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無價之畫:巴黎的追光少年(上、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與書的相遇,是上帝美好的安排。

7月23日那天,因為下午要訪談兩位作家而北上渡假的全家,早上決定去淡水長老教會聚會,順便探訪一下馬偕的腳步。

說起來,上次去淡水老街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兩個孩子倒是畢旅都有來過,那也不過是年初的事情,不過我小時候住天母北投,對於四十年前的淡水可不是沒有印象,雖然變化很大,但基本方位的感覺可沒跑掉。

總之出了捷運站,借了Youbike,一家人騎往…往下一個還車地點,只能說,老街還車不易,到了卻發現停車柱全滿,還要再往下一個,反而累人,而且熱死。

更慘的是,到了教會才發現「今日開始封館整修」……對,我大老遠跑兩百公里路程結果跟我說整修中。

但上帝的旨意就在這裡面,現場有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聚會暫時換去淡江中學,於是我們多走一段路,爬上山坡,來到美麗的淡江中學參加聚會,還順路看了幾個景點。

淡江中學真的美極了,所以觀光客也不少,而下山的時候,因為真的太熱,我們躲進淡江圖書館裡面散熱一下順便搜尋中餐用餐地點。

就在那裡,我看見架上有這套漫畫。

是的,這書一直擺在我的代購書單裡面已經好久了,但這幾年其實我盡量買電子書,紙本書大多是有特別理由才會買,而其他書則是為了湊免運才留在書單裡的,所以往往要等上好多年才會入手,這套書就是其中一套。

想不到會在這時候遇見,然後把它看完。

故事說的是台灣前輩藝術家楊三郎的故事,其實日本時期的這些藝術家,因為殖民的關係,一方面受到極大的文化衝擊,二來也需要加倍的努力才能取得上場機會,因此能出頭的莫不為一時之選,都是藝術界的明星。

當然,我們知道其中有不少都在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時代被民黨殺掉了,因為這些傑出人才完全能反映出國民黨沒文化的醜態,絕對是國民黨最痛恨的一群。

話說我們至今還在忍受華國美學的荼毒……其實那些前輩藝術家原本可以為台灣開創出怎樣的國族美學啊!

不過本書在這部份較少著墨,而是集中在楊三郎成名的早期,有關他在巴黎沙龍出名的那段歷史。當然也描繪了他與淡水的關聯。其實上,作為一個面對日本的門戶,淡水在日本時代的確是人文薈萃的地區,嘉義畫家陳澄波也畫過許多淡水風景。

這多少也跟馬偕根據地在淡水有關連,畢竟正是馬偕引進西方文化,大大改變北台灣的文明水平(南部則是馬雅各、巴克里,台灣第一間西方教育學校就是興建在台南,而且是女校,第一間報社也是在台南),而這也不過是一百年前的事情而已。

楊三郎算是在這群畫家裡面比較好運的,他沒被清算,還有機會領導新一代藝術家,算是為台灣藝術延續了香火。

能在這樣碰巧的時機看見這套書,還真是幸運阿!

無價之畫:巴黎的追光少年(上、下)
作者: HOM 
出版社:蓋亞 
語言:繁體中文
叢書系列:畫話本
規格:平裝 /18 x 24 x 1.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moge (毛毛牙)的沙龍
212會員
1.1K內容數
大家好,我是子藝(momoge),新書歸途2:駱沙利南2024台北書展同步上市喔!
2025/04/23
說到桌上型角色扮演遊戲(TRPG),我想我的狀況點特殊。 是的樣的,其實我一場都沒玩過,不騙你,一場都沒有,雖然我手邊有各種規則書、手冊、整套的骰子、各種指示物,也自己畫過不少地圖。 很現實的一點在於,我身邊從來都沒有人跟我有一樣的嗜好,打從前網路時代就這樣,就一個很鄉下的阿宅,貪婪著蒐集找得到
Thumbnail
2025/04/23
說到桌上型角色扮演遊戲(TRPG),我想我的狀況點特殊。 是的樣的,其實我一場都沒玩過,不騙你,一場都沒有,雖然我手邊有各種規則書、手冊、整套的骰子、各種指示物,也自己畫過不少地圖。 很現實的一點在於,我身邊從來都沒有人跟我有一樣的嗜好,打從前網路時代就這樣,就一個很鄉下的阿宅,貪婪著蒐集找得到
Thumbnail
2025/04/22
有點沈重的故事,還好最後有個豁然開朗的結局。 從書名就知道故事主軸,這裡講的是出生在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被要求負擔家務,還要面對不適任父母的時候,要如何成長的故事。 這真的很沈重。 因為還是小學生的主角「殺了自己」。 所謂殺,指的是扼殺自己的感情,明明只是小學生,還在一個可以撒嬌、貪玩貪
Thumbnail
2025/04/22
有點沈重的故事,還好最後有個豁然開朗的結局。 從書名就知道故事主軸,這裡講的是出生在高風險家庭的孩子,從小就被要求負擔家務,還要面對不適任父母的時候,要如何成長的故事。 這真的很沈重。 因為還是小學生的主角「殺了自己」。 所謂殺,指的是扼殺自己的感情,明明只是小學生,還在一個可以撒嬌、貪玩貪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2025/04/15
這本書是參觀長老教會歷史檔案館時獲贈的,正好我很愛這種歷史書籍,所以拿到很快就看了,也讓我對於長老教會在台灣的宣教史有更完整的認識。 長老教會在台宣教160年了,不過這當然不是基督教最早來台的紀錄,荷蘭時期自然也有宣教士來台,而且也有進行宣教活動,所以當年其實也有不少人受洗,尤其是平埔族聚落,後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與書的相遇,是上帝美好的安排。 7月23日那天,因為下午要訪談兩位作家而北上渡假的全家,早上決定去淡水長老教會聚會,順便探訪一下馬偕的腳步。 說起來,上次去淡水老街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兩個孩子倒是畢旅都有來過,那也不過是年初的事情,不過我小時候住天母北投,對於四十年前的淡水可不是沒有印象,
Thumbnail
人與書的相遇,是上帝美好的安排。 7月23日那天,因為下午要訪談兩位作家而北上渡假的全家,早上決定去淡水長老教會聚會,順便探訪一下馬偕的腳步。 說起來,上次去淡水老街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兩個孩子倒是畢旅都有來過,那也不過是年初的事情,不過我小時候住天母北投,對於四十年前的淡水可不是沒有印象,
Thumbnail
家中書多成災,我若忍不住動手整理,先生往往不太高興,埋怨我把他的書打亂了。關於書,他自有獨特、專屬的脈絡,分類全然唯心,未必符合常理。凡人如我無從瞭解某些神秘的連結,不明白甲書和乙書骨子裡其實是姊妹。這兩本詩集:羅智成《光之書》和楊澤的《彷彿在君父的城邦》便是其中一組。   多年前,先生至台南求
Thumbnail
家中書多成災,我若忍不住動手整理,先生往往不太高興,埋怨我把他的書打亂了。關於書,他自有獨特、專屬的脈絡,分類全然唯心,未必符合常理。凡人如我無從瞭解某些神秘的連結,不明白甲書和乙書骨子裡其實是姊妹。這兩本詩集:羅智成《光之書》和楊澤的《彷彿在君父的城邦》便是其中一組。   多年前,先生至台南求
Thumbnail
#灣生 書中有一段話可以用來總結這個故事:「在同一片海洋的見證下,有些緣分無法開花結果,但各自結的果實偶然相遇,又生出新的緣分。」 就是如此好看的故事。
Thumbnail
#灣生 書中有一段話可以用來總結這個故事:「在同一片海洋的見證下,有些緣分無法開花結果,但各自結的果實偶然相遇,又生出新的緣分。」 就是如此好看的故事。
Thumbnail
1872年,馬偕博士千里迢迢來到台灣,在滬尾(淡水)登岸,就此落地生根。 他積極傳教之餘,更建置醫療服務、開辦學校和提倡衛生觀念。 一個終其一生用大愛奉獻給了台灣的歷史人物, 2022年,適逢馬偕博士來台灣150周年紀念,看繪本《淡水河邊的神奇馬偕》如何敘說他的故事.
Thumbnail
1872年,馬偕博士千里迢迢來到台灣,在滬尾(淡水)登岸,就此落地生根。 他積極傳教之餘,更建置醫療服務、開辦學校和提倡衛生觀念。 一個終其一生用大愛奉獻給了台灣的歷史人物, 2022年,適逢馬偕博士來台灣150周年紀念,看繪本《淡水河邊的神奇馬偕》如何敘說他的故事.
Thumbnail
今天的領受 覺得有點需要沉澱一下, 很感謝主今天看了 三個小小的藝術空間 跟同恩在中山吃完早午茶, 就前往公館去看兩個小小展, 都是不同主題的, 其中有一個是一位藝術家跑到 花蓮 砂卡礑部落與當地居民 的一些生活記錄,挺有趣的 後來因為晚上要跟豬ㄈ約去活動, 所以就跟同恩道再見了, 之後見面就是明年
Thumbnail
今天的領受 覺得有點需要沉澱一下, 很感謝主今天看了 三個小小的藝術空間 跟同恩在中山吃完早午茶, 就前往公館去看兩個小小展, 都是不同主題的, 其中有一個是一位藝術家跑到 花蓮 砂卡礑部落與當地居民 的一些生活記錄,挺有趣的 後來因為晚上要跟豬ㄈ約去活動, 所以就跟同恩道再見了, 之後見面就是明年
Thumbnail
2020年,北師美術館辦了「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展。那次展覽讓我認識好多過去完全不知道、活躍於日治時期台灣的畫家。2021年底,北師美術館又辦了「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以光為名,回應一百年前台灣文化協會的創立,透過藝術,呈現當時的人如何懷抱勇氣,追尋那份覺醒
Thumbnail
2020年,北師美術館辦了「不朽的青春—台灣美術再發現」展。那次展覽讓我認識好多過去完全不知道、活躍於日治時期台灣的畫家。2021年底,北師美術館又辦了「光—台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以光為名,回應一百年前台灣文化協會的創立,透過藝術,呈現當時的人如何懷抱勇氣,追尋那份覺醒
Thumbnail
酒釀的回憶、越陳越香  淡專同學在Line的電郵中傳來充滿青春漂泊帥氣的老照片,照片中年輕稚嫩不知天高地厚的男男女女,一排排整齊排列在名流、追風、野狼與偉士牌的摩托車旁,有人稍息立正,有人臉露出開心的滿足、有人眼中凝視遠方,好似旁邊女子只是傲視群雄帥氣的陪襯,照片中青春亮麗的穿著,在現在的審美觀的透
Thumbnail
酒釀的回憶、越陳越香  淡專同學在Line的電郵中傳來充滿青春漂泊帥氣的老照片,照片中年輕稚嫩不知天高地厚的男男女女,一排排整齊排列在名流、追風、野狼與偉士牌的摩托車旁,有人稍息立正,有人臉露出開心的滿足、有人眼中凝視遠方,好似旁邊女子只是傲視群雄帥氣的陪襯,照片中青春亮麗的穿著,在現在的審美觀的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