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著圈子跳舞,舞者的順從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由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提問,幫助罹患漸凍症的東尼‧賈德(Tony Judt)完成的《想想20世紀》(非爾譯,左岸2019年出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這幾天米蘭‧昆德拉去世,我又想到在書中的第六章〈諒解的一代:東歐自由主義者〉,東尼‧賈德提到昆德拉筆下,天鵝絨監獄中,東歐知識分子圍著圈子跳舞,一種難以察覺的「舞者的順從」,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順從同流有兩種。一種是平庸的順從,出於自利心或者缺乏見識,這是在共產主義統治末期的順從;另一種是米蘭‧昆德拉筆下那種舞者的順從,他們是二十世紀四○、五○年代的信徒。你知道的,整個圈子的人都只看得到彼此的臉,背對著外面的世界,從頭到尾都相信他們把所有的事物都看在眼裡。


像帕維爾‧科胡特或昆德拉自己那樣聰明的作家,也被掃進了信仰、執念和一個更大的集體敘事當中…那是更危險的順從;正因為如此一來就更加無法掌握這樣的罪行可能的規模會有多大了。……圍著圈子跳舞的知識分子那種難以察覺的順從,比起因為怯懦而做出自私的選擇,對這些被統治的國民來說,吸引力要遠遠大得多。


2008年有報導說昆德拉在年輕的時候(1951年)曾經幫警方監視告密,這個新聞在當時當然是爆炸性的黑料,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葛拉斯在2006年自我揭露年輕時曾加入納粹武裝親衛隊一樣震撼。


昆德拉的「黑歷史」,歷史學家不陷入二元對立的評判,史奈德說:


如果他曾經是一個思想忠貞的共產黨員,事實上他確實就是,那麼把他的懷疑報告給警方,確切就是他的道德義務。


半個世紀以來,我們一直把事情簡化成,每一個反對共產主義的人必定一輩子以來都是高尚的自由主義者。但昆德拉當年並不是一個高尚的自由主義者。他曾經衷心信仰史達林主義……如果我們想要知道在那樣的時空背景裡,何以共產主義正好就會吸引到昆德拉這樣的人,我們需要延展我們的同理心。


「簡化」的危險,也存在昆德拉自己的寫作中。美國小說家菲利普‧羅斯曾採訪捷克斯洛伐克另一位著名作家:伊凡‧克里瑪(Ivan Klíma,1931~)。羅斯問克里瑪,為什麼捷克斯洛伐克讀者普遍憎惡昆德拉,一個出身捷克斯洛伐克,在國際間大獲成功的世界級作家?


克里瑪試圖解答,讀者覺得昆德拉用一種簡化的方式展示了他從前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經歷,「他所展示的經歷,他們會說,與事實相悖,因為他自己就是那個政權下被寵愛的、受獎賞的孩子,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68年。專制制度下的人民生活是極度艱辛的,昆德拉對此有清醒的認識,但那種艱辛的生活比他所展現的複雜得多。」


1968年布拉格之春,蘇聯的坦克開進來輾壓後,國內的知識分子如哈維爾入獄,克里瑪等作家被剝奪工作、住屋與發表的空間,只能去做粗重勞力工作養活自己,疲憊不堪一天回家後,想創作的心情已被消磨殆盡。流亡在海外的知識份子有些完全犧牲自己的生活,一心一意為國內被打壓的作家發聲,四處奔走在海外出版他們的作品。


昆德拉在1975年流亡到法國後,其後享譽國際,但他並沒有為國內受打壓的作家多做些什麼。克里瑪說:「那是昆德拉的權利──為什麼每一位作家都要成為一位鬥士呢?當然還有理由說,他用寫作本身已經為捷克斯洛伐克做出足夠多的貢獻。」克里瑪甚至很大器的說:「毫無疑問的是,他是本世紀偉大的捷克斯洛伐克作家之一。」

《沒有用的人》是2024年秋天開始的寫作計畫:班雅明、卡夫卡、石川啄木、維根斯坦、林芙美子、張岱、陶淵明、宋徽宗、佐野洋子、羅伯特‧瓦爾澤......這個看似毫無規律可循的流星群,是大至戰爭亂世,或者小至個人衰世最微小邊緣的抵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台大戲,就是所有人陷入了共同的命運。 ─Robert Duncan ​ 我想要找出一條統馭眾生的法則。結果我找到了恐懼。 ─Anne Carson ​
我在隔壁房間,一大早就能聽到女孩的聲響,清晨五、六點,穆斯林的晨禱聲隨廣播強力放送,彷彿來自古老東方神秘的咒語,將女孩背上的發條轉緊,再轉緊,開始上工。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1949年《第二性》出版,西蒙‧波娃剛過四十歲,聲名大噪。 ​
性愛,喝酒,外宿,這些壞事,早做早脫敏,一但解除了禁止,立刻就發現這些事原來那麼無聊。性就是遠離父母的契機,是對父母保守的第一個秘密,因為性其實就是成熟的象徵。​ —上野千鶴子 ​ 1. 將姊姊的行李搬上計程車,從市中心往淡水駛去,這是姊姊考上大學後第一次象徵性地離家外宿。姊姊挑了我作陪
照片中的我有著一股哀愁的預感,眉頭皺起,嘴角下垂,眼神陰鬱,為了拍證件照不斷用定型液固定住額前的那一片「鋼絲」,不知怎麼地很有熱帶風情,像是叢林裡盤踞的藤蔓,帶著濕熱的沼氣。照片裡的人,就像是印尼人,護照更確立其身分,那是台灣還沒有大量引進印尼移工的八○年代,父親帶著我們反向逆流而行。
「蜷縮起眼睛,向內看,更進去一點,更進去,更進去,進到腦中,讓眼睛觀察腦的內部,觀察那個無法用肉眼看出盲與不盲差別的地方。」─《盲目》
我們這個時代的一台大戲,就是所有人陷入了共同的命運。 ─Robert Duncan ​ 我想要找出一條統馭眾生的法則。結果我找到了恐懼。 ─Anne Carson ​
我在隔壁房間,一大早就能聽到女孩的聲響,清晨五、六點,穆斯林的晨禱聲隨廣播強力放送,彷彿來自古老東方神秘的咒語,將女孩背上的發條轉緊,再轉緊,開始上工。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形成的」,1949年《第二性》出版,西蒙‧波娃剛過四十歲,聲名大噪。 ​
性愛,喝酒,外宿,這些壞事,早做早脫敏,一但解除了禁止,立刻就發現這些事原來那麼無聊。性就是遠離父母的契機,是對父母保守的第一個秘密,因為性其實就是成熟的象徵。​ —上野千鶴子 ​ 1. 將姊姊的行李搬上計程車,從市中心往淡水駛去,這是姊姊考上大學後第一次象徵性地離家外宿。姊姊挑了我作陪
照片中的我有著一股哀愁的預感,眉頭皺起,嘴角下垂,眼神陰鬱,為了拍證件照不斷用定型液固定住額前的那一片「鋼絲」,不知怎麼地很有熱帶風情,像是叢林裡盤踞的藤蔓,帶著濕熱的沼氣。照片裡的人,就像是印尼人,護照更確立其身分,那是台灣還沒有大量引進印尼移工的八○年代,父親帶著我們反向逆流而行。
「蜷縮起眼睛,向內看,更進去一點,更進去,更進去,進到腦中,讓眼睛觀察腦的內部,觀察那個無法用肉眼看出盲與不盲差別的地方。」─《盲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消滅一個民族的第一步就是抹煞掉它的記憶,毀滅它的書籍、音樂、文化、歷史。然後找人重寫新書、製造新文化、創造新歷史。不久這個民族就會開始忘掉它的過去和現在,那麼外面的世界要把它遺忘就更快不過了。」《笑忘書》——米蘭.昆德拉 米蘭.昆德拉這段論述,講
Kavina 文學,是宰制階層文化的資源與工具。是敵人的語言。 這時代有變得更好嗎?雖然沒有爆發全面性戰爭(因為成本太高),但我們從沒遠離。 回望那些天才們:舒兹天賦異稟,但被納粹打死在街頭。卡夫卡最擅長躺平。梵谷割掉他的耳朵(他的畫不屬於他的時代,他的畫屬於我們的時代)所以,我們這時
敢耍賴,誰能奈我何 前言 晨起拉筋後,拿起遙控器,打開MOD的<戲劇館+>,裡面的歷史頻道有部<世界醜聞大全>吸引目光,點開後,第一個談論的就是<柯林頓與陸文斯基>的醜聞案。當時鬧得沸沸揚揚,迄今女主角仍深受其害,但卻已能勇敢的出來透透氣,她活過來了。 柯林頓的可信度 1998年1月19
Thumbnail
傳記電影《作家不跳舞: 等待貝克特》是以愛爾蘭、法國諾貝爾文學獎者-山繆貝克特的一生為主。在獲獎當夜,劇作家貝克特試圖逃離原本典禮現場,與另一個自己對話,他們從過去談論到現在,兒時的母親、跳舞的女子、二戰的摯友、伴隨一生的妻子等。貝克特試圖找尋人生的汙點、戲謔與荒誕,跳上舞台韃靼的脫離現實主義。
11/22/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多才多藝   加泰尼亞海邊的小廣場上,等待晚餐前的十分鐘。 原本想給大家在海邊看看夕陽,散散步。 其中一位男士會跳舞,多位女士紛紛展現舞姿,華爾滋,洽洽。 曼妙的舞姿,開心的時光,利用短暫的時間,自娛娛人。   也看到團員們的多才多藝。 這次除
Thumbnail
最近正在讀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不朽》,必須先招認,我沒耐心讀小說冗長鋪陳的內容,在閱讀小說時,不喜歡拖泥帶水的情節,我總想抄捷徑,快速看完故事梗概,(向來喜歡讀詩,愛其短短的句子包含巨量訊息,多棒!) 前陣子聽了李惠貞和譯者尉遲秀談論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他們的討論引起我的興趣,以前從沒耐心讀完昆
Thumbnail
「人與權力之對抗,實乃記憶與遺忘之對抗。」是捷克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著的小說《笑忘書》之中的名言。台灣皇冠出版社早在2002年就出版了尉遲秀的中文譯本,20年來銷售熱度並未稍减。皇冠出版社在2020年還再版了四十週年紀念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關於塞爾維亞舞女的傳奇故事,講述了一個奇怪的舞女以及一個家庭的奇怪經歷。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生命本質、存有、意義、靈魂肉體等主題的反思。
Thumbnail
「消滅一個民族的第一步就是抹煞掉它的記憶,毀滅它的書籍、音樂、文化、歷史。然後找人重寫新書、製造新文化、創造新歷史。不久這個民族就會開始忘掉它的過去和現在,那麼外面的世界要把它遺忘就更快不過了。」《笑忘書》——米蘭.昆德拉 米蘭.昆德拉這段論述,講
Kavina 文學,是宰制階層文化的資源與工具。是敵人的語言。 這時代有變得更好嗎?雖然沒有爆發全面性戰爭(因為成本太高),但我們從沒遠離。 回望那些天才們:舒兹天賦異稟,但被納粹打死在街頭。卡夫卡最擅長躺平。梵谷割掉他的耳朵(他的畫不屬於他的時代,他的畫屬於我們的時代)所以,我們這時
敢耍賴,誰能奈我何 前言 晨起拉筋後,拿起遙控器,打開MOD的<戲劇館+>,裡面的歷史頻道有部<世界醜聞大全>吸引目光,點開後,第一個談論的就是<柯林頓與陸文斯基>的醜聞案。當時鬧得沸沸揚揚,迄今女主角仍深受其害,但卻已能勇敢的出來透透氣,她活過來了。 柯林頓的可信度 1998年1月19
Thumbnail
傳記電影《作家不跳舞: 等待貝克特》是以愛爾蘭、法國諾貝爾文學獎者-山繆貝克特的一生為主。在獲獎當夜,劇作家貝克特試圖逃離原本典禮現場,與另一個自己對話,他們從過去談論到現在,兒時的母親、跳舞的女子、二戰的摯友、伴隨一生的妻子等。貝克特試圖找尋人生的汙點、戲謔與荒誕,跳上舞台韃靼的脫離現實主義。
11/22/2017 遇見米開朗基羅 多才多藝   加泰尼亞海邊的小廣場上,等待晚餐前的十分鐘。 原本想給大家在海邊看看夕陽,散散步。 其中一位男士會跳舞,多位女士紛紛展現舞姿,華爾滋,洽洽。 曼妙的舞姿,開心的時光,利用短暫的時間,自娛娛人。   也看到團員們的多才多藝。 這次除
Thumbnail
最近正在讀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不朽》,必須先招認,我沒耐心讀小說冗長鋪陳的內容,在閱讀小說時,不喜歡拖泥帶水的情節,我總想抄捷徑,快速看完故事梗概,(向來喜歡讀詩,愛其短短的句子包含巨量訊息,多棒!) 前陣子聽了李惠貞和譯者尉遲秀談論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他們的討論引起我的興趣,以前從沒耐心讀完昆
Thumbnail
「人與權力之對抗,實乃記憶與遺忘之對抗。」是捷克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著的小說《笑忘書》之中的名言。台灣皇冠出版社早在2002年就出版了尉遲秀的中文譯本,20年來銷售熱度並未稍减。皇冠出版社在2020年還再版了四十週年紀念版。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關於塞爾維亞舞女的傳奇故事,講述了一個奇怪的舞女以及一個家庭的奇怪經歷。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生命本質、存有、意義、靈魂肉體等主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