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啦"心"知識?! 從馬斯洛看山道猴子的需求層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也有類似處境朋友的開場

前幾個禮拜山道猴子真的很熱門,看完後我也心有戚戚焉,身邊也有喜歡玩車的朋友,有時候聽到他買重機會替他感到心疼,雖然那些錢是家人協助先支出的,他也定期還款給家人。但我總覺得還是擔心他的日常生活會不會受到太多影響。後來這位朋友還是轉手賣出了自己的機車,我是替他開心的,因為他的生活品質慢慢提升,也覺得自己以前玩過了,曾經擁有比終不放手還自在。

但山道猴子的一生,我們可以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來找到什麼有趣的觀點嗎? 這次就來聊聊需求層次理論吧!!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大家最常看到的金字塔型所呈現出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其實不是他本人所創,是後來的學者將這些層次進行組合劃分後才有比較常見的金字塔圖

raw-image

這張圖後來也被衍伸出各種版本,但這其實都無法說服大家需求層次真的很科學這件事,在臨床訓練上,這個模型很少會被真的使用,但是可以協助我們看懂病人的處境,算是協助我們進行個案概念化的一項模型

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需求層次理論,主張個體的需求由五個元素組成,就是大家常聽到的 :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實現需求。在這稍微解說一下各個需求

1. 生理需求 : 吃喝拉撒睡,性慾以及等等生物的本能需求;夏天吹冷氣,冬天穿大衣,有地方遮陽避雨,這些也都可以算是生理需求的範疇。

2. 安全需求 : 不只是住所的那種安全,主要是渴望較為安定的生活,例如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或是個體感受到整體的國家社會氛圍是安定的等等。

3. 愛與歸屬需求 : 在團體中獲得歸屬感,避免孤獨或是尋求友誼、愛情、親密等,透過朋友、家人、伴侶維持良好穩定的人際關係

4. 自尊需求 : 簡單來說,就是受到他人或團體對個體的認同,透過社會的肯定滿足自尊和尊重等。當今社會,透過社群媒體進行發文獲得關注與追蹤,進而得到高度評價,這也是一種自尊需求的範疇。

5. 自我實現需求 : 將自己昇華,把潛能發揮到極致,變成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這時候已經擺脫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實現想要成為自己的樣子。


解讀山道猴子的需求

我們再回頭來看看山道猴子的一生,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他的生活是處在很不安穩的境遇中吧~

首先,他有穩定的收入,可是在沒有控制好支出的行為下,將自己的收入變成接近負債,而這麼做的目的可能是想要滿足在這個社會上想要的認同外,也想讓自己成為自己所想像的樣子~

也就是說,他雖然有滿足自己的生理需求,但是中間的安全需求是不穩定的,在生活尚未安定的時候,將所得購買超出可控範圍的交通工具,這麼做看似想得到自我實現,但充其量只是想滿足愛與歸屬與自尊的需求。在好幾層都不穩定的情況下,就要滿足更上層的需求,只會讓每一層更搖搖欲墜,最後財不理你,自己也沒有變成想變成的人。

所謂的莫忘初衷,本意是好的,但這變成一種需要靠他人來支持的精神,那就不再是自我實現,最終只是一句口號


有聖雄的結尾

但是也不能說地基不穩,所以就沒辦法自我實現,這也是馬斯洛的需求層次不一定每個人或情境都適用的原因,我可以馬上舉出一個反例 :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甘地的故事大家略有耳聞,他用絕食來實現自我實現,但大家看待他與山道猴子的解讀絕對大相逕庭,為什麼呢?

運用需求層次理論,你還有什麼場景或劇情可以用來解讀山道猴子的一生嗎? 在下面留言和大家分享吧!!

raw-image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透過自由贊助來給予鼓勵,謝謝。
歡迎留下你的想法,讓大家一起討論吧 ~
💌 psyandnormallife@gmail.com
avatar-img
38會員
64內容數
醫聊人沒醫療魂,不拿刀也能開心。 心理健康是人權,歡迎來沙龍聊聊坐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開張等很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有聽過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嗎? 你遵從自我意識還是他人評價呢? 這周就來聊聊自我意識吧!!
精神用藥的藥物的目的是什麼? 有哪些常見的藥物呢? 以心理的概念來看藥物又是怎麼回事呢?
來到PD的最終章~ C類型的人格障礙症是怎麼回事呢?! 進來來看看
把人格違常的介紹分成三周,是可以不用想到底要寫什麼... 這周繼續來聊聊B類型的PD吧~~
A型人格違常的特徵是會做出讓他人感到奇特的行為,可是這並非他們願意的,他們很容易產生妄想與自我封閉的特質,什麼意思呢
人格違常又稱PD,可是其實每個人都有PD的影子~~ 所以何謂PD呢?讓我來個訴你吧
有聽過周哈里窗(Johari Window)嗎? 你遵從自我意識還是他人評價呢? 這周就來聊聊自我意識吧!!
精神用藥的藥物的目的是什麼? 有哪些常見的藥物呢? 以心理的概念來看藥物又是怎麼回事呢?
來到PD的最終章~ C類型的人格障礙症是怎麼回事呢?! 進來來看看
把人格違常的介紹分成三周,是可以不用想到底要寫什麼... 這周繼續來聊聊B類型的PD吧~~
A型人格違常的特徵是會做出讓他人感到奇特的行為,可是這並非他們願意的,他們很容易產生妄想與自我封閉的特質,什麼意思呢
人格違常又稱PD,可是其實每個人都有PD的影子~~ 所以何謂PD呢?讓我來個訴你吧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在這些瑣事忙碌中,我也中了心魔。
前言 前兩天學徒我的臉書河道上就被海量的山道猴子評論給淹沒,就趁著蹲廁所的時候,用兩倍速+滑鼠快轉給速速的review完,以跟上年輕人潮流用語。 到今天據說上下兩集加起來都快上千萬點閱了,以製作如此“樸素”的Youtube影片來說,不得不說台灣年輕人對這影片深有共鳴。還沒看過影片的讀者們,可以先
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主角心智化能力不足,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沒有人教、沒有支持關係、不懂自我覺察。其人物設定已是個炸彈。 《山道猴子的一生》比同日本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結局都是了然一生。他們想成為光源,沒想到只是不起眼的煙火(連煙花都不算),最終消失在黑夜,無人知曉。
在這些瑣事忙碌中,我也中了心魔。
前言 前兩天學徒我的臉書河道上就被海量的山道猴子評論給淹沒,就趁著蹲廁所的時候,用兩倍速+滑鼠快轉給速速的review完,以跟上年輕人潮流用語。 到今天據說上下兩集加起來都快上千萬點閱了,以製作如此“樸素”的Youtube影片來說,不得不說台灣年輕人對這影片深有共鳴。還沒看過影片的讀者們,可以先
影片《山道猴子的一生》主角心智化能力不足,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沒有人教、沒有支持關係、不懂自我覺察。其人物設定已是個炸彈。 《山道猴子的一生》比同日本電影《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結局都是了然一生。他們想成為光源,沒想到只是不起眼的煙火(連煙花都不算),最終消失在黑夜,無人知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需求理論,說明人一生中的需求,並且使用金字塔三角形做階層順序。 由下到上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應該普遍都聽過這個理論。 我們認為需求是一層一層爬上去的。 例如:能吃飽穿暖才會追求安全的住處,有了安全的住所才會往上追求被愛、歸屬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焦慮與高敏感族群(HSP)的情感連結,分析焦慮的來源和其對生活的影響。通過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討論焦慮如何在不同人生階段出現,並提供高敏感族群的自我評量表,幫助讀者認識自我與情緒的關係。最終,鼓勵讀者理解各種情緒的價值,並學會適時讓不同情緒幫助自己。
Thumbnail
好奇心,是學習的起點 還記得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嗎?從生理需求到自我實現,層層堆疊出我們對生活的渴望,經理人雜誌對更多的需求模型做過描述。但你有沒有想過,好奇心在這座金字塔中佔據什麼位置? 好奇心是學習的火種,目標是學習的指南針。 事實上,好奇心並未被明確歸類在任何一個層次,因為它貫穿了整座金字
Thumbnail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追求的目標和需求多種多樣,而這些需求的優先順序究竟是怎樣排列的? 馬斯洛需求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框架來理解這一問題。 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的這一理論,將人類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從「需要」到「想要」的轉變過程,以及如何透過策略性的創新思維來創造和提升商品的市場價值。他的思考邏輯主要是運用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即人類的行為基本上是根據「需求」賦予動機,有有二個原則:原則一:如果需求被滿足後,就不會再做出行為,且需求是有階級
Thumbnail
(3)悟り(瞑想)  人間とはいったい何なのでしょうか。 なぜそんなに一生懸命働くのですか? 自分の道を見つけた人もいれば、まだ混乱している人もいます。  マズローの8つの欲求についてお話ししましょう。   心理学者のアブラハム・マズローは、1943年に『Psychological Review』(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多數人的「英文程度」原地踏步或裹足不前,一在於不了解自己的實力,二在「缺乏」想學好英文的「願景」。我用附圖中心理學家Abraham Maslow(亞伯拉罕·馬斯洛)知名的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需求層次理論),和大家分享我個人英文學習及成長的秘訣。
Thumbnail
人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要如此的努力?有的人找到了方向,有的人仍在迷惘。   我們來談談馬斯洛的八大需求。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發表於《心理學評論》期刊的論文〈人類動機的理論〉(英語: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中提出的心理學觀點。   生理、安
Thumbnail
探索內在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潛能,並努力實現自我價值。這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高層次的需求,也是每個人都應該追求的目標。通過提升生活品質,我們可以享受更健康、更快樂、更充實的生活。這不僅包括物質生活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的提升,如提升自我認知、提升人際關係、提升工作滿意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需求理論,說明人一生中的需求,並且使用金字塔三角形做階層順序。 由下到上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歸屬需求、自我實現需求。 應該普遍都聽過這個理論。 我們認為需求是一層一層爬上去的。 例如:能吃飽穿暖才會追求安全的住處,有了安全的住所才會往上追求被愛、歸屬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焦慮與高敏感族群(HSP)的情感連結,分析焦慮的來源和其對生活的影響。通過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討論焦慮如何在不同人生階段出現,並提供高敏感族群的自我評量表,幫助讀者認識自我與情緒的關係。最終,鼓勵讀者理解各種情緒的價值,並學會適時讓不同情緒幫助自己。
Thumbnail
好奇心,是學習的起點 還記得馬斯洛的需求金字塔嗎?從生理需求到自我實現,層層堆疊出我們對生活的渴望,經理人雜誌對更多的需求模型做過描述。但你有沒有想過,好奇心在這座金字塔中佔據什麼位置? 好奇心是學習的火種,目標是學習的指南針。 事實上,好奇心並未被明確歸類在任何一個層次,因為它貫穿了整座金字
Thumbnail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追求的目標和需求多種多樣,而這些需求的優先順序究竟是怎樣排列的? 馬斯洛需求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框架來理解這一問題。 由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於1943年提出的這一理論,將人類需求分為五個層次,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到最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
Thumbnail
在金裕鎮的《其實你可以再賣貴一點》一書中,向我們展示了從「需要」到「想要」的轉變過程,以及如何透過策略性的創新思維來創造和提升商品的市場價值。他的思考邏輯主要是運用馬斯洛的需求層級理論,即人類的行為基本上是根據「需求」賦予動機,有有二個原則:原則一:如果需求被滿足後,就不會再做出行為,且需求是有階級
Thumbnail
(3)悟り(瞑想)  人間とはいったい何なのでしょうか。 なぜそんなに一生懸命働くのですか? 自分の道を見つけた人もいれば、まだ混乱している人もいます。  マズローの8つの欲求についてお話ししましょう。   心理学者のアブラハム・マズローは、1943年に『Psychological Review』(
Thumbnail
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菲利普.梅林(Philipp Mayring)說過 「滿足就是自我認知的結果」 既然這是一個主張自我成長的頻道,或許我們該來談談,幸福和滿足有什麼不同之處了。
多數人的「英文程度」原地踏步或裹足不前,一在於不了解自己的實力,二在「缺乏」想學好英文的「願景」。我用附圖中心理學家Abraham Maslow(亞伯拉罕·馬斯洛)知名的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需求層次理論),和大家分享我個人英文學習及成長的秘訣。
Thumbnail
人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要如此的努力?有的人找到了方向,有的人仍在迷惘。   我們來談談馬斯洛的八大需求。   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在1943年發表於《心理學評論》期刊的論文〈人類動機的理論〉(英語: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中提出的心理學觀點。   生理、安
Thumbnail
探索內在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潛能,並努力實現自我價值。這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最高層次的需求,也是每個人都應該追求的目標。通過提升生活品質,我們可以享受更健康、更快樂、更充實的生活。這不僅包括物質生活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精神生活的提升,如提升自我認知、提升人際關係、提升工作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