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子裡反叛,作品卻夢幻溫柔的宮崎駿這次為世界帶來集自身生命經歷的大成之作《蒼鷺與少年》(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以下敘述內容有雷提醒。
因為被《蒼鷺與少年》(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預告片震驚,首映日選擇獨自一人前往觀看IMAX場次,不過觀影後觀眾們困惑的程度是,明明吉卜力不可能放工作人員清單後的片花,但大家還是在座位上等待。
但我認為這不是電影拍的不好,而是作品想傳達的訊息是非常隱微的情緒。從《風起》(風立ちぬ)開始,宮崎駿開始透過創作爬梳自身更隱密的生命脈絡,揭露自身的創傷與矛盾,不過由於這次的故事並非架空作品,而是將故事背景設定在日本戰前,如果對於日本戰前與戰後歷史不熟悉,可能會很難理解男主角感受,本該自由自在的任性少年真人總是愁容滿面幾乎沒有笑容。
在台灣大多數人都選擇或被迫活在一個與自身國家與家族歷史斷裂的狀態,未來一陣子這部片很可能會毀譽參半,可是這也揭露了一件事情,我們有多少人,曾去思考過自己為何而活?又該如何而活呢?這並不是有沒有餘裕的問題。
宮崎駿一直是激進又矛盾的人,其實他過往的退休宣言在說出時都不是開玩笑的,而是吉卜力確實一直以很偏激的方式在經營,想做什麼大作品時幾乎都是全押,吉卜力不是只有拍動畫,甚至會傾家蕩產去拍河川環境保護的紀錄片。過去吉卜力的商業作品可能因為是以動畫電影為載體,所以敘事一直都非常直白,但是這不代表這之中沒有隱晦與矛盾存在。
宮崎駿曾說過,自己在動畫上一直被手塚治虫影響,電影則是被黑澤明影響,他感慨的説或許未來的新生代創作者就不會被這樣限制了,可我覺得或許他錯了,我們已經在日本新生代圖像創作者身上看見了更濃厚的吉卜力影響。
《龍貓》(となりのトトロ)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好作品,我一直都很不認同關於此片的都市傳說(龍貓象徵死神),原因除了吉卜力工作室闢謠過,在於這部片基本上是宮崎駿自身人生投射,當我們仍是孩子時,觀賞《龍貓》你可以很單純的因為裡頭的劇情有喜有悲,龍貓與小煤炭如此可愛,鄉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顯得簡單純粹,小梅疑似落水之後再次找回而讓人感到安慰,搭上龍貓公車去見生病的媽媽,媽媽出院的日子也指日可待。
可事實上,宮崎駿童年時母親得了肺結核,長達9年反覆進出醫院,一次次的期待康復出院又再度落空,後來不幸殞命。成年後再次看《龍貓》仍然會感動,但也開始會產生另一種凝視角度,你突然發現它乘載了創作者最深沈的期望與希望,而它是從絕望與脆弱中生長出來的。這也是埋藏在吉卜力許多作品中的線,你會在《風起》中再次看見得了肺結核的女主角,說出了不同於以往的愛情故事,也會在許多作品中看見臥病在床的人,這些關於宮崎駿的人生經驗就這樣細細揉雜在諸多吉卜力的故事中。
——以下有劇情雷,介意被劇透的朋友請注意——
《蒼鷺與少年》則更加充滿隱喻了,它是一個充滿潛意識感受、語言、信念及開拓的故事,它也是一趟直面內在真實的旅程。
這一部片裡的少年真人顯得更像宮崎駿本人,他世故又固執,脆弱又感性,並不像原著中樂觀的男孩,但同時似乎也更貼近他們那一代人的狀態。
因為戰爭空襲醫院起火,真人失去了母親,火場的熊熊大火出現在他的夢境中夜夜折磨,而後也與再娶母親妹妹夏子的父親感到疏離,父親因為戰爭失去妻子,卻又經營著軍武生意而致富,這樣的矛盾感受以及搬家至母親娘家大宅的環境衝擊,使真人更加封閉自己。
繼母夏子有著與母親相似的面貌,同時也懷著父親的孩子,彷彿亡者的替代品般,兩人緊繃的關係不言而喻,真人在新學校發生爭執後返家路上以石頭自殘,血流滿面返家後驚動眾人,真人只說自己跌倒,但火冒三丈的父親想找出兇手,傷勢超出預期甚至勞動醫生抵宅進行手術,而後繼母夏子因害喜臥病在床,真人在探視時,夏子伸出雪白的手觸碰他的傷口,羞愧的直言自己對不起姊姊,沒有照顧好真人,待夏子言畢,真人生硬的離開房間。
過去的吉卜力作品中,再怎樣都仍帶有夢幻的奇幻氛圍,但這次《蒼鷺與少年》卻更加真實,人際間包括那些未言明的隱晦暗示。
蒼鷺是風,它是自由及語言,而那語言中帶著一些機巧以及某種險惡,從少年抵達大宅起就盯上他,一次次的誘惑他前往位於宅邸後方被封閉的塔,少年不相信蒼鷺,但是他固執地要去確認蒼鷺明顯扔出的餌食——真人的母親久子仍活著。
後來的我們會理解,蒼鷺或許沒有說謊,只是它的言語總是具備兩面性,讓人只想相信自己想看見的那一面。
繼母夏子突然消失,宅邸中所有人亂成一團,因為瞥見夏子如幽魂般走入森林,真人帶著下人霧子婆婆走入森林深處。
確實可能是陷阱,但兩人就這樣一步步走入被封閉的塔中,蒼鷺展示沙發上熟睡的母親,真人一碰觸變幻成水,驚覺這只是母親的偽物。
真人是水,他的內心有滿溢的感受與情緒而任其泛濫,他一次次在追尋真實的路上苦痛,又一次次墜入水中再被現實撈起,這一次為了找尋繼母夏子,他願意墜入塔中。
塔中的世界是亡者的國度,僅依憑塔主創造的規則與秩序運轉,下人老婆婆霧子成為強而有力的守護者,以海上獵人的姿態一路引領真人,這個世界有弱小淪為捕食對象的哇啦哇啦,有作為獵食者的鵜鶘,哇啦哇啦嬌小脆弱惹人憐愛,真人遇見一隻受傷瀕死的鵜鶘時質問對方,對方回應自己一族被塔主帶來,海域的食物有限,最終只能被迫捕食,他們不斷高飛但總無法離開此地,語畢鵜鶘靜靜斷氣,真人拿起了鏟子埋葬它。
宮崎駿總在某個地方,長出異樣的同理與溫柔。
在與蒼鷺的冒險途中,兩人走散,而少年最終與仍是少女的母親Himi(久子)相遇了。
Himi是火,是純粹的信念,她的行動與眼眸中不帶任何猶豫與徬徨,她玩笑的對未來自己將生下的孩子真人說你也太不討喜,她的強大與自信,照亮身邊所有事物。
真人是否懷抱著能與母親相遇的微弱期待,而踏上尋找繼母夏子的旅程呢?我們僅能猜測。
但是和Himi的相遇拯救了真人,片中吃飯吃東西總是無精打采的真人,在接過Himi自製的黃油果醬麵包切片時,那狼吞虎嚥沾滿臉的表情,讓我們第一次在片中看見了他眼中的光彩,那片刻他像個孩子,他像個人。
Himi問他要找的人是誰,他說是父親喜歡的人,這份表達足以闡釋那份小心與矛盾,因為婚姻關係急速拉近的距離,因為與母親同血緣甚至是相似外貌的衝擊,真人無法回應夏子努力付出的關愛,他逃跑自殘,她困惑受傷。
Himi説:「你是說夏子,我妹妹呀?」
於是一切的矛盾又被火照亮。
鸚鵡是惡,它們無情掠食,它們建置帝制,它們渴望以民族治國,時時刻刻你看見它們拿著各式廚具與食物為辦食做準備,Himi與真人悄悄溜進塔的核心,Himi展示回到真人世界的門,父親與眾多下人們看見他們的身影激動的呼喚,但真人不願空手而返,最後Himi帶著真人前往產房找夏子。
夏子懷著孩子,自願走入塔中靜靜待產,她安靜沈睡,床上的無垢紙條象徵結界,真人闖入喚醒她,紙條開始滿天飛舞纏繞並攻擊真人,她在混亂中怒吼,所有壓抑的痛苦與憤怒真正釋放,在這衝擊中,真人怔怔的對她喊出媽媽、夏子媽媽,瞬間兩人對望,有什麼東西正在化解。
Himi許了一個願望,她想要夏子回到真人存在的世界。
一片混亂中,Himi與真人被攻擊昏死過去,守衛的鸚鵡們一湧而上抓住他們。
塔主是土,他自傲且自成一格,對於秩序深信不疑,對於體制沒有疑惑,各種塔存在於世界各個角落,塔主是真人的舅公,年輕時他發現了塔,走入塔中遇見充滿力量的石頭,成為塔主創造這個國度。
塔主終究不敵年歲,因此他希望真人可以接班,他遞出白色的積木,跟真人說希望由他接手。
真人望著白色的積木,冷冷的向塔主說:「這個積木不是木製的,他是墓碑使用的石頭,並且含有惡意。」
塔主惡毒一笑,告訴真人就是因為他有這樣的眼力,他才希望由他接班。
真人墜落,然後回到了被鸚鵡捕捉的廚房,蒼鷺這時出現了,它救出真人,兩人一路追蹤被鸚鵡作為人質的Himi,才發現鸚鵡們渴望更多,它們要以Himi及真人打破禁忌為由,要脅塔主下放更多權力。
塔主靜靜聽著鸚鵡帝王的請託,請求對方給予自己時間。待鸚鵡離去,塔主喚醒Himi,並找來真人與蒼鷺後,塔主若有所思的提出想安排他們回家。
冒險旅途的終點總是回家,此刻家在何方又顯得異樣清晰,塔主展示桌上13塊無垢的積木,他說巡遊四方總算才找到了這些沒有惡意的積木,希望真人考慮用這些積木建造一個塔。
身兼大任創造新秩序,令前人所未能及而後人稱頌,真人具有看見真實的能力,能夠分辨惡意,他摸了摸自己頭側的傷疤,說道這傷口是他自己傷的,這便是他惡意的證明,他要與夏子一起回到原來的世界。
埋伏跟蹤的鸚鵡帝王突出現,搶去積木稱要由他來建造,積木潰不成形,鸚鵡帝王舉起腰間的軍刀一把落下,積木一分為二,塔接著崩潰。
「那正是國家施行思想或學問方面的鎮壓,煽動民族主義的情緒,煽動為國捐軀也不足惜的少年們的短暫時期。昭和時代的軍閥政治真的是短得嚇人,沒多久便走向悲慘的結局。」——《折返點 1997-2008》宮崎駿
逃出塔前,真人擔憂的告訴Himi她將遭遇的未來是在醫院裡被燒死,Himi卻爽朗的笑著,自己不怕火,然後她要去生下真人迎接這個未來。
那是對於未來的直率信念,走出門後的少女久子在俗世消失整整一年容顏未變,卻只記得如何向人微笑淡忘一切,但走出門的那份勇氣如此果決。
背負母親死亡的真人,那一剎那或許將與自己真正和解。
蒼鷺臨行前凝視少年,才發現真人口袋中藏著一塊石頭,這讓他暫時不會忘記一切。
「但你仍會漸漸淡忘。」蒼鷺似笑非笑的說。
一場激烈的冒險卻顯得結尾短促,戰後幾年,真人整理行囊清空房間,和在玄關的父親、繼母與弟弟會合前往東京。電影就此結束。
而我們會知道,電影結束後的日本,在世界舞台上捲入充滿血腥與破壞的戰爭。
結論上我個人很喜歡這部片,覺得不僅是技術上,也是思想與創作上集大成之作,因我一直都很喜歡充滿隱喻的故事,不過因為與吉卜力過往的風格大不相同,可說是十分任性,因此可以感覺到其他觀眾的困惑。此外IMAX畫面實在迷人,彷彿可以感受到空氣的濕度、陽光的質地,充滿宮崎駿式的懷舊風景,以及細膩的各種聲響。
懷抱著什麼又被時代沖散,隱約記得什麼卻又感覺陌生,有時候好像就是這樣被置放其中。有時候充滿絕望,對於人生不抱期望,但偶爾,又充滿希望。
這確實是《蒼鷺與少年》帶給我的無限悵惘與希望。
所以在《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這本書裡,並沒有寫出我們該如何改變時代,不過,倒是傳達出一個訊息,那就是無論處在多麼艱困的時代或是殘酷的時代都要「活得像個人」。反過來說,這個訊息其實帶著一股絕望,因為我們的確也只能做到這個地步不是嗎?——《折返點 1997-2008》宮崎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