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的敵人─袁盎評傳

2023/09/22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raw-image

善惡兩分,忠的對立面必然是奸嗎?

 

1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

曾經紅極一時的連續劇《包青天》,主題曲就是這麼唱的。

鐵面無私的青天大人一聲令下,「斬!」虎頭鍘落下,人頭落地。

那顆人頭,或者屬於壞人,或者屬於奸臣。是非善惡終有報,真是大快人心!

童年的世界,好壞對立,善惡分明,非此即彼。一刀鍘下,落地的固然是血淋淋的人頭,其實還有不容混淆的道德判斷。

2

「他是好人還是壞人?」

孩提時代簡單粗暴的分判,是人類進化留下的集體潛意識:確定是壞人後立馬閃開,是叢林保命第一著。

等到逐漸成長,人事閱歷增長,不免生起大大的問號:好人的對立面必然是壞人嗎?與忠臣作對的,必然是奸臣嗎?

漢代名臣晁錯因為袁盎進讒言,冤斬於市之後經歷千年追討,終於在晚唐成功化成人面瘡,寄生在袁盎後生的悟達國師膝蓋。後經迦諾迦尊者出面化解,悟達國師毅然捨卻京師繁華。《三昧水懺》由此而來。這是佛教故事的版本,充滿了正面教化的意義。


如果晁錯被冤殺,是忠而見誅的鐵證;站在晁錯對立面的袁盎,顯然就是十惡不赦的奸臣。

套用司馬遷慣用的問句,我們也可以追問:「是邪?非邪?」

大白話就是:真的?假的?

3

蘇東坡在翻案名篇〈鼂錯論〉雖然為袁盎開脫,認為晁錯之死是咎由自取──不是個人在七國叛亂時推卸引爆吳、楚作亂的責任,意圖把景帝推上火線,任憑「奸臣」鼓動如簧之舌大進讒言,景帝也不至讓晁錯身著朝衣死在東市。

東坡的確是罵了晁錯,可也沒饒過袁盎。這頂「奸臣」的帽子還是給袁盎戴上了。等於是兩方各打五十大板。

 

質諸正史,果然如是?

4

司馬遷在《史記.袁盎晁錯列傳》寫袁盎因為「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中」──逆耳的忠言說得太多太頻繁,即連漢文帝那樣難得的賢君都不稱心,趁早罷了袁郎中,趕出宮去。

袁盎調到隴西作都尉,因為仁愛士卒,贏得士卒全心效命,司馬遷用的字眼是「士卒皆爭為死」。

如此人物,距離我們對奸臣的想像似乎有點遙遠。


5

袁盎因直言勸諫,不得長侍天子,等於是司馬遷從側面樹立了袁盎忠臣的形象。此前的直諫,究竟如何?

順著司馬遷的文脈,我們且從周勃與漢文帝的關係說起。

漢文帝是劉邦庶出的親兒,劉邦取天下後封為代王。按理,天子大位原本輪不到他。劉邦死後,檯面上天子大位歸嫡子惠帝所有,檯面下則是呂后發號施令,掌握實權的盡是呂家兄弟。惠帝與呂后相繼死後,諸呂勢力剷除,迎來代王繼承皇位,算來周勃是頭號功臣。漢文即位之初,對這位迎立新天子的丞相雖然不至於畢恭畢敬,可周勃上朝議事,滿臉驕色;而漢文帝以天子之尊,不惜紆尊降貴,親自送出朝門。

主人送客,體現的是主人的尊重與主客的平等。階級分明的舊時代,表面是有失君臣之禮,實際則是漢文帝對周勃擁立終有感恩戴德的潛意識。

把一切看在眼裡的袁盎終於站出來糾偏:陛下視為國之「重臣」的周勃,實際只是因緣際會成就的「功臣」。周勃果為社稷倚重的股肱大臣,諸呂擅權,危及漢家天下之時,手上握有最高兵權的周勃早該出兵討伐,可周勃沒有。直到呂后升天,大柱已傾,方才集結朝中眾臣推倒諸呂,擁戴賢天子繼位。

一言以蔽之,周勃固然有功;可就算有功,也只是不早不晚,正好集眾人之力趕上了最好的時機。

爾後漢文帝與周勃逐漸回復「一般」的君臣關係。周勃察覺文帝的變化,旁敲側擊,知道是袁盎一席話起了作用,忍不住抱怨袁盎:我跟令兄的交情向來挺好,沒想到你在皇上面前說我壞話!

被批的袁盎自認入情入理,任令周勃指責,從未為此道歉。可等到周勃罷相,回到冊封的屬國,有人檢舉周勃造反。周勃身陷囹圄,朝中有力人士沒人敢站出來說話的時候,袁盎卻挺身而出,全力迴護,舉證周勃斷無叛變的嫌疑。

周勃得以平反,袁盎居功厥偉。周勃對袁盎的態度幡然一變。兩人從此過從甚密是一回事,司馬遷以此作為袁盎正直的第一條敘事。

6

淮南王劉長向來目無尊長。他的目中無人,讓他膽敢在進京朝禮時趁機殺掉宿敵辟陽侯;漢文帝的放任,則是讓殺掉功臣的淮南王全身而退。袁盎屢次勸諫文帝約束弟弟,「諸侯太驕必生患」,或者削減封地,或者適度懲治,否則必成大患。文帝只當耳邊風。等到淮南王叛變,兵敗被俘,關在囚車從京師準備送往蜀地時,袁盎又勸文帝:此前陛下全然放任,淮南王遂肆無忌憚;如今突然重手下猛藥,以淮南王個性的剛烈,一旦路上有個三長兩短,只怕皇上要蒙上殺弟的惡名。文帝依舊沒理會袁盎。

從雲端墜落地下的淮南王還沒抵達貶謫之地,就在路上絕食而死。為胞弟自絕痛哭不已的文帝食不下嚥。時為中郎將的袁盎進宮,極力安慰文帝。袁盎一席話,司馬遷在列傳中全數收羅,有人因此譏諷袁盎與佞臣無異。

可如此斷語恐怕是書生之見,「矯往」本來必須「過正」。袁盎不論是以人臣或朋友的立場說話,不失平正。更何況,袁盎的寬慰只是前行的「藥引」,後續的解方才見真章。漢文帝止住淚水,問袁盎該當如何。袁盎便說:死者已矣,可淮南王還有三個兒子,陛下仍有彌補前愆的機會。

親父有罪,罪及妻孥。此是通則。漢文帝接過袁盎的建言,改採變通之計,冊封淮南王三子為王。

袁盎從此名重朝廷。



7

漢文帝出遊上林苑,皇后與慎夫人隨侍。慎夫人因受文帝專寵,向來與皇后並肩而坐。這回袁盎陪同,很快搶上前去把慎夫人的坐席往後撤。慎夫人明白袁盎以此分出尊卑,堅持不肯落座。漢文帝眼見愛妃受辱,怒火心生,氣得拂袖而去。袁盎追上前去,祭出尊卑有序則上下相和的大道理,又補了一段:陛下寵愛慎夫人,可千萬別忘了「人彘」的前車之鑑。

「人彘」的舊典不遠,是劉邦死後不久發生的故事。劉邦寵愛戚夫人,幾度想以戚夫人所生的如意撤換太子。戚夫人奪嫡不成,劉邦死後,呂后不僅毒死如意,又以極其凶殘的手段把戚姬整治成四肢面目俱殘的「人豬」。漢文帝先是聽得不寒而慄,繼而轉怒為喜

8

忠言裨益社稷,可人君終覺逆耳。即便是漢文帝這般賢天子,袁盎的諫言再入情入理,在耳邊一說再說終覺大不快。

既然非親非故,把麻煩送出門去才是省心的高招。

袁盎被貶出朝門,先是隴西都尉,帶兵有仁聲,是前文已經提及的。爾後升任齊相,而後是吳相。去吳之前,袁盎的侄兒袁種提醒他:吳王素來驕奢,吳國無賴橫行。叔叔此去切莫動念想大力整治,如此一來,吳王不是捏造罪名好告御狀,就是暗中找刺客結束叔父性命。所以,袁種說,叔父但求自保,勸吳王別造反就行。

深諳人性的袁種暫時保全了袁盎性命。袁盎抵達吳國之後,把侄兒的忠告記得牢牢,與吳王始終交好,卻也埋下日後晁錯陷害袁盎的種子。

9

文帝既崩,景帝即位。與袁盎向來不合的晁錯權傾一時。認定袁盎收受吳王財物,判定有罪。事經景帝特赦,貶為平民百姓。

一計未成,晁錯又生一計。

吳、楚帶頭作亂,晁錯第一著,還是想趁機整治袁盎,把袁盎推作吳王叛亂的同路人。

換言之,晁錯至少有兩度想假公濟私,害死袁盎這個氣味不相投的宿敵。

這次他沒能如意。反倒是袁盎接到消息,決定反將晁錯一軍。袁盎連夜進宮,力陳殺掉晁錯即可終結七國之亂。

袁盎成功報復了晁錯。景帝聽信袁盎之言,斬了晁錯。晁錯死後,七國的亂軍繼續揮兵前進。袁盎保全了性命,可卻賠上忠臣的美名。佛教水懺故典的流行,更讓袁盎背上陷害忠良的臭名。

10

晁錯身著朝衣枉死在東市。逃過一劫的袁盎還昂然活著,帶著太常的新職出使吳國。吳王先是強邀袁盎帶領叛軍,袁盎拒絕後被軟禁在軍營。吳王派出大軍防守,就等天亮砍頭。偏偏駐軍裡有袁盎已然遺忘的舊識,袁盎因此又保住一命。

此人原是袁盎先前在吳任職的屬下,愛上袁盎的侍妾,兩人有染。袁盎裝聾作啞,偏有好事者密告當事人袁盎早已知情。男主角慌忙出逃,袁盎獲報後連夜追趕,把侍妾奉上,讓部屬回復舊職。

多年不見,袁盎早已遺忘此事,也早已遺忘舊時部屬的形容樣貌。部屬可沒忘記當年袁相國的大恩。傾其所有,用隨身的貴重物品換來兩石美酒,灌醉看守的士卒,帶著袁盎倉皇出逃。

危急之際,袁盎不失君子的品格。部屬有意保他性命,他第一個想頭卻是此舉必然連累部屬一家。部屬對他保證自己準備藏匿家屬後逃亡,兩人遂分頭而去。

11

七國之亂弭平,袁盎升作楚相一小段時間,就因楚王不願納諫,袁盎藉口有病,辭官而去。雖然以平民百姓的身分居家,漢景帝仍以智庫視之,經常遣人前來請益。冤殺晁錯一事,景帝似乎無意歸咎袁盎。

倒是景帝的胞弟梁王,仗著母親竇太后疼愛,覬覦天子大位。景帝拗不過母親,有意冊立梁王為太子。事經袁盎引經據典勸諫過後,景帝從此擱置舊議。懷恨在心的梁王派來刺客。誰知一到關中,刺客一打聽,發現眾人對袁盎讚不絕口。刺客不忍下手,收拾兵刃打道回府之前,不忘提醒袁盎:梁王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後續還有十來批刺客等著完成刺殺大計。

第一個刺客因為袁盎的美名放過袁盎。第二個刺客可就沒這麼客氣了。袁盎死在問卜回家的路上。

袁盎出門卜問,緣於家中多怪。這個「怪」是不是晁錯就不得而知了。

12

綜觀袁盎一生,不失為正人君子。唯獨晁錯一事,光挑宮中進言的單一場景,不啻奸佞大邪。終結一條人命,終非白璧微瑕。可莫忘此前晁錯的策劃,站在仇恨的兩端,結果通常是單一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我們不禁要問:以單一剖面,試圖全面論斷一人一生,是否公允?

「鐵面無私辨忠奸」,聽來大快人心。現實人生,忠奸之判即使無意偏頗,問題在論斷的當下能否全面,那才是大哉問。

  

相互参看,平衡報導,還原歷史真相:

晁错评传:https://vocus.cc/article/62145462fd89780001ba2fc4

 

田心耘
田心耘
北京大學儒家思想哲學博士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