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天亮、愛情與性。你說,這晚究竟是長還是短?
莎翁《羅密歐與茱麗葉》原著中,羅密歐才與茱麗葉在神父的見證下結婚,便意外殺死鐵豹,以至於被流放。成婚才三小時便要分離,對熱戀中的男女如何能承受?羅密歐爬上茱麗葉的陽台,入了閨房,天將亮起,良人遠行。莎翁寫道:
茱:你一定要離去嗎?天仍未明呢!那刺耳聲是夜鶯而非雲雀,她每晚都歇在石榴樹上淺淺低吟。相信我,那一定是夜鶯的歌聲。
羅:那是前來報時的雲雀,不是夜鶯。瞧,愛人,晨曦已在東方泛白,夜晚璀璨的星光早已燃燒殆盡,白晝躡著手腳踏上朦朧的山巔,我若不離去,必在這裡束手就擒。
茱:那光明並非晨曦,是太陽射出的一顆流星,它將在今夜為你引路,照亮你到曼多亞。再多留片刻吧!你無需急著離去啊!
此處,雲雀/夜鶯、生/死、散/聚、理性/感性,多重悖論相互參照。茱麗葉是如此不願天明,只因天亮就要與愛人分離。這一段情節,在R&J音樂劇中被編成了〈雲雀之歌〉(Le Chant Del'alouette),戀人們細語繾綣,裹著單薄的棉被,將肉體交付出去。然而觀眾都知道,這不單單是貪歡,而是兩人的結合,對於「不願分離」的實際行動。時間如此促迫,生命危如累卵。因此當羅密歐說「被他們處死吧!只要是妳的意思,我就會無怨無悔。」茱麗葉便嚷著:「天亮了!天亮了!快去吧,快去吧!」
這一晚,好短。
有趣的是,東方的虐戀亦同。由徐克監製《倩女幽魂》,甯采臣(張國榮飾)與小倩(王祖賢飾)也在定情那一晚嘗了禁果,而這一情節本為蒲松齡原著所無。電影插曲選用了黃霑作詞作曲〈黎明不要來〉(葉蒨文唱),更是畫龍點睛,完美呈現情人面對分離的揪心之痛。
不許紅日 教人分開
悠悠良夜 不要變改
聽粵語版,那真是泫然欲泣。甯采臣與小倩,既要面對姥姥吃人/嫁女的凶厄,亦要面對燕赤霞的救人/伏妖,他們的情不見容於正邪兩道。儘管黃霑曾說「紅日」指涉中共政權,實寫當時朋友契闊,然而《倩女幽魂》的成功,確實讓這首曲子以「情人不願分開」的面目為人所知。「不許紅日教人分開」不單單是因為陽光使鬼魂魂飛魄散,其隱喻在於不被接受的愛只留存於夜,見不得光。R&J虐戀,同樣見不得光。一旦天亮,既定的社會秩序便會強拆這對戀人。終將分離的情人,又怎會不覺得良夜苦短?
R&J〈雲雀之歌〉寫道:
T'aimer t'aimer 愛你,愛你
Toute une vie à t'aimer 用盡生命愛你
Que la justice humaine ne soit pas si certaine 人類的正義並非肯定的
Ont-ils jamais aimé pour pouvoir nous juger 他們從未愛過,怎能審判我們
關鍵恐怕正在於此。誰能夠審判情人之間的愛呢?
可是,戀人們仍勇敢去愛,旁人仍恣意評點。於是最短的一瞬,成為今生心裡最難磨滅的鈐印。R&J、采臣&小倩,論劇情發展均不過三四日情節;薄情者或視為露水姻緣,深情者卻多半知曉這便是此生不悔的交付了。只是,太陽明朝依舊爬上來,廝守卻是一去不返了。天明之後,我們會是如何?今宵且珍重。這一夜,雖短猶長。
於是,這般死生隨之的至情,化解家族世仇,惹哭了燕赤霞,跨越了人鬼界線,感動了不同世代的觀眾。那年1,Damien Sargue(飾羅密歐) 17歲,Cécilia Cara(飾茱麗葉)16歲,張國榮(飾甯采臣)31歲,王祖賢(飾聶小倩)20歲,葉蒨文26歲。
青春正好,繁花正美,一往而無悔。
To Love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