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許嘯天如何演繹「奇門兵器血滴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許嘯天是民國初年歷史小說作家,他的《清宮十三朝演義》寫於1926年,在第三十和第三十三回都有提及奇門兵器血滴子,算是較早期的描寫:

第三十回 鬭法術計收血滴子 換嬌兒氣死陳閣老

太子從江西地方去請得一位鐵冠道士來。這道士有一樣法器,真正了不得。那法器又名血滴子,是一頂鐵打成的帽子。鐵冠道人念動真言,這血滴子便飛起半空,飛到讎家去,在那讎人頭上一套,立刻把頭割下來,收在帽子裏,向空飛囘去。那沒了頭的人,頸子裏也不淌一滴血出來,所以稱做血滴子。那血滴子來時,任你在千軍萬馬之中割取人頭,悄悄的來,悄悄的去,又快又無聲息,一霎時頭不見了,叫人防不勝防。
raw-image

這樣看來,《清宮十三朝演義》中的血滴子有幾個特徵:

一、血滴子本來不屬於雍正陣營,而是屬於太子陣營。

二、血滴子屬於法術類、飛行型武器,唸動咒語就會飛到仇人頭上割去首級。

三、血滴子的使用者是鐵冠道人。

同樣是在第三十回:

雍王打聽得這個消息,心中十分害怕,當即和幾位教師喇嘛商議。內中一位喇嘛和尚說道:「那鐵冠道人除非請俺大喇嘛來,不能制服。」⋯⋯大喇嘛便帶了法器到雍王府中,先拿出一片貝葉來,囑咐雍王蓋在頭頂上,上面拿帽子壓住。這貝葉法力無邊,可以抵住血滴子……忽然見帳門外飛進一團漆黑的東西,在雍王頭上一碰。幸而雍王頭上的貝葉早夜不離,那法器不能傷得雍王的性命……外面大喇嘛聽得了,忙搶出淨室來看時,祗見那法器正從雍王臥房中飛出來。大喇嘛手快,忙脫下自己身上的袈裟來,向那法器一罩,好似網魚一般,把那法器網在袈裟裏面。

從上面內容可知,雍正請來大喇嘛抵禦血滴子,大喇嘛使用貝葉(一種棕櫚科植物,印度人曾把佛經抄在貝葉上)剋制血滴子,使它無法割取雍正的頭顱。後來大喇嘛用袈裟網住了血滴子,於是雍正成為了血滴子的新主人。

第三十三回更詳細描述血滴子的構造,它是一個鐵球,內藏十數把刀,鐵球到了人頭上方就會打開,割取人的頭顱。

第三十三回 紅燈熱酒皇子遺愛 煮荳燃箕兄弟化火

他自收得血滴子以後,又得了國師傳授他的喇嘛咒語;他要殺人也不用親自動手,祗叫念動咒語,那血滴子自能飛去取人首級。講到這血滴子的模樣,是精鐵造成一個圓球,裏面藏着十數柄快刀,排列着和鳥翅膀一般;機括一開,那快刀如輪子般飛也似的轉着。這鐵球飛近人頭,便能分作兩半,張開把人頭罩在裏面,一閤,人頭也不見了,這鐵球也不見了,真是殺人不見血,來去無踪跡。

目前最早出現血滴子記載的是蔡東藩的《清史演義》,許嘯天的《清宮十三朝演義》比起《清史演義》晚了十年才成書,因此許嘯天不會是血滴子的原創人。血滴子更可能是長期流傳於民間的傳說,經過潤飾後寫進不同的作品當中。


2023.9.1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心居
40會員
1.0K內容數
曾在書山當看官,屢沉酒海作醉鬼。 蘭臺覓路入淨土,息交絕游是深山。
天心居的其他內容
2025/02/17
看到《龍吟曲》就會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部書會歸到蕭逸名下?⋯⋯
Thumbnail
2025/02/17
看到《龍吟曲》就會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這部書會歸到蕭逸名下?⋯⋯
Thumbnail
2025/02/12
今天試試看手寫評語,感覺還不錯⋯⋯
Thumbnail
2025/02/12
今天試試看手寫評語,感覺還不錯⋯⋯
Thumbnail
2025/02/10
我很享受擔任武俠小說創作比賽的評審,因為在讀不同作品時,就會遇到一些武俠小說創作的問題⋯⋯
2025/02/10
我很享受擔任武俠小說創作比賽的評審,因為在讀不同作品時,就會遇到一些武俠小說創作的問題⋯⋯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日籤詩: 「路險馬羸人行急,失群軍馬困難當。灘頭風浪船掉破,日暮花殘天降霜。」 籤詩故事:       這首籤詩摘取自《薛剛反唐》。籤詩主角紀鑾英是男主薛剛的妻子。       讓所長稍稍為大家說說這個故事。       薛剛是薛丁山兒子。上輩子老爹是他的仇人,這輩子轉世不知道是不是來討
Thumbnail
本日籤詩: 「路險馬羸人行急,失群軍馬困難當。灘頭風浪船掉破,日暮花殘天降霜。」 籤詩故事:       這首籤詩摘取自《薛剛反唐》。籤詩主角紀鑾英是男主薛剛的妻子。       讓所長稍稍為大家說說這個故事。       薛剛是薛丁山兒子。上輩子老爹是他的仇人,這輩子轉世不知道是不是來討
Thumbnail
《第二章 西行》 五指山下歲月長,憤懣難消意未央。 唐僧忽至機緣起,師徒西行路何方。   我,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整整五百年,歲月如同一把無情的刻刀,在我心頭刻下了道道難以磨滅的痕跡,卻並未讓我心中的憤懣與不甘有絲毫消減,反而如陳釀的烈酒般愈發濃烈。這五百年來,我看盡了世間的冷暖,也深
Thumbnail
《第二章 西行》 五指山下歲月長,憤懣難消意未央。 唐僧忽至機緣起,師徒西行路何方。   我,孫悟空,被壓在五指山下整整五百年,歲月如同一把無情的刻刀,在我心頭刻下了道道難以磨滅的痕跡,卻並未讓我心中的憤懣與不甘有絲毫消減,反而如陳釀的烈酒般愈發濃烈。這五百年來,我看盡了世間的冷暖,也深
Thumbnail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高惠通擒了長孫夜,約李世民單刀赴會。但尉遲恭實不知該如何配合這個太子派來的殺手…… 我們都知道,李世民不會死,尉遲恭也不會死。按照史實,只有一個人在這時候必須死。 距離六月四日的玄武門之變,還有三天。
Thumbnail
杜伏威跟上了進出太子東宮的袁天綱。為了對付武功了得,心思細膩的杜伏威,袁天綱再次動用手下最強的刺客……
Thumbnail
杜伏威跟上了進出太子東宮的袁天綱。為了對付武功了得,心思細膩的杜伏威,袁天綱再次動用手下最強的刺客……
Thumbnail
許嘯天是民國初年歷史小說作家,他的《清宮十三朝演義》寫於1926年,在第三十和第三十三回都有提及奇門兵器血滴子,算是較早期的描寫:
Thumbnail
許嘯天是民國初年歷史小說作家,他的《清宮十三朝演義》寫於1926年,在第三十和第三十三回都有提及奇門兵器血滴子,算是較早期的描寫:
Thumbnail
分析《鐵騎銀瓶》中的義俠人物形象。
Thumbnail
分析《鐵騎銀瓶》中的義俠人物形象。
Thumbnail
簡介《鐵騎銀瓶》版本及情節。
Thumbnail
簡介《鐵騎銀瓶》版本及情節。
Thumbnail
  唐菲確信,平日裡見到戰士身上掛著的武器,不是石製就是獸骨打磨而成。   這把刀又是怎麼回是?!   擎見女兒直愣愣的盯著大刀,以為女兒也如當初的自己般被戰刀的凌厲鋒銳震撼痴了,便為閨女解釋到:   「這刀可是我們九焱族祖上傳承下來的,由一種名為隕星寒鐵的金屬礦石打造,極其鋒銳堅韌,加上這一把
Thumbnail
  唐菲確信,平日裡見到戰士身上掛著的武器,不是石製就是獸骨打磨而成。   這把刀又是怎麼回是?!   擎見女兒直愣愣的盯著大刀,以為女兒也如當初的自己般被戰刀的凌厲鋒銳震撼痴了,便為閨女解釋到:   「這刀可是我們九焱族祖上傳承下來的,由一種名為隕星寒鐵的金屬礦石打造,極其鋒銳堅韌,加上這一把
Thumbnail
  故事一開始,由敖瑞鵬飾演的雷無桀到江湖闖蕩,結識了由李宏毅飾演的蕭瑟/蕭楚河,他是雪落山莊的莊主,同時也是永安王,北離的六皇子,一同展開一連串的冒險旅程,也結識了很多江湖好友
Thumbnail
  故事一開始,由敖瑞鵬飾演的雷無桀到江湖闖蕩,結識了由李宏毅飾演的蕭瑟/蕭楚河,他是雪落山莊的莊主,同時也是永安王,北離的六皇子,一同展開一連串的冒險旅程,也結識了很多江湖好友
Thumbnail
血滴子的原型跟雨傘的結構很有關     這部1975年的老電影,是做為我之前所介紹的《清宮大刺殺》的前傳。
Thumbnail
血滴子的原型跟雨傘的結構很有關     這部1975年的老電影,是做為我之前所介紹的《清宮大刺殺》的前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