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創作被濫用了怎麼辦?三步驟維護自身著作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在先前我寫的文章《翻譯原文文章的著作權風險:標明出處就夠了嗎?》留言區,有讀者問到:「創作者遇到自己的文章被不當使用,該採取怎樣的行動自保呢?」

再次感謝讀者的提問,這確實對於創作者來說是很重要的問題。今天這一篇會將我當時的回覆再寫得仔細一點:)

維護著作權的自保三步驟

首先要強調,每一件侵權個案的處理,都會有細節上的不同,難以一概而論

這裡只介紹通案上是怎麼處理,有以下三個步驟:

01. 蒐證

主張創作被不當使用前,當然一定要先準備好自己的證據資料。至少要包括:

  1. 你是著作權人的證據(哪些屬於這類的證據,請參考我的另一篇《創作者主張著作權的第一步:保存創作歷程當證據》);
  2. 侵權人不當使用的證據

02. 下架侵權內容

準備好你手邊的證據資料後,就可以很有底氣地去要求對方下架了。

你可以:

  1. 自行聯繫對方(私訊、寄email先和對方溝通也是一種方式,順利的話,雙方可以平和、有效率地解決,但有高度可能是得到無聲卡或你不滿意的回覆⋯⋯);
  2. 透過網路平台檢舉:像是FacebookYoutube等平台都有相應的智慧財產權檢舉政策、表單,填個表、上傳手邊的證據,再等平台做出判斷、處置。
    而提出檢舉後,基於所謂「安全港條款」下的「通知/取下/反通知/回復」原則,網路平台通常會「暫時下架」涉及侵權的內容,也會給予對方答辯的機會,如果對方提不出對其有利的資料,或逾期答辯,平台就會將侵權內容正式下架
    反之,如果侵權方可以提出他並非侵權的資料,並經平台判斷認為屬實,平台就會回復侵權內容上架。
  3. 委請律師發函這也是實務上滿常見的做法
    雖然檢舉很方便,但如果平台的判斷對你不利,則難以解決,即便你不斷反覆地提起檢舉,只要侵權方有辦法捍衛其立場,你依然難以推翻平台的決定,可能就陷入死胡同了。
    因此,有時候及時透過律師發函,由律師具體列出所涉法規、侵權事證,表達你的訴求,反而有機會對侵權人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讓他願意正視可能到來的訴訟紛爭,進而儘早積極協商處理

03. 進入訴訟

如果你嘗試以上 2. 這樣的訴訟外解決方法,但結果並不順利,就只能透過法院作為公正第三方判斷、作出終局的結論了。

在台灣,侵害著作權是同時有刑責和民事損害賠償責任的,因此你可以對侵權人提起刑事告訴,並起訴民事訴訟。

(補充:作為民事訴訟的原告,是負有一定的舉證責任的,像是對方侵權的事實、損害賠償金額的計算等,都是需要原告這邊準備好提出的,所以也是相當專業的一門學問唷~)

(當然,如果透過輿論解決,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

以上介紹完你可以用來維護自身著作權的三個步驟,希望對走在創作路上的你有所幫助:)

也祝福大家沒事不會遇上被抄襲、不當使用的麻煩事!

-

如果你認為這篇文章很有幫助,歡迎留言告訴我,並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

如果你想轉載這篇文章,或有預約法律諮詢/服務的需求,歡迎透過Line或email聯繫我,也歡迎追蹤我的IG:emma_thelawyer聯繫方式點這裡👈)

Hello!我是Emma,一位執業6年的智慧財產權&性別律師,也是多間企業的法律顧問。目前全台執業中。 致力於協助客戶打造理想的事業與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不論你是設計或科技產業的夥伴,可能都會遇到面試官希望你拿出「作品集」,以確認你的經驗與新公司是否適合的狀況。但如果你的作品是在前東家做的,擅自展示可能有哪些侵權風險呢?這篇文章針對面試展示作品集,提供了《營業祕密法》與《著作權法》觀點的注意事項,並建議面試者在展示作品集前應取得前公司的同意授權。
身為創作者,保存創作歷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保存創作歷程,能夠證明作品的原創性和著作權歸屬,並為潛在的智慧財產權訴訟提供強而有力的證據。本文介紹了四種保存創作歷程的方法,尤其針對數位檔案、詮釋資料的保存,有所介紹。
曾有網友問我:「Emma~如果我的文章內容是翻譯其他人的文章,是標明出處就可以呢?還是我還需要先跟原作者聯繫呢?」 首先我要說,提出這樣的問題本身就是一件超棒的事,代表有意識到這可能牽涉著作權的疑慮。有了風險意識,下一步就能思考如何規避風險啦!
近來越來越多人在家做起烘焙,甚至從興趣走向販售,在IG上也時常可見個人烘焙工作室發布其作品。 但身為著作權律師,偶爾看到有店家販售的蛋糕、餅乾,是取材自迪士尼、三麗鷗、任天堂的IP角色,還是會內心為經營者抖一下——這會有侵害著作權、商標權的問題的啊啊啊(吶喊)。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談到「風格」,但到底什麼是風格呢? 相較於生活、美學、設計領域所定義的「風格」,今天這篇想從法律的角度切入聊聊風格是什麼,又該怎麼保護。 著作權法有個大原則叫「觀念表達二分法」,只保護「表達」,也就是真正呈現出來有形的作品,並不保護比較上位、抽象的「觀念/概念」。
設計人、內容創作者最怕的大魔王,應該就是被他人抄襲,或自己被指控抄襲,尤其發想設計時,難免可能會瀏覽、參考他人的作品,但怎樣的程度是安全,怎樣又算是「抄襲」呢? 今天這篇文將帶你了解著作權法實務對於抄襲的判斷方式,進而找到避開抄襲麻煩的解答。
不論你是設計或科技產業的夥伴,可能都會遇到面試官希望你拿出「作品集」,以確認你的經驗與新公司是否適合的狀況。但如果你的作品是在前東家做的,擅自展示可能有哪些侵權風險呢?這篇文章針對面試展示作品集,提供了《營業祕密法》與《著作權法》觀點的注意事項,並建議面試者在展示作品集前應取得前公司的同意授權。
身為創作者,保存創作歷程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透過保存創作歷程,能夠證明作品的原創性和著作權歸屬,並為潛在的智慧財產權訴訟提供強而有力的證據。本文介紹了四種保存創作歷程的方法,尤其針對數位檔案、詮釋資料的保存,有所介紹。
曾有網友問我:「Emma~如果我的文章內容是翻譯其他人的文章,是標明出處就可以呢?還是我還需要先跟原作者聯繫呢?」 首先我要說,提出這樣的問題本身就是一件超棒的事,代表有意識到這可能牽涉著作權的疑慮。有了風險意識,下一步就能思考如何規避風險啦!
近來越來越多人在家做起烘焙,甚至從興趣走向販售,在IG上也時常可見個人烘焙工作室發布其作品。 但身為著作權律師,偶爾看到有店家販售的蛋糕、餅乾,是取材自迪士尼、三麗鷗、任天堂的IP角色,還是會內心為經營者抖一下——這會有侵害著作權、商標權的問題的啊啊啊(吶喊)。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談到「風格」,但到底什麼是風格呢? 相較於生活、美學、設計領域所定義的「風格」,今天這篇想從法律的角度切入聊聊風格是什麼,又該怎麼保護。 著作權法有個大原則叫「觀念表達二分法」,只保護「表達」,也就是真正呈現出來有形的作品,並不保護比較上位、抽象的「觀念/概念」。
設計人、內容創作者最怕的大魔王,應該就是被他人抄襲,或自己被指控抄襲,尤其發想設計時,難免可能會瀏覽、參考他人的作品,但怎樣的程度是安全,怎樣又算是「抄襲」呢? 今天這篇文將帶你了解著作權法實務對於抄襲的判斷方式,進而找到避開抄襲麻煩的解答。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雖然已經過了一陣子(然後預算還算不出來到底刪了多少錢),但過年整理房間時翻到這張,還是廣傳一下金門立委陳玉珍的要飯說好了。她可能看錯了,我們手裡的是聚寶盆。 (明天2/19從斗六北上台北,若有在雲林金門人信任我可以約今天在斗六火車站請我轉交連署至造冊地點,我帶空白的給你寫也可以。)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在影視行銷中,一張海報的力量遠超過想像,它不只是劇集的視覺名片,更是一種敘事策略。《魷魚遊戲2》再次以強烈的「鮮豔童趣 vs 暗黑暴力」對比,將這部全球現象級劇集的獨特美學推向新高度。
一年前,我加入她的首批方格子付費訂閱制,沒想到,一場沒有終點的虛擬實境體驗就此開始。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簡單按個幾下,你可能面臨巨額求償】 ─使用盜圖方式經營,你已經觸法 對於剛開始經營網路賣場的新手來說, 可能會看到其他賣家拍得很漂亮的商品照片, 自己暫時沒有什麼想法, 就直接下載來放在自己的賣場或社群媒體上使用。 但在著作權的保護下, 任何形式的轉載或加工別人的作品都是
Thumbnail
文章被有心人刻意盜用製作成聲音影片賺取流量佣金,這類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將事件公開是為公義發聲,保護創作人的權益。
現在ai發展迅速,但創作者的權益依舊停留在遠古時代,有心人可以隨意使用創作者的作品餵ai,連meta公司都要拿使用者的照片去餵ai,看到這個消息時既生氣又難過,創作者得不到任何好處,權益遭到剝削,希望大家能尊重創作者的價值和作品權益,每一幅作品都是創作者花了大把心力在盡力完成,真心希望不要把創作的努
關於免費公開、預覽的故事圖片,也請不要進行二創、不帶有原址轉發.分享.或任何誤導他人之行為散佈本人的創作。 這邊的內容全數由我一個人獨自完成,絕對沒有合作創作者等第二個人,因為我對於著作權非常重視!如果花仙子們有看到惡意外傳、盜用、甚至是假借創作為自己的違法帳號甚至平台用戶,歡迎第一時間告訴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作者遭到著作權侵害的經歷,包括法律流程、提出刑事告訴、移付調解等步驟,以及最終的和解過程。作者透過分享自身的經驗,呼籲大家對侵權行為不要視而不見。調解委員也覺得對方的行為太荒謬。
Thumbnail
律師,我的攝影作品,遭他人改作做成品牌logo,我可以要求他下架嗎? 身為文創作者,自己的作品遭到他人不當改作,例如將自己寫的小說,中間加上幾個章節、或是改變結局,甚至是將其中的幾個場景拍成影片,抑或是畫家創作的可愛小圖,遭他人改作加上背景圖或是文字,都是實務上常見侵害著作權人改作權之案例,構成侵
Thumbnail
有價創作者 作為有價創作者,建立線上個人品牌並與讀者互動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時也需要注意自我保護,以確保網路安全和隱私。現代的網路社會越來越發達,很多訊息在不注意的時候就會洩漏。所以作為創作者必須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以防止被人陷害而無法自救。 隱私設置: 仔細檢查並調整部落格和社交媒體平台的隱私
身為設計師的你,你和客戶簽的設計合約裡面如果「沒有」特別提到著作權歸屬,那著作人格權和財產權都將歸屬於你喔! 延伸討論 身為設計師的你,和外包夥伴有沒有簽合約呢 根據著作權法,「沒簽合約」,外包人員享有著作人格權與財產權。 發包的你只有「利用權」,依法不能再把作品用在別的地方。
Thumbnail
心裡感到不爽快 當你發現自己的文章被盜用時,第一件事情一定是心裡感到不爽快。為什麼我的文章被別人拿去用了,居然還比自己的流量點閱率還高?這真是讓人苦惱到不行。其實這是正常的心態,但重點是你要怎麼樣回應這件事情。回應的方法會影響到你後續寫作的心態。 盜版盛行 一篇文章被盜其實並不容易被查獲。我上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商標權與善意先使用原則的界線,並通過實際案例解釋商標在交易市場上的重要性。文章討論了商標法相關規定以及案例分析,並探討了善意先使用的轉讓、授權和加盟等問題。最後強調商標在現今市場的重要性,並提供了相關案例和判決的參考。如需更多信息,請到作者的各大平臺觀看。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簡單按個幾下,你可能面臨巨額求償】 ─使用盜圖方式經營,你已經觸法 對於剛開始經營網路賣場的新手來說, 可能會看到其他賣家拍得很漂亮的商品照片, 自己暫時沒有什麼想法, 就直接下載來放在自己的賣場或社群媒體上使用。 但在著作權的保護下, 任何形式的轉載或加工別人的作品都是
Thumbnail
文章被有心人刻意盜用製作成聲音影片賺取流量佣金,這類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將事件公開是為公義發聲,保護創作人的權益。
現在ai發展迅速,但創作者的權益依舊停留在遠古時代,有心人可以隨意使用創作者的作品餵ai,連meta公司都要拿使用者的照片去餵ai,看到這個消息時既生氣又難過,創作者得不到任何好處,權益遭到剝削,希望大家能尊重創作者的價值和作品權益,每一幅作品都是創作者花了大把心力在盡力完成,真心希望不要把創作的努
關於免費公開、預覽的故事圖片,也請不要進行二創、不帶有原址轉發.分享.或任何誤導他人之行為散佈本人的創作。 這邊的內容全數由我一個人獨自完成,絕對沒有合作創作者等第二個人,因為我對於著作權非常重視!如果花仙子們有看到惡意外傳、盜用、甚至是假借創作為自己的違法帳號甚至平台用戶,歡迎第一時間告訴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作者遭到著作權侵害的經歷,包括法律流程、提出刑事告訴、移付調解等步驟,以及最終的和解過程。作者透過分享自身的經驗,呼籲大家對侵權行為不要視而不見。調解委員也覺得對方的行為太荒謬。
Thumbnail
律師,我的攝影作品,遭他人改作做成品牌logo,我可以要求他下架嗎? 身為文創作者,自己的作品遭到他人不當改作,例如將自己寫的小說,中間加上幾個章節、或是改變結局,甚至是將其中的幾個場景拍成影片,抑或是畫家創作的可愛小圖,遭他人改作加上背景圖或是文字,都是實務上常見侵害著作權人改作權之案例,構成侵
Thumbnail
有價創作者 作為有價創作者,建立線上個人品牌並與讀者互動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時也需要注意自我保護,以確保網路安全和隱私。現代的網路社會越來越發達,很多訊息在不注意的時候就會洩漏。所以作為創作者必須要有自我保護的意識,以防止被人陷害而無法自救。 隱私設置: 仔細檢查並調整部落格和社交媒體平台的隱私
身為設計師的你,你和客戶簽的設計合約裡面如果「沒有」特別提到著作權歸屬,那著作人格權和財產權都將歸屬於你喔! 延伸討論 身為設計師的你,和外包夥伴有沒有簽合約呢 根據著作權法,「沒簽合約」,外包人員享有著作人格權與財產權。 發包的你只有「利用權」,依法不能再把作品用在別的地方。
Thumbnail
心裡感到不爽快 當你發現自己的文章被盜用時,第一件事情一定是心裡感到不爽快。為什麼我的文章被別人拿去用了,居然還比自己的流量點閱率還高?這真是讓人苦惱到不行。其實這是正常的心態,但重點是你要怎麼樣回應這件事情。回應的方法會影響到你後續寫作的心態。 盜版盛行 一篇文章被盜其實並不容易被查獲。我上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商標權與善意先使用原則的界線,並通過實際案例解釋商標在交易市場上的重要性。文章討論了商標法相關規定以及案例分析,並探討了善意先使用的轉讓、授權和加盟等問題。最後強調商標在現今市場的重要性,並提供了相關案例和判決的參考。如需更多信息,請到作者的各大平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