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評〈我能當禁羈的無性戀嗎(Can I be a Kinky Ace?)〉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我可以當個禁羈的無性戀嗎?」禁羈在英語中指非常規的性實踐和性幻想,主要例如BDSM、膠衣等等。這篇研究調查了在無性戀與禁羈/戀物之間協商認同的夾縫族群。無性戀在「無性戀可視性與教育網絡(AVEN)」的定義中,指涉「經驗不到性吸引力的人」(不是沒有性衝動或厭惡性行為),而禁羈和戀物的實踐並不一定依賴於人際的性吸引力;所以藉由將禁羈或戀物的實踐予以去性化,禁羈的無性戀得以在夾縫中創造自己的認同和生存空間,甚至將禁羈作為建立並鞏固伴侶關係的手段。

而這篇文章在調查中,注目到了所謂的「autochorissexual」,也就是現在被稱為「aegosexual」的認同,我暫時將這種認同翻譯為「自我抽離性戀」。如同既有研究已經指出,自慰在無性戀社群中是廣泛被採納的實踐。而自我抽離性戀則將此延伸到性幻想上,也就是他們通常會對性幻想自慰。幻想的對象有時是虛構角色,有時是不認識的人,因人而異。他們通常在幻想中扮演第三人稱視角,不認同特定的人物,也因此被稱作自我抽離性戀。

而這篇論文雖然沒有注目到作為幻想對象的角色(characters),但卻近一步發現了部分禁羈的無性戀藉由虛構的中介,能夠在幻想中不斷切換社會角色(roles)。這點出了性幻想中視點和認同的問題,藉由虛構或想像,可能可以抽離於日常生活的社會認同,並鬆動被鞏固的社會角色。這點我們應該會在未來介紹的論文中詳細討論。

自我抽離性戀和紙性戀是無性戀光譜上的好朋友,因為兩者都對虛構投注欲望。而在認同為紙性戀的族群中,也有許多人展現自我抽離性戀的特質。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紙性戀都盼望自我與虛構角色建立關係(例如與虛構角色結婚),而也有些人需要虛構與自我區隔出距離,並以不將自身帶入的方式來享受色情漫畫等等創作物。松浦優老師在〈從紙性戀思考性與性別的政治〉講座中,描述這群人「將『次元障壁』視為積極價值」。就此而言,或許我們應該重新思考「次元障壁」的意義。

論文連結

追蹤粉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紙性戀集散地.中文集中處的沙龍
10會員
12內容數
這個專題放置在臉書專頁「非現實國度:台灣紙性戀集散地」上連載的短評。短評主要介紹關於紙性戀、非對人性戀相關的知識與實踐,通常以相關著作或評論為基礎。內容通常包括但不限於來自女性主義、酷兒研究、無性戀研究方面,或次文化、ACG、御宅研究方面,以及人類學、多物種研究、本體論轉向等方面。
2023/10/02
在介紹幾篇學術論文之後,這次我們來介紹一些關於「紙性戀婚禮」的實踐知識。有名的近藤顯彥在2018年與初音未來結婚,這是聞名紙性戀社群與御宅圈的事件,相關英、日、中文報導屢見不鮮。不過日本之外比較少人知道的是,近藤也夥同一群「紙性戀婚禮」的實踐者,出版了《如何舉辦與二次元角色的婚禮》這本同人誌,來分享
Thumbnail
2023/10/02
在介紹幾篇學術論文之後,這次我們來介紹一些關於「紙性戀婚禮」的實踐知識。有名的近藤顯彥在2018年與初音未來結婚,這是聞名紙性戀社群與御宅圈的事件,相關英、日、中文報導屢見不鮮。不過日本之外比較少人知道的是,近藤也夥同一群「紙性戀婚禮」的實踐者,出版了《如何舉辦與二次元角色的婚禮》這本同人誌,來分享
Thumbnail
2023/10/02
在松浦優老師諸多紙性戀相關的論文中,〈作為賦生式誤配的多重定向力〉是第一篇詳細的討論「對二次元性特質=作為賦生式誤配的多重定向」與「對人性戀中心主義」的文章。這篇文章巧妙的將「展演與賦生(見前一篇貼文)」結合於東浩紀的誤配論,從而分析非對人性戀的實際存在、可能性與受到的邊緣化。要一次讀懂這篇文章可能
Thumbnail
2023/10/02
在松浦優老師諸多紙性戀相關的論文中,〈作為賦生式誤配的多重定向力〉是第一篇詳細的討論「對二次元性特質=作為賦生式誤配的多重定向」與「對人性戀中心主義」的文章。這篇文章巧妙的將「展演與賦生(見前一篇貼文)」結合於東浩紀的誤配論,從而分析非對人性戀的實際存在、可能性與受到的邊緣化。要一次讀懂這篇文章可能
Thumbnail
2023/09/20
「你如何代入角色?」這個對歌劇演員的標準問題,對於布袋戲偶師則毫無意義;因為對偶師來說,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讓人偶活靈活現」。當偶戲人類學家司黛蕊發現這個差異時,她在兩種藝術間提出了「賦生對上展演」的相對概念,並將其拓展到廣泛的心理和社會理論的層次。她在定義中採取了工整的對仗,展演是由外而內「內攝」來
Thumbnail
2023/09/20
「你如何代入角色?」這個對歌劇演員的標準問題,對於布袋戲偶師則毫無意義;因為對偶師來說,重要的問題是「如何讓人偶活靈活現」。當偶戲人類學家司黛蕊發現這個差異時,她在兩種藝術間提出了「賦生對上展演」的相對概念,並將其拓展到廣泛的心理和社會理論的層次。她在定義中採取了工整的對仗,展演是由外而內「內攝」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台灣是世界聞名的性平尊重國家,除了LGBTIS的性別傾向外,在21世紀之後,又陸續提出一些性別傾向,是不在男女、陰柔陽剛二元特質中的。例如不以性別為條件的【泛性戀】、感受不到性吸引的【無性戀】、對虛構人物感到性吸引力的【紙性戀】、以及生理與性別認同上是男性,但喜歡做女性裝扮的【偽娘】。
Thumbnail
台灣是世界聞名的性平尊重國家,除了LGBTIS的性別傾向外,在21世紀之後,又陸續提出一些性別傾向,是不在男女、陰柔陽剛二元特質中的。例如不以性別為條件的【泛性戀】、感受不到性吸引的【無性戀】、對虛構人物感到性吸引力的【紙性戀】、以及生理與性別認同上是男性,但喜歡做女性裝扮的【偽娘】。
Thumbnail
「我可以當個禁羈的無性戀嗎?」禁羈在英語中指非常規的性實踐和性幻想,主要例如BDSM、膠衣等等。這篇研究調查了在無性戀與禁羈/戀物之間協商認同的夾縫族群。無性戀在「無性戀可視性與教育網絡(AVEN)」的定義中,指涉「經驗不到性吸引力的人」(不是沒有性衝動或厭惡性行為),而禁羈和戀物的實踐並不一定依賴
Thumbnail
「我可以當個禁羈的無性戀嗎?」禁羈在英語中指非常規的性實踐和性幻想,主要例如BDSM、膠衣等等。這篇研究調查了在無性戀與禁羈/戀物之間協商認同的夾縫族群。無性戀在「無性戀可視性與教育網絡(AVEN)」的定義中,指涉「經驗不到性吸引力的人」(不是沒有性衝動或厭惡性行為),而禁羈和戀物的實踐並不一定依賴
Thumbnail
這種反問法標題根本猜都不必猜,當然是可以啊(゚∀゚) 問題是,什麼是無性戀?什麼又是性解放? 而無性的同時又要放浪的性,不矛盾嗎? 如果你有以上疑惑,那就太誤解無性戀跟性解放啦!
Thumbnail
這種反問法標題根本猜都不必猜,當然是可以啊(゚∀゚) 問題是,什麼是無性戀?什麼又是性解放? 而無性的同時又要放浪的性,不矛盾嗎? 如果你有以上疑惑,那就太誤解無性戀跟性解放啦!
Thumbnail
無性戀寶寶們有時對肢體接觸是比較敏感。 不是不喜歡對方,但就是 會覺得怪怪的。 有些人可以做到為了對方開心而牽手。  不過除了牽手之外,還有很多可以表達親密的方式...
Thumbnail
無性戀寶寶們有時對肢體接觸是比較敏感。 不是不喜歡對方,但就是 會覺得怪怪的。 有些人可以做到為了對方開心而牽手。  不過除了牽手之外,還有很多可以表達親密的方式...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想法以及不同的生活體驗,亦因此對如何活出自己會有著不同的判斷。無性戀者的朋友們也是這樣,但這些大大小小的不同,可不會使他們變得「沒那麼像個無性戀者」喔~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著不一樣的想法以及不同的生活體驗,亦因此對如何活出自己會有著不同的判斷。無性戀者的朋友們也是這樣,但這些大大小小的不同,可不會使他們變得「沒那麼像個無性戀者」喔~
Thumbnail
在感受不到性吸引力的情況下進行親密身體接觸,就好比蒙著眼睛開車一樣,運氣好的話或者還能全身而退。如果有點指示可能會比較好,但如果沒人告訴你的話,就很難知道是否已經到終點了...... 要注意的是,單純感受上有所不同並不是問題,但如果是在感受不同之外,還一直缺乏溝通跟相互理解的情況下,那就可能造成問題
Thumbnail
在感受不到性吸引力的情況下進行親密身體接觸,就好比蒙著眼睛開車一樣,運氣好的話或者還能全身而退。如果有點指示可能會比較好,但如果沒人告訴你的話,就很難知道是否已經到終點了...... 要注意的是,單純感受上有所不同並不是問題,但如果是在感受不同之外,還一直缺乏溝通跟相互理解的情況下,那就可能造成問題
Thumbnail
無性戀者在成長過程中也會經歷自我探索時期,甚至可能像漫畫中那樣,思疑自己的喜好、或者會在不同性傾向之間流動。但慢慢會發現即使流動,共通處就是對性吸引力無感或者偏好不與他人發生性行為。
Thumbnail
無性戀者在成長過程中也會經歷自我探索時期,甚至可能像漫畫中那樣,思疑自己的喜好、或者會在不同性傾向之間流動。但慢慢會發現即使流動,共通處就是對性吸引力無感或者偏好不與他人發生性行為。
Thumbnail
所謂的“Aro-ace”指得是“沒有浪漫傾向的無性戀者”,更白話一點,就是“缺少愛情這一塊的人”。
Thumbnail
所謂的“Aro-ace”指得是“沒有浪漫傾向的無性戀者”,更白話一點,就是“缺少愛情這一塊的人”。
Thumbnail
在之前《【性別】我是後天無性戀,我為什麼對異性戀無法驕傲?》中我有提到我是如何從天生有性戀變成後天無性戀的,而在簡單介紹我的個人歷程中,我有提到我在20~28歲左右成為沒有浪漫傾向的自性戀,因此在這個大家對於無性戀這個大類別還是很陌生的時代,我用我的個人經歷談談所謂的“自性戀”是什麼。
Thumbnail
在之前《【性別】我是後天無性戀,我為什麼對異性戀無法驕傲?》中我有提到我是如何從天生有性戀變成後天無性戀的,而在簡單介紹我的個人歷程中,我有提到我在20~28歲左右成為沒有浪漫傾向的自性戀,因此在這個大家對於無性戀這個大類別還是很陌生的時代,我用我的個人經歷談談所謂的“自性戀”是什麼。
Thumbnail
無性戀,一個即使在同志社群中都冷門的話題。 什麼是戀愛? 查了很多資料,問了很多人,得到的答案總是類似「妳想和一個人成為戀人,就是判斷會不會想跟他親吻擁抱或是OOXX啊!」「就很明顯不一樣啊!」,或是有些文章會提到「性吸引」或「性慾」。那麼,一直沒有這樣想法的我,難道真的只是因為沒有遇到那個人嗎?
Thumbnail
無性戀,一個即使在同志社群中都冷門的話題。 什麼是戀愛? 查了很多資料,問了很多人,得到的答案總是類似「妳想和一個人成為戀人,就是判斷會不會想跟他親吻擁抱或是OOXX啊!」「就很明顯不一樣啊!」,或是有些文章會提到「性吸引」或「性慾」。那麼,一直沒有這樣想法的我,難道真的只是因為沒有遇到那個人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