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雜學類】評《給青年知識追求者的十封信》──人文社會學者的廣博學習法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這本書是朱敬一院士的讀書、叛逆心得之作,描述他如何由博而精,再由精而博地做學問。稍微介紹作者朱敬一院士,台大的經濟學教授、中研院院士,曾任國科會主委與台灣駐 WTO 常任代表團。而與此書最重要的學問方面,經濟學博士畢業後,又鑽研法律、演化生物學等等旁門左道,竟也有幾篇發表至國際期刊的論文,可說是人文社會學者的「通儒」典範。

書籍封面

書籍封面

  書中諄諄教誨人文社會學科的後進研究者該當如何,分析人社學科又應如何學習,「一方面需要對社會的敏感體驗,另一方面也需要嚴謹的邏輯推理」,故應先廣博而後專精
  接著他闡述該如何廣博──依自己的興趣而讀,並舉例余英時大師的「不住相閱讀」,讓他在七十多歲時寫出《朱熹的歷史世界》這本巨著;
  第五封信朱院士自首年少的叛逆事實,並與知識創新連結,得出一個假設性的結論:只有調皮搗蛋不受傳統拘束的性格,才會有好點子與創新,朱院士舉「生物能量分配與哺乳類停經」似與「經濟學的分工」相關連,以茲證明胡思亂想有多麼重要。

  不過,說了這麼多這本書有趣的地方,我必須以一般人,甚至是工程師的角度來「反駁」朱院士的觀點。在這個匆忙的社會,一般人從事的工作都非教學研究相關,加上公司的步調都很快,相當於一天中有八小時都賣給公司。這時怎麼能不為特定目的讀書,又要怎麼廣博呢?這是時間的問題。

  若以金錢的角度來說,若非真心想要以全人理想來廣博,否則我只要專注在我自己工作上的專業就好,什麼小說、科普書、勞保健保為何快崩壞、護理師和蛋為什麼越來越少等等議題與我何甘呢?接觸這些東西能給我錢嗎?在亟需要錢的當下,刻意讀書就是必須的。

  第三個問題是我自身的問題,由於我年輕時的教育頗為成功,洗腦得較徹底。導致就算我有心不刻意讀書,但總不能如意,偏要奮力將買來、借到的書讀完方可罷休。但讀完是讀完了,卻也忘得極快,倒不如先放著待日後有興趣再閱讀。

  總之,若是從事人文社會研究之人或是有心想了解通儒境界的朋友,這本書絕對會提供您不一樣的眼界。倘若是像我一樣的平凡上班族,此書的作用不大,或許不必刻意讀之。嗯,這也是不刻意讀書的一種吧!

  註:朱院士在 〈2015(104年度)高中人社班專題研習營隊朱敬一院士:四十年前 我懂個屁(上)〉這場演講中有舉出此書一些例子,演講輕鬆詼諧,雖然有趣卻也向觀眾展現學者風範,誠心推薦大家觀賞,親炙大師風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奇狐文化的小沙龍
13會員
167內容數
個人生活體悟、觀點分享,兼有一些文學與機械創作,歡迎大家來晃晃。
2024/09/16
  當我們談起大自然與海洋,你的印象是在林間敏捷穿梭的鳥獸?在潮間帶恣意橫行的螃蟹?是柵欄後打著哈欠、伸著懶腰的虎獅呢?不論是何者,畫面中的動物與植物一定非常鮮活生動,這也是 Julia Rothman 《解剖書》系列的特點。
2024/09/16
  當我們談起大自然與海洋,你的印象是在林間敏捷穿梭的鳥獸?在潮間帶恣意橫行的螃蟹?是柵欄後打著哈欠、伸著懶腰的虎獅呢?不論是何者,畫面中的動物與植物一定非常鮮活生動,這也是 Julia Rothman 《解剖書》系列的特點。
2023/10/27
  法律對我們非相關從業的一般人來說,是極為神祕的領域,就像生活在桌面下或是儲櫃角落的怪物一樣敬而遠之,希冀不要隨意招惹上身。然而我們卻又對新聞中法官的審判感到不解,甚至痛斥恐龍法官。我想根本原因就是不了解法律。
Thumbnail
2023/10/27
  法律對我們非相關從業的一般人來說,是極為神祕的領域,就像生活在桌面下或是儲櫃角落的怪物一樣敬而遠之,希冀不要隨意招惹上身。然而我們卻又對新聞中法官的審判感到不解,甚至痛斥恐龍法官。我想根本原因就是不了解法律。
Thumbnail
2023/09/08
  我覺得朱敬一院士這本書對我最大的貢獻是展現現代知識份子的可能。   在現代這個追求快速的時代,我們很輕易,或者說不自覺地讓短影片侵入我們的大腦,或者利用網路搜尋引擎來找尋我們的疑問,可以說是我們自己讓自己的知識破碎化。這情況不能說不好,更準確地說,是這世代的「快」讓知識不得不如此傳播。因此,我
Thumbnail
2023/09/08
  我覺得朱敬一院士這本書對我最大的貢獻是展現現代知識份子的可能。   在現代這個追求快速的時代,我們很輕易,或者說不自覺地讓短影片侵入我們的大腦,或者利用網路搜尋引擎來找尋我們的疑問,可以說是我們自己讓自己的知識破碎化。這情況不能說不好,更準確地說,是這世代的「快」讓知識不得不如此傳播。因此,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最近趁著家裡進行斷捨離,把一些不會再看的書挑出來,有些捐贈給公益團體,有些轉送給需要的朋友。不過,在整理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許久未讀的書,彷彿相識多年的老朋友,重新翻閱的時候,喚醒了一些令人懷念的記憶,也讓人得到一些新的體悟。
Thumbnail
最近趁著家裡進行斷捨離,把一些不會再看的書挑出來,有些捐贈給公益團體,有些轉送給需要的朋友。不過,在整理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許久未讀的書,彷彿相識多年的老朋友,重新翻閱的時候,喚醒了一些令人懷念的記憶,也讓人得到一些新的體悟。
Thumbnail
因為想好好學習讀書方式,改善自己書讀不精的壞毛病。以往我唸書都唸的若有似無、答案像風、像霧、又像雨。隔壁阿姨都說吾似郭雪芙一樣???答案既荒謬、記憶又不可靠。 而且初考在明年ㄧ月(大概吧!)我想趕快把書讀完然後去學習別的東西。加油啊!錢錢,妳那懶散、拖延的臭毛病請改改好嘛事半功倍的方法就在妳眼前啦
Thumbnail
因為想好好學習讀書方式,改善自己書讀不精的壞毛病。以往我唸書都唸的若有似無、答案像風、像霧、又像雨。隔壁阿姨都說吾似郭雪芙一樣???答案既荒謬、記憶又不可靠。 而且初考在明年ㄧ月(大概吧!)我想趕快把書讀完然後去學習別的東西。加油啊!錢錢,妳那懶散、拖延的臭毛病請改改好嘛事半功倍的方法就在妳眼前啦
Thumbnail
作者:山口周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Dec 6, 2018 新的一年來臨 不知道你新的一年有許下什麼願望呢? 「好好讀書」是我新年願望之一 為什麼要好好讀書呢? 又該如何好好讀書呢? 我是個看書很快的人 也很容易抓到書中的重點 但也因為看得太快又渴望看很多書 變得圄圇吞棗 最後沒有品質可
Thumbnail
作者:山口周 出版社:采實文化 出版日期:Dec 6, 2018 新的一年來臨 不知道你新的一年有許下什麼願望呢? 「好好讀書」是我新年願望之一 為什麼要好好讀書呢? 又該如何好好讀書呢? 我是個看書很快的人 也很容易抓到書中的重點 但也因為看得太快又渴望看很多書 變得圄圇吞棗 最後沒有品質可
Thumbnail
【3分鐘說一本好書—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 我與吳剛相識多年,我印象中的吳剛,是一個做事超有紀律、邏輯與執行力的男人,記得有一次他來我家,聊著聊著,我就發現,大家都說沒有時間讀書,但是在他身上,親身感受到他對於時間的精準安排,就如同他在讀書會社團引導閱讀一樣—順勢而為,吳剛就
Thumbnail
【3分鐘說一本好書—智慧型手機知識碎片化時代的閱讀力最新技術大全】 我與吳剛相識多年,我印象中的吳剛,是一個做事超有紀律、邏輯與執行力的男人,記得有一次他來我家,聊著聊著,我就發現,大家都說沒有時間讀書,但是在他身上,親身感受到他對於時間的精準安排,就如同他在讀書會社團引導閱讀一樣—順勢而為,吳剛就
Thumbnail
「寫作」如何有綿延不絕的素材,往往與「閱讀」拖不了關係,今天就來談談「如何閱讀」吧! 在大學工作七年至今,我在學校裡的圖書館,總共借了375本書,真是驚人啊!換算下來,一年我借了53本書,平均一周看一本書啊!(鼓掌) 什麼是「略讀」? 從「略讀」到「細讀」 延伸閱讀
Thumbnail
「寫作」如何有綿延不絕的素材,往往與「閱讀」拖不了關係,今天就來談談「如何閱讀」吧! 在大學工作七年至今,我在學校裡的圖書館,總共借了375本書,真是驚人啊!換算下來,一年我借了53本書,平均一周看一本書啊!(鼓掌) 什麼是「略讀」? 從「略讀」到「細讀」 延伸閱讀
Thumbnail
學習除了可報讀課程,但我更傾向回歸到學習最原始的方法——書籍。就我的認知而言,文字撰寫而成的內容被編輯成書,那是知識被有系統和規律傳承的方式。與此同時,我慶幸生在知識可透過書籍和科技輕易獲取的時代。
Thumbnail
學習除了可報讀課程,但我更傾向回歸到學習最原始的方法——書籍。就我的認知而言,文字撰寫而成的內容被編輯成書,那是知識被有系統和規律傳承的方式。與此同時,我慶幸生在知識可透過書籍和科技輕易獲取的時代。
Thumbnail
《極簡閱讀》:看書名以為是在談閱讀,其實重點是在談學習的一本書。怎麼樣才是透過書籍正確的學習呢?滑 FB 稱的上閱讀學習嗎?本篇將一一為你揭開這些問題。
Thumbnail
《極簡閱讀》:看書名以為是在談閱讀,其實重點是在談學習的一本書。怎麼樣才是透過書籍正確的學習呢?滑 FB 稱的上閱讀學習嗎?本篇將一一為你揭開這些問題。
Thumbnail
(FB粉專:基爸爸)   如今,人們忙上班、忙加班、忙帶小孩、忙聚會、忙旅行,忙到一年看不了十本書。 好不容易翻本書,又常常覺得現在的書是盛名之下,其實對生活、工作沒啥幫助,看書的時間和買書的金錢都打了水漂,不如工作或聚會來得實在。 但真正讀過書的人,特別是讀過好書的人,內心深處總覺得看書是件快樂而
Thumbnail
(FB粉專:基爸爸)   如今,人們忙上班、忙加班、忙帶小孩、忙聚會、忙旅行,忙到一年看不了十本書。 好不容易翻本書,又常常覺得現在的書是盛名之下,其實對生活、工作沒啥幫助,看書的時間和買書的金錢都打了水漂,不如工作或聚會來得實在。 但真正讀過書的人,特別是讀過好書的人,內心深處總覺得看書是件快樂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