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聲讀後|《心之雨》、《獨家報導之卵》大崎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日本作家大崎梢在作者簡介是這麼被介紹的:「在成為專職作家前,曾有多年書店店員的工作經驗,非常了解書籍相關產業。因此,以書籍相關產業為背景的小說,也成為了她的招牌之一。」大崎在台出版,以千石社這間出版社為背景的系列小說目前有三本,出版順序分別是《來到少女雜誌的編輯君》、《獨家報導之卵》、《心之雨》,但創作時間上是《心之雨》最早完成。


我想是基於長期以來日本都是台灣翻譯文學的大宗進口國,而日本人在操作職人題材的故事又很有一套,不管是日劇、漫畫、小說都有類似題材。出版業的故事從漫畫改編影劇的《重版出來》,小說改編電影的《錯視畫的利牙》,漫畫改動畫的《書店裡的骷髏店員本田》,小說改編動畫的《啟航吧!編舟計畫!》,這也只是一小部分,至少從中得知,出版業生態在日本有相當完整的介紹。


既然如此,又能從《心之雨》讀到什麼呢?文案的一句「大型出版社的文學編輯,意外讀到過氣作家的新書稿⋯⋯」俐落道出劇情。前情提要於一間大型出版社決定要出版什麼書,考慮的是公司經營路線,為維持與知名作者關係,表現出版社於社會中的形象,出版成本開銷挹注在每本書的比重⋯⋯諸多基於碩大體制而必須衡量的因素,形塑了大出版社選擇出版什麼書的困境在本書中,能看到許多「老字號」帶來的便與不便,讀者隨身為編輯的主角以滿腔熱情,讓心中美好的作品如願付梓,成為故事最感人的部分。


讀完後我對故事沒有產生什麼特別感觸,更多時候,反倒對主角的熱情套用在職場上,認為是一意孤行且只是「剛好」比較好運能順利達到目標。建立在非得讓它出版的心情背後,必然有什麼是主角個人的情感因素推動,若要讓故事精彩,能與想要出版的作品主軸不謀而合,那肯定是最棒的(事實是故事也是這樣寫的)。撇開劇情不談,書中對於編輯一職的描述確實十分詳盡,讓讀者獲得不少新知。不過本作特別之處在於,通常「編輯」比較像陪襯的角色,在故事中,反而成為「為了致力推動新作而努力成為指標」的引路人。不只讓書完整,幾乎是拿出個人口碑成就了它。


說到底,抱持「全力以赴」的心態不管在任何事情上都是有一個目標要追求必須採取的態度。大崎的另一本《獨家報導之卵》中,作為週刊記者的主角為了採得事件角色的重要證詞,也得常常埋伏在受訪者會出沒的地點,無日無夜地,任由時光流逝,雙眼仍得緊盯著目標處等待獵物上門。雖然是賣八卦,要讓報導有憑有據,背後累積的等待更是讓人為這項工作的辛勞發出讚嘆。再者,因為是週刊記者,要面臨更多道德上選擇,對主角而言,每一次選擇要不要將消息曝光,背後所牽連,讓人難以想像的未來,極有可能使人身敗名裂。這種對多數人而言,踐踏他人人格的「拆除」作業到底幫助了誰,不僅充滿爭議,對自己也時時需要探索這份工作真正價值,以用來說服自己。


這兩本故事的背景設定正好讓我想起以前的工作單位,也是這種週刊與出版社合併的公司。出版與週刊就在同一層樓,穿過走廊,就來到另一個空間。時常,也因為週刊報導引來社會反彈,讓我擔心作為鄰居會不會受到牽連。又或者自己也曾遇過,因為是同個公司,就會被親友問到關於週刊的事。週刊影響力之大,不乏腥羶色報導,秉持態度亦同千石社的《週刊千石》,沒有人可以收買週刊,就算是同公司其他部門基於部門利益考量,希望週刊手下留情的態度,只要是為了追求真相,任何人情世故都發揮效應。我不敢說曾待過公司週刊有沒有抱持這麼遠大的理想,想要踐踏在他人身體之上讓不能公開的事權浮上檯面受公眾檢視,客觀檢視,當中確實也會發表一些質量兼具的報導。很多時候,我看著超商擺放最新一期的週刊,內心還是會有些愧疚。不是執筆者,卻也在這個體制內。當然,我不可能改變公司方向,只是一顆小小螺絲。比讓別人來寫自己的事,我還是比較喜歡作者親自執筆。


raw-image


在出版業工作很多時間都是在跟資訊相處。如何把內容料理的有趣,包裝成吸引人的樣子,再把產品端出來,從眾多選擇中被萬中選一。這整段過程透過大崎梢的作品能有相對程度的了解,就從這點來看,我是推薦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菜有蟲-avatar-img
2023/09/28
除了《書店裡的骷髏店員本田》改編作品 ,其他的改編作品都有看過 編舟也有真人版電影
南聲-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9/28
菜有蟲 真人版我反倒沒看過,《骷髏店員》是一集十分鐘左右長度的動畫,youtube有免費正規管道來源可看,可以當作小品休息時打發時間用,很可愛XD
avatar-img
南聲生生難
85會員
178內容數
一個分享讀後感的地方,沒有文青。文章可能暴雷忘記警示,自行斟酌閱讀。
南聲生生難的其他內容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4/01
在書店工作遇到外國人的機會愈來愈高,前幾天就有一位先生希望能夠協助他找一些只看圖就能懂意思的繪本或是漫畫,說是想買給他的孩子們看。 我們在童書區繞了很久,一開始我以為他要的是台灣的繪本,就挑了比較多聯經出版的繪本給他,後來他拿他挑到的伊勢英子繪本給我,才知道並不局限於台灣的作家或台灣的故事⋯⋯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27
定義什麼是「隨筆」是進入這本書首要重點。松浦彌太郎提出至為關鍵的解釋,認為隨筆紀錄的是我們對於不熟悉事物所參透的「秘密」。那份理解的經過往往是動人且誠摯,而閱讀隨筆的人們一來也是在享受這份情緒上珍貴的感動。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2025/03/18
譚劍的書我讀得不多,唯一一本是《姓司武的都得死》,加上一直以來我都是陳浩基的書迷,這些因素不禁讓我產生一種「香港作家的寫作技能樹不點個推理是不是說不過去?」怎麼都能寫得那麼戲劇性,那麼令讀者手不釋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日本作家大崎梢在作者簡介是這麼被介紹的:「在成為專職作家前,曾有多年書店店員的工作經驗,非常了解書籍相關產業。因此,以書籍相關產業為背景的小說,也成為了她的招牌之一。」大崎在台出版,以千石社這間出版社為背景的系列小說目前有三本,出版順序分別是《來到少女雜誌的編輯君》、《獨家報導之卵》、《心之雨》。
Thumbnail
日本作家大崎梢在作者簡介是這麼被介紹的:「在成為專職作家前,曾有多年書店店員的工作經驗,非常了解書籍相關產業。因此,以書籍相關產業為背景的小說,也成為了她的招牌之一。」大崎在台出版,以千石社這間出版社為背景的系列小說目前有三本,出版順序分別是《來到少女雜誌的編輯君》、《獨家報導之卵》、《心之雨》。
Thumbnail
千石社是信田日向子任職的出版社,出版社最主要的出版品為週刊雜誌,眾所周知,週刊雜誌的屬性為挖掘他人的隱私,不顧一切的將事件變為獨家,一開始日向子是排斥的,是不喜歡的,但隨著事件的推進,她好像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這麼討厭了…
Thumbnail
千石社是信田日向子任職的出版社,出版社最主要的出版品為週刊雜誌,眾所周知,週刊雜誌的屬性為挖掘他人的隱私,不顧一切的將事件變為獨家,一開始日向子是排斥的,是不喜歡的,但隨著事件的推進,她好像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這麼討厭了…
Thumbnail
戲劇不是現實人生,但人生也有可能充滿戲劇性,在看一些編輯寫的書時,內心常冒出「這太誇張了」的驚嘆 ⋯⋯ 不知道業內人士看著元氣滿點勇往直前的女主角,年輕有才又多金的男主角,是不是邊看邊吐槽,但心裡是否也會閃過「有人說出我們的故事,真好」的念頭呢。
Thumbnail
戲劇不是現實人生,但人生也有可能充滿戲劇性,在看一些編輯寫的書時,內心常冒出「這太誇張了」的驚嘆 ⋯⋯ 不知道業內人士看著元氣滿點勇往直前的女主角,年輕有才又多金的男主角,是不是邊看邊吐槽,但心裡是否也會閃過「有人說出我們的故事,真好」的念頭呢。
Thumbnail
「編輯就像捕手。不過,沒有棒球選手那種豪氣,說是整理場地的人還比較貼切。」 「編輯就好比沒有 道具的魔術師,要將人的思想與意識製作成商品」 「編輯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橋梁,所以必須隨時都在思考「讀者想知道什麼?」  熱愛編輯的編輯,無不以各式各樣的比喻來闡述自己的理念與志業。 我們能透過這些形容中得知
Thumbnail
「編輯就像捕手。不過,沒有棒球選手那種豪氣,說是整理場地的人還比較貼切。」 「編輯就好比沒有 道具的魔術師,要將人的思想與意識製作成商品」 「編輯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的橋梁,所以必須隨時都在思考「讀者想知道什麼?」  熱愛編輯的編輯,無不以各式各樣的比喻來闡述自己的理念與志業。 我們能透過這些形容中得知
Thumbnail
想成為文字工作者,你起碼要多讀一點書啦,不然你會辭窮到只會用網路用語。那夢想職業的男女類別裡都有「社群小編」那麼,精進一下自己的「行銷能力」吧!
Thumbnail
想成為文字工作者,你起碼要多讀一點書啦,不然你會辭窮到只會用網路用語。那夢想職業的男女類別裡都有「社群小編」那麼,精進一下自己的「行銷能力」吧!
Thumbnail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作者片山一行明確定位在談所謂的「商業書」的編輯,並從就是為了「暢銷」的目標而行動,以此為基礎來談所謂的編輯與出版。這自然與所謂的文藝線編輯有所區隔。我自己待的出版社是小型的學術導向出版社,運作模式與工作自然與商業出版社有天壤之別,但依然能感同身受那種「逐利」的出版職場;而就整個
Thumbnail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作者片山一行明確定位在談所謂的「商業書」的編輯,並從就是為了「暢銷」的目標而行動,以此為基礎來談所謂的編輯與出版。這自然與所謂的文藝線編輯有所區隔。我自己待的出版社是小型的學術導向出版社,運作模式與工作自然與商業出版社有天壤之別,但依然能感同身受那種「逐利」的出版職場;而就整個
Thumbnail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我總是忍不住想起以前在做故事開發的那段日子。我始終很難跟別人介紹自己,雖然職稱掛著「編輯」,但做的工作卻不盡然與編製書本有關,著重的反倒是前期的內容開發。
Thumbnail
在讀這本書的過程,我總是忍不住想起以前在做故事開發的那段日子。我始終很難跟別人介紹自己,雖然職稱掛著「編輯」,但做的工作卻不盡然與編製書本有關,著重的反倒是前期的內容開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