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宗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淨土五經及祖師大德著作 — 修淨土法門者必讀

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
這是淨土宗二祖善導大師說的。

善導大師對末法時期的衆生說,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

那要用什麼方法呢?

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能夠三根普被,利鈍全收。淨土念佛法門,幫助末法衆生以他力了脫生死,只要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佛號梵唄: 專心念佛 求生淨土

raw-image

在此列錄淨土五經及各祖師大德淨土的著作,為修淨土法門者必讀。深入理解往生淨土的要訣 : 信、願、持名,為淨土三資糧。經典及祖師大德的批註,可助自身把妄想淡化及斷掉,作增上緣,加強自身對西方極樂世界的響往及信心,尤為重要。

淨土五經

  1. 佛說阿彌陀經
  2.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3. 觀無量壽佛經
  4. 華嚴經 ‧ 普賢菩薩行願品
  5. 楞嚴經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一論

五經一論: 淨土五經 + 《往生論》天親菩薩著

往生九品

. 往生品位: 九品蓮花圖說上品往生中品往生下品往生
. 往生淨土要訣 : 信願持名
. 淨業三福
. 往生論講記

西方極樂世界

.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生活環境 | 人事環境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 華嚴念佛三昧論 | 三昧論講記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親聞記
. 普賢行願品講記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十大願王 導歸極樂)

祖師大德著作

道綽大師 (公元562~645年)

善導大師 (公元613~681年)

永明延壽大師 (公元904~975年)

蓮池大師 (公元1523~1615年)

憨山大師 (公元1546~1623年)

蕅益大師 (公元1599~1655年)

截流大師 (公元1628~1682年)

省庵大師 (公元1686~1734年)

徹悟大師 (公元1741~1810年)

印光大師 (公元1861~1940年)

倓虛法師 (公元1875~1963年)

圓瑛法師 (公元1878~1953年)

夏蓮居 居士 (公元1884~1965年)

附錄 : 淨宗歷代祖師略傳


相關 :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往生淨土要訣 : 信願持名
. 什麼障礙我們學佛
. 依止善導大師 稱念阿彌陀佛
. 頂禮過去七佛
. 四大天王之表法
. 警世
. 淨業三福.修行的基礎
. 佛說十善業道經
. 黃檗傳心法要
.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按 : 本站列錄之經典及祖師大德的批註,誠為幫助末法衆生正確認識淨土法門,僅供個人使用及非營利用途,在不更改任何資料之前提下,歡迎自由公開廣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念相應一念佛
22會員
458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一念相應一念佛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19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19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法師開示】今生今世能帶領我們解脫的法門 文/慧淨法師 🍀🍀🍀 各種法門當中,都是教理深奧難懂,實行艱苦難修,只有淨土法門是講阿彌陀佛的救度。 我們要以自己的力量解脫這個苦,必須斷除貪瞋癡的煩惱,這是我們所做不到的,那做不到的話,豈不是下輩子要繼續無窮盡輪迴之苦嗎?所以必須找出一個今
Thumbnail
【法師開示】今生今世能帶領我們解脫的法門 文/慧淨法師 🍀🍀🍀 各種法門當中,都是教理深奧難懂,實行艱苦難修,只有淨土法門是講阿彌陀佛的救度。 我們要以自己的力量解脫這個苦,必須斷除貪瞋癡的煩惱,這是我們所做不到的,那做不到的話,豈不是下輩子要繼續無窮盡輪迴之苦嗎?所以必須找出一個今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正宗分: (2) 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 ~ 蕅益大師要解 ‧ 圓瑛法師講義 「若使信願能得堅固。雖臨命終時。只十念或一念。亦決定得生淨土。何以故。因彼念力堅固。一心不雜不亂。加信願二堅固力。會三力於一時。收成功於片刻。」
Thumbnail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講義 正宗分: (2) 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 ~ 蕅益大師要解 ‧ 圓瑛法師講義 「若使信願能得堅固。雖臨命終時。只十念或一念。亦決定得生淨土。何以故。因彼念力堅固。一心不雜不亂。加信願二堅固力。會三力於一時。收成功於片刻。」
Thumbnail
《阿彌陀經疏鈔》「念念念佛。更無雜念。是名一心。一心念佛 . . .今既一心不亂。則內凝正念。外感佛迎。捨此報身。徑生彼國。如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 蓮池大師
Thumbnail
《阿彌陀經疏鈔》「念念念佛。更無雜念。是名一心。一心念佛 . . .今既一心不亂。則內凝正念。外感佛迎。捨此報身。徑生彼國。如佛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 蓮池大師
Thumbnail
感佛來迎 往生極樂: 「我於爾時,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 《西方發願文》為淨土宗第八祖蓮池大師之著作,大師並親自作科判及解文。在此解文並列願文詳述,為立願修行者不可或缺之指引。
Thumbnail
感佛來迎 往生極樂: 「我於爾時,乘金剛台,隨從佛後,如彈指頃,生極樂國。」 《西方發願文》為淨土宗第八祖蓮池大師之著作,大師並親自作科判及解文。在此解文並列願文詳述,為立願修行者不可或缺之指引。
Thumbnail
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 惟願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
Thumbnail
稽首西方安樂國 接引眾生大導師 我今發願願往生 惟願慈悲哀攝受 弟子(某甲)普為四恩三有,法界眾生,求於諸佛一乘無上菩提道故,專心持念「阿彌陀佛」萬德洪名,期生淨土。又以業重福輕,障深慧淺,染心易熾,淨德難成。今於佛前,翹勤五體,披瀝一心,投誠懺悔。
Thumbnail
其實,淨土宗的《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一部分,裡面有甚深的涵義,亦有《華嚴經》的精神。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具備兩個條件: 一、一心不亂,淨念相繼; 二、不得以少福德因緣往生彼國。 這是 世尊的方便,如果不是方便, 世尊就不需要再講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四個層次。 普賢如來
Thumbnail
其實,淨土宗的《無量壽經》是《華嚴經》的一部分,裡面有甚深的涵義,亦有《華嚴經》的精神。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要具備兩個條件: 一、一心不亂,淨念相繼; 二、不得以少福德因緣往生彼國。 這是 世尊的方便,如果不是方便, 世尊就不需要再講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這四個層次。 普賢如來
Thumbnail
本書收錄的三篇文章,都是淨土宗的核心教理,原本各自成篇,於不同時間發表;但其中的宗義脈絡與教理結構,彼此關聯、前後融通。
Thumbnail
本書收錄的三篇文章,都是淨土宗的核心教理,原本各自成篇,於不同時間發表;但其中的宗義脈絡與教理結構,彼此關聯、前後融通。
Thumbnail
「若稱佛往生者,常為六方恆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 佛說 結歸本願念佛 — 善導大師 集記 《往生禮贊》一卷, 為淨土宗二祖, 唐朝高僧善導大師集記, 亦稱《六時禮贊》。內容分為前序、正讚、後序。善導大師 (613–681) 為淨土法門的集大成者,世稱「彌陀化身」。
Thumbnail
「若稱佛往生者,常為六方恆河沙等諸佛之所護念。」— 佛說 結歸本願念佛 — 善導大師 集記 《往生禮贊》一卷, 為淨土宗二祖, 唐朝高僧善導大師集記, 亦稱《六時禮贊》。內容分為前序、正讚、後序。善導大師 (613–681) 為淨土法門的集大成者,世稱「彌陀化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