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療癒必須是多元及客製化的

情緒療癒必須是多元及客製化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每個人的心靈都是一本獨特的書,紀錄著自己的內心以及經歷的過往,並賦予獨特的價值和意義,這些記憶和情感組成了我們專有的個性、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使我們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我們的個人故事由無數個時刻和經歷交織而成,塑造了此時此刻的我們,即使從表層看來,也許彼此間故事雷同,但即使有小細節不同,整個故事就會不一樣

因此,情緒療癒才必須是一種深層且個性化的旅程,因為每個人的生活和體驗都是獨一無二的,療癒的里程碑,必須因應個人的需求進行客製化

一種方法或技巧可能對某人非常有效,但對另一人卻可能毫無作用,再加上,情緒是多元的,客製化的情緒療癒可以根據個人的情況、需求和情緒來進行調整,確保達到最佳效果

情緒療癒不僅僅是處理當前情感的過程,它更是個人成長和發展的機會,客製化的療癒計劃可以幫助人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發現潛在的問題,並找到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這樣的個性化的療癒方法,不僅可以當事人提高參與度和動力,還能增強療癒的效果,讓人獲得更大的啟發和改變

avatar-img
情緒導護師Julie的沙龍
5會員
122內容數
希望在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都不再迷失方向,而是能舒心自在,並且隨時都能 Stop and smell the roses. Enjoy lif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在面對困難、挑戰或是負面情緒時,過度鼓勵正向思考,刻意忽略或否定負面情感,強調只有正面情感才能解決問題,或只有積極思考才能改變現況...等觀點,這種忽視/無視個人真實情感和經歷的概念,被稱為"毒性正面思考" 這種思考方式往往過度宣揚"一切都會好起來"或"只要有正面的態度就能克服一切"...等無法真
前幾天,跟幾位朋友討論到一個議題:有沒有人可以同時具備"堅強卻柔軟"的心呢? 有朋友認為不可能,但我知道是有的,尤其是從小的原生家庭中,若有一位缺席的父或母,那麼,家中比較體貼的孩子,就會自動補位,成為還留在位置上的那一位父或母的情緒替代伴侶,這個孩子就會在這種補位、錯位的環境下,被迫快速長大,一
人的情緒,是錯綜複雜的,當負面情緒問題還單純時,若沒及時察覺、處理,就會不斷地累積,若不小心有事件,觸動了炸彈的開關,常常會就此產生連鎖反應,出現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況,甚或,會有天崩地裂或是兵敗如山倒的骨牌效應,這時,就需要有耐心地慢慢梳理,找出故事的根源,而不是一昧的壓抑、逃避 處理的過程有點類似
東方文化中,有一個很普遍的思想,就是"認命",但是大部份的人,似乎都曲解了這兩個字真正的含義,而把它和"放棄"劃上等號,這是一個很可怕的誤解,如果認命,得以換來心中平靜,那是好事,反之,如果是"不甘願、不得已"的認命,那就很可怕了,讓我說說我的想法吧: 真正的認命,指的是接受無法改變事實、放下抵抗
在現今這個時代,我們時常面臨壓力、挫折和困難,這些因素,會讓我們心情低落和沮喪,當我們感到不快時,人們(尤其在東方社會中)都會告訴我們要忍耐、堅持下去,然而,這種忍耐的態度和方式,往往會帶來一些不良的副作用 首先,過度的忍耐可能導致情緒被不當壓抑,使得負面情緒沒有得到真正的處理和釋放,而積累下來的
在面對困難、挑戰或是負面情緒時,過度鼓勵正向思考,刻意忽略或否定負面情感,強調只有正面情感才能解決問題,或只有積極思考才能改變現況...等觀點,這種忽視/無視個人真實情感和經歷的概念,被稱為"毒性正面思考" 這種思考方式往往過度宣揚"一切都會好起來"或"只要有正面的態度就能克服一切"...等無法真
前幾天,跟幾位朋友討論到一個議題:有沒有人可以同時具備"堅強卻柔軟"的心呢? 有朋友認為不可能,但我知道是有的,尤其是從小的原生家庭中,若有一位缺席的父或母,那麼,家中比較體貼的孩子,就會自動補位,成為還留在位置上的那一位父或母的情緒替代伴侶,這個孩子就會在這種補位、錯位的環境下,被迫快速長大,一
人的情緒,是錯綜複雜的,當負面情緒問題還單純時,若沒及時察覺、處理,就會不斷地累積,若不小心有事件,觸動了炸彈的開關,常常會就此產生連鎖反應,出現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況,甚或,會有天崩地裂或是兵敗如山倒的骨牌效應,這時,就需要有耐心地慢慢梳理,找出故事的根源,而不是一昧的壓抑、逃避 處理的過程有點類似
東方文化中,有一個很普遍的思想,就是"認命",但是大部份的人,似乎都曲解了這兩個字真正的含義,而把它和"放棄"劃上等號,這是一個很可怕的誤解,如果認命,得以換來心中平靜,那是好事,反之,如果是"不甘願、不得已"的認命,那就很可怕了,讓我說說我的想法吧: 真正的認命,指的是接受無法改變事實、放下抵抗
在現今這個時代,我們時常面臨壓力、挫折和困難,這些因素,會讓我們心情低落和沮喪,當我們感到不快時,人們(尤其在東方社會中)都會告訴我們要忍耐、堅持下去,然而,這種忍耐的態度和方式,往往會帶來一些不良的副作用 首先,過度的忍耐可能導致情緒被不當壓抑,使得負面情緒沒有得到真正的處理和釋放,而積累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