作的重要成分,如果是,縱使被抄襲的部分僅佔整個被抄襲著作的極小部分,仍然構成實質近似

接觸

關於「接觸」,則細分為「直接接觸」與「間接接觸」。

常見的直接接觸,不外乎如「老師-學生」、「老闆-員工」、「廠商-業主」之間。不過像是曾經瀏覽、使用他人資料庫/作品集的情形下,如果被抄襲方能提出抄襲方的瀏覽、下載紀錄等,也有機會證明接觸關係的存在。

至於間接接觸,則是指抄襲者具有合理機會接觸,以及具有見聞被抄襲著作的可能性而言。例如:被抄襲的著作已在市面上銷售,抄襲者可以輕易取得,或是被抄襲的著作受到相當程度的廣告,或具有一定知名度,而有被抄襲者接觸到的可能,以上都有機會被認為有接觸關係的存在。

抄襲者可能面臨刑責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總結前述,如果觀察創作者的作品和他人的作品,在呈現內容上有一定近似性,近似的比例也超過合理範圍,且雙方還存在直接或間接的接觸關係,就非常有可能構成著作權侵權的風險,而面臨著作權法上的刑責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raw-image

英雄所見略同——平行創作的可能性

想像幾個攝影師揪團登頂拍攝日出照,他們共通的攝影主題就是那座山頂和日出,各自選用了不同的攝影器材與角度,完成各自不同的照片。下山後大家一比,發現彼此的照片在取景、光影呈現上或有幾分相似。這難道也有抄襲嗎?

答案是不一定。因為這幾位攝影師只是選定一樣的題材拍攝罷了,但過程中他們的創作方式不盡相同,而有「平行創作」的情況。

所謂的平行創作是指,縱使偶然創作出與他人相同或非常相似的作品,但是在「未接觸」他人著作下,本於自己獨立的思維、巧思或專業所創作,還是具有原創性,而與抄襲無涉,該平行創作也受到著作權法的保護

簡單來說,平行創作者間,只是共享了類似的觀念(idea),但在沒有接觸彼此創作的情況下,不會有抄襲的疑慮。真正會出問題的,還是在於長得像又真的「接觸」過的。

不過必須強調,假設指控侵權方已經提出足以證明雙方曾經接觸的資料,被控抄襲者即負有證明自己只是平行創作的責任。

真正走出自己的創作路才不會有抄襲風險

創作者於發想初期,難免可能會有泛覽、參考他人作品的情形,要留意的是,千萬不要直接、過度挪用他人作品中的精華,更必須透過自己層層的消化、轉譯,注入原創元素,才能徹底避免落入實質近似的麻煩。

另外,也建議創作者隨時保存好自己的創作歷程,在日後面對有抄襲的質疑時,方能提出創作的脈絡,以證明自己創作的純粹性,保障自身權益。

-
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有興趣,歡迎留言討論並分享給你的朋友;
如果你想轉載這篇文章,或有法律服務/諮詢的需求,也歡迎透過Line或email聯繫我!(聯繫方式點這裡👈)

Hello!我是Emma,一位執業6年的智慧財產權&性別律師,也是多間企業的法律顧問。目前全台執業中。 致力於協助客戶打造理想的事業與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我最近發現了一個叫「platform A」的藝術電商平台,宗旨是居中媒合藝術家與收藏家。藝術家可以把已完成的作品在平台上展覽、出售;收藏家也可以在平台上尋覓適合的藝術家,進而委託客製化的創作。 瀏覽過官網介紹與網站條款後,如果你是希望推廣自己作品的藝術家或創作者,我認為有三大重點可以和你分享。
隨著藝術創作、設計作品的規模變大,加入團隊的人隨之變多,那創作的著作財產權又該歸誰擁有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涉及團隊中誰的貢獻比較多,甚至是誰掌握了更大的話語權,才能決定出創作的著作財產權由誰所有。有其他的可能性嗎?這一篇我們就來聊聊「共有」著作財產權的可能性,以及可以怎麼樣避免潛在風險。
前陣子聽一個插畫家分享如何提高創作的能見度,她提及可以把插畫授權給文創商品廠商,由廠商印製成T恤等商品銷售,創作者本身並不需要投入製作、銷售商品的額外成本,但隨著商品的銷售量,可以多少取得一定權利金的收入,也能讓更多消費者認識自己的創作。 我後來有到這位插畫家提及的文創商品廠商網站晃晃⋯⋯
你知道著作權可能是所有智慧財產權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嗎? 你幾乎每天生活都會接觸到它。聽音樂,會接觸到錄音著作、音樂著作;看影片,會接觸到視聽著作;讀新聞,會接觸到語文著作;甚至手機裡每一個APP,都是電腦程式著作。正因為著作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所以更需要好好認識著作權。
現在隨著Podcast的興起,也有不少讀故事書的節目推出。 聽故事的父母、小孩當然沒問題,不過這些讀童書的Podcast節目方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嗎? 除非節目方說的是自己原創的故事,否則只要是讀出版社發行的故事內容,節目方就務必留意著作權議題,像我總是嘮叨的,一定要取得授權才能利用這些故事。
為了抓住消費者的眼球,許多店家開始嘗試在文案中加入消費者熟悉的歌詞,或充滿美感的現代詩詞,希望藉以吸引消費者停下來把文案讀完,甚至進而付費購買商品。 不過店家這樣做在法律上是沒問題的嗎?只要沒經過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授權,還是不宜任意寫進網路行銷文案裡,否則可能有侵害他人重製權和公開傳輸權的風險。
我最近發現了一個叫「platform A」的藝術電商平台,宗旨是居中媒合藝術家與收藏家。藝術家可以把已完成的作品在平台上展覽、出售;收藏家也可以在平台上尋覓適合的藝術家,進而委託客製化的創作。 瀏覽過官網介紹與網站條款後,如果你是希望推廣自己作品的藝術家或創作者,我認為有三大重點可以和你分享。
隨著藝術創作、設計作品的規模變大,加入團隊的人隨之變多,那創作的著作財產權又該歸誰擁有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涉及團隊中誰的貢獻比較多,甚至是誰掌握了更大的話語權,才能決定出創作的著作財產權由誰所有。有其他的可能性嗎?這一篇我們就來聊聊「共有」著作財產權的可能性,以及可以怎麼樣避免潛在風險。
前陣子聽一個插畫家分享如何提高創作的能見度,她提及可以把插畫授權給文創商品廠商,由廠商印製成T恤等商品銷售,創作者本身並不需要投入製作、銷售商品的額外成本,但隨著商品的銷售量,可以多少取得一定權利金的收入,也能讓更多消費者認識自己的創作。 我後來有到這位插畫家提及的文創商品廠商網站晃晃⋯⋯
你知道著作權可能是所有智慧財產權中,數量最多的一類嗎? 你幾乎每天生活都會接觸到它。聽音樂,會接觸到錄音著作、音樂著作;看影片,會接觸到視聽著作;讀新聞,會接觸到語文著作;甚至手機裡每一個APP,都是電腦程式著作。正因為著作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緊密的關聯,所以更需要好好認識著作權。
現在隨著Podcast的興起,也有不少讀故事書的節目推出。 聽故事的父母、小孩當然沒問題,不過這些讀童書的Podcast節目方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嗎? 除非節目方說的是自己原創的故事,否則只要是讀出版社發行的故事內容,節目方就務必留意著作權議題,像我總是嘮叨的,一定要取得授權才能利用這些故事。
為了抓住消費者的眼球,許多店家開始嘗試在文案中加入消費者熟悉的歌詞,或充滿美感的現代詩詞,希望藉以吸引消費者停下來把文案讀完,甚至進而付費購買商品。 不過店家這樣做在法律上是沒問題的嗎?只要沒經過著作財產權人同意、授權,還是不宜任意寫進網路行銷文案裡,否則可能有侵害他人重製權和公開傳輸權的風險。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有沒有抄襲?如何斷定侵權?著作權法是霸王條款嗎?藍泉媽媽對老高提出抄襲質疑,引起著作權、侵權的爭論,指出某幾部影片的某些片段,與日本的某些影片一句不差。一開始的討論從算不算抄襲?有沒有違法?延伸到沒有違法是不是不算抄襲?引起了對於著作權法的討論
Thumbnail
── 背前科、被判刑,比你想像中的還容易 🚨 ​ 抄襲行為,追究的本質是「商戰」。 只是,祭品是你的刑事前科。 ​ 在法律武器和道德準則夾擊之下,身為接案者的你毫無勝算。​ 我就問:為了接案,賠上你的前科,值得嗎? ​ ▋抄襲起訴
品牌做起來之後,總會引來一些投機且貪小便宜的人,冒用名義販售商品也好、蓄意詐騙也好,客戶因為種種因素,向這些仿冒者購買了商品或服務,出現了問題求償無門,有些還反過頭來責怪品牌商沒有做好品管云云,真是十分冤枉。
Thumbnail
《點子都是偷來》是由1+1圖配文的方式組成,作者奧斯丁.克隆 Austin Kleon 藉由引述名人語錄,探討創意與原創的來源,並鼓勵讀者從模仿開始創作。本書適合對創意思考卡關的讀者,提供了寓教於樂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作者遭到著作權侵害的經歷,包括法律流程、提出刑事告訴、移付調解等步驟,以及最終的和解過程。作者透過分享自身的經驗,呼籲大家對侵權行為不要視而不見。調解委員也覺得對方的行為太荒謬。
Thumbnail
律師,我的攝影作品,遭他人改作做成品牌logo,我可以要求他下架嗎? 身為文創作者,自己的作品遭到他人不當改作,例如將自己寫的小說,中間加上幾個章節、或是改變結局,甚至是將其中的幾個場景拍成影片,抑或是畫家創作的可愛小圖,遭他人改作加上背景圖或是文字,都是實務上常見侵害著作權人改作權之案例,構成侵
身為設計師的你,你和客戶簽的設計合約裡面如果「沒有」特別提到著作權歸屬,那著作人格權和財產權都將歸屬於你喔! 延伸討論 身為設計師的你,和外包夥伴有沒有簽合約呢 根據著作權法,「沒簽合約」,外包人員享有著作人格權與財產權。 發包的你只有「利用權」,依法不能再把作品用在別的地方。
Thumbnail
創作者,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那就是創意、點子用完了怎麼辦? 今天要介紹的書叫做《點子都是偷來的》,作者奧斯汀告訴我們,不是只有天才才能想出有創意的好點子,創意無所不在,人人都可以玩創意,因為「創意」大多時候都不是原創,你大可以去把這些點子偷過來,挪為己用。
Thumbnail
學術文化、數位科技,人工智慧發展的進步非常神速。海量的資訊迎面而來、各式各樣的創作成品,透過數位搜索工具,很容易被取得,也容易辨識作品是抄襲或原創。有志氣的寫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越來越傑出,在各自領域出人頭地。抄襲是個罪行,很容易理解,也被絶大多數創作者視為不能觸碰的「天條」。 最
Thumbnail
心裡感到不爽快 當你發現自己的文章被盜用時,第一件事情一定是心裡感到不爽快。為什麼我的文章被別人拿去用了,居然還比自己的流量點閱率還高?這真是讓人苦惱到不行。其實這是正常的心態,但重點是你要怎麼樣回應這件事情。回應的方法會影響到你後續寫作的心態。 盜版盛行 一篇文章被盜其實並不容易被查獲。我上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有沒有抄襲?如何斷定侵權?著作權法是霸王條款嗎?藍泉媽媽對老高提出抄襲質疑,引起著作權、侵權的爭論,指出某幾部影片的某些片段,與日本的某些影片一句不差。一開始的討論從算不算抄襲?有沒有違法?延伸到沒有違法是不是不算抄襲?引起了對於著作權法的討論
Thumbnail
── 背前科、被判刑,比你想像中的還容易 🚨 ​ 抄襲行為,追究的本質是「商戰」。 只是,祭品是你的刑事前科。 ​ 在法律武器和道德準則夾擊之下,身為接案者的你毫無勝算。​ 我就問:為了接案,賠上你的前科,值得嗎? ​ ▋抄襲起訴
品牌做起來之後,總會引來一些投機且貪小便宜的人,冒用名義販售商品也好、蓄意詐騙也好,客戶因為種種因素,向這些仿冒者購買了商品或服務,出現了問題求償無門,有些還反過頭來責怪品牌商沒有做好品管云云,真是十分冤枉。
Thumbnail
《點子都是偷來》是由1+1圖配文的方式組成,作者奧斯丁.克隆 Austin Kleon 藉由引述名人語錄,探討創意與原創的來源,並鼓勵讀者從模仿開始創作。本書適合對創意思考卡關的讀者,提供了寓教於樂的閱讀體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作者遭到著作權侵害的經歷,包括法律流程、提出刑事告訴、移付調解等步驟,以及最終的和解過程。作者透過分享自身的經驗,呼籲大家對侵權行為不要視而不見。調解委員也覺得對方的行為太荒謬。
Thumbnail
律師,我的攝影作品,遭他人改作做成品牌logo,我可以要求他下架嗎? 身為文創作者,自己的作品遭到他人不當改作,例如將自己寫的小說,中間加上幾個章節、或是改變結局,甚至是將其中的幾個場景拍成影片,抑或是畫家創作的可愛小圖,遭他人改作加上背景圖或是文字,都是實務上常見侵害著作權人改作權之案例,構成侵
身為設計師的你,你和客戶簽的設計合約裡面如果「沒有」特別提到著作權歸屬,那著作人格權和財產權都將歸屬於你喔! 延伸討論 身為設計師的你,和外包夥伴有沒有簽合約呢 根據著作權法,「沒簽合約」,外包人員享有著作人格權與財產權。 發包的你只有「利用權」,依法不能再把作品用在別的地方。
Thumbnail
創作者,都會遇到相同的問題,那就是創意、點子用完了怎麼辦? 今天要介紹的書叫做《點子都是偷來的》,作者奧斯汀告訴我們,不是只有天才才能想出有創意的好點子,創意無所不在,人人都可以玩創意,因為「創意」大多時候都不是原創,你大可以去把這些點子偷過來,挪為己用。
Thumbnail
學術文化、數位科技,人工智慧發展的進步非常神速。海量的資訊迎面而來、各式各樣的創作成品,透過數位搜索工具,很容易被取得,也容易辨識作品是抄襲或原創。有志氣的寫作者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越來越傑出,在各自領域出人頭地。抄襲是個罪行,很容易理解,也被絶大多數創作者視為不能觸碰的「天條」。 最
Thumbnail
心裡感到不爽快 當你發現自己的文章被盜用時,第一件事情一定是心裡感到不爽快。為什麼我的文章被別人拿去用了,居然還比自己的流量點閱率還高?這真是讓人苦惱到不行。其實這是正常的心態,但重點是你要怎麼樣回應這件事情。回應的方法會影響到你後續寫作的心態。 盜版盛行 一篇文章被盜其實並不容易被查獲。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