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字] 為台灣的醫療制度全面「體檢」、開藥方!|2024柯文哲國政記者會

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影片逐字內容,影片來源: 柯文哲 YouTube 頻道;為台灣的醫療制度全面「體檢」、開藥方!|2024柯文哲國政記者會;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Q44N3pcJ4g

Preview

疫苗我們還是認為在醫學上是最有效率的治療,所以這個只要在醫學上被證明有效,放寬使用。

那個全責護理就是說,一個人生病在醫院你知道,這個就包括大小便的處理什麼,一些翻身、上廁所也都有人可以幫忙你處理。

美國 FDA 通過的藥到我們台灣拿到藥物許可證,可是要申請這個健保給付平均要七百多天,要兩年。所以我們現在主張是這樣:如果這個藥我們在台灣拿到藥證許可證,好,你現在健保要申請,要不要給付?你就慢慢審吧。但是我們就開會自費市場,但是有個原則啦,公開透明就好。


第一點,我們健保實施二十幾年來,民眾滿意度非常高,90%。可是如果你去問醫護人員,滿意度就剩下 30%。所以表示說我們目前的健保制度,在一個程度上是犧牲醫護人員去建構出來的。表面上民眾滿意度 90%,但如果你回到實質的這種成績。

我們看看喔,第一個,不要去拿其他國家比較,我們拿我們旁邊的日本跟韓國,其實我們的平均壽命還是比韓國、日本差。特別在你看 COVID-19 這一年,掉了更多。嬰兒的死亡率也是創下了這個 15 年來新高,那新生兒的死亡率是一個月內死亡,嬰兒是一年內死亡,其實我們的數字,如果跟韓國、日本比起來也是偏高。孕婦跟產婦的死亡率也比韓國、日本高。癌症的存活率我們又輸給日本、韓國。然後所謂可避免的死亡率,比方說:肺結核、高血壓。這種就是說,那個肺結核理論上是吃藥會好的,高血壓是你有量血壓,然後去治療也會好的。甚至子宮頸癌,子宮頸癌如果你有做抹片,就算你得了癌症,因為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其實 10 年存活率,它不是算那個 5 年存活率,它一個算什麼 10 年存活率,這個也是相當程度可以救回來。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老百姓都很滿意,可是你去追究它實際的成績,比韓國、日本都差很多。

還有一點,健保年年虧損,按照這個速度下去,你看,從來沒有 plus 過,都是 minus,按照這個速度很快會破產。

到底健保是社會保險還是社會福利,如果是社會保險,它應該是保大不保小。如果是社會福利的話,那保費不可能收這麼低。所以我們現在台灣的健保就是,你要付陽春麵的錢,可是你要吃牛肉麵,這當然是問題。

其實我們跟韓國、日本比較起來,成績不好真正的原因是什麼?錢太少了。因為我們現在醫療衛生支出,在小英上任的時候是 6.2%,那本來說要達到 7%,其實到最後,我們現在台灣是 6.6%,韓國已經接近 9% 了,日本是 11% 了,所以你醫療衛生支出佔 GDP 的百分比就比韓國、日本低。那你錢就比較少,你有什麼理由要求說成績跟人家一樣好?所以事實上我們現在健保,一個很大的困境就是,預算就是不足。那你預算不足的狀態下又要讓老百姓就是說,用付保險的錢去得到社會福利的這種,這種服務不可能。

因為我們用全民健保要維持這個全民健保的假象,所以千方百計去抑制台灣自費醫療市場的發展,這個就當然也是問題。

另外一個,因為藥價差一直砍,砍到最後就是外國廠商就不進,我想你們也聽過說,那一個藥賣幾毛錢,一個藥賣幾毛錢,你還砍他,乾脆我都不要做了。

另外一個血汗醫療,如果在 30 年前,你還可以要求說大家為了榮譽。我記得我印象中,我曾經一個月值班 17 天,你現在叫年輕人值班 17 天。那個第一個,根本就違反勞基法。

其實我們今天所有健保的問題這一張是最根本的,錢就是不夠。那大概 OECD 國家是 9.7%,那台灣自稱是一個現代化國家,結果我們醫療衛生支出才 6.6%。所以事實上,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我們用這麼低的醫療衛生支出,還一個維持目前健保的樣子,其實已經很困難了。但是過去是因為醫護人員、血汗工廠撐住,但是我覺得這越來越困難,所以這遲早會出問題。

在小英總統上任的時候是 6.2%,她當時的想法是 7.5%,就佔 GDP 的 7.5%,其實到現在是 6.6%。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要提出各種解方,不過我們再看看目前我們醫療衛生的一些問題:總額管制。

我想在做醫院經營的一定最痛恨這個,因為錢不夠嘛對不對,所以乾脆跟你講說:好,我們就設定這麼多錢,隨便你們做,反正不管你怎麼做,錢就這麼多。因為它是算點數,所以大家想說,我點數沒有衝高,我的佔比不夠。真的每個都衝高,那點數就稀釋掉,一點變成也許 0.88 元。所以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看門診很方便,但是品質很差。你想想看,我們一個門診,一個早上要看一百多個,甚至兩百個,這用膝蓋想都知道品質一定不好。所以這個也是,因為這個沒有辦法給他足夠的錢,所以要用衝量,衝量其實最後品質都不好。

所以表面上看起來民眾滿意度 90%,但實際上是一大堆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解決的話,相信在未來的兩三年內,應該就會看到後果。所以我們提出三個原則:投資健康,有效醫療跟永續健保。

第一點,我們叫健保,其實真正的理想應該是大家不會生病,就算生病只生小病,得了小病他不會變成大病,得了大病不會死掉,這才是一個目標。我們在醫療衛生支出,如果佔 GDP 的佔比升高,我們是投資健康,讓大家健康不會生病,OK。那還是有效醫療,醫學上有另外一個名稱叫無效醫療。我自己是葉克膜專家,我過去常常看到很多葉克膜濫用的例子。所以如何讓醫療更有效,也是我們要努力要去思考的。最後才是一個,健保還是要永續經營。如果按照目前的狀況只是粉飾太平,估計兩三年內整個健保就會出問題,所以我們只有很短的時間要來把這個健保的問題解決掉。

表面上看起來,我們醫療衛生支出佔 6.6%,其實健保只佔 3.3%,其他的是自費。公共衛生的錢,事實上健保的佔比在整個 GDP 它是很低的。其實我還是要謝謝我們的醫護人員,為什麼你知道?因為美國醫療衛生支出佔 GDP 的 17% 的表現也沒有比我們好,所以我們用這麼少的錢,可以撐住已經算很厲害了,只是說終究不能撐太久,所以這個健保總額還是要擴大。

另外一個剛才講過,不會生病,就算生病只得小病,就算得了小病不會變大病,得了大病不會死,是要往前移。所以我們應該慢慢預防勝於治療,要強化公共衛生,提倡健康生活型態。意思就是說,我們將來在提高醫療衛生支出的時候,恐怕要移比較多的錢去國民健康那一部分,讓國民可以過更健康的生活,這也是要花錢的。

在醫學上,疫苗還是最便宜有效的工具,比方說小朋友的那個輪狀病毒,如果是它在醫學上已經被證明有效,乾脆就由國家來支出。所以,對疫苗我們會採取比較寬鬆的態度。

全責護理,這是這樣,現在大家家裡少子化,如果你的爸爸媽媽生病住院,那怎麼辦?難道大家全部請假去當醫院當看護工,很困難。你怎麼你請假請一天,也不能請一個月。那你如果要顧看護工,我印象中現在大概一天要兩千二,一天兩千二,一個月下來就六萬多塊,比你的薪水還多。那個全責護理就是說,一個人生病在醫院,這個包括大小便的處理,一些翻身、上廁所,都有人可以幫忙你處理。當然這是這樣,全責護理一定要增加錢,所以大概折衷的辦法就是,也許健保 cover 一部分,然後一部分是家屬自己處理。所以慢慢這個全責護理一定要推。

這巴氏量表是每一個醫生,也是內心覺得麻煩的,就是說,因為以前一定要巴氏量表分數夠低才可以申請外籍看護工。我是主張寬鬆一點,但是按照不同程度課不同的人頭稅,比方說我們是希望說我母親 80 歲,看起來很健康,那巴氏量表打起來就一定正常,不可能僱外傭。可是我們是希望說有人照顧她不要跌倒,而不是等她有一天跌倒了變成那個坐輪椅,再來請看護工。所以意思就是說,外籍看護工慢慢給他分兩種,一種是真正有病要照顧,這個要用巴氏量表;另外一個,他只是比較偏向家庭幫傭的用另外一條路。那也許這兩個,我們將來給他刻不同的人頭稅,所以這些問題就解決掉了。

那遠距醫療我也覺得要推動,因為這個,特別在 COVID-19 之後,既然它是一個被證明是可以有效運作的系統,那這個還是可以繼續使用。

我們主張也是醫療衛生支出應該占到 GDP 的 8%,不過這當然我也不認為說,這什麼在上任的第一年就給他加到 8% 了,沒有必要。我們從 6.6,逐年開始給它增加。那原則上,比方說要做全責護理,要打疫苗,這些錢不要再去吃目前健保的錢。所以目前為什麼在推全責護理,大家會推得不順,因為想要做這個要從健保總額裡面再去擠出來,當然大家反對。

另外一個,這也是我當醫生的時候最有感觸的,病人來看門診,他沒有拿個藥抽個血,他覺得好像今天沒有看到醫生。其實我跟你講,這就是我們對智慧財產權還是不太尊重,我們現在整個健保支出,流於藥費、檢查費。我(醫生)跟你講,然後讓你可以不要生病,這本身就應該值錢。全民健康保險法明明第 44 條、45 條就講到:要實施全民健保一定要家醫、分級、轉診,論人記酬。可是 20 幾年來都沒有實現,所以是這樣,這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慢慢給他做到,要往那個方向前進。

有人說,現在缺護理人力,是不是乾脆引進外國的護理人力?我是反對的。為什麼?因為其實我們台灣不是沒有護理人力,是那個薪水太低了。據我所知好像現在護理系畢業,平均會當護理師的時間大概只有 7 年,很快就轉行,為什麼?很簡單,薪資太低。

另外一個是放寬自費市場,因為健保錢又有限,所以千方百計要減少健保的支出,所以比方說外國一個美國 FDA 通過的藥,到台灣拿到藥物許可證,可是要申請這個健保給付平均要 700 多天,要兩年。所以現在主張是這樣,如果這個藥我們在台灣拿到藥證許可證,好,你現在健保要申請,要不要給付,你就慢慢申辦。但是我們就開放自費市場,但是有個原則,公開透明就好,每個醫院的自費項目要上網公開。我認為只要公開透明,可以減少掉很多問題。但是不要為了怕增加健保支出,如同現在健保局,千方百計的要減少這個新藥材、新醫材上市,故意要拖兩年多。我想這個沒有必要。我們健保還是保障人民基本的這種醫療,但是我們開放自費市場。

重點的這種八點(醫療政策)都寫在這上面,作為我們在醫療上的主要的政策。

第一條,醫療衛生支出還是要提高到 8%,錢少做不了事情;第二條,我的目標是不生病,萬一生病只有生小病,而不是等到他生大病再來讓他治療,所以應該提倡這個減重、戒菸、運動,然後癌症篩檢,三高控制,健檢這些。另外疫苗我們還是認為在醫學上是最有效率的治療,所以這個只要在醫學上被證明有效,放寛使用。另外家醫、分級、轉診、論人計種,雖然不能一步到位,慢慢還是要往那個方向前進。另外,在健保制度之下,我覺得我們就開放自費市場,這樣才可以讓台灣的醫療產業比較有機會發展。再來就是說,全責護理,這是一個要發展的。少子化,你不能要求你的親人來照顧你,所以這個全責護理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把它建立起來。巴氏量表不應當作為申請外籍看護移工唯一的標準,應該有不同的思維。最後就是這樣,那個 65 歲以上老人健保的問題,其實台北市早就做了,只是其他縣市,有人要把它當作政見,因為事實上台北早就做了。但是這樣,錢從哪裡來?因為台北市我們(遵守)財政紀律,我當時就是把其他地方省下錢挪來這裡用。所以台北市的老人,本來在 65 歲以上就全額健保費的補助,當然我們有排富條款。

所以這大概就是我們,在這次總統大選的醫療政策的主張。好,謝謝大家。

9會員
170內容數
逐字 柯文哲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算命逐字稿(建置中)應該不會有人真的付錢吧...... 我會更新逐字稿給自己 但是需要一點時間XD
avatar
程程
2023-08-06
老竹自出版電子書平台的心得  大家好,我是老竹,從《原來我早就不需要修煉了:第一卷‧浮雲谷》上架至今,已經快要滿一年了,到目前為止共上架了六本電子書(三本免費),今天來統整電子書自出版的一些心得。   不管是電子書還是實體書,做出來之後,第一個要面臨的關卡就是找通路,實體書要有書店賣,電子書要有平台賣。
Thumbnail
avatar
紫色竹子(寫小說的)
2023-07-15
Chris Brennan 與 Robert Hand 對整星座宮位制爭論的訪談逐字稿從升起的星座開始,接著依次標號每一個整個星座。在上面的例子中,第一宮將是獅子座,第二宮將是處女座,第三宮是天秤座。這是第一種宮位分割系統。我在文獻中沒有找到任何稱呼,因此為方便起見,我稱之為「星座-宮位」系統。注意,計算是按整個星座進行的。
Thumbnail
avatar
瑞公子, 占星
2023-04-25
寫逐字稿練外語聽力筆者兼職成人美語教師的過程中,發現許多學生很努力,卻沒有人提點過一些學習方法,所以將自己外文系的訓練過程記錄下來,希望能夠發揮小小的作用。也請不吝指教!
Thumbnail
avatar
寂寞小冬瓜
2021-06-29
20210329 陽明法說會 逐字稿:運價漲、油價跌,2020淨賺120億!今年依然供不應求、將交付新船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3月公布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估全球經 濟成長率今年為5.6%,明年為4.0% ,受惠於新冠疫苗在部分國家加速施打 與美國政府紓困法案,全球經濟前景轉趨樂觀,同時呼籲政府加快疫苗生產 與推廣,並視復原狀況來調整財政支持。 2021年整體航運市場供需狀況最新預測:
Thumbnail
avatar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021-04-06
20201231 陽明法說會 逐字稿:陽明首次全年南北向航線沒虧、工商業復甦帶動需求、第二季以後看疫情航運產業概況: 全球經濟展望,光明且漸進式復甦的前景 產業供需,疫情發展為首要下修風險 油價展望,以新加坡市場價格為基準 今(2020)年因COVID-19疫情蔓延導致整體經濟需求減弱,油價走勢較為低迷,但各國對於疫苗研發有望,預計將有助於緩解經濟疲弱的憂慮,縮限了原油價格的下行程度。
Thumbnail
avatar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021-04-06
【台航法說會 逐字稿】美中、中國發展、節能是長期關鍵,兼談散貨船市況、波羅地海指數台航以前是公營公司,成立74年,現在官股民營。業務方面我們散貨船佔整體營收68.21%,貨櫃船我們有一艘1800TEU的,和民營公司聯營,台灣到華中、華北,佔12.04%。接著是客運、港勤等。 船舶是我們主業,公司船隊目前為止,散貨船有14艘、五艘是77K~84K的船。船齡平均是5.4年,算蠻新的。
Thumbnail
avatar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020-12-03
【力山法說會 逐字稿】第三季毛利率降低、市場需求看到明年第一季、Paloton客戶概況、問題力山成立於1973年,並於1995年上市,資本額18.15億。集團員工人數約2055名,這部分隨著業績大幅成長,所以員工人數在台灣擴充破千人。我們營運總部坐落台中大里,另有一生產基地在中國桐鄉廠。 大里廠來說,主要生產健身機和工具機,健身機生產包含四大品項,飛輪系列:可以看到左上角屬於家居、遠端健身
Thumbnail
avatar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020-11-30
<ted x taoyuan 逐字稿> 海苔熊 | 再見以後,再見以前:那些分開以後的事1 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海苔熊,如果你在網路上面搜尋我的名字,就會發現後面會出現兩個字叫做「分手」,搞得我好像一輩子都會一直分手一樣(笑)。 研究失戀與分手的心理學將近5年,我發現在分手之後,大家為了因應這個悲傷,都會做出一些不同的事情,例如,你可以想想下面這些事情當中,你會做哪些事? 2 想一想
Thumbnail
avatar
海苔熊
2018-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