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義的最後信徒|《米蘭昆德拉:從玩笑到無謂的盛宴》場外不負責任亂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本文不會提到太多《米蘭昆德拉:從玩笑到無謂的盛宴》這部紀錄片的內容,完全是場外閒聊區哈拉,對米蘭昆德拉寫的小說有興趣的請自己進戲院看片。

先講講古

1980年代末時報出版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中國知名作家韓少功翻譯的,忘了當時還是高中生的我為何會買這本書回家,不過看完後真覺得驚為天人,內容寫得很吸引人,並帶有很深哲理但又很容易看下去,所以就陸續買了《笑忘書》、《玩笑》,《可笑的愛》等書回來看,但覺得都沒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寫得好。
考上大學還特地帶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去成大推坑,不過書借出去後,就再也沒有回到我手邊,最後到底是誰借走我也不知道。
雖然高中大學時很崇拜米蘭昆德拉,但是後來上研究所對於布拉格之春的歷史有更清楚的瞭解,也讀了哈維爾的東西,米蘭昆德拉在我心中的地位就峰迴路轉直接下降。年紀更大後,覺得自己當時對於哈維爾與米蘭昆德拉的論戰評價,過度單一,完全以政治行動的單一角度去評價兩人觀點的優劣,然後輕易選邊戰,過於偏頗。就像卡謬與沙特的論戰一樣,年紀大了也有不同的理解,不能說誰就完全對,誰就完全錯。
突然會想到卡謬與沙特的論戰,除了因為兩場論戰都涉及到蘇聯共產黨與共產主義的討論,另一方面,就是我個人自己的感覺,米蘭昆德拉與哈維爾的思想都滿有卡謬的成分。兩個人以不同方式去詮釋與衍生卡謬有關荒謬與抵抗的論點。

文學家的批判vs行動家的抵抗

基本上,《米蘭昆德拉:從玩笑到無謂的盛宴》是完全從文學角度來探討米蘭昆德拉的生平,就像他強調他不是一個反共的異議作家,只是一個單純的作家,想瞭解他的想法請認真從他的作品去瞭解,而不是從他個人的生活經歷去瞭解。
本片幾乎完全省略了昆德拉生涯的政治面向,他曾是一個共產黨員,曾經支持捷克共產黨修正主義,也曾是狂熱的捷克民族主義者,歐洲文明捍衛者,更是潛在的親蘇投降派。
之所以說他是投降派,是因為他認為捷克是個小國,無法避免鄰近大國的影響,順從蘇聯是不得不然,他的說法有點複雜迂迴,但大概是這樣的意思,當時看到這段話時我很有感,就像主張台灣不可隨意忤逆旁邊的大國中國一樣,大國就是拳頭大,小國只能委曲求全,當然對他起了反感,轉而投向哈維爾的立場。
當然,他的想法也會隨著他的經歷而改變,從他的書被禁到流亡法國,他的想法不斷再改變,唯一不變應該是他對文學創作與作家角色的堅持。看完本片我才清楚意識到他就是一個堅持現代主義創作理念的小說家,他對社會的參與是透過小說創作,而非具體的政治社會行動,所以對於他不簽七七憲章的理由現在多少可以理解。
布拉格之春只是剛好是昆德拉經歷過的時代,因而成為小說的背景,他變成反共的異議作家只是他創作的作品不見容於共產黨而被查禁了。
文學對他而言,是一個遠離現實的園地,昆德拉就是一個為藝術而藝術的作家,文學不為任何政治社會價值而服務,所以他對於他創作的作品非常認真看待,態度完全站在後現代主義的相反對立面,他作品中對現實的諷刺,完全不同於後現代主義的戲仿,嘲諷,而是有很沈重的意義。
他的媚俗概念更是完全體現他的創作理念,本片提到華格納時,我馬上能理解昆德拉為何不喜歡華格納,因為華格納的作品很媚俗。
媚俗現在這個概念,在中文世界應該很熟悉,不過三十多年前,這個概念在中文世界是很新穎的。簡而言之,政治美學化就是一種媚俗,國家舉辦的各種慶典,閱兵,激發人民的愛國感與榮譽感的儀式與活動都是媚俗。但昆德拉的媚俗還有另一層意義,政治異議份子的自我犧牲,自我道德滿足感也是一種媚俗,簽署七七憲章也是一種媚俗行為,所以他才不願從俗去簽署,他不簽署不是因為他膽小懦弱,而是因為他不願從俗,寫到這裡我突然想起施明德,浪漫的施明德在昆德拉眼中應該也是一個媚俗者。
就某種程度而言,昆德拉是一個滿誅心,對人很苛刻的文學創作者,也因為株心的批判力道,才讓《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如此好看,成為經典。
當然如此機車與犬孺的人不可能成為一個政治行動者,他的行動僅侷限於文學創作中,而不會付諸於現實行動中。曾經我不喜歡這種態度,但現我是可以理解與接受這種態度。

矛盾的作家

就我看來,昆德拉是一個很矛盾的作家,他的創作不自覺地引用了很多解構,後現代主義的文學技巧,很株心冷血的解剖人類各種行為的偽善虛假,但又很堅持現代主義的創作理念,完全不贊同後現代主義的觀點,而堅持文學的獨特價值,反對後現代主義的作者論,堅持作者對於作品的絕對詮釋權,因此不贊同羅蘭巴特的作者已死,文本閱讀的愉悅觀點。
他流亡法國不接受外界的訪談,不想讓他的作品改編成電影,除了他對於媚俗的反感,不想被特定的標籤與刻板印象定型,或多或少也來自於他對於現代主義創作理念的堅持,即使他的作品取悅了大眾市場,但他的創作是一個獨特完整的世界,不可能被刪減改編成影視作品,也不接受人們對於他作品的隨意解讀。他對他作品翻譯的嚴格要求,也是他對於現代主義作者地位的堅持。但從他對現實株心批判的角度來看,他這種不接受訪談,不接受改編態度的堅持,不啻是一種媚俗的行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9會員
137內容數
對日常生活所看所聽之事的不負責任隨想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菜有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周末天氣很熱,決定跑去誠品吹冷氣順便看看有啥新書。逛書店翻書果然跟逛網站瀏覽電子書簡介很不一樣,在書店很容易就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書,而且看到感覺有趣的書可以馬上拿起來翻閱確認內容。 就這樣亂逛時,看到新書推薦櫃上平擺了兩疊《廣末的思考地圖 幸福的樣子》,翻閱幾頁覺得很不錯,立馬拿起手機上readmoo
剛看《波羅蜜之謎》時,以為是搞笑喜劇,不過看著看著覺得內容有點小沈重,雖然劇情節奏非常輕快,以喜感搞笑為主要調性,但在嬉鬧喜劇的背後卻是反應了印度根深蒂固的社會問題:女性地位、種性階級,在加上各國常見的貧富差距與貧窮問題,以及官僚的腐敗與顢頇。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就成為本片故事主要嘲弄與諷刺的元素。
在世俗左派和伊斯蘭現代主義者鼓舞和組織的一場革命下,波斯王國轉變為伊斯蘭神權國家,這場革命的核心深藏著諷刺。 在那些熱衷神學的城市外,有些人把何梅尼看作一個有用的政治工具,是一個能夠喚起大眾加入反壓迫戰鬥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夢想,從德黑蘭到耶路撒冷,從巴黎到貝魯特,都把他看成一個能夠為自身目的效力
終於看完《FENCE》第五集,原本是上週要看的,但上週假日把追劇時間花在《人選之人-造浪者》,所以就等到這週週末才有時間看。 看第一集時,看劇立即心得就是”哇!果然只有WOWOW才拍得出這種劇情”。然後在WOWOW《殺人分析班》系列中嚴肅穩重的鷹野主任,在本劇雖然還是演警察,但卻變成黝黑的海灘男人,
先說結論,本劇很不錯看。作為一部商業劇,本劇在處理台灣選舉的議題非常有技巧,充分呈現了台灣選舉過程各種吸引人目光的元素,但又迴避了台灣商業劇很難處理的政治課題。焦點聚焦在台灣選舉過程所顯現出來的活力與創意,但又隱去淡化了這些活力與創意背後的爭議主軸。
《代課老師》是今年四月Netflix新上架的電影,斷斷續續分了三天看完。分三天看並非電影本身不好看,而是剛好生活遇到一些焦頭爛耳的狀況,晚上回到家沒辦法靜下心來看片。 不過看得時候倒是冒出了有多雜想,趕快記下來,免得忘記。 雜想一 本片調性感覺有點像在看臺灣新浪潮電影,企圖寫實地去呈現阿根廷社會內部
周末天氣很熱,決定跑去誠品吹冷氣順便看看有啥新書。逛書店翻書果然跟逛網站瀏覽電子書簡介很不一樣,在書店很容易就找到自己有興趣的書,而且看到感覺有趣的書可以馬上拿起來翻閱確認內容。 就這樣亂逛時,看到新書推薦櫃上平擺了兩疊《廣末的思考地圖 幸福的樣子》,翻閱幾頁覺得很不錯,立馬拿起手機上readmoo
剛看《波羅蜜之謎》時,以為是搞笑喜劇,不過看著看著覺得內容有點小沈重,雖然劇情節奏非常輕快,以喜感搞笑為主要調性,但在嬉鬧喜劇的背後卻是反應了印度根深蒂固的社會問題:女性地位、種性階級,在加上各國常見的貧富差距與貧窮問題,以及官僚的腐敗與顢頇。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就成為本片故事主要嘲弄與諷刺的元素。
在世俗左派和伊斯蘭現代主義者鼓舞和組織的一場革命下,波斯王國轉變為伊斯蘭神權國家,這場革命的核心深藏著諷刺。 在那些熱衷神學的城市外,有些人把何梅尼看作一個有用的政治工具,是一個能夠喚起大眾加入反壓迫戰鬥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夢想,從德黑蘭到耶路撒冷,從巴黎到貝魯特,都把他看成一個能夠為自身目的效力
終於看完《FENCE》第五集,原本是上週要看的,但上週假日把追劇時間花在《人選之人-造浪者》,所以就等到這週週末才有時間看。 看第一集時,看劇立即心得就是”哇!果然只有WOWOW才拍得出這種劇情”。然後在WOWOW《殺人分析班》系列中嚴肅穩重的鷹野主任,在本劇雖然還是演警察,但卻變成黝黑的海灘男人,
先說結論,本劇很不錯看。作為一部商業劇,本劇在處理台灣選舉的議題非常有技巧,充分呈現了台灣選舉過程各種吸引人目光的元素,但又迴避了台灣商業劇很難處理的政治課題。焦點聚焦在台灣選舉過程所顯現出來的活力與創意,但又隱去淡化了這些活力與創意背後的爭議主軸。
《代課老師》是今年四月Netflix新上架的電影,斷斷續續分了三天看完。分三天看並非電影本身不好看,而是剛好生活遇到一些焦頭爛耳的狀況,晚上回到家沒辦法靜下心來看片。 不過看得時候倒是冒出了有多雜想,趕快記下來,免得忘記。 雜想一 本片調性感覺有點像在看臺灣新浪潮電影,企圖寫實地去呈現阿根廷社會內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本僅收錄兩篇米蘭昆德拉文章的小書,一篇是名為〈文學與小國〉的演講稿,談論文學之於小國存在的特殊性;一篇是發表在雜誌上的〈一個被綁架的西方國家或中歐的悲劇〉,訴說中歐歷史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何成為被歐洲區遺忘的悲劇,並延續成現今的模樣。承載的內容沉重地讓人不禁肅然捧讀。
Thumbnail
台灣人書櫃怎麼可以沒有這一本書呢? 本書收錄兩篇文章,短要切中了一個文學家所看見的悲劇,從國族存亡到文化救國,米蘭昆德拉的文筆與思緒已是巨擘等級,隨便列出都能發人深省。
Thumbnail
《園裡的菊花早已凋謝》是蘇聯俄羅斯作家沃羅寧的短篇作品,沃羅寧的作品主要描寫城鄉矛盾與兩代人在精神道德上的衝突。 整個短篇讀下來上不到半小時,但主角被刻畫的非常立體,時代小人物的身影躍然紙上。 「園裡的菊花早已凋謝…..」嘉莉卡從租用鄰居小屋度假的遊客所攜帶的錄音機所播放的歌曲中,聽到了這樣
Thumbnail
最近正在讀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不朽》,必須先招認,我沒耐心讀小說冗長鋪陳的內容,在閱讀小說時,不喜歡拖泥帶水的情節,我總想抄捷徑,快速看完故事梗概,(向來喜歡讀詩,愛其短短的句子包含巨量訊息,多棒!) 前陣子聽了李惠貞和譯者尉遲秀談論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他們的討論引起我的興趣,以前從沒耐心讀完昆
Thumbnail
「人與權力之對抗,實乃記憶與遺忘之對抗。」是捷克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著的小說《笑忘書》之中的名言。台灣皇冠出版社早在2002年就出版了尉遲秀的中文譯本,20年來銷售熱度並未稍减。皇冠出版社在2020年還再版了四十週年紀念版。
Thumbnail
《異鄉人》是我對卡繆的第一次認識,講述了母親的死以及荒謬的審判。卡繆對於存在主義以及荒謬的想法非常有趣,反思這本穿越時代來的價值觀與邏輯問題,審視自身和環境,有如醍醐灌頂。
Thumbnail
年青時有一半懷有虛榮的心情,去看哲學大師級們的作品,例如卡繆、沙特、海明威........等等,因為在別人面前,我在看他們的書,身份好像很拉風,到了今天,才知道浪費青春,那些年只是為了迎合「存在主義」的潮流,那些小說內容,都忘記了,那些閱讀所帶出來的思緒,亦隨風而逝。 至於那些書評,倒有一點印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
Thumbnail
香格里拉,泛指烏托邦式的世外桃源。而這樣一個美好的詞彙,卻與「毀滅前」三字形成鮮明對比,本書便以此看似矛盾的書名拉開帷幕。 當人生將盡,所有的規則與律法皆會被推翻,金錢不再能買到糧食,法律不再能約束人性,所謂的「未來」將被虛無縹緲取代。在這僅剩的一個月,你想做什麼,抑或是說:「你能做什麼?」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生命本質、存有、意義、靈魂肉體等主題的反思。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本僅收錄兩篇米蘭昆德拉文章的小書,一篇是名為〈文學與小國〉的演講稿,談論文學之於小國存在的特殊性;一篇是發表在雜誌上的〈一個被綁架的西方國家或中歐的悲劇〉,訴說中歐歷史及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如何成為被歐洲區遺忘的悲劇,並延續成現今的模樣。承載的內容沉重地讓人不禁肅然捧讀。
Thumbnail
台灣人書櫃怎麼可以沒有這一本書呢? 本書收錄兩篇文章,短要切中了一個文學家所看見的悲劇,從國族存亡到文化救國,米蘭昆德拉的文筆與思緒已是巨擘等級,隨便列出都能發人深省。
Thumbnail
《園裡的菊花早已凋謝》是蘇聯俄羅斯作家沃羅寧的短篇作品,沃羅寧的作品主要描寫城鄉矛盾與兩代人在精神道德上的衝突。 整個短篇讀下來上不到半小時,但主角被刻畫的非常立體,時代小人物的身影躍然紙上。 「園裡的菊花早已凋謝…..」嘉莉卡從租用鄰居小屋度假的遊客所攜帶的錄音機所播放的歌曲中,聽到了這樣
Thumbnail
最近正在讀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不朽》,必須先招認,我沒耐心讀小說冗長鋪陳的內容,在閱讀小說時,不喜歡拖泥帶水的情節,我總想抄捷徑,快速看完故事梗概,(向來喜歡讀詩,愛其短短的句子包含巨量訊息,多棒!) 前陣子聽了李惠貞和譯者尉遲秀談論米蘭昆德拉的作品,他們的討論引起我的興趣,以前從沒耐心讀完昆
Thumbnail
「人與權力之對抗,實乃記憶與遺忘之對抗。」是捷克裔法國作家米蘭·昆德拉所著的小說《笑忘書》之中的名言。台灣皇冠出版社早在2002年就出版了尉遲秀的中文譯本,20年來銷售熱度並未稍减。皇冠出版社在2020年還再版了四十週年紀念版。
Thumbnail
《異鄉人》是我對卡繆的第一次認識,講述了母親的死以及荒謬的審判。卡繆對於存在主義以及荒謬的想法非常有趣,反思這本穿越時代來的價值觀與邏輯問題,審視自身和環境,有如醍醐灌頂。
Thumbnail
年青時有一半懷有虛榮的心情,去看哲學大師級們的作品,例如卡繆、沙特、海明威........等等,因為在別人面前,我在看他們的書,身份好像很拉風,到了今天,才知道浪費青春,那些年只是為了迎合「存在主義」的潮流,那些小說內容,都忘記了,那些閱讀所帶出來的思緒,亦隨風而逝。 至於那些書評,倒有一點印
《馬爾多羅之歌》不僅是上個世紀二零年代超現實主義者眼中被埋沒的經典,作為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強大刺激,進而將洛特雷阿蒙(本名為伊齊多爾. 迪卡斯 )視為運動的「授精者」,甚至是一名先知。《馬爾多羅之歌》對日後文學依然有相當大的影響力,譬如寫《空間詩學》的巴榭拉(Gaston Bachelard),或
Thumbnail
香格里拉,泛指烏托邦式的世外桃源。而這樣一個美好的詞彙,卻與「毀滅前」三字形成鮮明對比,本書便以此看似矛盾的書名拉開帷幕。 當人生將盡,所有的規則與律法皆會被推翻,金錢不再能買到糧食,法律不再能約束人性,所謂的「未來」將被虛無縹緲取代。在這僅剩的一個月,你想做什麼,抑或是說:「你能做什麼?」
Thumbnail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是以捷克的民主化運動布拉格之春及後蘇聯入侵捷克為寫作背景,描寫了一男兩女的愛情糾葛,並帶出各角色生命中屬於他們的「輕」和「重」。雖然小說以大量篇幅刻畫兩性關係以及性愛劇情,但更為準確的是注入了大量隱喻的哲學小說,並表達作者對於生命本質、存有、意義、靈魂肉體等主題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