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觀心釋 ‧ 蕅益大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現前一念心。即是金剛。

「一念覺故。名為一佛。念念相續。
至無量念。善覺悟故。名為無量佛所種諸善根。」
— 蕅益大師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觀心釋

菩薩沙彌 智旭際明 述

已申如實不空義。如如演說不取著。
攝彼名句及文身。融歸一念成觀行。

金剛者。喻現前一念心也。譬如金剛。體則無上至寶。相則純淨無雜。用則廣能利益。現前一念。亦復如是。體即法界。相無塵染。用徧一切。復次現前一念。即是金剛。世間金剛之寶。假心為喻。乃世寶似心。非心似世寶也。此現前一念金剛之心。即三般若。法界真體。名為實相。無塵染相。名為觀照。徧一切用。名為文字。達此一念三般若者。名波羅蜜。以即三德究竟之彼岸故。此一念性。亘古亘今常不變故。可軌持故。一切聖賢由此得成諸道果故。即名為經。

復次。現前一念之性。從來不異。名如。此外更無別法。名是。統攝自在。名我。了了印境。名聞。十世古今不離當念。名一時。虗靈絕待。名佛。豎窮橫徧。名在。含育出生一切諸法。名舍衛國。但悟惟心。能降魔外。名戰勝。功德之林。名樹。性具功德。周給一切。名給孤獨。萬善所集。名園。

復次。現前一念。當體常徧。名大。出生福慧。名比丘。諸心心所相應。名眾。一念具足百界十如。為千。自行化他。十善各各互具。為二百。五根。五力各各互具。為五十。猶如海印炳現。無前無後。名俱。

復次。無有一法出過於心。名為世尊。一切時中。常應觀察自心。名食時。自心本具慚愧法忍。名衣。自心事理和合相應。名鉢。歷陰界處觀察理性。名入城乞食。於一一法得見理性。名次第乞已。會事歸理。名還本處。觀理究竟。名飯食訖。全修在性。名收衣鉢。福慧明顯。名洗足。證於第一義空。名敷座而坐。

復次。相應解心所。名須菩提。此解有殊勝力。名為長老。諸心所中能為導首。名為在大眾中。不取空證。名從座起。順方便道。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權不異實。名為合掌。如理觀察。自覺聖智境界。名恭敬白佛。心性不可思議。故名希有。無量眾善。名諸菩薩。眾善不離一心。名善護念。一心具行眾善。名善付囑。一念照性。名善男子。一念寂性。名善女人。依寂照體。起寂照用。名為發菩提心。用如其體。名為應住。永離昏擾。名為降伏其心。心之理性隨解現故。名佛告須菩提。如理而觀。觀即如理。名善哉善哉。

復次。現前一念。具足無量染淨種子及現行故。名為一切眾生之類。無明覆蔽。名為卵生。隱覆含藏。名為胎生。愛取所潤。名為濕生。非有現有。名為化生。心生像生。名為有色。覓心無像。名為無色。種種攀緣。名為有想。攀緣無性。名為無想。所緣不實。名非有想。能緣不斷。名非無想。無明妄想本性空寂。名為無餘涅槃。了妄不生。名為令入滅度。一心不生。萬法無咎。譬如翳除。空華悉殞。名為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華性本空。非今始滅。名為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於一念中。妄計宰主形相眾緣相續。名我等四相。迷空計華。名非菩薩。

復次。心無心相。名無所住。念念出生。名之為行。不取一法。名為布施。不染一法。名為持戒。不礙一法。名為忍辱。不捨一法。名為精進。不動一法。名為禪定。不昧一法。名為智慧。不壞一法。名為福德。不見一法有分劑相。名如虗空。不計一法異於般若。名如教住。

復次。現前一念。體即法界。名非身相。本原真如。名為如來。由觀心故。不毀三業。名為持戒。質直柔和。名為修福。一念覺故。名為一佛。念念相續。至無量念。善覺悟故。名為無量佛所種諸善根。本覺之性。印持攝受諸修德故。名為如來悉知悉見無量福德。了心無相。名無四相。行無相善。名無法相。離一切惡。名為無非法相。諦喻彼岸。觀智喻筏。安住實諦。觀解亦絕。名為法尚應捨。

復次。現前一念。即如來故。亦即菩提。不應如來得於如來。不應菩提得於菩提。以能得所得。能說所說。皆是即心自性。無能所故。此心之性。即無為法。一切聖賢。不離心性有修證故。現前心性。即名為經。是法是常。無變壞故。一切諸佛及菩提法。無不依於心性而施設故。若達心法。即知佛法。亦知一切眾生之法。三無差別。非別更有諸佛法故。

復次。現前一念。即是法界。無內外故。故無出入。亦無往來。無道無果。無欲無離。無喧無寂。名為四果阿蘭那行。復次。現前一念。光光相續。名為然燈。萬法所依。名為佛土。徧滿自在。名為大身。福田所宗。名為塔廟。一體三義。名金剛般若。究竟秘藏。名波羅蜜。如理觀心。名奉。觀成不失。名持。自此以後。雖有種種名句文身。以義攝取。亦復不離現前一念。可以意知。不復委釋。

如是微妙金剛義。不離現前一念心。
觀心具足般若經。亦復具足餘妙典。

十二分教二種藏。乃至量等大千經。
於一念中悉剖出。一切諸念亦復然。

如於念念剖大經。一切根塵亦如是。
乃至無有少許塵。而不具足法界藏。

如是正慧應了知。一切惟心心一切。
若不觀心類說藥。真藥現前亦不知。

是故我今稽首禮。性具三德無遺者。
一一啟請勸觀心。速登般若金剛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觀心釋 (完)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二河白道 — 善導大師對往生人之喻示
. 往生品位: 九品蓮花圖說上品往生中品往生下品往生

.《心經直說》 — 憨山大師
.《金剛決疑》— 憨山大師
.《金剛經破空論》 — 蕅益大師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avatar-img
13會員
354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一念相應一念佛 的其他內容
此經以實相為體。觀照為宗。文字為用。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金剛經 經云。寧起有見如須彌山。勿起惡取空見如芥子許。蓋空見撥無因果。
「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蕅益大師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卽心是佛。卽佛是心)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是故淨土三經並行于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
此經以實相為體。觀照為宗。文字為用。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金剛經 經云。寧起有見如須彌山。勿起惡取空見如芥子許。蓋空見撥無因果。
「念自性彌陀。生唯心淨土。」—蕅益大師 原夫諸佛憫念群迷。隨機施化。雖歸元無二。而方便多門。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圓頓者。(卽心是佛。卽佛是心)則莫若念佛求生淨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門之中。求其至簡易至穩當者。則莫若信願專持名號。是故淨土三經並行于世。而古人獨以阿彌陀經列為日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觀音山 6月19日舉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可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導讀:   【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前分,經佛教示,此經殊勝希有,最上最第一,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故須菩提請示佛陀,當如何名此經?當如何奉
Thumbnail
祖師大德曾云,《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也是「諸經之根」,更是「禪宗至寶」。六祖 慧能大師因聽聞《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而開悟,可見受持此部經的功德殊勝不可思議!發心受持宣說者,能夠滅罪釋愆、廣植善根、增長福德、開啟智慧、消除煩惱、成無上道。
Thumbnail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祖師大德曾云,《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也是「諸經之根」,更是「禪宗至寶」。觀音山舉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透過觀音山 法藏YouTube全球直播,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觀音山 6月19日舉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可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於佛前接受佛法加持,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
Thumbnail
※經文: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導讀:【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金剛經》前半段經文闡述「緣起性空」的義理,世俗諦緣生,救度諸眾生,勝義諦性空,實無
Thumbnail
※經文: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導讀:   【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前分,經佛教示,此經殊勝希有,最上最第一,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故須菩提請示佛陀,當如何名此經?當如何奉
Thumbnail
祖師大德曾云,《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也是「諸經之根」,更是「禪宗至寶」。六祖 慧能大師因聽聞《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而開悟,可見受持此部經的功德殊勝不可思議!發心受持宣說者,能夠滅罪釋愆、廣植善根、增長福德、開啟智慧、消除煩惱、成無上道。
Thumbnail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簡稱《金剛經》。祖師大德曾云,《金剛經》是「如來微妙心法」,也是「諸經之根」,更是「禪宗至寶」。觀音山舉辦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超渡法會,透過觀音山 法藏YouTube全球直播,為先亡祖先、冤親債主、無緣水兒、地基主等登記「超薦蓮位」,對於轉生善趣或解脫六道有極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