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醫療的轉變與保險轉嫁的對應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癌症若於早期發現治療成功率和存活率都能顯著提高,若因資金不足而錯失黃金治療期真的很可惜。

國人罹患癌症人數逐年增加,衛福部統計,癌症居111年國人主要死因第一位,癌症死亡有8成7集中於55歲以上族群。

當今癌症已不一定是絕症,尤其近幾年來免疫治療出現之後,讓癌症有機會成為一種「可控制之慢性病」。

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癌症治療新契機?專家驚曝:ㄧ療法有望將癌症變成「慢性病」
資料來源:好險塾

資料來源:好險塾

癌症治療恐需花費上百萬,然而台灣保戶癌症險保額平均僅 50 萬元!

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新式醫療的費用價格不斷提高,現今的癌症醫療非常燒錢,擔心罹患癌症帶來的財務崩潰風險,可以透過保險來轉嫁。

目前癌症醫療趨勢轉變成非住院型態,過往的保險商品無法有效支援此一趨勢的轉變,近期「實支型住院醫療險爭議」,爭議的核心之一就是在於「保戶沒買到對的保單」。

立即檢視一下自己的保單,看看你的癌症醫療保單買對了嗎?

  • 搞清楚自己買了那些保險。
  • 紀錄下來檢視是否還符合現在的需求。
  • 找專業的CFP提供諮詢、規劃與建議。
實支型住院醫療險爭議》先天不足又後天失調,金管會擺爛不處理調漲保費(上)
實支型住院醫療險爭議》先天不足又後天失調,金管會擺爛不處理調漲保費(下)

生病罹患癌症人人不要,若你無法確保自己不會罹癌,甚至是有家族病史的高風險族群,在「治療癌症很燒錢」的環境下,買到足夠的癌症保額能確保不幸來臨時,家裡經濟撐得過治療這些年的花費,確保病人在治療期間得到安心、放心的「醫療」、「經濟」與「生活」狀態。

你會感謝自己現在的決定。

    14會員
    14內容數
    「幸福」就是「健康」、「富足」擁有「魅力」生活的選擇權。坤濱身為國際認證高級專業理財顧問CFP,能協助您在事業起步時做好「保護財富」,主升段時幫您「創造財富」,交棒階段完善規劃「傳承財富」。透過理財觀念與知識的分享與交流,創造財務幸福與魅力人生。CFP can help.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北榮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開幕 提升臺灣醫療國際競爭力 【記者_許家源/雙北報導】 蔡英文(15)日上午出席「臺北榮總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開幕典禮」時表示,這個中心的落成開幕,完成了臺灣癌症精準醫學放射線治療最後一塊拼圖。政府的目標是要結合各大醫學中心的量能,頃全力發展更好、更先進的技術,為臺灣打造出「精準放射線治療國家隊」。不僅照顧國內癌友及家屬,同時
    Thumbnail
    avatar
    許家源記者
    2023-05-16
    丹兔馬&醫療日常 重大傷病和癌症金該如何選擇?癌症目前許多治療,如標靶藥物、免疫療法等,並不包含在傳統療程型的癌症險理賠範圍, 如國人最常見的大腸癌採用的標靶藥物每月動輒15~20萬的開銷,必然成為家中的沈重負擔, 現在主流是以資金運用自由的一次給付型防癌險、重大傷(疾)病為主,罹癌後會直接理賠一筆保險金作為抗癌的醫療支出。
    Thumbnail
    avatar
    丹兔馬的療育森林
    2023-02-04
    癌症篩檢〉沒有對照組臨床試驗的醫療,傷人更傷荷包!文 / 黃達夫 編按:如果能夠早期診斷出癌症,及早治療就會大幅提升痊癒率,看似很有道理!但目前我們對癌症的認知,以及科技尚無法分辨哪些腫瘤會惡化,哪些不會!所以,其實越早發現癌症,產生過度醫療的問題也會越嚴重。 延伸閱讀 癌症新希望?BNCT只是迷人卻不切實際的非主流療法 延伸閱讀
    Thumbnail
    avatar
    遠見雜誌
    2022-06-30
    一部有關台大癌症醫療中心的影片罹癌像一記重槌,打在一群不同年齡層、不同抵抗力的人身上,唯一的治療方式就是以毒攻毒,不管是手術切除、化療、電療、標靶藥物,用的都是無差別攻擊某一個器官的好細胞和壞細胞,同時動輒耗去大量時間與金錢。 https://youtu.be/sotcszfabVk
    Thumbnail
    avatar
    Grace
    2022-05-15
    癌症中醫偕同治療 (四) 心身症篇 - 如何安頓身心?57歲的翁小姐在2年前確診為右扁桃腺癌,隨即於台大醫院做手術全切除,一個月後開始每周1次的化療與每周5次的放療,為期七周。手術後即開始中醫偕同治療,以降低化、放療副作用與癌症復發機率。化放療後半段出現了口舌乾燥、味覺減弱、右耳悶塞感、右側頭痛、迎風落淚、喉中炙臠、畏寒等症狀。
    Thumbnail
    avatar
    羅瑞陽醫師的中醫觀點
    2021-12-28
    癌症之中醫偕同治療(三)放療篇 – 如何改善放療副作用?         有點像是去海灘上曬太陽,紫外線將皮膚曬傷,嚴重的部分會起水泡或脫皮,輕微的區域只會曬黑。 以中藥修護的概念,比較像是滋潤、養陰,例如皮膚曬傷時塗上蘆薈;而加速生長,則比較像是補氣、補陽的作用,用以增加細胞生長的動力   放射線治療是採用高能量的放射線從體外照射腫瘤所在位置,或將含放
    Thumbnail
    avatar
    羅瑞陽醫師的中醫觀點
    2021-12-11
    癌症之中醫偕同治療(二)化療篇 – 可以怎樣改善化療副作用?「祛邪」與「扶正」二種面向,化療藥是非常強的祛邪藥物,所以在化療期間,中藥偕同治療,以扶正修復身體為主要方向 化療期間,首重開脾胃,保有好胃口、強化腸胃吸收功能 化學治療所使用的藥品可以無差別地將正常細胞、腫瘤細胞阻斷、抑制分裂及增生。但腫瘤細胞較正常細胞需要更多的營養供給,以支撐它快速分裂、增生。
    Thumbnail
    avatar
    羅瑞陽醫師的中醫觀點
    2021-11-22
    癌症之中醫偕同治療(一)手術篇 — 什麼時候開始最恰當?手術是去除腫瘤的一種治療選擇,但自相矛盾地,也可能刺激腫瘤的轉移和復發 術後極短時間內,是癌細胞建立新據點搶灘的機會,醫師也應當搶時間儘早作處置 腫瘤確診後,有些情況適合以手術方式將病兆切除,除了手術本身的風險之外,對於腫瘤又會有何影響? 2017年3月一篇發表於癌症研究期刊《Cancer Rese
    Thumbnail
    avatar
    羅瑞陽醫師的中醫觀點
    2021-11-20
    當病人問我:「我的身上只有一個癌症,為什麼要跑那麼多科?」明明一位病人身上只有一個癌症,為什麼要在這麼多科別之間跑來跑去呢?分這麼細幹嘛,不能由一位醫師從頭看到尾嗎?
    Thumbnail
    avatar
    阿君
    2020-09-02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一定要學會定期癌症身體檢查丨中環健康雖然,現在很多重病大病都有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法,且治癒率還挺高,但是,癌症仍是人類醫學上的一大難題。很多癌症病人在被確診的時候,往往都是晚期,治癒率較低且治療代價極大,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我們又應該怎樣提前做好預防呢? 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難以被發現 很多人都覺得癌症被發現時已經處於晚期的原因
    Thumbnail
    avatar
    中環健康助手
    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