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特稿|擦亮電影的火光:直擊《釀電影》實習生活的辛秘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加入《釀電影》的契機

在《釀電影》的實習生活要從看見釀的實習生日誌〈從粉絲到實習生:腦洞少女潛入《釀電影》的實習特輯!〉開始説,一直默默關注《釀電影》的我抱著緊張的心情投遞履歷,像是通過女團選拔般的重重過程,在寄出作品集後忐忑了幾週,終於幸運成為《釀電影》的一份子。雖然是短短的一個暑假,卻也乘載了難以忘懷的夏日故事!

在《釀電影》中參與的活動

「自由」是我肩負釀實習時最常感受到的,從插畫、影評、平面設計到採訪稿⋯⋯等等,大家的信任讓實習生活有了自由的形狀,可以盡情嘗試、觸碰各式各樣的工作領域~

一進到《釀電影》便開始跟著大家如火如荼地籌備第一次主辦的實體活動──夜夜有影:夏夜電影院(活動回顧會在 vol.14 噢!),在這個夏天和釀一起探出新的一步,覺得無比幸運,也見證了無論是電影、影評,抑或《釀電影》本身,都仰仗著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而生。在這背後,從選片、場地、主視覺到實際活動都艱辛又難以捉摸,能跟大家一起在夏夜裡被電影觸動、與電影共振,感覺無比幸福~(一開始就肩負畫主視覺的大任務,完全是緊張到不行,但幸好在大家的溫柔指導下順利產出了坐著燒女車車的貓咪們)

raw-image

「雜誌編輯會議」則是讓我一窺釀雜誌核心的珍貴機會,每一次的開會都感受到編輯室全員的靈魂碰撞,從刊物的主軸,延伸到所有邊邊角角的細節,每一張照片、每一段文字,都是大家反覆集思廣益的結晶,在拿到 vol.13《怎麼又是楊德昌》時便不禁感嘆,果然一本有趣的雜誌背後,曲折的心路歷程不會缺席。

兩個多月的期間,累積了大大小小的工作,banner 設計、雜誌內頁插畫、撰寫影評、與外部溝通協商⋯⋯等等機會,從寄件到設計,都是有編輯室的大家一點一點耐心指導著,才能確保在過程中充滿刺激又收穫滿滿。

raw-image

編輯室的生活

在工作之外,一個夏天的時間裡,讓我看見了編輯室大家對於電影之於生活一樣不可分割的親密。最新的影劇、電影,從串流平台到院線新片,在釀的實習生活不只是實際工作上的實物學習,沉浸在這樣的生活中,大家對於「電影」所抱持的是即使歷經現實磨練也難以消減的熱情,這才是這趟旅程深深觸動我,將帶著繼續前行的寶藏!謝謝溫暖的《釀電影》 ><!

raw-image
影像提供:葉芷妍
責任編輯:黃曦
核稿編輯:張硯拓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5
柳樂優彌之前在發布記者會上說過,因為受到《幕府將軍》的刺激,他的抱負是把《噬亡村》系列推向國際舞台,並且推動日劇(Jドラマ)的發展。這次透過迪士尼的串流平台,確實成功將日劇展示給全世界,開闢出一條嶄新的道路。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2025/04/19
​奧地利導演約瑟夫・哈德(Josef Hader)繼柏林入圍競賽片《放生員工請注意》後,再次以《女警撞到夫》入圍柏林影展大觀元單元。《女警撞到夫》不僅是一部對現代社會深刻觀察的作品,更是一篇反鄉村浪漫化寫實宣言,電影將由東昊影業代理,於 4/25 正式上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自由」是我肩負釀實習時最常感受到的,從插畫、影評、平面設計到採訪稿⋯⋯等等,大家的信任讓實習生活有了自由的形狀,可以盡情嘗試、觸碰各式各樣的工作領域~
Thumbnail
「自由」是我肩負釀實習時最常感受到的,從插畫、影評、平面設計到採訪稿⋯⋯等等,大家的信任讓實習生活有了自由的形狀,可以盡情嘗試、觸碰各式各樣的工作領域~
Thumbnail
最近一邊準備八月新刊的專題內容,一邊整理自己在釀電影的實習生活,才發現真的是咻地一下就來到尾聲──遙想去年暑假,我仍是釀電影的小粉絲,因為斗膽的毛遂自薦被注意到了,或許是真的表現得很積極吧(自誇),去年九月我順利潛入內部,就此展開了為時九個月,體感上十分痛快的實習旅程!
Thumbnail
最近一邊準備八月新刊的專題內容,一邊整理自己在釀電影的實習生活,才發現真的是咻地一下就來到尾聲──遙想去年暑假,我仍是釀電影的小粉絲,因為斗膽的毛遂自薦被注意到了,或許是真的表現得很積極吧(自誇),去年九月我順利潛入內部,就此展開了為時九個月,體感上十分痛快的實習旅程!
Thumbnail
入社會後,有些人喜歡分高低,向上走不了時向下還可嘲弄一番, 回頭再跟自己說,好像這樣的人生也不至於太慘,浮沉之餘得以自我安慰。 在拍片現場,或是私下的菸局小憩, 偶爾我會感到這些茶餘飯後裡的輕視若有似無地冒出, 總是會有人認為製片組對拍攝沒什麼付出,而接觸製片組夥伴後, 我在跟他們相處的過程中偶爾也
Thumbnail
入社會後,有些人喜歡分高低,向上走不了時向下還可嘲弄一番, 回頭再跟自己說,好像這樣的人生也不至於太慘,浮沉之餘得以自我安慰。 在拍片現場,或是私下的菸局小憩, 偶爾我會感到這些茶餘飯後裡的輕視若有似無地冒出, 總是會有人認為製片組對拍攝沒什麼付出,而接觸製片組夥伴後, 我在跟他們相處的過程中偶爾也
Thumbnail
以往到拍攝現場側拍,常因為劇組在趕拍、或是有商業秘密、藝人演員等因素,大多數的製片在現場總忙進忙出、對講機講不停, 很少會招呼像我這樣不相干的外來客。 但今天一到拍攝現場,現場製片 - 小六就熱情招呼我 「跟著我就行了!」 「鏡頭從那邊來,所以我們要站在這,不然會穿…」 我一度懷疑小六是特別被安排來
Thumbnail
以往到拍攝現場側拍,常因為劇組在趕拍、或是有商業秘密、藝人演員等因素,大多數的製片在現場總忙進忙出、對講機講不停, 很少會招呼像我這樣不相干的外來客。 但今天一到拍攝現場,現場製片 - 小六就熱情招呼我 「跟著我就行了!」 「鏡頭從那邊來,所以我們要站在這,不然會穿…」 我一度懷疑小六是特別被安排來
Thumbnail
正元帶我到了另一組的拍攝現場,這組學生因緣際會下接到了小小的商業案, 而找了其他同學、畢業的學長姐等一起組成拍片團隊。 經歷過幾次衝擊, 我終於抓到機會與製片晴蓁開啟了小小的訪問。 「我就是想要當製片。」 這是那天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我以爲在拍片的世界裡,大家其實最想做的其實是導演,或是
Thumbnail
正元帶我到了另一組的拍攝現場,這組學生因緣際會下接到了小小的商業案, 而找了其他同學、畢業的學長姐等一起組成拍片團隊。 經歷過幾次衝擊, 我終於抓到機會與製片晴蓁開啟了小小的訪問。 「我就是想要當製片。」 這是那天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我以爲在拍片的世界裡,大家其實最想做的其實是導演,或是
Thumbnail
「拍片」,包括:電視廣告、電視節目、MV、電視戲劇、電影 現在還有 You Tuber 的節目跟串流平台影集 這裡的每一個項目都可以用「拍片」兩個字簡單稱呼 但是製作方式與思考邏輯除了電影跟串流平台的影集比較接近外,其他全都不一樣
Thumbnail
「拍片」,包括:電視廣告、電視節目、MV、電視戲劇、電影 現在還有 You Tuber 的節目跟串流平台影集 這裡的每一個項目都可以用「拍片」兩個字簡單稱呼 但是製作方式與思考邏輯除了電影跟串流平台的影集比較接近外,其他全都不一樣
Thumbnail
今天原本想安排作品分享,不過前幾週實在是太忙碌了,每天都在工作,只有一兩個下午和晚上是可以算是休息的時間,所以預定的文章還來不及完成。 八月初結束居家辦公回到辦公室上班,我延續三級警戒居家時的每天排班,第一週做了幾個線上試鏡。演員朋友逸文找我參與了一部因為疫情改變拍攝方案的製作,採用遠端拍片的形式
Thumbnail
今天原本想安排作品分享,不過前幾週實在是太忙碌了,每天都在工作,只有一兩個下午和晚上是可以算是休息的時間,所以預定的文章還來不及完成。 八月初結束居家辦公回到辦公室上班,我延續三級警戒居家時的每天排班,第一週做了幾個線上試鏡。演員朋友逸文找我參與了一部因為疫情改變拍攝方案的製作,採用遠端拍片的形式
Thumbnail
2017 教育部藝才班招生短片《夏日的陽光約定》 我在想未來是什麼?有些人未來或許會成為演奏家,有些人或許會成為老師,有些人或許會從事舞蹈工作,那⋯⋯我的呢?要是人生可以像拍電影一樣不斷重來,那該有多好。 其實回憶起這部最多的是氣餒,因為拍攝的過程中自覺表現的並不如預期。
Thumbnail
2017 教育部藝才班招生短片《夏日的陽光約定》 我在想未來是什麼?有些人未來或許會成為演奏家,有些人或許會成為老師,有些人或許會從事舞蹈工作,那⋯⋯我的呢?要是人生可以像拍電影一樣不斷重來,那該有多好。 其實回憶起這部最多的是氣餒,因為拍攝的過程中自覺表現的並不如預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