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命運DNA─袁了凡的造命工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擋不住的烏鴉嘴

人生於世,究竟有沒有所謂命定?

《史記.佞幸列傳》中,提及漢文帝曾為寵臣鄧通找來極為高明的相士,為鄧通一卜吉凶。結果相士只看了鄧通幾眼,便鐵口直斷:鄧通這人註定要餓死。漢文帝一聽,差點氣得七竅生煙,他可是貴為一朝的天子,怎麼可能讓他心愛的臣子餓死?為防術士的烏鴉嘴不幸成真,漢文帝除去原先就已經數倍于一般上大夫的俸祿外,趕忙又加賜鄧通以鑄造國幣的特權。防護的天羅地網布得如此嚴密,結果如何?

漢文帝駕崩之後不久,繼位的景帝逮到鄧通的把柄,鄧通最後的命運真的是餓死以終。

 

raw-image


踢倒餓死的命盤

同是必然餓死的命盤,鄧通一步一步走向既定的結局,唐朝名相裴度卻在無意中踢倒。

《唐摭言》有記,裴度身形短小,相貌平平,在科考幾度失利之後,向洛陽當紅的術士請教。相士直言相告,他的相貌異于常人,命運兩極,如果不是極貴,便是餓死。不過,以現下來看,他的貴相未顯,餓死的可能性恐怕大得多。

後來裴度到香山寺遊玩,在廟裡的廊廡間走動,無意間看見一個婦人把包包放在欄杆,凝神祝禱許久後離去。又過了好一會兒,裴度忽而發現包包仍在原處,便拿在手上等在原處,直到入夜,始終不見婦人回來。第二天寺門一開,裴度就匆匆回到原地等候,果然看見婦人急急忙忙趕來,一路哀聲歎氣。裴度上前詢問,婦人告訴他,父親無故遭人陷害下獄,她好不容易找到貴人借得三條寶帶,不想昨天上香祈願,居然把寶帶弄丟。裴度耐心聽完婦人的說明,又一一問過寶帶的樣子,確定她是失主,立即取出寶帶歸還。婦人喜不自勝,趕忙抽出一條寶帶相贈,裴度微笑謝過,婉拒了她的好意。

這事過後不久,裴度又去找上回的算命先生,以神算聞名的相士細細看過他的臉,正色說:“閣下必然是積下很大的陰德,今後前途無量,早已不是我這個小小的術士所能預測的。”

他說的一點也沒錯,裴度後來高居相國,歷事四朝天子,爵封晉國公。

raw-image


動搖不了的命運大山

明朝袁了凡的一生,儼然是鄧通與裴度的綜合版。

他先是在慈雲寺中遇見一位精于卜算的孔先生,為他算定一生吉凶休咎。這個批定的命盤不但毫無含糊籠統之弊,而且是精算到令人吃驚的地步,哪一年如何,哪一年又如何,一生中大小考試排名如何等等,悉數排出。袁了凡為求審慎,還一一援筆記錄。如此二十年過去,孔先生算定的命盤宛如緊箍咒,挾著他逐步走到既定的定點。其中只有一次,升等的時間意外提前,他有點疑惑,不想後來經歷了一番波折才得兌現,仔細算算,果如孔先生所言,分毫不差。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命運的大樹竟是如此盤根錯結,半點動搖不得;那同時也是一張彌天大網,窮八荒九垓而來,劈頭蓋下;癡心妄想逃開既然無益,那就趁早斷了這個傻念頭。了凡因此深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對於人生,從此淡然無求。

直到在南京棲霞山中遇見他後半生的貴人雲谷禪師。

raw-image


 

重組命運DNA

對這位與他連坐三天三夜不闔眼的秀異之士,雲谷禪師展現了極大的好奇:“凡人無法成聖,多半是因為妄念糾纏不斷,怎的閣下連坐三天,卻不見起半點妄念?”

了凡把孔先生那一段細細說過,雲谷禪師聞言笑開:“我當您是豪傑呢,原來只不過是一介凡夫。

凡夫?雲谷禪師告訴袁了凡,命數只能限制一般的凡夫,對於極惡與大善之人起不了半點作用。他這二十年來,被孔先生算死,豈不是尋常凡夫?心念決定性格,而性格決定命運,換言之,心識是決定命運的關鍵。“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啟福造命的鑰匙,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

先改過,後行善,自有能力推倒命運這座大山,進而開通幸福的大道。雲谷禪師教給袁了凡的方法簡單不過:每日自省,如實將行事乃至起心動念的善惡記錄在功過格中。

袁了凡屈身下拜,向雲谷禪師深深禮敬,把這些直指核心的良方接過。即將平生惡行一一對佛菩薩表白懺悔,再書寫表文一通,祈求登科,並誓願以三千善行回報天地祖宗之德。

他原本以“學海”為號,自此改以“了凡”兩字,表明了悟立命的根本之後,不再重陷凡夫窠臼。此後終日戰戰兢兢,大改從前放任的習性,即便是獨處亦然。

第二年,了凡赴禮部考試,孔先生算定的名次為第三,了凡竟然一舉奪魁。到秋季大考,了凡科第光環加身。

神算孔先生排定的命運DNA,終於因為雲谷禪師的指點而得以重組。此後袁了凡續求生子,再求進士及第,原是命中所無,卻都一一如願。即連原先算定的五十三歲壽限,了凡早已無計於心,不曾發願祈求,卻因立德無數的造命工程,順利延長了命定的跑道。他輕鬆跨越五十三歲的大限,意外賺得二十一年,以七十四的高夀而終。

《了凡四訓》是袁了凡六十九歲時寫給兒子天啟的四篇家書,肯定命數終有其事,只是面對既定的命運圖譜,並不是消極的認命,而是積極行善,以換得一張全新的命運基因圖。

raw-image


 

《了凡四訓》小事典

原本自認“鐵齒”的陳定南先生,因為火車上的一段奇遇,一改從前對無形世界鄙夷的態度,進而肯定傳統“舉頭三尺有神明”的說法

他在臺灣法務部長任內,曾大力推廣《了凡四訓》為監獄教本,期待能從因果報應的根本角度教化惡質化的人心。

這本小書的作者姓袁,名黃,字坤儀,在《明史》有傳,本身多才多藝,且曾參與明朝對日戰役,絕非一般光說不練的儒生之流。

《了凡四訓》可以在一般善書流通的地方免費取得,網路上更可以輕易找到詳略不一的各式版本,單純原文或附加白話譯文與講解,隨君所好,任君選擇。

 

2006/2/21以筆名刊登臺灣《中國時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田心耘的沙龍
39會員
174內容數
深信汲引經典,可以灌溉生活;回首傳統,足以應對當下。如此信仰究竟是只能仰望的星空,還是腳下踏實的土壤?一系列當代生活的實例正是此一信念的註腳。
田心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0
即便在國際舞台取得重大成就,在內心深處,一代霸主仍然渴望母親關愛的眼神吧?那是潛藏人性中最深層的渴望。
2025/02/20
即便在國際舞台取得重大成就,在內心深處,一代霸主仍然渴望母親關愛的眼神吧?那是潛藏人性中最深層的渴望。
2023/09/22
善惡兩分,忠的對立面必然是奸嗎? 如果晁錯被冤殺,是忠而見誅的鐵證;站在晁錯對立面的袁盎,顯然就是十惡不赦的奸臣。 套用司馬遷慣用的問句,我們也可以追問:「是邪?非邪?」
Thumbnail
2023/09/22
善惡兩分,忠的對立面必然是奸嗎? 如果晁錯被冤殺,是忠而見誅的鐵證;站在晁錯對立面的袁盎,顯然就是十惡不赦的奸臣。 套用司馬遷慣用的問句,我們也可以追問:「是邪?非邪?」
Thumbnail
2022/02/22
仇恨有多大,障蔽就有多大。拜佛教《水懺》之賜,「人面瘡」前生-即漢代名臣晁錯-不甘冤死,苦苦追討十世的故事廣為人知。然而晁錯果真只是蒙「冤」而死?溯諸史傳,恐怕不然。
Thumbnail
2022/02/22
仇恨有多大,障蔽就有多大。拜佛教《水懺》之賜,「人面瘡」前生-即漢代名臣晁錯-不甘冤死,苦苦追討十世的故事廣為人知。然而晁錯果真只是蒙「冤」而死?溯諸史傳,恐怕不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人生於世,究竟有沒有所謂命定? 既有,也可以說沒有。端看個人如何掌握。
Thumbnail
人生於世,究竟有沒有所謂命定? 既有,也可以說沒有。端看個人如何掌握。
Thumbnail
「戰爭,才剛剛揭開序幕。」 聽裴矩這麼說,李世民也不禁一驚。 大敗夏軍,擒獲竇建德,還不足以讓戰事畫上休止符嗎? 一旁,高惠通道:「東都派往夏軍的使者,長孫安世業已捕獲,押此人與竇建德至東都,定可瓦解鄭軍戰意。」 長孫安世,是長孫無忌的堂兄。輩分如此,年紀倒是長得許多。
Thumbnail
「戰爭,才剛剛揭開序幕。」 聽裴矩這麼說,李世民也不禁一驚。 大敗夏軍,擒獲竇建德,還不足以讓戰事畫上休止符嗎? 一旁,高惠通道:「東都派往夏軍的使者,長孫安世業已捕獲,押此人與竇建德至東都,定可瓦解鄭軍戰意。」 長孫安世,是長孫無忌的堂兄。輩分如此,年紀倒是長得許多。
Thumbnail
無論古今中外,貨幣的供給都是要牢牢的攥在中央政府的手中的。 因為貨幣的供應對整個國家的關系太大,必須中央政權統一抓。 涉及到錢的事,從來沒有小事! 不過在文帝一朝,卻再次讓人瞠目,文帝幹脆把貨幣的發行權都讓出去了。 再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誰那有礦誰就能鑄,鑄出來錢我就認,在市場上就能流通。 徹徹底
Thumbnail
無論古今中外,貨幣的供給都是要牢牢的攥在中央政府的手中的。 因為貨幣的供應對整個國家的關系太大,必須中央政權統一抓。 涉及到錢的事,從來沒有小事! 不過在文帝一朝,卻再次讓人瞠目,文帝幹脆把貨幣的發行權都讓出去了。 再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誰那有礦誰就能鑄,鑄出來錢我就認,在市場上就能流通。 徹徹底
Thumbnail
《寒窯賦》作者呂蒙正,北宋大臣。三次登上相位。後封萊國公,授太子太師。呂蒙正出身貧寒,曾經和寇準一起在破窯勤奮讀書,體會了人間冷暖,後來,做了宰相,更體會到人心的寵辱。他寫了一段《破窯賦》又稱《寒窯賦》、《命運賦》、《勸世章》。該文讀來朗朗上口,將社會情理、人情冷暖、現實無奈、事物規律和三綱五常寫得
Thumbnail
《寒窯賦》作者呂蒙正,北宋大臣。三次登上相位。後封萊國公,授太子太師。呂蒙正出身貧寒,曾經和寇準一起在破窯勤奮讀書,體會了人間冷暖,後來,做了宰相,更體會到人心的寵辱。他寫了一段《破窯賦》又稱《寒窯賦》、《命運賦》、《勸世章》。該文讀來朗朗上口,將社會情理、人情冷暖、現實無奈、事物規律和三綱五常寫得
Thumbnail
洛陽城,入夜而不眠。 翊衛軍以宵禁為名,封鎖了街道,包圍了宮城。 正當宮內守軍不知如何是好,納言兼右翊衛大將軍,段達到了。 段達身長八尺,弓馬嫻熟,一襲美髯飄飄,端的是威風八面。 但凡久經沙場的士卒,都知道他的外號:段姥姥。
Thumbnail
洛陽城,入夜而不眠。 翊衛軍以宵禁為名,封鎖了街道,包圍了宮城。 正當宮內守軍不知如何是好,納言兼右翊衛大將軍,段達到了。 段達身長八尺,弓馬嫻熟,一襲美髯飄飄,端的是威風八面。 但凡久經沙場的士卒,都知道他的外號:段姥姥。
Thumbnail
李世民跟李玄霸出發前往隴西,已有半個多月。李淵先是向楊廣表示將整裝前往領命,後又以病告假,想盡辦法拖延。 這天,李淵安排在楊廣身邊的親友,捎來消息。楊廣從每日一問李淵何時會到,改問李淵病得這麼重,何時會死了。 李淵知道,已經不能再拖。但世民跟玄霸仍是渺無音訊…… 那麼,也只能問天了。
Thumbnail
李世民跟李玄霸出發前往隴西,已有半個多月。李淵先是向楊廣表示將整裝前往領命,後又以病告假,想盡辦法拖延。 這天,李淵安排在楊廣身邊的親友,捎來消息。楊廣從每日一問李淵何時會到,改問李淵病得這麼重,何時會死了。 李淵知道,已經不能再拖。但世民跟玄霸仍是渺無音訊…… 那麼,也只能問天了。
Thumbnail
楊玄感的起義失敗了。 再世霸王,只是一種偽裝,為了讓隋軍懼怕,為了讓百姓點燃希望。 沒有人明白,真正的楊玄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也沒有人知道,在這神州大陸的某一個角落裡,是不是還有一個真正的楊玄感,正靜靜的欣賞這把自己點燃的燎原之火。
Thumbnail
楊玄感的起義失敗了。 再世霸王,只是一種偽裝,為了讓隋軍懼怕,為了讓百姓點燃希望。 沒有人明白,真正的楊玄感,是什麼樣的一個人。 也沒有人知道,在這神州大陸的某一個角落裡,是不是還有一個真正的楊玄感,正靜靜的欣賞這把自己點燃的燎原之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