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裡的實況:《魔鬼的計謀》人物觀察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魔鬼的計謀》進行到第二輪主賽遊戲時,我對這部實況節目的預期是,不同遊戲所需的技能樹不同,因此每個人將面臨不一樣的勝算——此一時彼一時——是我近期關注的人生哲學。於是可以看到在第一場狼人殺類遊戲贏得漂亮的東載,第二場就被團體力量狠狠打敗。

不過在第八、九集達到情緒巔峰後,後續情節開展太多「巧合」,我感覺聞到不少劇本味,加上後面留下的參賽者競爭性不足,走向不出意外,決賽遊戲本身的精彩度也低於前期,整體節奏稍微開高走低了。但我仍想就這個小型社會耙梳我的人性觀察。

參賽者的技能樹

《魔鬼的計謀》是如同詐欺遊戲、魷魚遊戲的鬥智遊戲實境秀,遊戲所需的技能樹可依今際之國的分類大致分成智力、心理戰、團體合作及體能,體能型遊戲在《魔鬼的計謀》裡可直接忽略,而智力可再細分出算數、綜局策略、記憶及應變能力。

(以下用比較好記的代稱,沒有不尊之意)

從情節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遊戲較有競爭力的玩家是東載軌道河帥東珠偲源小胖骨科醫生我歸於一般參賽者,屬於能力表現一般但仍有競爭意識;而大姐勝寬棋手主播則在遊戲中偏向無明顯表現和企圖。

硬實力與軟技能的應用時機

要怎麼玩得有謀略又能討大部分人喜歡,是最難運籌的一件事。

參賽者若勝負慾表現得太滿,流溢出不擇手段或強勢的心機,好的部分是賦予遊戲看點,另一方面卻會讓人產生剝奪感導致觀感不佳,因此東載和思源兩人的兩面評價在人間,骨科醫生到中後期開始實施背叛和取巧戰術,也吸了不少觀眾仇恨值。

相反情形,以競技兼綜藝節目來說,觀眾希望從遊戲緊張度、刺激性、戲劇化反轉得到情緒張力,若玩家在遊戲過程中沒有展現太多企圖或思考,娛樂性將大幅削減,觀賽者會感到無聊不耐,同時也只能(無意識的)把注意力放在遊戲外的人格表現,這時軟技能就變得重要。

「雖然不夠聰明,但人格不要卑鄙吧!」人們期望正向特質,因此小胖雖然很多時候都有想到小手段,卻不能不權衡使用時機和力道,因為「用了,即使這局贏,之後的遊戲也不用玩了。」最後他施展的都小奸小惡,毫無影響大局,雖然仍有人不喜歡這種混亂邪惡,但也不會讓他被壓倒性討厭。

勝寬、大姐、小胖都曾在遊戲外展現互助一面,多少能抵銷短板之處;相較之下,骨科醫生和棋手的遊戲能力不突出,並曾主動發動攻擊,人格上則顯現易受煽動的特質,也未多發揮善意之舉,不足處無法弭補,因而流失觀眾緣(我個人是偏惡不聰明又不努力的被動特質 LOL )

很多人認為遊戲實力好就是能力者,這我不太同意。能力分有兩大區塊,硬實力能夠量化呈現,軟技能卻需要長期且各方累積,也常是透過直覺,未必能覺察,尤其還牽涉個人價值觀,難以客觀權量。

很多時候人們會忽略軟實力,但它就像空氣,只有被逼迫致呼吸困難時,才會感受到存在。

Netflix《魔鬼的計謀》劇照(河錫辰)

Netflix《魔鬼的計謀》劇照(河錫辰)

河帥能夠贏得多數觀眾喝采,是因為不論在遊戲表現還是人際互動都達到平均之上。他雖然自詡無情機器,卻總在對的時機展現人性(與偲源間的情誼、遊戲中不狠心殺戮、以直面代替背後度人之腹等都是討喜舉動,甚至自嘲無情也是以退為進又合度的好感發言,他拿捏說話的分寸真的很強大),更不用說外型和氣質優勢,塑造成幾乎全能的英雄,捨他其誰。

補充解釋後期感到無法忽視的劇本味,正是因為河帥過於所向披靡。解出暗碼、策劃入獄成功、打敗 AI 大大反轉劣勢、決賽對手頻頻失誤,通通都是他的戲份。前期尚有其他競爭力高的選手可以分散注意,後期焦點都在他身上,加上軌道也起死回生進決賽,很難不聯想有套招之虞(如果決賽是河跟其他人比應該更無趣。)雖然第一個遊戲後我就下標河,但我不喜歡造神,最後三集每多一個帥氣橋段都讓我多抹去一層他的濾鏡(但還是扣得很有餘裕啦。)

人們雖然慕強(硬實力),但喜不喜歡一個人是綜合且幽微的滲透,準則在於貼合人性。

這裡可以對比東載。東載的遊戲策略、觀察力和應變能強高,但不夠社會化,情緒直接、喜好分明,鮮明的人格特質會讓喜度兩極化。而他和偲源獲得的好感很大一部分來自後期,前者放棄心計卻遭背叛淘汰、後者與河帥合作也願意犧牲、並跟其他人有了更多交流,都是因為展現出良善和弱點。

至於軌道,科學腦的他計算能力強、又能透析全局,雖然應變力稍弱,但幾度在難關裡殺出生路,還有辦法集結多數人,軟硬能力兼具,肯定是聰明人。但他懷抱共產的遊戲理念,雖然本意是扶持弱者,卻影響自由競爭的遊戲本質而收受不少爭議。

這也顯示一個人若聖光發到遠離人性,亦會遠離人群,一部分人甚至會感到偽善,並不是攏絡人心的最好途徑。

且他有一部分存著若隱若現的神秘。

撇除決賽,軌道幾個失誤都決定了大局走向,也因此得利。幕後訪談時他並未說明是基於策略,同時否認表面採用弱者聯盟玩法實則為了汰強,曾身為青瓦台諮詢委員的他,失誤是真無意還是維持人設的陰謀,無法證實,卻不禁令人留下懸念。

遊戲的贏家 vs. 現實的贏家

但擁有上帝視角的觀眾好以結果定奪,以此判定玩家的善惡喜厭。試想如果狼人殺遊戲的好壞陣營調換、或者骨科醫師在背刺後成功擋下東載背叛、或者河帥輸掉密室遊戲、或者先善後惡或先惡後善不同的發展順序、或者從善如流是推算後的策略,抑或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是否我們給予的評價將會重新洗牌。

別忘了遊戲比賽是經過設計、縮減變數的精心試驗,順應規則就能在定量中發揮優勢成為贏家,卻是封閉的、理想的、暫時的,而現實遊戲才是多變詭譎、無法掌控的長跑,魔鬼的計謀是施展在遊戲中,還是有人懷著更宏觀的大局延續至現實,矇騙過你我,也許看戲的我們才是被把玩在手中的玩家。

人們愛看電影,因為可以藉由電影讓生命經驗變成兩倍、甚至三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和賈克大地(Jacques Tati)一起去觀光:《遊戲時間》裡異質的玩樂節奏巴黎兩字,暗示著觀光的開展,人人換上觀光客的凝視,裝上獵奇的濾鏡,一切都異樣了起來。當巴士停在高速公路上,美國女士們邊驚呼邊下車,抬頭望見,高聳的摩天大廈幾乎與天齊高,人物站在前景,畫面扁平如怪獸片的特攝效果,顯得極不真實,於是觀眾從這裡開始知道,這是一個被搭建起的場景,此刻,我們正式進入了賈克刻意
Thumbnail
avatar
Marcy. for writing
2022-04-26
1/11 像遊戲裡的世界好像有寶可夢要跑出來一樣。🕹️
Thumbnail
avatar
柊(ひいらぎ)
2022-02-21
【影集時光】《魷魚遊戲》中的六大關卡,教會我的理財大小事一齣以童玩遊戲為架構的韓國影集,讓Netflix的訂閱人數暴增,其股價同時也有好的表現。雖然各關卡的遊戲項目看似簡單,卻隱含著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細節,更重要的是,這同時也帶給我們對於理財觀念的延伸學習。
Thumbnail
avatar
蔣竣植
2021-12-15
靈魂拷問-魷魚遊戲裡的哲學思考某次,去做身體的筋膜結構調整時,我的按摩師問我:有沒有看魷魚遊戲?我回答說:有啊,看了一半就關掉了,下班想好好放鬆就好。 為什麼說魷魚遊戲反映了現實體制下的結構;也反映了人性。成人看完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某部份這部片在隱喻我們現實下面對到的各種體制,這些體制其實很限縮與壓榨人,有時候還不見得提供我們可以
Thumbnail
avatar
Ayni心海的呼喚
2021-11-24
以家人之名,撲滅你眼裡的光:談談台劇《日蝕遊戲》Game of Solar Eclipse台劇《日蝕遊戲》算是我覺得近期台灣戲劇中在鋪陳劇情及劇情篇幅間取得不錯平衡的作品。
Thumbnail
avatar
騎著羊駝的摩托羅拉
2021-09-21
遊戲裡的人生我唯一一次的桌遊體驗在三、四年前。當時桌遊盛行,我和丹早好奇箇中趣味,卻苦無人帶入門,因此聽聞某住院醫師乃桌遊大師後,善交際的丹便組成桌遊團。還記得是在文山區一帶的桌遊店家,二樓的店小小的,不到三十坪,白白的粉牆,幾張木桌,沒有裝潢,以人頭計時收費,既以桌遊為主打,餐食、飲品自然比照網咖般乏善可陳。
Thumbnail
avatar
瑪西
2021-07-07
時空大雜燴:想像力的極限在哪裡?玩過這個遊戲才知道剛放完寒假,孩子的心還沒收回來,叫他提筆寫作一定不情願。推薦大家一個融合遊戲與創作的課堂活動「時空大雜燴」,在寓教於樂的活動中幫他們把心收回來。這個遊戲說穿了很簡單,相信很多人都玩過,就是將小朋友寫下的人、事、時、地、物隨機重組,變成一個詭異又爆笑的句子。 然後,燒腦的想像力練習,現在正要展開……
Thumbnail
avatar
鴻雁
2021-02-23
[實境遊戲] 礦時—時空交錯的猴硐巡禮 這個遊戲的主要目的是帶著玩家認識猴硐的歷史面貌。玩家會回到1969年7月7日的猴硐,化身為14歲的礦工之子「阿努」,從阿努的視角體驗這個故事……
Thumbnail
avatar
夜舟
2020-10-14
不要將知識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 ── NS遊戲 歧路旅人 學者線劇情概要學者一如往常地向公主與女學生2人講解大陸的歷史。學者提及8年前滅亡的荷魯布爾古王國。滅亡的王國,曾因日漸遭世人遺忘的古代宗教繁盛一時。在課堂結束後,公主向學者提問起古代宗教的宗旨。學者因為亡國後記錄已經遺失,故僅作出推論 ── 古代宗教的祭司,同時也是王族,目的在於守護某種東西。
Thumbnail
avatar
Hubert
2020-06-19
近代步槍遇上神功護體:遊戲裡的八國聯軍<p>如果伊甸園的傳說是真的話,那麼至少夏娃是有資格挑起一次世界大戰的,畢竟伊甸園只有兩個人,只要她跑去跟亞當打架,應該已算是世界大戰。在她之外,還有個女人,也做過這後無來者的事……</p>
Thumbnail
avatar
鄭立
201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