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著於過去的失去,容易憂鬱;擔心未來的失去,容易焦慮。" #金雅拉
憂鬱和焦慮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對待失去的態度,假如過去曾失去珍貴的事物,就很容易憂鬱;倘若總是預想自己未來將失去珍貴的事物,就極可能陷入焦慮,換句話說,當心停留在無法挽回的過去時,就會產生憂鬱的情緒;當心漂浮在難以預測的未來時,就會落入焦慮的漩渦
憂鬱和焦慮都和失去有關,憂鬱可能與過去的失去有關,另一方面,焦慮則通常與未來的失去有關
"失去"是指失去某種東西、某個人或某種情況,這可能是物質上、情感上、精神上或其他方面的損失,失去可以是任何對個人有重大意義的事物、關係、機會或狀況的消逝或結束,失去不僅僅指實際物品的消失,也可以是對某種狀態、情感或期望的結束,這包括失去親密的人際關係、工作機會、健康或對未來的期望感…等,失去通常會引發強烈的情感反應,如悲傷、憂鬱、焦慮、無助…等
憂鬱通常伴隨著長期的情緒低落和對生活感到失去興趣的情況,這種情緒低落不僅是短暫的情緒波動,而是持續且影響日常生活的長期狀態,憂鬱的表現可能為沒有動力、感到空虛或無助、失眠或睡眠過度、食慾改變、注意力不集中、自我否定或自責,甚至可能導致自殺念頭
焦慮通常表現為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感到擔憂、緊張或不安,這可能是因為對未知的恐懼、對失去控制感的恐懼、對潛在危險的擔憂或對某些情況的過度反應,焦慮也可能伴隨著生理上的症狀,如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肌肉緊張、胃部不適或失眠…等
當憂鬱或焦慮變得過度或持續影響日常功能,影響了生活品質時,就應該尋求醫療或輔導管道的協助,學習應對技巧及處理方式