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9年,四代鎌倉殿足利持氏敗給討伐軍,窮途末路的他在称名寺剃髮出家,幽居於永安寺,並透過関東管領上杉憲実向幕府表示降伏。
持氏雖然與自己不合,但終究是上杉憲実的舊主。憲実先後派出十餘次使者,懇求幕府將軍足利義教允許持氏出家,放持氏一命,並由持氏的嫡子義久繼任鎌倉殿。然而義教心意已決,不僅無視憲実的求情,反而命令他帶兵攻擊持氏。
上杉憲実沒有選擇,只得狠下心揮軍進攻永安寺。已經完全解除武裝,卸甲等待幕府判決的持氏聽聞上杉軍進攻,最終便在寺內切腹自殺。持氏的嫡長子足利義久,以及稲村公方足利満貞也在混亂中自盡。永享之亂便這樣以室町幕府的全面勝利告終,長久以來與幕府將軍對立的鎌倉府也就此滅亡。
鎌倉府滅亡後,六代將軍足利義教這才揭露自己打算派遣自己的兒子足利義永前往鎌倉,作為新任鎌倉殿再建鎌倉府的計畫。對義教而言,鎌倉公方家傳到了第五代,血脈已經離宗家太遠,以自己的血親替換才能令他安心。
足利義永時任左馬頭,與義教的嫡長子足利義勝同年,由於母親為側室,自始就沒有繼承將軍大位的可能性。但這樣的義永作為鎌倉殿倒是非常適合,不用擔心義永或是義永的子孫哪天又妄想上洛奪取將軍之位。
只是足利義教使義永繼任鎌倉殿的計畫,卻遭到以上杉憲実為首的関東諸侯的反對。憲実甚至剃髮出家,法號雲洞庵長棟高岩,以表示自己對義教剷除持氏父子以及使義永出任鎌倉殿的反對。出家後,憲実將山內上杉家家督以及関東管領交給弟弟上杉清方。雖然幕府不承認憲実的退隱,只肯承認清方為関東管領代行,但無助於憲実淡出政界的事實。
1440年3月,下総国的結城氏朝、持朝父子擁立了持氏的遺子足利春王丸,在結城舉兵。
春王丸與兩位弟弟在永享之亂後躲藏在下野国日光山,之後輾轉來到結城城,接受結城氏的庇護。結城父子是反對幕府改派鎌倉殿的急先鋒,認為唯有持氏的子嗣才有資格繼任鎌倉殿。
與結城氏朝抱持同樣想法的人並不在少數,然而反對義教派遣新鎌倉殿,並不代表願意起兵反抗幕府。如今離永享之亂才不過一年,天下大勢並沒有什麼改變。去年持氏在世時鎌倉府尚且不是幕府對手,如今持氏與義久去世,結城氏光憑持氏遺兒為號召又能得到多少関東諸侯支持?
結城氏朝揭竿之後,各地都有人響應。如常陸佐竹氏,先前提過佐竹義人原本出自山內上杉氏,靠著足利持氏的支持才得以對抗反對自己繼承的佐竹与義等人,在上杉禪秀之亂中也堅定地支持持氏。之後,持氏與山內上杉氏逐漸對立,兩難的佐竹義人選擇支持持氏,也因此失去了作為後盾的山內上杉氏,並遭到家中的非難。原本領有的常陸守護職,也在幕府的命令下,僅能維持半國守護,而由幕府派的山入氏佐竹与義領有另外半國,各自統治。
結城氏舉兵時,佐竹義人由於女兒嫁給了結城持朝而主張支持結城氏,而山入氏的佐竹祐義(与義之子)則支持幕府,延續了長久以來的對立局面。
此外,靠著足利持氏支持才得以繼承下野宇都宮氏家主之位的宇都宮家綱,在永享之亂後被迫讓位給宇都宮等綱。聽聞結城氏舉兵,宇都宮家綱也立刻呼應。
除了這些受過足利持氏之恩的諸將之外,也有部分是各地諸侯家中因繼承權紛爭而決定與主家對立的人物,如出身駿河今川氏的今川氏広。又或者是因故對幕府感到不滿之人,如篠川公方足利満直。
満直妄想鎌倉殿一職已久,持氏仍在世時就和前任將軍義教的兄長義持接觸,和幕府合作對抗鎌倉府。義教逼死持氏父子之後,満直滿心以為自己將會是新任鎌倉殿,誰知卻傳出了義教讓兒子義永坐鎮鎌倉的傳聞。認為自己被足利義教背叛的満直回過頭與結城氏同盟,共同起事。
結城合戰以岩松持国與桃井憲義合兵進攻小山持政的小山城揭開序幕。小山氏與結城氏雖為同族,但長年親近幕府將軍與鎌倉府對立,在足利氏満的時代遭到滅亡,在氏満的授意下,由出自結城氏的結城泰朝改名小山満泰復興了小山氏。小山満泰的長子也就是結城氏朝,成為満泰兄長結城満朝的養子,繼承結城氏;而次子持政則繼承小山氏。雖然是小山與結城有兄弟之親,但在小山持政的時代,小山氏逐漸增強實力,為了與結城氏競爭,竟再次走上了親近幕府的路線。小山持政沒有響應兄長結城氏朝,決定支持幕府方。持政之弟小山広朝為此感到憤怒,率領郎黨私自進入了結城城。
関東雖有清方代理管領職施政,但清方在資歷上難以壓過関東諸侯。幕府逼迫上杉憲実復出,率領山內上杉清方、犬懸上杉持房、扇谷上杉持朝、下野守護宇都宮持綱、駿河守護今川範忠、信濃守護小笠原政康、甲斐守護武田信重組成関東諸侯聯軍討伐結城氏。
1440年6月,足利満直不敵南奧州諸侯聯軍,篠川御所陷落,満直自害身亡。至此鎌倉府的奧羽經略以失敗告終,陸奧與出羽一直到戰國時代都處於国人衆互相傾軋鬥爭的狀態,沒有出現足以掌控大局的強大大名。
足利満直死後,岩松持国與桃井憲義也不敵討伐軍,只得退回結城城。結城城周遭有著足以行使大船的壕溝,城側的岸邊又久植逆茂木等等阻礙,易守難攻。除了結城氏朝、持朝父子之外,其弟小山広朝,忠於持氏的木戸持季、里見家基以及先前提到的岩松、桃井以及宇都宮家綱紛紛入城協防。
結城勢雖為孤軍,但士氣高昂,以結城城為核心,利用支城古河城、関宿城、野田砦彼此支援,構築了難攻不落的防禦陣地。討伐軍在從1440年7月掃除周圍的敵對勢力,包圍了結城城,強攻了數次之後死傷慘重而進展卻微乎其微。顯然討伐軍雖然多達十萬之眾,但陣中不願意真心攻滅鎌倉殿遺兒的人卻大有所在。討伐軍放棄了正攻法,改採包圍城池斷絕兵糧的方式攻城。
1441年4月,結城城遭到包圍達到9個月後,討伐軍發動總攻擊。結城氏朝、持朝出城應戰,朝上杉清方的本陣突擊,最終雙雙力盡、自刃而死。結城城陷落,春王丸與弟弟們試圖穿上女裝逃出但不幸被捕,由長尾実景押送到京都的途中,在義教的密令下被處死。
附帶一提,江戶時代由曲亭馬琴所作的讀本《南総里見八犬伝》中,當時在結城城中的里見家基,和長子家氏也和結城父子相同以身殉城。
里見氏是新田氏的支流,自元弘之亂跟隨新田義貞行動,之後在建武之亂一同成為南朝方。新田氏沒落後,里見氏開始轉投北朝方。足利尊氏與弟弟直義對立的観応擾亂時,里見氏因為支持直義,亂後領有的美濃国也被剝奪。之後里見氏成為鎌倉殿足利基氏的臣下,在三代鎌倉殿足利満兼的時代,里見家兼獲賜常陸国的領地才總算再興家門。
家基是家兼之子,由於感念鎌倉殿的恩德,在結城合戰時義無反顧地帶領兩名兒子家氏、義実進入結城城。將破之時,家基決意與家氏一同與結城城共存亡,但囑咐義実務必逃出危城。里見義実僥倖逃出結城城後,輾轉流落安房国,依靠安西氏逐漸站穩腳步,建立起安房里見氏的勢力,並存活到江戶時代初期,被安房里見氏尊為一族始祖
永享之亂的餘波「結城合戰」,就在足利満直與結城氏朝、持朝父子相繼死亡後告一段落。雖然說是餘波,但結城合戰時關東動員的兵力甚至比永享之亂還要更多,幕府雖然藉著結城合戰將持氏殘黨一網打盡,但關東的亂局顯然尚未完全終結。
足利義教在1428年繼任將軍時,由於是靠抽籤上位,全無權力基礎,在統治前期非常依靠重臣如畠山満家、三宝院満済、山名時熙等人。在身旁的老臣一一去世後,義教總算能夠親政,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義教憑自己好惡,積極干涉斯波氏、畠山氏、山名氏、今川氏、京極氏、富樫氏等守護大名家族的繼承。
除了幕府管轄的武家之外,足利義教也屢次介入寺社衝突。如上一篇有提過的比叡山延曆寺事件,又如大和国內興福寺的兩大門跡大乗院與一乗院之間的糾紛。永享之亂時,與義教不和的弟弟足利義昭逃出京都,義教以此為藉口,宣稱義昭與一乗院徒眾越智氏、箸尾氏合謀,與足利持氏勾結謀反。義教派遣若狭守護一色義貫與伊勢守護土岐持頼討伐之,卻又在陣中以兩人不服從己命為由,命令自己的近侍,出身安芸武田氏的武田信栄誅殺兩人,並將兩人的領地分給自己的近侍,如武田信栄便因此功績奪取了一色氏的若狭国,開創了若狭武田氏。
此外,相傳義教還會因丁點小事處罰侍女、庭師或廚師。中山定親的日記《薩戒記》說被處罰的人包含公卿59人、神官3人、僧侶11人、女房7人,包含天皇之母、皇族與關白等。
足利義教被當代認為是惡將軍,他的統治被評為萬人恐怖,但義教同時也將幕府將軍的權威提高到高峰,綜觀室町時代,除去義教,便唯有足利義満的時代能有如此強大的威勢。
1440年3月,足利義教沒收了赤松義雅在摂津的領地,將領地賞給赤松氏庶流的赤松貞村。
赤松義雅之兄是赤松氏家督、幕府重臣侍所別当赤松満祐。満祐時任播磨、備前、美作三国守護,他知道義教的毒手總算是伸到自己身上,於是便稱病不仕。義教也因此罷免了赤松満祐的幕職,更傳出了幕府將沒收播磨、美作的謠言。
1441年,逃亡九州日向国的足利義昭被島津忠国逮捕、殺害,接著結城合戰結束,足利春王丸與弟弟們在美濃被殺害。反對足利義教的人似乎已經被一掃而空,1441年6月,赤松満佑之子教康藉口當季的鴨子又多又肥美,以慶祝結城合戰勝利獻上祝宴。
宴會中,赤松家的武士襲擊了將軍一行,足利義教當場遭到赤松氏的武士安積行秀斬首,同席的守護大名大多逃走,剩下反抗的山名熙貴與京極高数當場被殺害,大内持氏、細川持春、正親町三条実雅等人則在戰鬥後重傷,細川持春被砍去一手、大内持氏則隔月因傷去世。
貞成親王於《看聞日記》中認為足利義教是想要討伐赤松氏太過露骨,反而遭到赤松氏先發制人,批評義教完全是自業自得,並說義教這般犬死的征夷大將軍是前無古人。
事發之後,京都陷入恐慌,諸大名無法判斷除了赤松氏以外還有哪些同謀,紛紛緊鎖大門靜觀其變。而原本只打算與義教玉石俱焚的赤松氏一族,久久不見幕府軍來追查,於是便將義教的腦袋挑在槍上,連夜逃出京都回到領國。
之後,管領細川持之擁立義教的嫡子千也茶丸作為將軍繼承人,準備討伐赤松氏。
而赤松満祐則在播磨坂本城擁立了足利直冬的孫子足利義尊,舉兵和幕府對抗。
細川持之向朝廷請求宣布赤松氏為朝敵,然而朝廷同情赤松氏,認為赤松満祐是被義教逼得不得不反,遲遲不肯下達綸旨。最後好不容易得到綸旨,討伐軍卻因各大名群龍無首而難以組織。
細川持常、赤松貞村、赤松満政指揮的主力軍自摂津攻入播磨,但名義上的總大將侍所頭人山名持豊遲遲不肯進軍,待在京都不肯出戰,麾下士兵反而搶奪京都百姓的財物,造成混亂。主力軍沒有支援,難以深入。只有從伯耆自西攻入美作的山名教清一路順利,幾乎沒有遭到美作国人的抵抗便壓制了美作国。
反抗軍接連挫敗了士氣低落的幕府軍,但實力懸殊之下,国人眾一一逃亡。赤松満祐最終切腹自盡,赤松氏也就此滅亡,直到1458年再幕府允許下再興。
足利千也茶丸元服後改名義勝,以7歲之齡就任征夷大將軍,為室町幕府第7代將軍,輔佐他的新任管領,是河内、紀伊、越中、山城四国守護畠山持国。
畠山持国在結城合戰時因拒絕出戰而被足利義教下令隱居,將家督之位讓給弟弟持永。嘉吉之亂義教橫死之後,持国舉兵討伐了持永,奪回守護之位,並在足利義勝繼任將軍後,接替細川持之成為管領。
在持国主導下,赦免、恢復了義教時代獲罪的守護大名的地位,但他這些舉措的同時,也讓各大名家族爆發了一連串圍繞著繼承權的騷亂。
為了安定関東局勢,持国命令上杉憲実復任関東管領,但憲実認為自己逼死了足利持氏父子,乃是有罪之人,不願復出。憲実回應幕府自己已將関東管領之位與山內上杉氏家督之位都交給弟弟上杉清方,並讓兒子們全體出家、隱居,表示包含自己,就連自己的兒子們都絕不還俗從政之意。無奈之下,幕府只能認可由上杉清方代理関東管領的權宜之計。
以越後守護上杉房朝、関東管領上杉清方為首,関東諸侯開始請求幕府允許恢復鎌倉府。對於関東,從前足利義教立兒子義永為鎌倉殿的計畫當然遭到畠山持国放棄,持国命令義永出家,就任小松谷本願寺的長老,並找到了躲藏在信濃的足利永寿王丸。
永寿王丸在出生於永享之亂5年前,父親持氏與長兄義久敗死時,其乳母帶著6歲的永寿王丸逃到信濃佐久郡的安養寺,並得到了足利持氏家臣大井持光的庇護。結城合戰時,大井持光擁立永寿王丸舉兵,從信濃往結城城進軍,但被上杉憲実之弟重方擊退。之後,永寿王丸就在信濃藏匿,終於在畠山持国的政策下得以被赦免。
1443年,少年將軍足利義勝去世,年僅9歲。7歲的弟弟三春被選為繼承人,9歲的永寿王丸則被幕府定為次任鎌倉殿。
1444年,代行関東管領的上杉清方去世,憲実拒絕讓已經出家的兒子還俗,認從兄弟佐竹実定(実定之父佐竹義人出自上杉氏,是憲実的叔父)為猶子,以上杉実定之名繼承山內上杉氏與関東管領。
然而山內上杉氏的家宰長尾景仲反對上杉実定,強行擁立憲実之子,13歲的僧侶龍忠,讓他還俗改名上杉憲忠,繼承家督與管領之位,並將上杉実定送回佐竹氏。為此,上杉憲実斷絕了與憲忠的父子關係,並沒收了憲忠的所有領地。
1446年,足利三春由後花園天皇命名為義成。足利永寿王丸接受了足利義成的偏諱,命名為成氏。1449年,足利義成元服並成為第8代將軍;而足利成氏則在大井持光擁護下,元服後進入鎌倉,成為第5代鎌倉殿。
一度滅亡的鎌倉府,經過了約10年的空位期,在成氏的時代得以再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