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色」作為《冬日男孩》的主色調,結合茱麗葉畢諾許主演《藍色情挑》中的車禍意外,選用《紅色情深》女主角伊蓮雅各之子保羅為主角,呈現少年盧卡喪父後的迷茫與混沌,藍色是青春期想愛又做好犧牲愛的覺悟,紅色是遭逢苦難將玻璃劃破手腕的痛感,歐諾黑導演調和著兩色所賦予的情感意義,將最終迷人的粉紫色塗在了少年手捧的花束裡,成為慶祝哥哥被策展人選中步入新人生的禮物,也是紀念父親圍繞在墳墓四周的裝飾,盧卡彷彿也是花的化身,未整理捲起的亂髮,楚楚可憐的模樣,隨著觀眾一同緩緩剝除他的花瓣,我們才終於見到盧卡的內心。

從酷兒觀點切入《冬日男孩》,身為同志的克里斯多福歐諾黑導演,比起多數導演更能掌握同性間的情慾流動,廁所內刷牙撞到屁股的挑逗,或是從背後熊抱住對方的安慰之吻,床戲中更是讓觀眾直視男同志歷史積累至今發展出的新穎姿勢。《冬日男孩》聚焦在新世代酷兒如何看待個體生命的焦慮,已無需在意社會群體的接受度,面對成長過程中突如其來的「恐怖攻擊」(呼應餐桌上父親生前最愛聽的政治言論),父親的死讓盧卡回想起七八歲時出櫃未被好好回應的心情,才會傻傻地在他的墳前胡亂思考,事實上,父親寬大的臂膀一直都在守護著自己。當盧卡隨著哥哥前往巴黎,他在異地嘗試性愛依然無法填補失去父親精神上的缺口,轉而將愛慕崇拜的對象指向哥哥的室友利里歐,他嚮往成為他秘密畫作中凝視的男體,陪著他在大街上暖身晨跑,與他的母親共進晚餐,甚至遇上了他的情人,想藉由自己的身體換取對方離開,儘管兩人的年齡差距之大,還有身分上的攔阻,利里歐如此氣憤地拒絕才真正傷到了盧卡,畢竟這仍是他發展感情觀的年紀,也凸顯了之後利里歐獨自搭車前來探視盧卡的重要性,他誠懇地道歉讓盧卡終於敞開心房,能夠開口哼唱當初教會他的歌曲,認真看待自己喜歡他人的這份心情。


我們都是散落在沙灘上的貝殼,再也無法回到那片寧靜海,盧卡唱出了你我面對所愛離世時的心聲,反覆被海浪沖刷,必須與過去的自我道別,接受長大的新責任,《冬日男孩》並不彰顯其沈重,而是輕盈地散發著冬日那股溫暖氣息,敘事者在兩條時間線上擺盪,事後重新審視一切的訪談與順著時序發生的經歷,跳躍而不連貫的呈現手法,體現了摔碎後重新拼貼的過程,母親哥哥和自己同樣破碎的心,因著一份真摯的擁抱而完整了,一家人也能夠再次團聚過聖誕節。特別喜歡片中的色彩運用,無論是深夜街燈照下的綠光或是浴室內隨心情變換的燈光,甚至是指尖的天空藍指甲油,少年找到了能夠代表自己的顏色,找回了自身存在的輪廓,明白了自己說給母親的話語:「你還年輕,可以展開新的生活。」這份色彩也將深深塗抹在我心中。

🎶延伸聽歌: #荷爾蒙少年 《#黑甜鄉 》
#冬日男孩 #winterboy #lelycéen #christophehonoré #paulkircher #juliettebinoche #vincentlacoste #remychevrin #queer #torontointernationalfilm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