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看電影】那部你沒看懂的天空理想鄉(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と空の理想郷)

大雄對「烏托邦」有美好的想像,希望哆啦A夢能夠帶自己去尋找那個無須考試的「理想」的環境,並改造自己成為「全能」的小學生,直到大雄終於來到了半月型的理想鄉,才發現自己並沒有因為環境而變得更加優秀,反倒對胖虎、小夫與靜香的變化感到詫異。與此同時,大雄也發現了烏托邦背後的可怕計畫竟然是透過「光波」催眠眾人服從,讓大雄不敢置信,於是大雄與哆啦A夢決定尋求捨命尋求外援協助,結果被幕後主使捉拿並操控,導致哆啦A夢變成小蟲子,大雄更是差點死於靜香的手下。萬幸在大雄的感化下,胖虎、小夫與靜香紛紛醒悟,並破壞了幕後主使者的計畫,而哆啦A夢也在大雄的幫助中恢復原狀。
半月形的天空之城

半月形的天空之城

大雄對幕後主使的目的感到詫異

大雄對幕後主使的目的感到詫異

被操控的大雄與正在嘴遁的哆啦A夢

被操控的大雄與正在嘴遁的哆啦A夢

犧牲自己來拯救日本的索尼亞

犧牲自己來拯救日本的索尼亞

天空的理想鄉〉是以「教育」為主軸,述說允許缺陷的故事。

讀書=結果導向

無論你是經歷6年、9年,還是12年的義務教育,幾乎都難以逃脫「填鴨式教育」的魔掌,而這說明為何多數人對於「讀書」均抱持著消極的態度,尤其是那些努力用功卻仍沒辦法拿到理想成績的人來說更是沉重的負擔,而大雄就是屬於「習得無助」的類型。然而,從「成就」測驗(如:會考、學測)的各項指標來看,可以發現以「報考人數」為參照進行團體內的比較,僅能夠反映自己在某項能力的「結果」上較有優勢,不能夠代表「成績」等於「能力」的展現。因此,當我們將「善於考試」與「完美」畫上等號的時候,很容易因「不完美」而感到焦慮不安,甚至貶低自我價值(自卑),最終便會因喘不過氣而崩潰。

學習=歷程導向

「讀書」的核心不在於「成績」的好壞,而是「知識」的學習與運用,為此能夠建立「批判性思考」對於「學習」至關重要。以本電影為例,得知大雄原有的教育環境易受因「成績」獲得負面評價,並陷入「我很笨」的狀態中無法動彈。然而,對應理想鄉的環境也能發現「鼓勵」對「學習成果」不具直接關聯,不過對「學習動機」的堅持卻具有高度的影響力。換句話說,當我們能夠將「與他人比較」的思考模式轉換為「與自己比較」的時候,便會發現「學習」是為了培養我們「如何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理解;數理→邏輯),而非僅限於當下的考試而已。因此,學習是終生的課題,且範圍不僅限於書本。


學習態度(動機)

我們必須學習區辨父母與小孩的課題,才能夠營造適合小孩的學習環境。舉例來說,傳統家庭時常會期待小孩能夠考到滿分,或是指責小孩的粗心大意,間接導致小孩只重視成績好壞,而這便是父母的課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反之亦然,為「讀書(過程)→成績(結果)」負責並反思,則是小孩的課題(有用才學、有趣才學?)。換句話說,保持「主動積極」的態度面對「過程」所帶來的挫折感,相比「被動消極」的態度來逃避「結果」所引發的無力感更有意義。

學習策略(手段)

俗話說: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心不轉死路。方法是達成「目標」的工具,而不同領域的方法並不同,不過主要核心均是為了活化「理解→邏輯→記憶」的大腦迴路,為此如何運用「快速提取」記憶的方法是重要的。舉例來說,許多人認為對於「文科」來說「圖像輔助」的策略是管用的,不過對「理科」來說「習題練習」可能更適用,而這也反映出「策略」的可行性因人而異,僅能根據自己的偏好與他人的經驗來不斷嘗試,沒有標準答案。

學習表現(行動)

人生沒有暫停鍵,只能邊走邊學;人生沒有後悔藥,只能邊想邊做。有意識回顧自己的學習歷程,不僅能夠避免未來繼續使用不合適的學習策略,同時也能夠更關注當下是否有其它可行手段得以嘗試。舉例來說,多半父母時常為了避免小孩走彎路而明確指引「自認為對」的路標,並期待小孩依照路標前行,卻忽略「引導」更能協助小孩發展自我意識,並學習自我負責,導致小孩很容易因缺乏自信心,將表現不佳的原因歸咎於自身,而這也反映出「外控」對學習表現是害的。

學習不是為了獲得物質獎勵,而是為了在痛苦中仍能找到意義。

延伸討論

對於社會人士來說學習不再限縮於特定科目,時常會因工作領域或個人興趣而有所不同,其中又以「投資理財」主題尤為顯著,不過對不擅於數理的人來說想盡辦法看懂真的很不容易,要如何運用於個人更是不容易,為此蠻好奇大家都以什麼方式在幫助自己理解有關理財的內容呢?

歡迎留言述說你的想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