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什麼時候開始孕吐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那一股酸味充斥著喉部和整個口腔
許多食物下嚥失去原有的美好滋味
剩下只有酸味、那持續不斷地酸味

除了飲食味覺變得特殊之外
可說是整日都瀰漫想嘔吐的心情
就卡在食道和喉部中間上上下下

第一胎近三個月(約12週)才遇到
也維持類似狀態為期約一個半月
但就在某一天即刻變化🤩
所有的味覺感受都回來了(真神奇)

而這次孕期第5週就開始轉換酸味頻道
且整日持續想嘔吐卻又吐不出來的心情
加上高齡懷孕體力確實相較以前差異大
下班後生活起居多半令人精神委靡不振

一般媽咪孕期前期真的滿累人的🥲
也依每個人狀況體質差異性相當大
有朋友整個孕期舒舒服服沒有孕吐
也有朋友是整個孕期從頭吐到生產

photo by Ivan oboleninov on pixels

photo by Ivan oboleninov on pixels

孕吐又稱為害喜,是指懷孕初期的孕婦所產生的噁心、嘔吐等現象。在國外來說,一般孕吐在英文來說是Morning sickness代表一早產生的不舒適感,而醫學上專業的學術名稱還分為妊娠劇吐症(Hyperemesis gravidarum),意指因懷孕造成大量的嘔吐不舒服症狀,在臨床上患有妊娠劇吐症的孕婦都需要醫師做出介入治療,以適時改善嚴重症狀。透過醫學研究報告提到,在每位懷孕婦女在懷孕期間發生孕吐的比例大約為50%~80%,但其輕重程度不一,有可能只產生噁心、腹脹、食慾不振而非嘔吐。一般來說,孕吐症狀在懷孕第5-6週時會出現,第8週時會更明顯,而第14-16週時,孕媽咪的身體會逐漸適應體內荷爾蒙的改變,這種情形通常會持續到孕期第十六周,過了第十六周之後,症狀通常就會慢慢緩解。只有少部分的準媽媽會一直持續到妊娠七、八個月。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緩解孕吐的7個原則

  • 少量多餐
  • 避免空腹
  • 清淡飲食
  • 多喝水
  • 平時多走動
  • 多攝取維他命B群
  • 放鬆心情

緩解孕吐應避免的6件事

  • 避免不通風環境
  • 避免強烈味道
  • 避免油膩、味道重的食物
  • 避免過於疲勞
  • 避免吃飽就平躺
  • 避免睡前吃東西


>>推薦閱讀:《親子天下》
孕吐何時開始?孕吐缓解方法、原因、注意事項一次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hing的沙龍
10會員
53內容數
在生活中閱讀,在閱讀中生活,紀錄書裡書外的心得筆記。
ching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0/01
39週觀察日記 第一胎,在滿39週那天凌晨開始陣痛 這次迎來第二胎,雖說有心理準備,但兩胎的決定很不一樣 唯一相同的心態是... 將兩個寶寶體重都盡可能控制在3,000g以下 目標讓自己的生產狀態能“比較”好生! 從37週之後(足月)心態上有隨時臨盆的心理準備 時刻關注自己是否有產兆...
Thumbnail
2024/10/01
39週觀察日記 第一胎,在滿39週那天凌晨開始陣痛 這次迎來第二胎,雖說有心理準備,但兩胎的決定很不一樣 唯一相同的心態是... 將兩個寶寶體重都盡可能控制在3,000g以下 目標讓自己的生產狀態能“比較”好生! 從37週之後(足月)心態上有隨時臨盆的心理準備 時刻關注自己是否有產兆...
Thumbnail
2024/10/01
38週觀察日記 這是第12次產檢,本週要看看寶寶的頭是否有順利“轉”下來 畢竟37週檢查時,來給急轉彎變成胎位不正.... 給我“盤腿端坐”起來~醫師也是驚了一下 還好這次檢查轉回頭位(頭往下了)可以順產,不用開刀啦 (不過以防萬一還是有去給人家算了一下良辰吉日) 這週檢查之前,除了寶寶自己得
Thumbnail
2024/10/01
38週觀察日記 這是第12次產檢,本週要看看寶寶的頭是否有順利“轉”下來 畢竟37週檢查時,來給急轉彎變成胎位不正.... 給我“盤腿端坐”起來~醫師也是驚了一下 還好這次檢查轉回頭位(頭往下了)可以順產,不用開刀啦 (不過以防萬一還是有去給人家算了一下良辰吉日) 這週檢查之前,除了寶寶自己得
Thumbnail
2024/10/01
37週觀察日記 本週例行性產檢,超音波照下去,醫師傻眼 原本胎位「正位」好好的說(準備好臨盆姿勢令人安心) 誰知道寶寶整個坐起來,還盤腿端坐得好好的 醫生說這也太調皮了(大笑狀) 除此之外,也安排了胎心音檢查(整個孕期這次做第二次了) 剛好是護理系所老師與實習生學習時,詢問我是否可以讓學生“看”
Thumbnail
2024/10/01
37週觀察日記 本週例行性產檢,超音波照下去,醫師傻眼 原本胎位「正位」好好的說(準備好臨盆姿勢令人安心) 誰知道寶寶整個坐起來,還盤腿端坐得好好的 醫生說這也太調皮了(大笑狀) 除此之外,也安排了胎心音檢查(整個孕期這次做第二次了) 剛好是護理系所老師與實習生學習時,詢問我是否可以讓學生“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對許多剛懷孕的媽媽來說,孕吐幾乎是第一個遇到的考驗。那種說不出的噁心、早上起床就反胃、甚至吃什麼吐什麼的感覺,讓人身心俱疲。但其實,孕吐是一種很常見的生理反應,也有不少方法可以幫助緩解。 這篇文章帶你一次掌握孕吐的開始與結束時間、可能原因、緩解方式,以及孕期需要避免的行為,讓你更安心度過這段不適期
Thumbnail
對許多剛懷孕的媽媽來說,孕吐幾乎是第一個遇到的考驗。那種說不出的噁心、早上起床就反胃、甚至吃什麼吐什麼的感覺,讓人身心俱疲。但其實,孕吐是一種很常見的生理反應,也有不少方法可以幫助緩解。 這篇文章帶你一次掌握孕吐的開始與結束時間、可能原因、緩解方式,以及孕期需要避免的行為,讓你更安心度過這段不適期
Thumbnail
第九週,孕吐頻率稍稍稍有些下降... 大多吐已不是食物,多是口水沫與酸性物質 大概是消化之後的東西變成酸水又再度出現 之前分享多是談到孕吐狀況,鮮少提到口水 不知道其他孕媽咪感受如何,但口水的濃度 還有整個口腔內的變化感受,實在印象深刻 (持續令人難受的印象深刻啊......含淚T_T) 想孕吐
Thumbnail
第九週,孕吐頻率稍稍稍有些下降... 大多吐已不是食物,多是口水沫與酸性物質 大概是消化之後的東西變成酸水又再度出現 之前分享多是談到孕吐狀況,鮮少提到口水 不知道其他孕媽咪感受如何,但口水的濃度 還有整個口腔內的變化感受,實在印象深刻 (持續令人難受的印象深刻啊......含淚T_T) 想孕吐
Thumbnail
第一胎 孕吐期間根據紀錄落在第6-10週 不過也只有早晚在家中各吐一次 偶而 捷運交通中間感到不適下車吐一下 二胎除了從第5週開始整個嘔吐感 第6週逐漸加劇,第7週更不用說 完全是顛覆以往,從照三餐吐之外 還有一餐吐三次(前中後都來一次) 很難形容這樣的感覺~吐到相當厭世 一日吐個四五回已經
Thumbnail
第一胎 孕吐期間根據紀錄落在第6-10週 不過也只有早晚在家中各吐一次 偶而 捷運交通中間感到不適下車吐一下 二胎除了從第5週開始整個嘔吐感 第6週逐漸加劇,第7週更不用說 完全是顛覆以往,從照三餐吐之外 還有一餐吐三次(前中後都來一次) 很難形容這樣的感覺~吐到相當厭世 一日吐個四五回已經
Thumbnail
那一股酸味充斥著喉部和整個口腔 許多食物下嚥失去原有的美好滋味 剩下只有酸味、那持續不斷地酸味 除了飲食味覺變得特殊之外 可說是整日都瀰漫想嘔吐的心情 就卡在食道和喉部中間上上下下 第一胎近三個月(約12週)才遇到 也維持類似狀態為期約一個半月 但就在某一天即刻變化🤩 所有的味覺感受都回來了(
Thumbnail
那一股酸味充斥著喉部和整個口腔 許多食物下嚥失去原有的美好滋味 剩下只有酸味、那持續不斷地酸味 除了飲食味覺變得特殊之外 可說是整日都瀰漫想嘔吐的心情 就卡在食道和喉部中間上上下下 第一胎近三個月(約12週)才遇到 也維持類似狀態為期約一個半月 但就在某一天即刻變化🤩 所有的味覺感受都回來了(
Thumbnail
5/22(一)第一次到新亞東,醫生說我已經有6週了,我才驚訝有這麼多週囉!4/9是我最後一次經期到來,查了一下怎麼計算,恩!數學不好的我還是先略過好了。 醫生在詢問完是不是第一胎等等基本問題後,就開始叮囑我:「孕初期會有的症狀,像是孕吐、頭暈、容易疲倦、食慾不好會吃不下等等。」 而我一臉我都沒有症狀
Thumbnail
5/22(一)第一次到新亞東,醫生說我已經有6週了,我才驚訝有這麼多週囉!4/9是我最後一次經期到來,查了一下怎麼計算,恩!數學不好的我還是先略過好了。 醫生在詢問完是不是第一胎等等基本問題後,就開始叮囑我:「孕初期會有的症狀,像是孕吐、頭暈、容易疲倦、食慾不好會吃不下等等。」 而我一臉我都沒有症狀
Thumbnail
煎熬不間斷,當媽媽怎麼這麼難
Thumbnail
煎熬不間斷,當媽媽怎麼這麼難
Thumbnail
在孕期約二個月的某一天,我因為食慾很好多扒了幾口飯,當下只覺得有點吃撐但並無不適,結果就在那天晚上要睡覺時,一股噁心感浮現到我的喉嚨,我把當天吃的晚餐都吐出來,感覺像要把胃清空才肯罷休一樣,一時之間還沒意會到是孕吐,擔心是腸胃炎,畢竟有孕在身。這時我腦海中突然閃過這個想法「對啊,我懷孕了耶,所以…這
Thumbnail
在孕期約二個月的某一天,我因為食慾很好多扒了幾口飯,當下只覺得有點吃撐但並無不適,結果就在那天晚上要睡覺時,一股噁心感浮現到我的喉嚨,我把當天吃的晚餐都吐出來,感覺像要把胃清空才肯罷休一樣,一時之間還沒意會到是孕吐,擔心是腸胃炎,畢竟有孕在身。這時我腦海中突然閃過這個想法「對啊,我懷孕了耶,所以…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