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為創作者成長學院向「S 風格社群工作室創辦人」思葒(S 編)邀稿,談談他過往經營社群的起心動念、各種歷程,以及從無到有聚集一群人共創社群的美好經驗,還有思葒正在持續努力的方向。想從中獲得啟發?一起來看看他的分享!
我是 S 風格社群工作室創辦人思葒,一名專屬內容創作者、KOL 的社群事業顧問,自 2019 至今已服務過上百位創作者整合平台,從旁指導以建立獨立商業模式,讓創作者不再侷限於業配,建構多元收入的事業體。
時間回溯到 2018 年,我還在時尚媒體業擔任社群行銷編輯,每天在社群上一邊吸收、一邊製造一堆垃圾資訊和廣告,靠流量吃飯的我們必須站在所有能製造話題的浪頭上,盡可能地引發大眾情緒、引發討論聲量,不斷餵食閱聽眾更多更多的無用內容,曾經站在製造資訊的天秤這端,一度思考著我能怎麼改變整個大環境?
想盡量的引導內部往正確的資訊傳播方向走去,很可惜的是在企業底下就必須跟著規則走,畢竟公司來說有流量才能創造更多盈利空間,對此我束手無策也無能為力。
一直到我接觸了《現在的工作方式還能持續多久?未來人的行動波希米亞式工作與生活》這本書,意外發現遠距工作者的存在,在 2019 年 10 月離職後沒多久便成立了 S 風格社群工作室,一開始只不過想用社群行銷技能做單純的遠距接案,但隨著經營自媒體一路上認識了越來越多內容創作者。
那是一個知識型創作者剛開始萌芽,也是「個人品牌」概念正要興起的年代,雖然當時在 Instagram 上以「文字圖文」形式創作的帳號並不多,但經營自媒體已經不再只是「網美網帥」的專利,有越來越多人運用天賦、興趣或專業,以圖文濃縮知識的形式開始踏上經營自媒體之路。
我觀察到「Instagram」平台的崛起,預測「個人品牌」在未來更會是融入年輕人職涯規劃的趨勢,是個不容小覷潛力市場。
但與此同時也發現,雖然這些新興創作者們都很有才華、擅長創作,卻因為缺乏基礎的社群行銷技能、不熟悉平台生態和演算法,在沒有策略的情況下即便圖片做得再精美,內容再專業,都導致自己優質的內容難以被更多人看見。
這才頓時讓我想起,過去在媒體業上班時想要改變社群內容環境的渴望和理念,決心成為「專屬於自媒體人的社群事業顧問」,希望用社群行銷的專長,透過一對一諮詢以及 90 天的顧問服務,幫助優質的內容創作者傳遞他們的理念與資訊,讓閱聽眾在使用社群的過程中能觸及到更多有用的短資訊或小知識。
這段期間雖然幫助了不少內容創作者,但在那個經營社群或自媒體的資訊和資源都很匱乏的年代來說,不是每一個剛起步的人都有預算請顧問或是一對一諮詢,也看見大家在這條路上缺乏靈感的孤單和無力感。
我開始思考:「該如何認識到更多的創作者?以及可以透過什麼方式激發大家的靈感創意呢?」就在某天靈機一動,心想:「既然一人經營不易,不如一群人一起激勵彼此、互相激發靈感,藉由合作放大流量價值,才能成長得更快!
」
於是在 2019 年 12 月,社群上第一個專屬於中小型內容創作者的非營利社團《創作者爆米花計畫 PPCC》就這樣誕生了!
當時由我帶領許多社團成員一起跨出舒適圈,除了舉辦每年兩次的線下聚會,更積極發起不同類型的 Instagram 串連合作,其中最知名且備受關注的當然就是:Instagram 直播接力賽。
我從年輕開始踏入行銷圈時,就常常不斷想著要如何在社群上掀起漣漪效應或是病毒擴散,但由於過去都是在企業端工作,發現比起僅僅單靠公司的資源真的很難激發起所謂連鎖串連的效應。
社群行銷人都知道,常常你丟一個東西或是一個 idea 最害怕就是猜測它「到底會不會中」!而在企業端若平常沒有經營自己的 identity,做什麼粉絲都不會和你互動,這也是為什麼品牌的行銷策略總是要仰賴名人、KOL 的原因。
唯有一次在 ELLE 工作時,當時我們團隊主導一個幫助流浪動物的公益活動,透過名人串聯邀請粉絲一起和家中毛孩拍照上傳標記特定 hashtag,每傳一張我們就捐贈一公斤的糧食給公益團體,當時活動結案總計有五千逾人加入,這應該是我做過最成功的串聯活動之一。
自從成為全職內容創作者之後,雖然沒有機會再去接觸這樣大型的活動專案,我還是不放棄一直在思考如何用「個人品牌」的影響力去玩社群串連,於是 PPCC 正是一個能滿足我行銷魂的動力來源。
當我發現集結這些四散在各領域的小小力量,的確就能輕易掀起小群效應時,甚至受眾精準度還遠比過去在品牌端玩串連時接觸的 TA 更加的準確,我就不斷在想,即便是自嗨也好,這麼多創作者還能怎麼玩得更瘋更大!
因此 PPCC 自成立以來,皆是由我發起串連活動!但每一次串連都是大家共同創作的成果,而直播接力賽則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